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在深闺云岫谷,化不开的胶东情散文

时间:2021-03-20 08:10:13 [第四单元]写一篇散文 我要投稿

养在深闺云岫谷,化不开的胶东情散文

  (一)云岫谷寻美

养在深闺云岫谷,化不开的胶东情散文

  早就听友人介绍,北京密云县新开发的云岫谷自然风景区,是一处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首都的记者,更是迫不及待地宣布:“云岫谷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人!”

  也许是受逆反心理的唆使,去年夏天,我们踏上了云岫谷的寻美之路,我倒要看看,这名不见经传的风景区究竟有什么出众之处。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一群不起眼的山和一堆同样不起眼的石头。我心中暗自苦笑,准备迎接失落感的打击。

  车到云岫谷外已无路可走,我们只好弃车而行。走进云岫门,绕过一块巨石——冰川巨砾,突然眼睛一亮,在我们面前,奇迹般地横空挂出一幅绝妙的山水画。

  只见两座斧劈刀削似的山峰夹持着一道幽谷,谷内松绿柏翠,泉清鸟鸣,溪水潺潺,潭瀑相连。透过峡谷远眺,云霏雾霁之间,群山若隐若现,峰峦起伏连绵,如笔、如笋、如尖、如刀,似练柱,似屏风,似莲蕊,似亭阁,低山枕高山,大山吞小山,千姿百态,气象万千。行走间,云开雾散,那满山的绿,便使人晕眩:树是绿的,山是绿的,汩汩溪水也是绿的,太阳和一尘不染的天空,也在绿的映衬下,变得“绿如蓝”了。阵阵山风,引来林海的欢歌,时而低吟浅唱,时而急管繁弦。阳光与松柏,与满谷的花草的色彩呼应着,把那黛绿丛中飞起的串串野鸟穿起。这绚丽,这磅礴,都隐藏在绿的律动中。

  我的思绪一下升华了,如果说云岫谷美,那么她的美首先就在于她的绿!

  游览过“瑶池喷珠”、“五彩三迭”、“蛙柱石”等景观,天色已晚,主人盛情邀请我们在景区内暂住一夜。

  或许是谷深人稀,一年也没有几位游客住农家之故,这里的农民特别热情,房主刘大妈体贴入微自不待说,就是几家邻居也是“当仁不让”。他们端来自家的饭菜,非要我们每一家的饭菜都吃一碗,不吃谁家的都不行。我们吃着,品着,山豆角,青玉米,野菜那独有的味道,足以长久滋润我们这些北京游客的梦香。

  晚饭过后,刘大妈的儿子怕我们寂寞,在院子里给我们跳起迪斯科来了。舞步虽幼稚,那“不成曲调却有情”的憨态也足以让我们感动不已。刘大妈为我们扇着扇子,娓娓讲述云岫谷诸景的传说:“长寿泉是过去七仙女喝水的地方,你们喝了那泉水能长寿成仙;育婴泉里有观音菩萨撒的一百多种草药,不生孩子的女人一喝水就怀孕,你们大老爷们可别喝哟!”

  我们又是大笑又是感激,云岫谷人哟,你们有多么忠厚的品德哟,连传说都是为了济世救人,祈福吉祥!

  啊,我明白了,云岫谷的美,不是还在于它那浓厚的人情吗!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云岫谷仍在半睡半醒中,半山的薄雾,半山的梦境,一望无际的壮阔和空濛。这里没有闹市的喧嚣,没有飞扬的尘雾,耳边只有风涛鸟语。

  突然,几声清脆的铁锤敲击钢钎声划破这黎明的寂静,走近一看,是风景区刘旺主任正带着他的手下在打钢钎、钉木桩、拉铁丝网,我问他:“这是要干什么?”

  他轻描淡写地一笑:“修一个六千亩地的狩猎场!”

  “你们自己修?”

  “嗯。这不,都快修完了!修好狩猎场,请外国游客,外国大使馆官员来这儿打猎!”

  我惊愕得张大了嘴,怎么,过去只知道地里刨食的老庄户,今天也开始算计起老外的腰包来了?

  他还说;“不光是狩猎区,那边还有个雾灵仙湖,想搞个水上游乐区,划船、游泳、种百亩荷花......”

  笔者不谙水性,对划船游泳不甚在行,唯喜水中荷君子。

  对“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我是领略过的,但将来可在北京郊区浩浩荡荡的百亩荷花中赏荷,却连想也不敢想。

  我的心中,立刻升腾起一幅图画:随着湖波荡漾,欸乃声声,碧空下展开一块无垠的绿毯,莲叶绿出了不同的层次;绿色的橙碧如荆山璞玉,浅色的活像雨后新篁,粉白的、桃红的莲花容光焕发,娇柔得叫人想起睡美人惺忪的睡眼......

  我相信,刘主任还会让几位漂亮的导游小姐,驾一叶轻舟,荡漾在莲叶荷花间。也许,刘主任还会发给她们每人一把琵琶,让他们的纤纤细指拨出波浪,让那美妙的和旋憧憬未来,轰击愚昧。

  哦,我终于明白了人们为什么如此青睐云岫谷,我终于找到了云岫谷最美的所在了:她不只是静谧、安宁,也不仅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和那浓于血的人情美,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那就是创造,一种改变旧观念、建设新生活的创造,一种农民重新塑造自己形象的创造。

  云岫谷是一个象征,象征着中国当代农民新的理想,新的追求,新的事业和新的观念。

  这,就是当前中国农村的现实。

  (二)化不开的胶东情

  有一年深秋时节,笔者第一次登上了文登这块胶东的风水宝地,滞留七天,竟“乐不思蜀”。胶东留给我的,除了山水的秀丽、大海的磅礴,最难忘的,还是那浓浓的化不开的胶东人的情谊。

  我们到达文登的时间,正好是国庆节前一天,那国庆气氛自不用多加描述,我们最感兴趣的'是虾池出虾。

  白天,我们驱车至北海养殖公司,那里的万亩虾池正准备出虾。

  出虾必须在晚上进行。入夜,养殖公司的孙世民经理看到我们穿的衣服太单薄,特意让人从库房里拿出几件新的军大衣给我们披上,还发给我们每人一个手电,怕我们一失足成大虾饵料,也让我们体验一下出虾的乐趣。

  夜晚还是太黑,我们无法过多地观看那些弯腰弓背的家伙跳跃着、簇拥着钻进人们早已设计好的全套中的情景,只是不住嘴地“啧啧”。不过,午餐中的一道菜弥补了这个缺憾。

  那道菜就是盐水大虾。

  孙经理看到我们睁大眼睛,又是不住“啧啧”的样子,,极认真地说:“来,趁热吃,趁热吃!”我等并非饕餮之徒,却也忍不住大快朵颐,甩开了腮帮子。有生以来,我是第一次吃这种淡淡的、不加任何佐料的煮虾,不由得发出感叹:“真正的海鲜呀!”那一点点残存的斯文,早已被我们抛到脑后。文登旅游局副局长姜宏伟也在一边鼓励我们:“多吃虾,不想家嘛!”

  第二天是这次采风的重头戏——游览昆嵛山的一个顶顶大名的小支脉圣经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用来描述文登的圣经山真是太准确不过了。文登圣经山是号称“海上诸山之祖”的昆嵛山的一条小支脉,方圆不足10平方公里,海拔也只有385米,较之众多名山大川,的确是名副其实的一座小山。由于道教全真派鼻祖王重阳曾在此修炼,在此收丘处机等“全真七子”为徒,并在此创建了后来盛极一时的全真教派,加上山顶巨石上千百年来不知何人所刻的老子《道德经》,仙人加上仙文,使这座小山得到了“圣经山”这样一个鼎鼎大名。目前圣经山是省级风景名胜区,除了道德经摩崖石刻以外,还有老子天然像、混元殿、卧仙石、聚仙台、老君庙、玉皇阁,以及新修的东华宫、三清殿等等四、五十处景点,端地是遍地神话,处处仙踪,真正是大道全真,仙山胜境。我与众友一道到圣经山一游,以期沾染些许仙气,即便不图白日飞升,也望博个心平神静。

  老子道德经摩崖石刻 位于圣经山山顶的巨石上,巨石高5米,长15.5米,石之阳面峭立如切, 随其天然凹面阴刻着《老子道德经》上、下两卷,146行,5000余言。据传为王重阳和其弟子七真人所制,为国内罕见的大型道教摩崖石刻,颜体楷书。

  如此浩大的摩崖石刻在国内绝无仅有,自然是道教的重要文化古迹,圣经山也就是由此而得名的。

  老子,与孔子同属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姓李,名耳,周朝曾任“守藏室之吏”,相当于现在掌管博物馆一类的官职。他借此潜心研究典籍,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后来,眼看周朝日渐衰微,不忍目睹,便离开洛阳,西出函谷关。到了关口,关令尹喜挽留他:“我非常喜欢观道术,你将隐居,请为我写书。”,老子留了下来,写下了《道德经》上、下篇。待经书写完了,老子从此不知去向,所以人云“天上太上老君是也。”后来,老子的思想日后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信仰的人多了,后人便在老子思想基础上创立了道教。王玄甫又立了道教全真派,修炼于圣经山,修成正果要到天宫赴任前,为使圣经山这道教圣地长盛不衰,物色到金代陕西咸阳人王重阳来圣经山接班,并受授了得意弟子马丹阳、邱处机、刘长生、谭长真、王玉阳、郝恬然和孙不二。后来,他们皆在圣经山修成正果,得道成仙,合称为“北七真人”,所以此地也被誉为“道教全真派发祥地”。我站在摩崖石刻下,身上披着旅游局姜宏伟副局长从自己身上脱下来的棉大衣,看着《老子道德经》已经被风蚀的斑驳字迹,忽然想到了道家主张,人要表现软弱,不要刚强;人要表现愚鲁,不要聪明,人要无为(伪)、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道德经》大成若缺章第四十五说,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呐。如果把这话用在圣经山上再也恰当不过了。圣经山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景一色,看似简单,可你仔细地观察过了,就会发现很和谐,才会体会到自然之美。可惜的是,那些被重新修复的建筑,那些试图恢复往日景象的努力,无不失去了淳朴的道家风格。现实又一次印证了这个道理,人们的创造力无法与大自然媲美,不管你做得再巧妙,只要换个角度,就可以看到那败笔。

  圣经山底蕴太深厚了,我们有点承受不了,倒是圣经山下的野趣和浓浓的人情味让我们乐不可支,不能忘怀。

  下得山来,顿感疲累,吃过晚饭,照例在庭院内散步。两个女服务员的笑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

  胶东水土好,女孩子一个赛着一个漂亮,明目皓齿,青丝如黛,走也轻轻,笑也盈盈,像一片云,飘飘忽忽;似一泓水,柔柔弱弱。走近一看,原来是我们楼层的服务员小周和小孙。她们正在抬着一个热水桶,不紧不慢地向楼里走去。是了,一定是她们抬热水去洗澡。胶东姑娘爱清洁,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油光水滑的。这几天,听说因为是国庆期间住宿的客人很少,楼里不供应热水。

  及至我走近洗手间,我一下子就愣住了,澡盆边放着的正是这只大热水桶!我正在纳闷,小周走进房间对我说:“请您用热水洗澡吧!”

  我感动得快要说不出话来。两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为了让游客洗上热水澡,从几十米远的厨房里,抬着这百十斤的热水桶,大汗淋漓地把它抬上三楼。我哽咽了,这次洗澡使我终生难忘!

  午餐是在圣经山下的西于曈村张书记家吃的。进家落座后不一会,张书记好像做了亏心事似的,怯生生给我们端上一盆糊红薯,,一大盘芋头及煮板栗、煮花生各一盘。张书记说:“这是杂耍!”饭前让我们开开胃的。其实他不知道,我们这些久住城市,每天大米白面的食客,对于这些“杂耍”是何等向往!我们开怀大嚼,全然不懂“杂耍”只是正餐的序幕。等到正餐——也是我从来没有见过、听过的两道菜端上来的时候。我的肚子已经饱了。然而,这两道菜由于主人的盛情难却,是非要尝一尝的,也是非有一点勇气和胆量才能领略个中滋味的。

  第一道菜是炸蚕蛹,我还可以消受;第二道菜就毛骨悚然了——那是满满一盘常可盈寸的大虫子!它们都直挺挺地躺在盘子里,黑乎乎的眼睛还睁着,大有“死不瞑目”的冤屈,那多足的躯体被筷子拨动得颤颤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斯言是也!我呆呆地看着它们,生怕那躯体里飞出什么小精灵来,张书记身先士卒,先夹起一只虫子,“吧嗒”一声,就把它拦腰咬断。豆虫,北方人也叫它豆丹虫,是一种寄生在豆秧上的可食虫类,体内油脂丰富。豆虫专食豆叶不吃果实,一般在豆子成熟时长肥。豆虫把豆叶吃光以后,就谪居在田埂上、土地里,准备冬眠。炸豆虫,这是胶东的名吃。当我知道这一盘子豆虫是张书记一家从早晨一条条挖,一直挖到中午才挖了这么一盘子时,我二话没说,把一条最长、最肥的虫子毫不犹豫地送进嘴里......是感激,还是恭敬不如从命,我说不清,只觉得一股股暖流从心底里升腾!

  最难忘哟,化不开的胶东情!

【养在深闺云岫谷,化不开的胶东情散文】相关文章:

那浓得化不开的情06-11

莲情谷游记作文01-26

龙年金秋谷外谷散文03-23

宿舍情散文10-23

女儿情散文03-22

有关情的散文欣赏04-20

那浓得化不开的父爱06-11

离殇情散文04-04

关于情到深处的散文04-19

悠悠人间草木情的散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