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教学策略

时间:2017-11-19 08:35:03 小学生作文 我要投稿

小学生作文教学策略

  作文教学(这里将写话、习作、写作教学笼统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阵地,是形成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的主要途径。它不仅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是发展积极的心态,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必备素质。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新课程提出了“兴趣领先,乐于表述;突出个性,鼓励创新;贴近生活,引导实践;夯实基础,读写沟通;合作分享,共同提高”等崭新的习作教学理念。

小学生作文教学策略

  为落实这些新理念,必须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策略,这是小学作文新课程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一定的时期,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对于作文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策略,以便适应作文教改的需要。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策略有两条依据:一条是学生的身心规律,一条是语文学习规律。这正是新课程所强调的。

  一、激发兴趣策略与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生作文要“对写话有兴趣”, 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这不仅是一种教学要求,更重要的反映一种新的教育观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重要向导。

  1、命题引趣

  题目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习作情绪。新颖有趣的命题,能引发学生的习作情趣。小学生正处于作文的起步阶段,如果作文命题的范围过大、过笼统,缺乏趣味感、朴实感,必会造成学生作文的心理负担。这样不仅效果不佳,还会使学生对作文失去信心和兴趣。缩小作文的命题范围、肢解题目、化繁为简、循序渐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致的有效途径。

  2、情境创趣

  有趣的情境是习作的催化剂。创设一定的情境,犹如给学生再现了生活,活化了人物形象,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境可想(想象)。在作文之前,经常有意设计并组织一些小游戏、小表演、小动画、小音乐欣赏等活动,并相机启发学生注意观察、联想和想象。这样,就很容易地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乐说。

  3、高分励趣

  作文评价的目的,并不是评判学生的好坏,而是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所以教师不要吝啬作文的分数,可利用评价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笔者曾经做过各种各样的调查,小学生极少看老师的评语,最看重的是老师给的分数。给学生的作文打高分,是激励写作兴趣的一种好方法。

  4、竞赛激趣

  争强好胜,不甘落后、喜欢比赛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作文教学中,我经常组织一些写作大赛,或赛开头,或赛结尾,或赛观察,或赛想象,或赛系列日记……学生在竞赛中尝到了竞争的乐趣,得到了个性的张扬,引爆了情趣想象的火花,续接了习作兴趣的链条。另外,竞赛游戏活动的本身,也丰富了学生的习作素材,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5、评价固趣。

  “激励”、“评价”是心理学上讲得两大功能。只有正确合理地使用这两个心理功能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成功后的愉快,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传统的评价是“玉中指瑕”——找缺点找毛病。正确的做法是“沙里淘金”——找优点找亮点。特别是针对文章中的那些“个人的独特感受”,都倍加“珍视”。

  【案例】

  在教学中,根据习作的要求,采用高分激励的方式,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好文章可以给100分。新颖的开头、结尾,精彩的细节描写,画龙点睛的句子,成语的妙用,诗句的恰当引用,文中的插图,坚持写观察日记等等给予加分,上不封顶,可以加100分到300分或更多。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在三、四年级小学生初学作文时尤其灵验,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体验,化解学生的消极体验,使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形成快乐体验,可以较快地消除小学生惧怕作文心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突出重点策略与方法

  文章是一个由诸多因素构成的综合体,作文需要多方面的修养历练和持之以恒的实践锻炼。因此,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从整体着眼、局部着手,做到每个学段、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一次作文教学都有所侧重,逐步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切不可“贪大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

  比如,我们可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和新课标确立的不同学段的作文教学目标来确定中高学段不同的作文训练形式与能力训练重点:

  低年级(第一学段)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最佳的训练形式是创造型的想象性写话和童话体写话(如根据故事开头说写童话、听音响编写童话、童话续编、命题编写童话),重点是培养学生有意地重现表象的能力,增强学生想象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中年级(第二学段)是儿童观察的活动的“敏感期”,观察能力迅速发展,特别是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微性和概括性显著提高,因此最佳的习作训练形式是观察作文(素描作文,如自然景物、小动物、人物动作、人物外貌、人物对话和周围环境素描等),重点是让学生获得丰富而鲜明的感性表象,帮助他们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选”出典型的表象,并让他们通过想象生动地表现典型表象,即培养观察的目的性、条理性和典型性,形成典型表象的能力;

  高年级(第三阶段)是儿童抽象概念思维进入“敏感期”的阶段,其习作训练形式应该从观察习作转向有明确交际目的实用型习作(包括纪实习作和想象习作,如暑期生活交流、学写生活随记、学写读后感、学写导游词等),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针对性、逻辑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每次习作指导都要从整体出发,把握教学重心,制定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进行一两项习作能力的强化和训练,这比面面俱到、浅尝辄止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案例】

  人教版第七册第三单元要求“写一处秋天的景色”,这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学写景物还是有较大难度的,应该属于初步练习阶段。所以,本次习作教学的重点目标应该定为“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至于材料选择、富有感情、主题突出、语言形象生动之类的要求就暂别理会了,留待以后再训练。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如选择最能反映景物特征的重点部分,从色彩、形状等方面写出景物特点等,并在这一过程中渗透观察景物的方法指导。这样有所为有所不为,就能保证习作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训练扎实、收到实效。

  三、读写结合策略与方法

  读写结合是作文教学的一条规律。小学生习作大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和桥梁。指导学生品读范文的精华,模仿其写作的风格,学生往往能写出出人意外的佳作。在教学中,每教到精美范文,就引导学生或仿其开头,或仿其结尾,或仿其结构,或仿其立意,或仿其精彩片段,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迁移联想,或“张冠李戴”,或“移花接木”。久而久之,学生在模仿借鉴中就学会了写作的'窍门,拨动了情感思维的琴弦,奏出了习作的美妙乐章。

  1、多元仿写

  仿写的范例就是写作规律和模式的具体化,是“形象化的写作理论”,是小学生认识写作规律的感性材料。仿写可以从形式到内容;从情感到理性,从课内到课外,从经典到随笔,不受拘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心驰之则神亦往。学生写作就像是一个学走路的孩子,让学生仿作就是扶学生走路,在扶着走的时候,老师要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前进,慢慢地孩子就会自己走路了!    ⑴句式的仿写

  语言是构成文章的基石,好语言的准确使用,能为文章增色不少,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撷取课文中极富生命力的语言,有意识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句式训练,让学生掌握句式的特点。

  ⑵片断的仿写

  在教学中遇到一些描写精彩生动,或与学生写作结合紧密、有代表意义的结构段,尤其是课文的开头、结尾、人物肖像描写、心理刻画、对话方式、自然环境描写等精彩段落,都可以用来进行仿写。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积累应用人物肖像、心理、动作、对话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描写的词语,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

  ⑶篇章的仿写

  在学习课文时除要抓好自然段的仿写外也要渗透学习怎么样把各个段落有顺序地组织起来,成为一篇文章。实现由段的训练向篇章训练过渡,为命题作文打好布局谋篇的基础。《美丽的小兴安岭》按四季变换的顺序安排,可学习介绍自己的故乡;《富饶的西沙群岛》总分的顺序组织,可领悟如何说明一样事物;《爬天都峰》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可学会如何写一件事情……

  不论哪种仿写,都得要求学生仿中有变,彷中有新。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真情实感。仿写是注重形式的模仿,不是机械照搬和牵强套用。仿写的最终目的是将模仿引向创造,在模仿中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写作理论和方法通过范例的具体化加以理解吸收,更好地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充分体会范例的选材、谋篇布局等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材料与个人的感受,打破习惯性思维,以实际生活为依据充分发挥想象,并运用已掌握的写作经验,独立地、创造性地写作。

  2、补写空白

  抓住情节空白处或简略处,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或联想进行补写,化虚为实,化简为详,可以拓展内容空间,拓宽理解背景,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领学生从四个“点”进行补白:一是对教学突破点进行补白;二是对主题深化点进行补白;三是对情节高潮点进行补白;四是对标点符号处(省略号)进行补白。

  3、文尾延伸

  有些课文故事情节清晰,结尾言虽尽而意未完,耐人寻味。可将原文的终点作为读写的起点,联系可课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延伸课文内容。

  4、多项改写

  这是以原文为基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改写课文的表现形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的再创造、改写的过程。例如改变人称:把第三人称改变为第一人称或反之;改变体裁或内容:把古诗文扩译成白话文是最常见的一种,改变部分内容也是一种好方法。改写往往要对教材进行假设变动,启发学生思维,使读写训练深刻化。

  【案例】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半截蜡烛》教学片段:

  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出伯诺德夫人及她的两个年幼孩子都积极投身到反法西斯战争中去,机智勇敢地和法西斯分子作斗争的一腔爱国热情,安排了一项说写训练。教师变更课文内容,把伯诺德夫人、大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琳三个人依次想法熄灭或取走那藏有秘密情报的半截蜡烛,变为伯诺德夫人一人一再想法要熄灭或取半截蜡烛。让学生想象一下,德国军官看到伯诺德夫人几次三番要拿走蜡烛,会有什么表情,会说写什么,会有怎样的举动,然后把它写成一个片断。

  这样的读写训练,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的紧张激烈,并由此对这一家三口在这样紧张的情况下不露声色,沉着勇敢与敌周旋的胆识的肃然起敬,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他们练笔提供了素材,使之有物可写。

  四、看图写话策略与方法

  看图写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是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 低年级的教材大多数都是图文并茂,教学时,可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抓住教材中提供的那些色彩鲜艳的插图,引导孩子们把观察到的内容来说一说,写一写。看图写话教学的基本步骤 :指导观察——启发想象—— 先说后写 。

  【案例】

  在学习《数星星的孩子》时,我引导学生不看课文内容先观察课文插图,使学生初步获得图意。学生在观察时,先弄清画面上有哪些景物?由此判断:画面的时间、地点。接着,学生重点观察画面的人物,以及他们的动作?由此推断:谁干什么?因为这幅图上有三个人,就有必要弄清三个人分别在什么?主要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学生一步一步地观察,把握了画面的内容,在写话的时候就比较轻松:夏天到了,晚上,夜空繁星点点,一闪一闪的,小张衡和爷爷、奶奶一起来到院子里乘凉。你瞧,他们边乘凉边欣赏夜晚的星空。爷爷一边摇着蒲扇,一边指着天上的星星,在认真地给小张衡介绍星星的故事呢!小张衡和奶奶听得入了神,连小猫也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学生的话语虽然是非常幼稚的,是汉音夹杂的,但他们能把自己的认识观察的事物写下来,说、写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小学生作文教学策略】相关文章:

1.高三作文教学策略

2.活动作文教学策略

3.农村初一作文教学策略论文

4.三年级作文的教学策略

5.简述作文起步教学策略的思考与实践

6.农村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7.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论文

8.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