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园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与建议论文

时间:2021-04-28 17:11:43 议论文 我要投稿

教育园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与建议论文

  摘要: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是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海河教育园区的定位是为“京津冀”地区和天津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整合园区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学水平,最大限度地实现集中办学、集约办学,是海河教育园一直秉承的办学宗旨。但由于种种原因,海河教育园区的资源共享实现起来困难重重。文章在分析海河教育园区资源共享必要性的基础上,剖析园区职业院校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实现园区职业院校资源共享提出了几点建议。

教育园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与建议论文

  关键词:海河教育园区;高职院校;资源共建共享

  截止2018年3月,进驻海河教育园区的已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两所高校,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海运职业学院、商务职业学院、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青年职业学院8所高职院校和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机电工艺学院2所中职学校。海河教育园区的定位是为“京津冀”地区和天津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整合园区优势专业,不断拓展专业方向,努力创新培训方式,全面提升教学水平,最大限度地实现集中办学、集约办学,是海河教育园一直秉承的办学宗旨。但由于各职业院校的办学规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方案有差异,学科发展和课程组合不同,使“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实现起来困难重重。如何打破校际间的壁垒,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其利用率,增强园区高职院校一盘棋的大局意识,树立人才培养的品牌特色,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海河教育园区资源共享必要性的基础上,剖析园区职业院校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园区职业院校资源共享的几点建议,以促进园区校际之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一、海河教育园区职业院校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作为天津市最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集聚地和“京津冀”地区的人才输送基地,海河教育园区只有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才能提高园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为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目前,共有八所高职院校入住海河教育园区,受办学规模、自身发展和专业特色等因素的影响,各院校软硬、件条件和资源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海河教育园区资源共享。随着适龄人口的减少,高考报名人数也在逐年下降,以天津为例,2017年高考报名人数约5.7万,2016年约6万,2015年约6.2万人,2014年为6.4万人,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优秀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是必不可少的,硬件资源包括先进的仪器设备、完备的实训室和实验室,软件资源包括优秀的教师团队、特色的专业建设、优质的校企合作项目等。在生源减少、本科教育向应用型教育转型的情况下,即便举全校之力,也很难将这几个方面全部建设好,因此,高职院校不能再故步自封,只有联起手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集中、整合优势专业和优势项目,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合作开发潜力资源,提高园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为京津冀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

  二、海河教育园区职业院校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模式条块化,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

  我国的职业院校大部分都是公立性质,由国家出资办学、分配教育资源。不同的高职院校归属不同的主管部门管辖,例如海运职业学院的主管部门是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商务职业学院的主管部门是天津市商务委,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主管部门是渤海轻工投资集团,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主管部门是百利机械装备集团,这种条块化分割的行政隶属关系和管理模式必然造成职业院校间实现资源共享存在一定的难度。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普及化,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整体呈上升趋势,尽管如此,一些教委直属的职业院校资金相对充裕,另外一些行业办学的职业院校却要到相应的主管部门去争取资金,资金的差异客观上导致了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很难做到资源统一地管理和分配。源头上缺乏资源共享的平台,造成了许多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虽然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提倡合理分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资源,实现校际间共建共享,但是并没有形成相关的制度,仅停留于文件上。当初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建海河教育园区,将2所高校、8所高职院校和2所中职集中在一起,必然考虑了园区资源共享,但实际建成后由各院校自主管理,资源共享停留在规划图上,变成了美好的愿望,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职业院校不同的行政隶属关系造成各职业院校难以统一协调,各自为政。

  (二)资源共享意识淡薄,动力不足

  近年来,随着生源总量的逐年下降,各高职院校间实际处于相互竞争的局面,表现为办学经费、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实习场所、就业渠道等各方面的竞争。各职业院校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通过各种渠道、想尽各种办法凸显自身优势,稳固自身地位,考虑更多的都是自己的.利益。无论是硬件资源还是软件资源都力图优于其他院校,对于资源共建共享往往积极性不高,而有较强合作意愿的院校,由于自身没有突出的优势或特色,又很难有其他院校抛来橄榄枝。海河教育园区虽然是政府统一规划的,但建设资金都是各院校自筹的,自己花钱购买的设备、器械,修建的场馆、实验室、实训室,都被视为各学校的私有财产,如果与他人共享,势必带来管理、维护、维修成本的增加,也会造成资源的损耗,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补偿政策出台,因此协调各职业院校进行资源共享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资源共享范围窄

  目前,海河教育园区只有部分院校的部分专业实现了资源共享,共享范围小,共享内容少,从而导致资源共享的受益面较窄,影响各高职院校参与的积极性。1.教学硬件共享难公共教学场所如教室、体育场馆等,大多处于循环使用的状态,基本无闲置,所以实现各院校间共享基本不太可能。而用专项资金建设的实训室、实验室,各院校都花重金购买了各种设备和仪器,并配备专人进行管理维护。这类教学资源即便在校内使用都要履行相关程序,做好登记备案,明确责任,如果各院校间实现共享,恐怕会给管理和维护带来较大的难度,一旦出现问题很难划分责任,如果采用租赁的形式实现共享,收费标准没有相关的制度可以参考,且这部分收入如何管理分配也是一个难题,因此,教学硬件资源共享难。2.师资力量共享难目前,海河教育园区各职业院校的在学生已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规模,更加凸显出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几乎园区里所有的高职院校师生比都在1:30以上,与教育部发布的合格的师生比1:20还有很大差距,多数专任教师的周课时是16-20课时,有的教师周课时数甚至达到22课时,与教育部的标准周课时≤12节也有很大的差距,有的职业院校出于利益考虑,不愿开设小班授课,师生比达到1:50甚至1:60。如此大的工作强度和班级规模,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想要实现园区里师资力量共享恐怕有很大难度。3.网络资源共享难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管理已经渗透到校园管理的各个方面,海河教育园区的各所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也卓有成效,如校园一卡通、顶岗实习平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等诸多领域,充分体现了信息化管理的实时性、便捷性。但是如果要实现各院校间网络资源共建共享,首先必须克服技术对接的困难,各院校使用的网络平台基本都是各自委托第三方技术公司“量身定做”的,如何将不同的平台对接到一起是一项技术难题。其次是网络安全问题,大量的数据信息包含在信息化系统或者网络平台中,即便是在校内使用,也会有相关措施对其进行保护,防止信息被泄露或者遭到恶意攻击。如何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信息不被非法获取或利用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4.招生资源共享难随着适龄人口的减少,高考报名人数也在逐年下降。其中,约70%的生源被本科录取,留给高职院校的生源只占30%,高考报名人数平均每年降幅达到3.3%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种种数据表明,高职院校在招生方面的关系是竞争的、对立的,只有招到更多的优质生源,学校才能持续地发展。因此,在这个前提下要实现招生资源共享是存在一定困难的。

  三、构建海河教育园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园区教学设施共享机制

  一流的实验室、实训室、图书馆、体育场馆等教学设施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教师科研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建立海河教育园区教学设施共享机制,在满足本校师生教学需求的基础上,开放实训室、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倡导各院校相同专业共建共享教学设施,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增添新设备,提高利用率,实现共赢。各院校可协商制定跨校使用教学设施的管理制度和资金补偿规定,来解决由此带来的管理和费用问题。园区内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了国家(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该实训中心建有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现代控制技术实训中心、现代物流技术实训中心、现代电子技术实训中心、信息技术实训中心,涉及五个技术领域,配备设备1750台(套),涵盖了120多个职业(工种),能同时容纳1700人进行实训,年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能力8万人。该实训中心较好地体现了园区内实践资源的共享,但资源共享场地还不够充分,应当建立以职业院校为主体的多校、多专业联合实践平台,力争每个专业都能建立一至二个园区示范实践中心。

  (二)实行教师资源共享

  破除教师只在本校上课、只为本校服务的制度壁垒,充分发挥师资优势,提倡学术交流,鼓励互访互学,互相弥补不足,实现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教育主管部门或园区管委会应出台相应的教师互聘办法,统一跨校工作量的计算、薪酬标准和考核制度,做好师资流动的保障工作。提倡各院校的相同专业或相近专业,结合自身优势,进行课程和教材的联合开发、建设。建立教师资源共享平台,将园区内的教师按照学科、专业、职称进行分类,对教师资源实现动态管理,促进海河教育园区教师资源共享的综合能力提升。

  (三)建立公共服务平台

  在校园一卡通、顶岗实习平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等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克服技术难题,聘请第三方公司搭建能够覆盖海河教育园区各职业院校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统一身份认证,避免信息被非法获取或者平台遭到恶意攻击。在平台上,我们可以实现各院校间的图书馆资源共享、科研资源共享、教学成果共享,以及生活和服务信息的共享,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共同建设一批精品课资源,全力打造数字化校园,实现园区内的师生能够时时处处享受到公共服务平台上的资源,最终实现园区教育教学管理的全面网络化、数字化、共享化。

  (四)招生资源共享

  高考报名人数的逐年减少使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打破各院校招生互相竞争的局面,增强园区内各院校招生工作一盘棋的大局意识,树立海河教育园区人才培养的品牌特色。打破校际间的壁垒,由园区管委会组织各院校招生部门对宣传材料、招生方式、招生区域进行统一策划,实现生源共享,对本校的特色专业进行宣传的同时宣传兄弟院校的优势项目,例如宣传天津商务职业学院的旅游专业的同时,介绍海运职业学院的皇家加勒比游轮项目,既学生在商务职业学院旅游专业完成三年的学习后可以参加海运职业学院的皇家加勒比项目的培训,通过考核后将成为一名国际游轮工作人员。实现生源信息共享,招生工作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付蕾.关于完善海河教育园区资源共享机制的研究———以涉外旅游专业为例[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3,(02).

  [2]胡娟.海河教育园区职业院校资源共享平台构建路径[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6,(02).

  [3]候靖俊.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探讨[J].文化研究,2015,(02).

  [4]王伟.高等职业教育园区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区域职教巡礼,2014,(11).

  [5]邢颖.区域高职教育园区资源共享机制的探索———以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7).

  [6]靳国庆,赵新雅,孙云渤.吉林省高等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及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2012,(01).

【教育园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与建议论文】相关文章:

看《安全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感12-31

共享与公德作文09-07

Morality and Education(道德与教育)10-28

教育论文读后感08-16

关于教育议论文03-25

共享单车议论文10-08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08-12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08-17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2-17

教育教学论文读后感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