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莫扎特与忆乡村阅读答案
耿翔
①我曾在老家的沟道里,放过一个冬天的羊。那是一生放羊的父亲,被沟顶上飞来的土石砸伤后,我在一个下雪的日子里,从他无奈的手中,接过那杆伤心的鞭子。那年,我七岁。
②我想不明白,在我出生之前,就给我买好笔墨纸砚的农民父亲,怎么忍心把我从学校里放逐出来,在他流放生命的山坡上,也让我流放希望呢?直到后来,我和乡亲们一起清理父亲生存的年代时,才恍然发现,作为父亲,在中国最贫穷的年代,他最重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让他的子女活下来。除此之外,什么光宗耀祖的事,都不值得惋惜。在特殊的年景里,再没有比用劳动换取粮食更重要的事了。
③这悲哀吗?
④几十年后,当我沉睡在大脑里的那根属于音乐的神经,突然被莫扎特的灵光启悟后,我觉得那个苦难的冬天,变得十分重要。或许,我今天能在音乐之中,让一颗懂得诉说的灵魂,接受音乐的淘洗和催化,那颗缘分的种子,就种在我放过羊的那面十分孤苦的山坡上。在岁月贫瘠地流淌过程中,它没有被一只比人还要饥饿的鸟儿无情地叼走。
⑤现在,我就坐在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里,回想我放羊的山坡。
⑥这是我回想乡村生活时,一种最能入化的氛围。乡村生活是朴素平淡的,只有反复内省,才能唤回那份清贫的亲切感。事实上,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也是极其朴素平淡的,那种内省的亲切感,也只有靠反复耐心的倾听才能获得。
⑦那时,我坐在被雪埋得很虚的山坡上,除了羊蹄踩雪的声音,万物中更多的声音,几乎都被雪冻僵了。可以想象,羊有多少寂寞,我就有多少寂寞。我只有竖着耳朵倾听。在羊蹄踩雪的声音以外,挣断头发地倾听。就在我鞭子一扬的时候,一种隐秘的声音,通过长长的鞭梢,传至我的耳朵。那是我从未听过的一种声音,它让我血流加快,它让我骨头发热,它让我魂不守舍。我不知道,宇宙的深处,也有用声音构架而成的生命的信息桥。
⑧我只想,握在我手中的鞭子,为我在只有鸟儿才能飞过的天空,铺出了一条接收声音的路。于是,每当寂寞难耐时,我就在落满白雪的山坡上,甩下一路鞭花,我的散漫的羊群,也把充满语言的眼光,向我亲切地递过来。
⑨莫扎特,萨尔茨堡也有那样的山坡吗?
⑩让我对你说,那是东方的一个音乐的山坡,它属于一个乡村的穷孩子。那些游动如音符一样的羊,是他早年的音乐伙伴。
?为了念想它们,今夜,让我爬上人类最后守住的.一座四方城。再听一遍,你的钢琴奏鸣曲吧。
(选自《经典美文精选》,有删节)
15.下列对文中划横线的四个代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④段的“它”指作者与音乐的缘分。
B.第⑥段的“这”指听莫扎特的钢奏鸣曲。
C.第⑨段的“那样”指“一路鞭花”的、“音乐的”美好感受。
D.第?段的“它们”指作者童年时在故乡放羊的山坡和自己放牧的羊群。
16.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③段自问“这悲哀吗?”作者的自答是否定的。
B.第④段划线句表明作者作为音乐家具有通过音乐熏陶、感化别人灵魂的音乐才能。
C.第⑦段划线句表达了“我”和羊这对早年的“音乐伙伴”共同的寂寞之情。
D.第⑨段划线句表明作者认为莫扎特可能与自己一样在朴素清贫的乡下生活中种下音乐的种子。
17.下列对文中的人与物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一生放羊的父亲”,作者曾有过不解与埋怨,后来是理解与同情。
B.放羊的“鞭子”带给作者的有伤心和寂寞,更有激动和奇妙的体验。
C.作者将自己放牧的“羊群”视为小时候的音乐伙伴和亲切的生活朋友。
D.在乡村放羊的“一个冬天”对作者来说是苦难而又快乐的,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8.下列对文章标题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中的“读”其实是“听”,之所以用“读”,是因为“听”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需要反复和耐心。
B.作者之所以“忆乡村”,是因为同时音乐家的作者受到了莫扎特音乐的启悟。
C.“读莫扎特”与“忆乡村”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朴素平淡的亲切感。
D.标题表明作者写本文的目的:一是表达对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的珍重之情,二是表达对种下自己音乐种子的乡村放羊生活的怀念之情。
【读莫扎特与忆乡村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读薄”与“读厚”》阅读答案04-14
忆冼星海阅读答案11-18
《忆启功》阅读答案03-29
余忆童稚时阅读答案03-30
冰心的忆读书阅读答案01-22
忆冼星海阅读答案2篇03-18
米粽之忆阅读附答案02-27
米粽之忆的阅读答案01-26
大度读人阅读答案01-27
《求知善读》阅读答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