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曹操叙事作文

时间:2018-03-03 15:21:27 叙事 我要投稿

我眼中的曹操叙事作文

  篇一、我眼中的曹操

我眼中的曹操叙事作文

  论英雄,我喜欢曹操。喜欢他的雄心壮志与谋略。

  曹操,字孟德,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谋略家,政治家和诗人。论他的军事与谋略,曹操以少胜多官渡战袁绍,“非惟天时,亦抑人谋也”。自袁绍兵败后,三国鼎立的状况便出现了,曹操,便是最强大的魏国的奠基人与创始人。他驻都为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是三国中,最为强势的一方,前人称之为“操贼”,“奸雄”,但最终是我们的开国元勋,毛泽东给他翻了案,因为毛泽东三国中,最敬佩的就属他了。“奸雄”,“曹贼”又怎样,他这个“奸雄”“汉贼”,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不知打败了多少所谓的“君子”。我也查了查历史,不是当时曹操谋取汉室,而是当时汉室气数已尽,政局不稳当,已经属于腐朽期,与其这样腐朽下去,为何不重建一个朝代呢?而后,又爆发了黄巾起义,何进又招来董卓,董卓又起了废立之心,后来董卓就在朝堂之上当众废了孝灵帝,立陈留王为汉献帝。后来又杀了孝灵帝。而曹操之所以能够到此地位,因为他想行刺董卓,所以被赞称胆量非凡,也因此有了名气。

  当时汉室已经倾颓,群雄并起,都想要独霸江山,完成大业,且“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为何就算“奸雄”了呢?他只是想要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将祖国江山早日统一罢了,也正如他所写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般,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志向,“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表现他想看到自己抱负实现的一天。

  曹操生性多谋,在行刺董卓失败之后,被陈宫所救,在陈宫家休息,但因为连夜听到磨菜刀的声音,又差点被董卓行法,慌乱之余,一时意念溢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除了陈宫外,杀了他们全家,之后,陈宫与曹操一起行事时,愤怒不已,曹操认错也来不及,之后便斩首了陈宫,又由于与陈宫曾结拜过兄弟,曹操也因此叹息,但他人又因此事,说曹操是奸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来形容曹操。可我认为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吧!后人说曹操对不起汉帝,其实也不是,在他的治理下,百姓丰衣足食,怎么就对不起了?在汉室倾颓的时候,难道就不需要这么一位能臣吗?

  《三国志》中说曹操:曹公“明略最优”,成事则“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御军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这难道不是好的君主的风采吗?

  曹操有他的雄心,有他的壮志,也因此有了它的诗歌,他的谋略。他有他的雄心壮志,他便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不放弃,他也知道统一一事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需要两代三代甚至更多的后生来完成的。他的锐利,他的足智多谋,我敬佩不已,所谓刘备的仁义不也就是虚伪吗?曹操也深知,统一祖国之后,国家才会富裕。

  我们也要有我们的野心,我们的抱负,也要有我们的原则,我们的锐利。“人生几何”,布满荆棘,泥泞不堪的人生道路寸步难行,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需要像曹操一样,努力拼搏,奋斗出自己的一片光辉。

  篇二、我眼中的曹操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说道曹操,他是《三国演义》中,性格最最复杂的一个人物,为什么说他性格复杂呢?大家就来仔细的比较一下吧!

  在一次战斗中,曹操的三子曹彰阵亡了,曹操的妻子丁夫人听说之后,非要曹操还自己一个儿子,曹操竟然大发雷霆,把丁夫人赶回了娘家。没想到,过了没几天,曹操竟然亲自驱车赶到丁夫人家里,把她接了回去。所以曹操既可以说是阎王脾气,也可以说是菩萨心肠。

  曹操的手下有一名谋士,名叫杨修,杨修十分聪明。有一次,曹操的长子曹丕草北方得到了一盒名为“一合酥”的糕点进献给了曹操,曹操本人舍不得吃,只吃了一小块儿就走了。过了一会儿,杨修来见曹操,没有看见曹操,却看见了桌子上的“一合酥”,便二话不说,把“一合酥”分给了执勤的将士。曹操回来后,问执勤的士兵,自己的一合酥怎么没有了。士兵说,是杨修分给执勤的士兵们吃了。曹操大发雷霆,当场就把杨修斩首了。因此,曹操也算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竟然为了一盒糕点,而杀了一个十分聪明的谋士。

  还有许多事例代表了曹操更加复杂的性格,总而言之,曹操就是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阎王脾气,菩萨心肠。如果你仔细的读过三国演义,就会发现,这些性格用在曹操的身上一点儿都不矛盾。

  篇三、我眼中的曹操

  人们都说曹操是乱世之奸雄,而我认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

  作为一个将领应起到带头作用,曹操便是一个好将领。在割发代首的故事中,曹操带领将士在路途中发现一片麦地,曹操很喜欢。便命令士兵们不许踩踏麦苗,要绕过去,如果谁违抗军令,斩首。可是曹操的马受到了惊吓冲进了麦田,曹操便要自刎,士兵们阻止了他。但已经下了命令不能违反,将领更不能违反,于是他把自己的头发割掉,代替斩首。有许多人说,就凭割掉头发能代替斩首吗?但是,这绝不能否定曹操的气概 。他做了一个好首领,起到了首领的带头作用。

  有人说曹操不会出谋划策,但我认为曹操很聪明。比如在望梅止渴的故事中,曹操率领士兵要去攻打张绣。可是到半路上水喝完了,马和战士们都渴得要命,有水的地方还很远,战士们前进的速度越来越慢。曹操心想,如果这样下去这场仗势必要输的。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好办法,便对战士们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子又大又好吃,很解渴。”战士们听了后赶紧前进,速度快了许多。难道这不能说明曹操聪明吗?并且他写了许多诗都流传至今,这足以说明曹操很有才能。

  人人都会有缺点,曹操虽然有些性急,但这完全不能吞没曹操的那些优点。他也有值得我们学习、敬佩的地方。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有贬低曹操之意,但请同学们相信,曹操不是什么奸雄,他是一位能干、足智多谋能起带头作用的好将领。

  我喜欢听林俊杰的《曹操》,但更喜欢曹操本人,在我眼中曹是治世之能臣!

  篇四、我眼中的曹操

  凡是度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心中都会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薄云天的关云长,武艺超群的吕奉先,或是智勇双全的赵子龙……然而,我最喜欢的莫过于一代枭雄,魏武大帝—曹操了。

  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三四岁的孩童,都无一不把曹操看作一个坏人,一个粉脸的奸臣来对待。但我却并不这样认为。《三国演义》的中心是“尊刘、反曹、贬孙”,因此曹操的一世英名在《三国演义》里不是只字不提,就是草草概述。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因此,很多人认定他必定奸诈无比。而我以为,这句话反倒能说明曹操的军事能力。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正因为曹操熟读兵书,会使用计谋,他才被称为奸雄呀!

  曹操身经百战,用兵如神,无数英雄豪杰都曾败在他手下,其后许多大将又为他所用。他淮南困袁绍,下邳擒吕布,以绝对兵力劣势却能大破青州百万黄巾,又曾行刺董卓,其它战绩也数不胜数。再看刘备,一点军事才能都没有,最后还是败于军事上,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

  曹操在文学方面也是卓有建树。他写出的《观苍海》、《龟虽寿》等名诗,词藻华丽,荡气回肠,流传至今,可以说曹操是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和诗人。

  曹操胸襟广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赤壁之战,曹操败于周瑜之手,以周瑜比曹操如何 ?周瑜爱才的方式就是“杀”,只要把“天才”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真是眼光短浅,量窄易怒,非英雄也。而曹操豁达大度,如:不杀攻击自己的陈琳,反而自嘲说陈琳檄文可治头风痛等等。

  大家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也是不对的。首先,他并未称帝,还说“天下英雄何须以帝位自累”,所谓三国只是在曹操的死后才出现的。而刘备却念念不忘此事:他有二子,一名封,一名禅,即天子祭天地之礼,说明他早就有意于帝位。其次,若曹操不在,天下不知会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这绝非假话,称帝的袁术,就是被他灭掉的。他对于“炎刘”实有大功。

  我爱曹操,因为他的武功,因为他的文治,因为他的种种。

  篇五、我眼中的曹操

  读了《三国演义》,我在里面认识了许多英雄豪杰,如刘备、诸葛亮、关羽、赵云等。但在众多英雄豪杰里性格最反复无常、让人捉摸不透的就属曹操了。

  他是一个可爱的奸雄,他奸就奸在于他的一句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他既狡诈又真诚。官渡之战时,儿时挚友许攸前来投奔,曹操知道后,光着脚便冲了出去,满脸笑容,用手不停搓着许攸的手,如同得到了一块稀世珍宝。可当许攸询问军中粮草还足够用多久之时,他第一次回答一年,第二次回答半年,第三次才说出实情不到一个星期。

  他求才若渴,广招人才,一生之中共有102个核心谋士,重要谋士。他宽宏大量,当年他为留下关羽,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专门请他,还将吕布的绝世好马——赤兔马送给了他。无奈关于他知道了刘备的消息,准备回刘备那边去了,曹操知道了,便洒泪送别。也正因为如此,曹操败走华容道时,关羽才放他一条生路,不然,曹操早已死在关羽的大刀之下了。

  他还是个政治家,他为了尽快统一全国,在北方大量屯田,兴修水利,这对当时北方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作用。为了保护田里的农作物,他下令只要有一个士兵弄死一株农作物就杀头处理。一次,他的马误闯进田里,踩死了许多农作物,他便割下自己的一撮头发代表自己的的头挂在篱笆上。

  这就是曹操,一个性格多变、让人捉摸不透的人,一个可爱的奸雄。

  篇六、我眼中的曹操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超世豪杰,曹操实力从弱到强、从小到大,都是靠自己的`智谋和胆略来实现的。公元200年,曹操决定亲自率兵攻打刘备。此时,袁绍已经兼并了幽州,拥有几十万大军,并扬言要进攻许都。此时,对曹操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抉择。是将主要力量攻打袁绍还是攻打刘备?体现了曹操的战略思维的高明。

  在听取众谋士的建议后,曹操却作出了令人意外的战略决策,决定攻打刘备,而置袁绍于不顾。

  对曹操的决策,很多将领都不解,说:“与您争天下的主要是袁绍,现在袁绍正想打过来,您却要去打刘备,万一袁绍从背后趁虚而入,攻打您,您岂不腹背受敌?”曹操说:“刘备是人中之杰,今不除之,必为后患。”

  谋士郭嘉符合说:“袁绍生性迟疑,既便来攻,也不会迅速。刘备起兵不久,民心未附,力量不大,马上攻击,刘备必败。”

  为什么曹操要放弃攻打强大的袁绍,不怕袁绍的攻击,而攻打弱小的刘备呢?

  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曹操了解袁绍和刘备的才智、胆略和战略意图。在曹操眼中,袁绍不足为虑,因为曹操在与袁绍结盟剿灭董卓时,因为袁绍的自私和无胆识而错过了剿灭董卓的时机,使董卓迁都逃窜。在这件事上,曹操认为董卓是一个没有胆识和寡断之人。相反,曹操在围剿董卓中,发现刘备是英雄,有胆有识,而且结交豪杰人才,有野心。特别是刘备是汉室宗亲,故为曹操心腹大患。

  二是袁绍已经兼并了幽州,实力已经很大。曹操如果此时主动与袁绍相斗,则刘备可能渔翁得利,即使不主动夹攻曹操,但也广收民心,实力逐渐坐大。特别是曹操担心的是,自己与袁绍相斗,可能两败俱伤,很长时间无力对付刘备,则刘备就可能有很长时间的扩张实力机会。

  三是刘备实力弱小,而且民心未附,此时将其歼灭,然后腾出手来,集中力量对付袁绍,是很好的战略抉择。

  四是曹操看人,最主要的不是看现成的实力,而是看其发展潜力和志向意图。刘备与袁绍相比,刘备的志向、意志都比袁绍坚决。袁绍实力强大些,是因为袁绍自身出身于名门王侯,所以起点高。而刘备出身低微,虽暂时实力弱小,但发展潜力大。所以,在曹操眼中,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我们很多女人选丈夫,也要学习曹操的识人法:男人的富有,是祖上传下的,还是自己创下的。祖上传下的是暂时的富,而自己创下的,可以富裕一生。

  所以,曹操决定攻打刘备,而对袁绍采取安抚麻痹之策。由此可见,曹操实质上是一个很高明的战略家。

  篇七、我眼中的曹操

  我眼中的曹操我眼中的曹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读了《三国演义》,我十分佩服曹操!在我眼中,他是一位文武双全的英雄!首先,曹操的诗歌慷慨激昂。他的《短歌行》(其一)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那音韵激昂的诗句,久久地回荡在我的脑海里!其次,曹操为民除害,胆识超凡。

  为了报效国家,他毅然手持七星宝刀挺身而出刺杀国贼董卓。在行刺被发现时,曹操也能镇定自若地随机应变,他的英雄所为很让人佩服!再次,曹操胸怀大度,爱惜人才,善于用人。他敢于重用降将贾诩﹑张辽﹑张郃﹑徐晃等人,甚至接纳了连曹操的大儿子都杀了的张绣。在用兵时,曹操能正确分析敌我双方的强点与弱点,扬长避短﹑集思广益﹑愈战愈勇!例如,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善于采纳前来投奔的许攸的正确建议,火烧袁军军粮,大败敌军。

  雄才大略的曹操最终统一了当时中国北方以及中原的广大地区,令人佩服!这就是我眼中的曹操,一位文武双全的历史英雄,我非常佩服他!

  篇八、我眼中的曹操

  白脸曹操的扮相源自《三国演义》把曹操塑造成一位破坏正统,违反纲纪的乱世奸雄。但是非功过,自有后来人评说。依我看来,曹操,英雄也。

  他,知人善任。

  建安二十年,曹操派张辽、乐进、李典带七千人守合肥,并送一木匣,上面写“贼来乃发。”不久,孙权率十万大军来攻合肥。张辽拆开木匣一看,里面锦囊上写道:“若孙权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遂按此计,选精兵八百,奋勇出击,直捣孙权指挥旗下,孙权大惊,急退,又被张辽追击,大败而去。守合肥之战,孤立无援,十分艰险。让勇猛的张、李二将军奋兵突击,然后凭乐进的刚毅固守。这样的安排真是绝妙之极!

  他,求贤若渴。

  文有能臣,武有良将,是他收拾这个分崩离析的汉家天下和建立强魏的重要保证。

  一日,许攸投奔曹操,曹操正在睡觉,但一听旧友来投,连忙起床,不穿鞋袜,跑出来迎接,远远地看见了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首先拜于地。许攸一见,感慨万千。这就是一段历史佳话——裸足迎才。

  他,有勇有谋。

  曹操说过:“欲攻敌,必先谋。”曹操夜带七星宝刀行刺董卓,但行刺失败。他随机应变,骗董卓道:“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骗过董卓后,连夜逃出城外,飞奔谯郡。

  他,雄才大略。

  曹操以道、义、治、度、谋、备、仁、明、文、武十胜于天下,才有了斩黄巾、讨董卓、败袁术、破陶谦、平张邈、诛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刘琮、克马超、战孙权、收张鲁等杰出功绩。

  他,宽容大度。

  曹洪认为张颌因荡山失守,应论罪,但曹操并没有责罚,并说:“非颌之罪,胜负乃兵家常事耳。”这足以看出曹操是个宽容大度之人。

  他,善护众生。

  有一年,曹操视察和了解并州地区黎民百姓的生活民情时,发现民间百姓们每年度过“寒食节”的方式,已经非常严重地危害和影响了百姓们的身体健康。于是,曹操严令废除“寒食节”。

  他,才华横溢。

  公元207年仲秋八月,曹操亲率威武之师东进,途中风渤海西南岸有一山灵秀岿巍,曹操勒缰援须,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歌以咏志,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名篇《观沧海》。

  曹操,一代英雄。这正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给予曹操的评价“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而他的是非功过将静静地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留待后来人继续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