关于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10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10篇,欢迎大家分享。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1
独立金秋,群山绵延,菊花怒放,纸鸢漫天,放飞金色梦想。
在那连绵不绝的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一个个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化作无数晶莹的浪花,翻滚而来,其中李东阳的一句“万古干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见证了重阳佳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众所周知,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从古至今,重阳节在人们心中早已生根。孟浩然的“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的豪爽,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念,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哀伤,如此名篇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吃重阳糕,登最高峰,赏菊花,放纸鸢,敬老人,献爱心,体现了一代又一代人积极向上的精神接力。
在那金色的秋日里,天高气爽,万里无云,人们结伴而行,攀登生命高峰。一步步的艰难攀行,一次次的勇往直前,重阳节给了亿万炎黄子孙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立于山顶,俯瞰脚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金色的果实是农人一年劳作的汗水结晶,金色的落叶装点了群山大地,诠释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上的人生价值。瞧,远处的孩子们正在放飞他们“亲手制作”的纸鸢。五彩缤纷的纸鸢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这是孩子们金色的笑脸,金色的理想,金色的心。
金色的秋风带来丝丝凉意,凌霜不屈的菊花也在悄悄的绽放。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菊花是寒秋之魂,自古以来被看作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与梅、兰、竹并称为“四君子”。唐代诗人元稹的《菊花》一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就精辟地道出菊花神韵清奇的特点。菊花有的形神一体,风流潇洒;有的群芳簇拥,体态婆娑;有的玲珑俊秀,生动传奇。重阳节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欣赏,还是精神上的升华。“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吟出了南宋诗人郑思肖对菊花那种坚持正义、矢志不渝精神的赞美之情。菊花还是长寿的象征,让我们在这重阳佳节里向长者们献上金色的菊花,道出自己金色的祝愿。
金色的秋天也给老人们带来了长寿与活力。每逢重阳佳节,敬老院里人流如潮,热闹非凡,我也有幸能身临其境。那天清晨,往常静谧的小巷一改常态,脚步声、欢笑声在院子里荡漾起伏。原来是重阳佳节热心的人们都来看望这些孤寡老人,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我也赶去四宜糕团店买重阳糕以赠老人。门口大红的灯笼,里面朱红的雕梁画栋,张显这节日的喜气,这是老人们的金色假日。
提着糕团,我快步走到敬老院,里面早已是人山人海。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带着自己最真挚的祝福,与老人们共度佳节。我急忙献上热乎乎的重阳糕,软软的甜糕是爱的传递。老人们那些饱经风霜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正如窗台上那株迎风怒放的黄菊。
金色的重阳,带给我们金色的希望,奋斗的汗水,浇灌祖国壮丽的河山。让我们将爱传递下去,让爱之芳香沁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2
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发展至今,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每年九月九也开始进入晒秋旺季,并举办隆重的晒秋节。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婺源赏秋拍摄。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
重阳赏菊、饮酒、对弈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饮菊花酒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3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习俗。下面我就来介绍一种“登高”习俗。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有人丧命,这些百姓受尽了折难。它也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恒景自己病倒了愈后,他辞别了妻儿,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注:替百姓除祸害。]。他四处访师寻道,最终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个法力无边[注:法力:佛教中指佛法的力量;后泛指神奇超人的力量。佛法的力量没有边际。比喻力量极大而不可估量。]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终于找到了那个神奇法力的仙长,从此恒景刻苦练出了非凡的武艺。一天仙长把恒景叫来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恒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突然闻到香和酒气,便戛然止步,这时恒景手持宝剑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重阳节便被做为老人节。
这使我也有所感受,在这一星期天中,我们老师让为自己的长辈洗一次脚或洗一次头等。我突然心血来潮[注:来潮:潮水上涨。指心里突然或偶然起了一个念头。],准备,在星期天给来我家串门的姥姥洗一次脚。
“灿灿,灿灿……”哦,我姥姥来了,我赶忙把姥姥请进屋里。赶紧把妈妈叫来。趁着妈妈与姥姥交谈这来之不易[注:来之:使之来。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的机会,赶忙拿来盆子,倒了一些热水,一摸水,呀,烧死了!我又倒了一些凉水,哎,又凉了。此刻,想起了“永不气妥”这个词,顿时提起精神,又倒了一些热水,这会算是差不多了。我又拿起肥皂和擦脚布。摇摇晃晃的端到姥姥面前说:“姥姥,马上就要过重阳节了,我今天特意为您洗一次脚。”姥姥说:“呀,灿灿真的是长大了,懂事了,姥姥为你感到骄傲啊!”我把姥姥的脚放入水中,泡了一会儿。又用肥皂把脚周围搓了一遍,在用清水冲洗。连续重复几次,就差不多ok了!但是,当我摸到姥姥脚跟时,有什么扎了我一下。我一看,原来是一层厚厚的茧子。我想起姥姥操劳日久,每天洗衣,做饭。便更加仔细的去洗脚了!洗完后,望着姥姥干净的脚,喜出望外[注: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姥姥和妈妈都欣慰的笑了!
这一年的重阳节让我过的很充实,很完美!即使在平时,我也会多多的为长辈做事。为什么呢?因为我是一名少先队员!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4
在那连绵不绝的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一个个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化作无数晶莹的浪花,翻滚而来,其中李东阳的一句“万古干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见证了重阳佳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众所周知,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从古至今,重阳节在人们心中早已生根。孟浩然的“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的豪爽,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念,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哀伤,如此名篇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吃重阳糕,登最高峰,赏菊花,放纸鸢,敬老人,献爱心,体现了一代又一代人积极向上的精神接力。
在那金色的秋日里,天高气爽,万里无云,人们结伴而行,攀登生命高峰。一步步的艰难攀行,一次次的勇往直前,重阳节给了亿万炎黄子孙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立于山顶,俯瞰脚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金色的果实是农人一年劳作的汗水结晶,金色的落叶装点了群山大地,诠释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上的人生价值。瞧,远处的孩子们正在放飞他们“亲手制作”的纸鸢。五彩缤纷的纸鸢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这是孩子们金色的笑脸,金色的理想,金色的心。
金色的秋风带来丝丝凉意,凌霜不屈的菊花也在悄悄的绽放。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菊花是寒秋之魂,自古以来被看作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与梅、兰、竹并称为“四君子”。唐代诗人元稹的《菊花》一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就精辟地道出菊花神韵清奇的特点。菊花有的形神一体,风流潇洒;有的群芳簇拥,体态婆娑;有的玲珑俊秀,生动传奇。重阳节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欣赏,还是精神上的升华。“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吟出了南宋诗人郑思肖对菊花那种坚持正义、矢志不渝精神的赞美之情。菊花还是长寿的象征,让我们在这重阳佳节里向长者们献上金色的菊花,道出自己金色的祝愿。
金色的秋天也给老人们带来了长寿与活力。每逢重阳佳节,敬老院里人流如潮,热闹非凡,我也有幸能身临其境。那天清晨,往常静谧的小巷一改常态,脚步声、欢笑声在院子里荡漾起伏。原来是重阳佳节热心的人们都来看望这些孤寡老人,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我也赶去四宜糕团店买重阳糕以赠老人。门口大红的灯笼,里面朱红的雕梁画栋,张显这节日的喜气,这是老人们的金色假日。提着糕团,我快步走到敬老院,里面早已是人山人海。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带着自己最真挚的祝福,与老人们共度佳节。我急忙献上热乎乎的重阳糕,软软的甜糕是爱的传递。老人们那些饱经风霜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正如窗台上那株迎风怒放的黄菊。
金色的重阳,带给我们金色的希望,奋斗的汗水,浇灌祖国壮丽的河山。让我们将爱传递下去,让爱之芳香沁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5
我敬佩的一个人——外公。
在万家灯火都熄灭时,外婆家的台灯仍然亮着。
灯光下坐着一个布满白发而又慈祥的老人,他头戴一副老花镜,手握一支钢笔,在书上不停地圈圈、点点、画画。
他时而全神贯注;时而愁眉紧锁;时而如痴如醉;时而面露笑容。
他就是我的外公。
外公虽然年纪大了,却非常爱看书。
由于外公会捏橡皮泥,因此,我常常缠着他给我捏一些小玩艺。
可是,只要外公一看起书,想让外公捏橡皮泥那就是“白日做梦”了。
我真想把外公的书都锁进箱里。
可之后的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有一次妈妈问了我一道题:“熊猫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啊?”我左思思,右想想,也想不出可靠的答案。
还是去问外公吧,我心里想道。
我跑到外公跟前,把妈妈的话原封不动地说了一遍。
外公摸摸我的脑袋,说道:“你这小子,平日就知道玩,也不看看书。
熊猫只有四个指头的啊!”“外公,您的知识可真渊博啊!这么多知识,您都是从书上获得的吗?”我羡慕地问道。
“当然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你肯读书,博览群书,你也会跟外公一样,知识渊博的啊!”于是,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读书的种子,书也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
外公不仅学识渊博,还常常无私地帮别人做事,解决问题。
一天中午,我家正在吃饭。
突然,马伯伯和几位叔叔进来了。
他们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笑容,却堆满了焦急与无奈。
他们和外公寒暄几句后,便进了书房,我也好奇地跟了进去。
只听马伯伯沮丧地说:“我家的茶树不知怎么的,生了一种怪病。
先是根部生瘤,紧接着茶树就大片枯萎。
我们农民一年就靠这几亩茶园养家糊口,可如今却颗粒无收,这……这可这么是好哇!”说完,便一手撑着书桌,一边低头丧气。
这时,一位叔叔拿出了一棵茶树的根,递给外公,外公忙戴上老花镜,左手紧握树根,右手执一个放大镜。
只见外公时而拨开树根,不停地端详:他时而握起钢笔,在纸上圈画;时而放下笔来,愁眉紧锁;时而回过头去问一两句。
马伯伯他们的心情也随着外公的表情而起伏不定。
过了好长时间,外公才把一张写满了字迹的纸递给了马伯伯,马伯伯接过了纸,宛如握住了救命的仙丹,他用发颤的声音说道: “太感谢您了,真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您才好。”
“嗨老朋友了,还这么见外。
帮这点小事,应该的。”
过了一会儿,马伯伯该走了。
外公忙拉住他的手,说:“等会儿。”
说完,他快步走进书房,拿出了一叠东西,放在马伯伯手中,马伯伯一看,原来是一叠钱,马伯伯执意不要,可外公却说:“你家今年收成又不好这点钱算是我的一点心意,以后有困难,尽管来找我。”
马伯伯握着钱的手微微地颤抖着,嘴里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音。
望着眼前这感人的一幕,我的心不禁被触动了,外公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他不以专长而肥私,而以助人为乐事,想到这里,外公的身躯不禁在我眼中越来越高大。
外公,他虽然没有干过什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一身华丽的外表但在他平凡的身躯中,却分明隐含着极不平凡的品质。
是啊!外公那助人为乐和嗜书如命的精神,将会筑成心中的一座丰碑,将成为我心中的一座丰碑,将成为我习和敬佩的楷模。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6
我的爷爷于08年重阳节去世了,几年来,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常出现在我的眼前,爷爷与我的感情之深胜过一切的亲人。在这个秋雨绵绵的重阳之夜,我思绪万千,谨以此文来怀念他老人家,愿爷爷在天国安息!
爷爷是在解放战争时参军的,参军后,由于作战勇猛,不久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以后的岁月里,一直以优秀共产党员地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战争时期,爷爷主要负责传送情报,风里来雨里去,饥一顿饱一顿更是常事。也许是对当时的艰苦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所以自从我记事起,爷爷就不允许他身边的人浪费粮食,自己更是如此,吃饭时掉桌上一粒米都会捡起来了吃了,甚至连菜汤都要喝了,家里吃的东西都是放得不能再放了才舍得吃。至今我们家仍然继承着爷爷的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
爷爷一直都很节俭,甚至到了吝啬的地步。爷爷自从解放后,爷爷一直在单位的担任领导职务,工资收入在当时也算是中上水平。但是,我听爸爸说,爷爷从来没有吃过什么好的,穿过什么好的,他对自己是那么吝啬。我记事的时候,爷爷早退休了,他的退休工资也挺高的,但从没有见他为自己买什么好吃好穿的。可是,每到爷爷发工资的时候,他总会给我们十元钱,告诉我们不许乱花,存起来买点有用的东西。
爷爷是个乐于助人的人。在我家村里,大多数人提起爷爷都说是大善人,甚至不知道我爷爷的名字,却知道陈善人,爷爷对有困难的人,总是能伸出援助之手,而从不计较。记得在我上小学时,我们的的班主任朱老师给我们上教育课,他拿了一本党史书,讲了整整一堂课的关于我爷爷为了送达情报,面对敌人的刁难,如何费尽心思与之周旋,如何帮助老乡等英雄事迹,全班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讲完之后,他跟全班同学说,这位老红军就是我的爷爷时,全班同学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我更是以自己有这样伟大的爷爷而自豪。我把这件事曾说给奶奶听,奶奶告诉我,困难的时候,吃不上东西,饿死了很多人,你爷爷曾把家里仅有的一袋红薯分给朱老师一大半,才救了朱老师一家的命呀。我这才明白,原来朱老师一直都不会忘记曾经帮助过她的爷爷。
20xx年9月份,爷爷因病重医治无效而去世了。我清楚的记得,爷爷去世前一天,天色昏暗,刮起很大的风,我去医院看望爷爷,临走时,爷爷用一种很奇异的眼光看着我好长时间,好象有话要说,又没有说出口,我对爷爷说:“明天我再来看你。”没想到这是我跟爷爷说的最后一句话。在爷爷的追悼会上,我看着爷爷安祥的面容,身上盖着鲜红的党旗,静静地躺在那里,自己任凭泪水涌出,模糊了双眼……
每每回忆起爷爷临走时看我的那种眼神,我的眼睛就会湿漉漉的。我还没有孝顺爷爷,爷爷还没有享我一天的福,就这样走了,我后悔以前的不懂事,常惹爷爷生气。
现在我是一名中学生了,我将以爷爷为榜样,继承爷爷的遗志,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用优异的成绩来感谢党的培养,来告慰爷爷的在天之灵。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7
又是一个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我的爷爷于08年重阳节去世了,几年来,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常出现在我的眼前,爷爷与我的感情之深胜过一切的亲人。在这个秋雨绵绵的重阳之夜,我思绪万千,谨以此文来怀念他老人家,愿爷爷在天国安息!
爷爷是在解放战争时参军的,参军后,由于作战勇猛,不久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以后的岁月里,一直以优秀共产党员地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战争时期,爷爷主要负责传送情报,风里来雨里去,饥一顿饱一顿更是常事。也许是对当时的艰苦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所以自从我记事起,爷爷就不允许他身边的人浪费粮食,自己更是如此,吃饭时掉桌上一粒米都会捡起来了吃了,甚至连菜汤都要喝了,家里吃的东西都是放得不能再放了才舍得吃。至今我们家仍然继承着爷爷的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
爷爷一直都很节俭,甚至到了吝啬的地步。爷爷自从解放后,爷爷一直在单位的担任领导职务,工资收入在当时也算是中上水平。但是,我听爸爸说,爷爷从来没有吃过什么好的,穿过什么好的,他对自己是那么吝啬。我记事的时候,爷爷早退休了,他的退休工资也挺高的,但从没有见他为自己买什么好吃好穿的。可是,每到爷爷发工资的时候,他总会给我们十元钱,告诉我们不许乱花,存起来买点有用的东西。
爷爷是个乐于助人的人。在我家村里,大多数人提起爷爷都说是大善人,甚至不知道我爷爷的名字,却知道陈善人,爷爷对有困难的人,总是能伸出援助之手,而从不计较。记得在我上小学时,我们的的班主任朱老师给我们上教育课,他拿了一本党史书,讲了整整一堂课的关于我爷爷为了送达情报,面对敌人的刁难,如何费尽心思与之周旋,如何帮助老乡等英雄事迹,全班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讲完之后,他跟全班同学说,这位老红军就是我的爷爷时,全班同学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我更是以自己有这样伟大的爷爷而自豪。我把这件事曾说给奶奶听,奶奶告诉我,困难的时候,吃不上东西,饿死了很多人,你爷爷曾把家里仅有的一袋红薯分给朱老师一大半,才救了朱老师一家的命呀。我这才明白,原来朱老师一直都不会忘记曾经帮助过她的爷爷。
20xx年9月份,爷爷因病重医治无效而去世了。我清楚的记得,爷爷去世前一天,天色昏暗,刮起很大的风,我去医院看望爷爷,临走时,爷爷用一种很奇异的眼光看着我好长时间,好象有话要说,又没有说出口,我对爷爷说:“明天我再来看你。”没想到这是我跟爷爷说的最后一句话。在爷爷的追悼会上,我看着爷爷安祥的面容,身上盖着鲜红的党旗,静静地躺在那里,自己任凭泪水涌出,模糊了双眼……
每每回忆起爷爷临走时看我的那种眼神,我的眼睛就会湿漉漉的。我还没有孝顺爷爷,爷爷还没有享我一天的福,就这样走了,我后悔以前的不懂事,常惹爷爷生气。
现在我是一名中学生了,我将以爷爷为榜样,继承爷爷的遗志,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用优异的成绩来感谢党的培养,来告慰爷爷的在天之灵。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8
昨天有朋友发短信说叫我一起去白云上登高,我一惊,都是晚上七八点了还跑去爬山不是有病吗?后来一想,对了,今天是九月初八,明天就是重阳了,重阳有登高望远的习俗,在印象中我的家乡在重阳节就是在大门口插茱萸,好像是辟邪什么用,但是自己也从未知道过重阳节的来历。小学的时候学过王维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时候或许不能体验这首诗的含义。但至今或许多多少少明白了重阳节的来历和传说。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和朋友一路颠簸终于到了白云山顶,那里可是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啊,看来来登高望远的人好多啊,虽然一路爬到山顶已经是筋疲力尽,气喘吁吁,但是好像人们都不只是冲着登高辟邪来的,或许是重阳节已近晚秋,大气凉爽,空气清新,能见度高,这大概也是人们选择登高远眺的原因吧!看来中国古代传统遗留下来的节日都是有深远意义的!呵呵!不虚此行!!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9
重阳节文化迄今已有两三千年历史,在西峡至今流传众多民间传说。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要数重阳公主的传说。
据《汉书》记载,东汉安帝年间,宫中身怀六甲的李娘娘受闫氏所害,逃至洛阳以西伏牛山以南的重阳店。恰在家历九月九日这一天生下一女,取名重阳女。李娘娘历尽艰辛,慢慢把重阳女养大成人。谁知一年秋天,此地发生了一场大瘟疫,村里得百姓和李娘娘都未能幸免。李娘娘临终前,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重阳女,并把安帝赠送的玉佩传给女儿,让她找机会状告闫氏,为她计回公道。李娘娘死后,重阳女到处拜师学艺,立志斩除瘟魔,为母报仇。一位道人被她的精神所感动,精心传授剑法,并密告瘟魔的四个弱点:一怕红色,二怕酒气,三怕刺激气味,四怕高声,让重阳女来年九月九日瘟魔重现时见机行事,为民除害。第二年九月九日这天,重阳女组织附近的百姓登上云彩山,女的头上插红茱萸,茱萸果为红色,叶子散发出一种怪味,男的喝菊花酒,瘟魔一出现就齐声高喊:铲除瘟魔,天下太平。瘟魔见到红色,闻到酒气和怪味,听到喊声,缩成一团,重阳女一剑将瘟魔刺死。从此重阳店一带百姓安居乐业,健康长寿。此事传至京城,安帝派宦官前来视察,见到了重阳女和玉佩,报知安帝。安帝召重阳女进京相见,父女拥抱大哭一场。后安帝贬黜闫氏,专门为李娘娘修了娘娘庙,封重阳女为重阳公主。安帝要留重阳女在宫中,重阳公主以母亲葬在重阳、逢节要去祭奠为由,执意回到重阳店生活。但每年九月九日前后,都要带上菊花、茱萸和菊花酒、茱萸酒回京城一次,孝敬父王,顺便把当地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民俗传入宫中。
重阳公主生在重阳,长在重阳,又在重阳结婚、生子,百岁而亡。当地群众为重阳公主修了重阳道观,年年重阳节前来朝拜。由于历史的的变迁特别是战乱的影响。汉安帝建的娘娘庙和重阳百姓为重阳公主修的重阳道观都已不复存在。但历史总会留下一些痕迹。
距重阳镇10公里的西坪镇有一个皇后村。《西峡地名志》讲:相传,一皇后经此小憩,地以人传。这位皇后就是李娘娘。因李娘娘逃难时已身怀六甲,行动不便,曾在当地歇息。
近年,我县重阳文化研究会又在重阳寺内发现几件实物证据。《西峡地名志》上说的后寺就是今天的重阳寺,该寺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炸毁,现残存一些瓦片、石碑等。其中一段庙脊瓦块上清晰可见恭李氏字样,这与传说中的李娘娘十分吻合。这有一段龙头瓦和凤尾瓦,古代一般称皇帝为龙,皇后和娘娘为凤。从这三件瓦的文字和图形推断,此寺在后来修建中可能为李娘娘专门修了一个殿,也可能此寺改成了娘娘庙。中国的道教、儒教和佛教是相通的。另一块是天子万年碑,这块碑的碑文大多都看不清了,但天子万年四个字清晰可辩。天子即君王、皇帝,皇帝才是真龙天子。天子万年碑是与皇帝有关。这位皇帝就是汉安帝,这与李娘娘生重阳公主的传说十分一致。由此可以推断,传说中汉安帝为纪念李娘娘,重修了重阳寺、娘娘庙是真实的,是有碑可证的。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10
昨天有朋友发短信说叫我一起去白云上登高,我一惊,都是晚上七八点了还跑去爬山不是有病吗?后来一想,对了,今天是九月初八,明天就是重阳了,重阳有登高望远的习俗,在印象中我的家乡在重阳节就是在大门口插茱萸,好像是辟邪什么用,但是自己也从未知道过重阳节的来历。小学的时候学过王维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时候或许不能体验这首诗的含义。但至今或许多多少少明白了重阳节的来历和传说。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和朋友一路颠簸终于到了白云山顶,那里可是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啊,看来来登高望远的人好多啊,虽然一路爬到山顶已经是筋疲力尽,气喘吁吁,但是好像人们都不只是冲着登高辟邪来的 ,或许是重阳节已近晚秋,大气凉爽,空气清新,能见度高,这大大概也是人们选择登高远眺的原因吧!看来中国古代传统遗留下来的节日都是有深远意义的!呵呵!不虚此行!!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10篇】相关文章:
关于重阳节习俗的作文11-23
关于家乡的重阳节作文11-14
【荐】关于重阳节的作文09-27
【精】关于重阳节的作文09-26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热】09-16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热门】09-15
【推荐】关于重阳节的作文09-15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推荐】09-09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荐】09-09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精】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