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àn)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
录 毕 走 送 了 不 敢 销 逾 约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余幼时即嗜学 嗜:___________
(2)弗之怠弗:___________
(3)宋濂尝与客饮 尝:___________
(4)间问群臣臧否 臧: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诚然,卿不朕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
(1)爱好
(2)不
(3)曾经
(4)善,好
3.
(1)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
(2)真是(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
4.“略”。(读书方面围绕“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做人方面围绕“正直”“坦诚待人”“与品德优秀的人交友”“背后不说人坏话”等要点回答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2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一文选段,完成问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足肤皲裂而不知
B.执策而临之
C.学而不思则罔
D.出淤泥而不染
2.下列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烨然若神人 判若两人
B.腰白玉之环 腰缠万贯
C.右备容臭 臭气相投
D.主人日再食 再接再厉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5.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①到了住所(客舍),四肢(冻得)僵硬不能动弹。
②我(求学时)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意对即可)
4.B
5.示例: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头悬梁,锥刺骨 闻鸡起舞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待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翻译下面句子。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3、“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这一句中“走”和“稍”各什么意思?这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1)走:_________ 稍:____________
(2)
参考答案:
1、更加 借
2、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借书,亲手抄录下来,再按期还给人家。
3、跑 稍微(诚实守信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4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小题1】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将士注坡跳壕(督促) B.援疑质理(引述)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间夹杂) D.右备容臭(臭味)
【小题2】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征于色,发于声 B.同舍生皆被绮绣 C.所识穷乏者得我欤D.四支僵劲不能动
【小题3】对选文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讲述了幼年读书求学的艰辛和用心之诚恳专一,也为下文与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做了铺垫。B.“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表现了作者诚实守信的性格特点。C.选文采用了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来记叙往事,现身说法,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悟,很有说服力。 D.选文表现了作者刻苦好学、严于律己的品质,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1)有时遇到他发脾气,我神色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回答;等到他高兴,就再去请教。(4分)
(2)因为我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就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别人。(2分)
解析【小题1】D中应是“香味”。
【小题1】B中“被”通“披”;C中“得”通“德”D中“支”通“肢”。
【小题1】抒情表达方式不够合理。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5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字。(2分)
假: 走:
【小题2】翻译下列各句。(4分)
⑴余因得遍观群书
⑵色愈恭,礼愈至
【小题3】请写出一个表现作者读书刻苦的句子(2分)
【小题4】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2分)A.先达德隆/望尊 B.益慕圣贤/之道C.门人弟子/填其室D.手指不可/屈伸
【小题5】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你认为这种态度对吗?谈谈你的观点。(3分)
答案:
【小题1】借;跑
【小题1】⑴能够 ⑵周到 ⑶稍微
【小题1】手自笔录(录华,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小题1】C
【小题1】因为我守信用,按时还书。
【小题1】略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翻译(1)句时注意“因”,翻译(2)句时注意“愈、至”,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所写的句子能够体现“作者读书刻苦”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A、先达/德隆望尊 B、益慕/圣贤之道D、手指/不可屈伸。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这句话来分析“多以书假余”的原因。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无论赞同还是不赞同“老师对学生的态度”,都必须说出相应的理由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6
送东阳马生序(9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1) 负箧曳屣( ) (2) 皲裂( )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 无以致书以观( ) (2) 腰白玉之环( )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3分)
(1) 弗之怠。(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第二段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xǐ②jūn
小题1:①致:得到 ②腰:腰佩
小题1:①不放松抄书
②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小题1:将“同舍生”的奢华衣饰与“我”的贫困生活作对比,突显“我”不慕奢华物质生活,满足于求知学习的精神乐趣,表现“我”在贫困条件下读书的平静与安定。
略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7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5-9题。(18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李光地字晋卿。年四岁,能以炭摹地上灯字影。稍长,力学,有通才。尝举家陷贼,挟以邀金,欲杀者屡,终不惧。间即取书读,贼大奇之。其伯父日燝①,募死士袭破贼寨拔以归。光地少无声色之好,衣食裁取粗给,经年不奏丝竹,门馆寂寥,无有私谒。(《安溪县志》)
[注]①日燝,李光地伯父的名字,燝,音同“景”。
5.解释加点词。(4分)
(1)走送之(2)援疑质理
(3)或遇其叱咄(4)贼大奇之
6.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俯身倾耳以请以其境过清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告之于帝,帝感其诚
C.光地少无声色之好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D.其伯父日燝其真不知马也
7.用“/”给下列内容断句,限断两处。(2分)
募死士袭破贼寨拔以归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2分)
(2)经年不奏丝竹,门馆寂寥,无有私谒。(3分)
9.从“嗜学”的角度,宋濂的“嗜学”程度远不如李光地,为什么?(4分)
答案:
(二)(18分)
5.(4分)跑引,引述,提出有时对……感到奇怪,认为……奇怪
6.(3分)B
7.(2分)募死士/袭破贼寨/拔以归
8.(5分)⑴(2分)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还是收获了很多东西。(“故”“卒”各0.5分)⑵(3分)(李光地)一整年都不演奏音乐(没有娱乐),门馆寂静无人,平时也不接受他人私下拜访。(“经年”“丝竹”“私谒”各0.5分)
9.(4分)示例:宋濂借书、抄书、恭请老师,求学“勤且艰”,(2分)而李光地被贼人围扰,即便生命受到威胁,仍不时地拿书读,已然要书不要命。(2分)(意思对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8
阅读文言文,回答11—15题。(共11分)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节选自《<论语>十则》)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腰:(2)知:
2、翻译下列语句。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甲】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突出“余之勤且艰”的求学经历;
【乙】段则是典型的_________体,表述了孔子的为学之道。
4、分别从【甲】【乙】两段中找出表述学习态度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
5、请结合【甲】段内容,谈谈你对“见不贤而内自省”一句话的理解。(3分)
阅读答案:1、(1)腰:腰佩。(2)知:通“智”,聪明。
2、(1)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2)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的体会、发现,可以凭(这一点)当老师了。
3、对比 语录
4、【甲】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示例:作者身处锦衣玉袍的富家子弟中,一点也不羡慕,不自惭形秽,因为他内心有精神的安慰和思想的寄托,反而能够更加勤奋的学习。这就是对自我的反省。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9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夯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载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请用“/”标示下列语句的句中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1)媵人持汤沃灌
(2)腰白玉之环
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同舍生皆被绮绣 ( )
(2)主人日再食( )
(3)右备容臭( )
(4)温袍敝衣(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依次从_______、住、食;________四方面写出了求学的________情形,但这些之所以未动摇作者的求学意志,那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一处用原文语句回答)
5.【材料链接】
以下是《送东阳马生序》删节内容的部分译文:
(马生)等太学生们在太学里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有皮袍葛衣送来,没有受冻挨饿的忧患;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诵读《诗》《书》,没有奔波劳碌之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得不到解答,探求学问而得不到收获的情况;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
由链接的材料可以看出,马生的学习条件十分优越,那么,作者把自己“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告诉他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媵人/持汤沃灌
(2)腰/白玉之环
2.(1)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2)每天
(3)气味,这里指香气
(4)破
3.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4.行(走)衣(穿)艰苦(艰难)以中有足乐者
5.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勉励马生要珍惜眼前优越的学习条件,以读书为乐,勤奋学习。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0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5、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录毕,走送之
(2)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3)四支僵劲不能动
(4)主人日再食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7、作者在文中用勤且艰为概括自己的学习生涯。那么,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三个方面的困难?请根据文意概括。(6分)
答:
8、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为什么能做到勤奋刻苦?请用文中的句子作答。(4分)
答:
参考答案
5、跑
已经
通肢
每天
6、(1)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
(2)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毫无羡慕的意思。
7、无书之难 无师之难 求学之难
8、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1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幕圣贤之道。又惠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弱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客臭,烨然若神人;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援疑质理__________
(2)色愈恭,礼愈至____
(3)以衾拥覆__________
(4)腰白玉之环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余”幼时家贫,却能够“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余”从师的“艰”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引、提出
(2)周到
(3)被子
(4)腰佩。腰,用作动词。
2.(1)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2)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
3.“余”向藏书之家借书,并抄录;由于遵守还书时间,所以藏书之家都愿意把书借给“余”;因此能够“遍观群书”。
4.从师的路途艰苦,没有鲜肥美昧的东西可以享用,没有华丽保暖的衣裳。
(意对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2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翼日②,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③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④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⑤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廉,几误罪言者。”
(《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翼日:第二天。“翼”同“翌”。③馔(zhu àn):食物,多指美食。④主事:官职名,茹太素是人名。⑤恶(wū):疑问代词,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怎么”。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走送之 ( ) (2)俟其欣悦( )
(3)濂具以实对( ) (4)微景廉 ( )
7.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家贫,无致书以观。
译文:
(2)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译文:
8.填空。(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甲文中,很多人愿意把书借给宋濂的原因是“ ”。乙文中,宋濂只列举好的大臣的原因是“ ”。
9.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按语意划分一处,2分)
门 人 弟 子 填 其室
10.结合甲、乙两文,联系生活实际,从读书和做人两个方面谈谈你得到的启示。(4分)
答: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6-10题。(18分)
6.(4分)(1)跑 (2)等待 (3)全,都 (4)没有7.(4分)(1)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买书)来读(看)。(2)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暗中派人侦探监视。
8.(4分)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9.( 2分) 门 人 弟 子 /填 其 室10.(4分)读书方面:勤学好问、虚心求教、博览群书等。做人方面:尊重老师、实事求是、敢于直言、唯善是举、诚实守信等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3
文言文阅读(共8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录毕,走送之 走: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俯身倾耳以请
小题3:作者对同舍生优越的条件“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参考答案:
小题1:(1)跑 (2)通“披”,穿。
小题1:(1)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
(2)低下身子,侧着耳朵(去)请教。
答案
小题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假、俯、倾”等。
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4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子
B、右备容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C、腰白玉之环:腰佩,用作动词
D、媵人持汤沃灌:热水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久而乃和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今虽耄老,未有所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C、今诸生学于太学受任于败军之际
D、以衾拥覆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将“余”与“同舍生”的求学对比,表现作者求学勤艰,乐以忘忧。
B、选文第二段用排比写“同舍生”求学之便,强调了天资和求学条件的重要性。
C、选文是作者写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
D、作者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感情真挚诚恳。
4、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C
3、B
4、①住旅馆,主人每天供应我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
②不必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意对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5
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17题。(共10分)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③,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节选自《清朝艺苑》)
【注】①亭林,即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③垆:酒家的代称。
14.用“/”给乙文画线语句断句,划两处。(2分)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15.解释下列加粗的字。(4分)
①父母岁有裘葛之遗_____________
②手不释书_____________
③岂他人之过哉_____________
④以一骡二马_____________
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1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
②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1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
17.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受到怎样的启发。(2分)
答案:
14.答案: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一是注意文言句子中常用字词和短语结构,比如“者”“也”“……者也”之后要停顿;“则”“乃”之前一般要停顿。二是理解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判断停顿。三是了解句子的成分,主谓之间要停顿,长句子中谓语与宾语之间要停顿。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的意思是“如果和自己平时知道的不同”,是第一层意思;“发书详正”的意思是“(就)翻开书详细地订正”,是第二层意思;“必无所疑乃已”的意思是“一定到没有任何疑惑的程度为止”,是第三层意思。根据句子的含意断句: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15.答案:给予,赠送放下难道用
解析: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以及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①“遗”是“给予,赠送”的意思。②根据成语“爱不释手”可知“释”是“放下”的意思。③联系《富贵不能淫》中的“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可知“岂”是“难道”的意思。④联系《狼》中的“以刀劈狼首”以及句子意思,可知句中的“以”解释为“用”。
16.答案:①他们如果还有学业不精通、品德没有养成的,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
②遇到亲朋好友就好像不认识,有的时候因为太专注而摔到山谷中,也不后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①句中的“卑”解释为“低下”,“非”要翻译成“不是”,“专”解释为“专一”。注意语气词“耳”要翻译出来。②句中的“若”解释为“好像”,“颠坠”解释为“摔落”。
【参考译文】
【乙】顾炎武先生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出门就随身带一两匹驮着书的骡子或马。遇到边塞岗亭,就叫老兵到路边的小酒店一起对坐畅饮,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考察当地的地理。如果和自己平时知道的不同,就翻开书详细地订正,一定到没有任何疑惑的程度为止。坐在马上空闲的时候,就跨着马鞍默默地背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它们的注释文。遇到亲朋好友就好像不认识,有的时候因为太专注而摔到山谷中,也不后悔。认真勤奋到这个程度,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能与他相比的。
17.答案:我们青少年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学习时,要专心致志,一丝不苟,不能心有杂念,也不能和别人在生活方面攀比。这样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解析:本题考查感悟启示。甲文通过自已求学时的处境跟现在的学生学习条件的对比,劝诫马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乙文“自少至老手不释书”说明顾炎武读书勤奋;“咨其风土……必无所疑乃已”说明顾炎武治学严谨;“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说明顾炎武读书非常专注。甲乙两文内容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02-23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1-01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2-22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的阅读答案10-12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08-10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05-21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1000字04-08
《送东阳马生序》 读后感 作文800字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