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传统建筑文化刍议论文
摘要:在内涵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传统建筑文化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不仅仅是用来居住的场所,更是中华文化底蕴深厚的体现,而随着不同朝代的更替,中国传统建筑也蓄积了厚重的人文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建筑文化。所有这些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成型期、成熟期、高峰期、渐进期得到生动体现。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中庸;天人合一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度,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朝代的不同建筑有不同发展过程及特点,国家的文化蕴含、统治者的思想观念都体现在传统建筑中。
一、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文化概述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而其中的“住”则是在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人固有的传统思维中相对重要的也是最为看重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中国人认为有房子是一个家庭形成的必备条件,这样的传统思维当然也延续到了今天。大约从旧石器时代开始,那时候还没有一定规律的建筑,人们只是把天然的洞穴当作他们的栖身之处。而经过一定的实践,人们逐渐发现了怎样去建造房屋,虽然这一过程是漫长的,但也体现了社会一定的进步性。而且越来越集中的建筑,越来越多样化的建筑,也充分体现古代的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国家,是一个带有中央集权性质的国家,这一点在明清两个朝代显得尤为突出。而中国古代建筑分为好多种类,在早期是只供人们居住,躲避猛兽的袭击以及一些恶劣的天气。但是,中国古代建筑也涌现出供人观赏的建筑,例如寺庙、石窟等等。而且还有用作及保卫国土的建筑,秦朝秦始皇领导修建的万里长城就是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中国历史上许许多多形态各异、风格独特的'建筑,也让中国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瑰丽的一笔,它们像是一部部石刻的史书,从古至今流传下来。而且中国古代建筑里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同样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因为每个朝代的政治经济人文发展情况都不一样,所以建筑风格也不尽相同,我们可以通过当时建筑的风格来透视社会的发展状况及人们的精神追求。基于此,我们可以把截止到明清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与特点分为一定的时期来阐述。
二、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发展与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成型期、成熟期、高峰期、渐进期。1.成型期的文化表现形式。从原始社会后期到春秋战国时期为成型期。这时候已经从原始的洞穴居住逐渐转变为有某些建筑意味的规划布局,也就是说已经有了能称之为建筑的雏形。到了原始社会后期,经过了古人长期的智慧、经验积累和不懈的努力,同样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建筑。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刚开始住的是天然洞穴或未有任何修饰的所谓的房屋。此后,中国考古学家又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差不多遍布整个中国,其中最早的已经距今7000到5000年。当时出土的建筑的特征已经充分地显示出了氏族社会的特点。例如著名的西安半坡遗址。而建筑的材料已经由刚开始的石块、树枝、黏土逐渐演变成用木料做骨架、抹草泥,并且已使用了夯筑及加工。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期。铁器、牛耕的使用,也象征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春秋时期以鲁班为代表,木工技术开始成熟并出现了室内装修及家具的制作,砖瓦的使用也逐渐扩大。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产生,也对礼制奠定了基础。当时也出现了许多为“礼”建造的建筑,对后世的建筑产生深远影响,而这种关于“礼”的建筑直到明清还有很多。而各地诸侯出于政治、战争防御及音乐娱乐的需要建造许多高台建筑。战国时期一般都分成大城和小城。大城又称城郭,为百姓住的地方,小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建有大量台榭,已经用大量青瓦覆盖,但也是封闭的,充分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等级森严、布局对称。2.成熟期的文化表现形式。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成熟期是从秦汉到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阿房宫就是秦朝时秦始皇修建的。秦始皇嬴政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他的功绩不可磨灭,他使全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使秦朝成为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大一统国家,而这种中央集权的思想也充分体现在了当时的建筑中。秦始皇在位时不断修建的咸阳城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他的阿房宫可以极尽奢华。而素有世界奇迹之称的“万里长城”也是在秦始皇的率领下为了抵御外来的入侵而修建的防御性建筑。至于中国的木框架建筑到了秦汉时期已经更加成熟。用木结构架梁,在秦代已经具有极高的水平。到了汉代,高台建筑开始减少,多层楼阁开始大量增加。汉代的长安城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都城,在世界更是首屈一指。汉代长安城的三大宫殿长乐宫、未央宫和建章宫更是久负盛名,至今也能体现当时建筑的进步与发展。3.高峰期的文化表现形式。隋唐两代为古代建筑的高峰期,这两个朝代同样是中国封建时期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高峰期,而隋唐时期的建筑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很大气,很有气魄,富有活力。凭借着隋朝的有利地形,当时的人们修建了长安城及洛阳城两座规划完整、规模宏大的都城。而唐代的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那时的建筑同样影响到了国外。值得一提的是,唐代为了控制建筑的规模,修订了《营缮令》,对建筑的规模、装饰都作了规定。等级明确、尊卑分明。而隋唐时期对外交流也很广泛,那些外来的图案装饰雕刻技巧及色彩的搭配大大丰富了当时的建筑,使隋唐的建筑更加丰富多彩。此外,隋唐时期的砖石建筑也进一步发展,大部分佛塔也多采用砖石建造。最典型的西安大雁塔、小雁塔都是砖石塔。4.渐进期的文化表现形式。明清两个朝代的建筑发展为渐进期,相比于之前朝代的建筑,这两个朝代的建筑就没有那么多元化,成为了古代建筑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大多数建筑都有了其固定的模式,发展特别迟缓。在明朝,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统治更为严酷,但是随着手工业的发展,明清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统治者对于农民的剥削也达到了极致,最终农民起义推翻了明王朝,而清王朝则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经过了“康乾盛世”之后也逐渐国力衰微,被迫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明清时期制砖技术的提高,以砖为建筑的材料急剧增多,明清建筑突出了梁与柱的结合,减少了斗拱的作用,不仅结构简化,还节省了原材料。至今仍然存在完好的建筑也来自明清时期,北京的故宫和沈阳的故宫成为了无价之宝。北京的天坛也是明清两个朝代皇帝用于祭祀的最高级别的坛庙。此外,北京的四合院直到今天也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三、中国传统思想在古代建筑文化中的体现
原始社会前期,人们对于建筑的需要还只是居住,并没有更多的思想文化表达在其中,从原始社会后期开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创造建筑除了考虑到居住的需要,也开始赋予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这其中,“中庸”就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价值观,由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中庸”的观念体现在古代建筑上,就是建筑从平面上看就一定要对称,必须有一条南北中轴主线。最典型的建筑就是明清时期的故宫了,这是代表统治阶级皇权最威严的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还体现在中国古代建筑的房屋不宜过高过大,所以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帝王的宫殿,都是向平面方向发展,给人一种依托绵延大地的感觉。中国古代建筑从外形上看,每个朝代大都不一样,但从根本上说,全部蕴含了大体相同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总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建筑更是有很深的内涵,每个朝代的建筑都值得我们认真去推敲、去研究,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去感悟建筑的思想寓意。在丰富多样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建筑是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所以说中国传统建筑不仅仅是用来居住的场所,更是中华文化底蕴深厚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2]毛峰.不可不知的中国传统文化常识[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0.
[3]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古代传统建筑文化刍议论文】相关文章:
古代文化常识之「古代官职」11-03
话说传统文化04-25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音乐文娱11-03
传统文化的魅力05-06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人的称谓11-03
古代文化常识之「人的称谓」11-03
古代文化常识之「秦汉文学」11-03
古代文化常识之「春秋战国」11-03
传统文化读后感08-15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作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