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心得体会
《生命生命》心得体会1
读了《生命生命》这篇令人回味无穷的文章,我浮想联翩: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应当让生命放射出光芒!
虽然每个人都有生命,但并非所有的人们都真正懂得生命的含义。《生命生命》一文中,台湾作家杏林子以“飞蛾求生”、“静听心跳”、“砖缝冒苗”三个事例向我们讲述了“生命”的真谛。
读着描写“砖缝冒苗”的第三自然段,那一粒寻常的香瓜子顽强的生命力令我咋舌。哪怕是在暗无天日的砖缝里掠过一丝阳光,它也不放过一线希望,去汲取阳光中的精华;哪怕是流进一滴露水,它也倍加珍惜,享受那淡淡的甘甜;哪怕是吹进一小粒泥土,它也努力扎根,与残酷的现实拼搏……这就是香瓜子精神,虽然自身脆弱、微小,但香瓜子也知道生命的绽放只有一次。它不放弃,尽自己最大所能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灿烂。
诺贝尔曾说:“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没错,经过磨砺的生命能更加成熟和精彩。然而,很多四肢健全的人却认为生命遥遥无期,没有紧迫感,放任着时间远去。反观一些残疾人,他们无惧生命的磨难,依然保持着一颗坚强、乐观的心,不断向上攀登,这些人比碌碌无为、耗费光阴的正常人活得光彩夺目。
回忆往事,我记得有一次与爸爸妈妈去爬黄山。在攀登主峰的时候,我见到了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松树在乱石堆中生长。虽然奇松是黄山常见的景物,但我还是被它们的气魄所折服。千百年来,奇松们饱受风吹雨淋,历经岁月沧桑,咬定石堆不放松。它们不靠人施肥,就凭着对生命的渴望,在乱石堆中那点少得可怜的泥土里不屈向上,茁壮成长,充分展示着生命的翠绿。
生命来到世上只是一个偶然,以顽强不懈的姿态“雕琢”它,或许就有了世间的奇迹;生命又是一个过程,里面有风风雨雨、悲欢离合。不过,只要有信心面对坎坷曲折,有决心战胜困难厄运,生命就一定能放射出璀璨之光!
《生命生命》心得体会2
最近,我们学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香瓜苗,聆听自己的心跳这三件小事来告诉我们生命虽然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生命生命》的作者是一位从12岁开始就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遭受病魔侵蚀的女作家——杏林子。虽然她头不能转,手不能抬,肩不能举,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但是,她从来都没有放弃对生命的热爱,反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也正是因为心里充满希望,她才能从这些弱小的生命里看到顽强的意志。
《生命生命》里面和杏林子一样有着顽强生命力的人还有力克胡哲。力克胡哲,一个出生就没有四肢的人,在许许多多人的眼里,就是一个“怪物”。大家看他的眼神,都充满了嘲笑和怜悯。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重度残疾的人,凭着坚韧的意志和决心,他付出了比别人多十倍的努力,学会了自己独立生活,上大学,滑雪,登山,开快艇——这些连许许多多正常人都不敢做的事情,他却做到了。现在,人们看他的眼神,充满了惊讶,敬佩,更多的是羡慕,因为他的人生更精彩。有人问他:“你怎么还可以笑?”力克胡哲微笑着说:“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生活失去信心。”
我们只有像力克胡哲一样,面对困难时决不放弃,不怕失败,不懈努力,生命才会绽放最美的光彩。无论痛苦与快乐,我们都应该感谢和珍惜生命,让自己活得更加有价值,更加光彩有力。
《生命生命》心得体会3
今天我们学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最让我感动的是那粒小小的瓜子,它是那么小、那么弱。可是它却包含了那么强的生命力。在那极为恶劣的环境下,明明知道只能存活几天来,它却依然挺立着,生长着。
记得在幼儿园时,有一次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些小麦的种子,让我们回去养在有水的小碗里,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观察它的生长。看着这些种子一天天的由小变大,长出细细的、白白的、像胡须一样的根毛;发出嫩黄的小芽;后来长成绿油油的、整整齐齐的小麦苗,我是多么的开心。那时的我还太小,对这件事没有更深的体会,只是为这件事感到很快乐。当我读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看到那粒小瓜子在那恶劣的环境下茁壮生长,我这才深刻体会到生命的顽强和生命中那股力量。
这篇课文让我学会了珍惜生命,不要让它白白流失。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你不能让它轻易失去。
《生命生命》心得体会4
一天,我读了《生命生命》这篇文章,掩卷沉思,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生命生命》这篇文章通过飞蛾在绝境中奋力求生,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茁壮生长,杏林子静听自己的心跳这三个故事告诉我们: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其中“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这句话给我的感受最深。
是啊,种子的力量多大呀!有这么一个故事:人的头盖骨结构非常紧密,解剖家用机器都不能让头盖骨分开,而这时,一个人将种子放在头盖骨上,给种子空气和水。过了几天,种子竟使出了一种惊人的力量,让头盖骨完整地分开了。这种力量正是生命呀!
飞蛾在绝境中要奋力求生,瓜苗在砖缝中要茁壮生长,那我们人,又应该怎样呢?
《生命生命》心得体会5
读了杏林子《生命,生命》后,深深被她的不服于命运摆布的倔强精神所感动。“她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后来“病情恶化”情况下,她仍然能“忍着病痛,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她与病魔作斗争,勤奋不辍,创作有成果,具有对自己负责、对生命负责的可贵品质。正常人尚且难得,何况一个饱受病魔缠绕之苦的女子呢?她的生之勇气、“发挥有限生命的无限价值”之精神,无不让人肃然起敬。
“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从来处来。要到去处去。”“我从娘腹来。走到哪里算哪里。”“两情相悦结爱果。终身奋斗总不悔。”以上语句分别是哲人刨根问底而探本求源语、佛家精思妙想的玄奥思辨语、庸常人糊里糊涂的混世心语、正如文学家们经常讴歌的杏林子们珍惜生命积极进取心声语。这些是人们对生命意义的不同表述或者说实践感悟。
那么毕竟什么是生命呢?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得先让我们来探究一下什么是人生?人生其实就是从人出生到身体终结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生命过程。也即生命伴随人生而行。没有生命就没有人生,拥有生命才拥有人生,重视生命即重视人生。杏林子闲暇时也“常常想”“生命是什么”的问题,那么她想到了什么呢?她悟出了生命大多遭磨难,正因如此便更应该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从而“对自己负责”并且“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她认为该“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才无愧于生命、无愧于自己的人生;笔者以为全文最精彩的着力句就属该句。也许有人会说,雷锋同志早已经说过“要让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们说这两个句子的意思大致相同,都有“发挥有限生命能量创造尽量多尽量大的价值”的含义。然而仔细品味可以察觉:两个人奋斗的自身条件、个人能力并不尽相同。雷锋身体好做事方便;杏林子身体差干体力活不行,就是写文章也要时时与病痛抗衡。雷锋只要支出体力就可以帮人做事;杏林子则要历练一定的写作能力才能去写剧本、写散文。同样是创造人生价值,杏林子付出的代价比雷锋付出的代价更大,想必大家一准会认可。
明乎此,我们对杏林子《生命,生命》作为该文题目体现出珍惜的情感也就较好理解了。“生命,生命”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语气上的急促,强调了内心深处对生命本质的呼唤和重视。对整个人类的所有成员而言,人生以生命中国为中国,以生命终点为终点,而且是一趟单向行驶的不归道;再加上杏林子对生命有朝不保夕之感……所以杏林子产生一种对生命流程的急迫感、实现生命价值的庄严使命感,发誓要“自己掌握”人生并让生命“活得更为光彩有力”,不惧“遇祸”,“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生命难得、生命脆弱却又顽强,要好好赋予人生以价值,是杏林子长期思考所得,它同样也让我们认识到了生命的急迫、庄严和可贵。
【《生命生命》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生命06-16
生命05-04
生命05-08
生命05-08
生命07-13
生命05-11
生命生命读书笔记03-24
热爱生命,珍惜生命02-12
读《生命生命》有感500字04-04
正视生命珍视生命作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