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思考作文合集4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思考作文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思考作文 篇1
我们要意识到,生存和生活能力是逐渐培养而成的,如果我们从小不锻炼,将来长大了怎会有这种能力?
我的邻居—赵大妈家养了一只猫,黄黄的皮肤,两只眼睛圆溜溜的,像两颗小草上的露珠。
赵大妈非常疼爱这只猫,什么事也不让猫咪做,并且给猫喂得的饱饱的,赵大妈很喜欢它,每天鱼肉荤腥不断,还常常给它洗澡,梳毛。它也知道自己讨赵大妈欢喜,整天围着大妈转。它白天和人玩,晚上躺在沙发上呼呼大睡……当然,这只猫变成了一只懒猫。有一次,我到赵大妈家去玩,突然看见一只老鼠。当赵大妈知道后,放出猫咪。谁知,猫一见老鼠,吓得“猫呜,猫呜”的叫了起来,浑身的毛吓得都竖了起来,赵大妈看见,无奈的说:“唉,这只懒猫!”为什么猫咪不会捉老鼠呢?原来,赵大妈太溺爱这只猫咪了,使它没有生活、生存的能力。
其实赵大妈不是在疼爱这只猫,反而是在害了它,猫就要有猫的特性,猫天生就是抓老鼠的,从小的时候就应该培养它,长大了就什么东西都能够适应了。
我也是很懒,生活中总是要依靠父母,学习也是一样,老师叫我们背课文,我是能拖就拖,最好是老师不要抽到我,有一种侥幸的心理。
我们要意识到,生存和生活能力是逐渐培养而成的,如果我们从小不锻炼,将来长大了怎会有这种能力?
在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不应该学习赵大妈的猫,要做一只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勤劳的猫!
思考作文 篇2
语文新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在一步步的革新着。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因此,作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语文教改中的重中之重。下面我就作文教学方法的改革谈谈自己的思索。
思考之一:关于作文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新课改下的教育应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写作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是造就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创造力的钥匙。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活动。然而曾几何时有人把学生作文,教师须先写“下水作文”称之为快速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捷径。至于这是否真会大大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暂且不论,根据我个人教学体验,我认为教师作文水平与学生作文水平并不能成正比,事实上学生模仿教师的“下水作文”极大限制了学生作文的思路。我比较赞同鲁迅的观点“写小说要少看小说写法之类的文章”。看多了这种格式化、程式化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和创新思维,很容易造成千人一面、面目可憎、无个性、无新意的模仿式套写式作文。就象有人所形容的那样,教师“克隆”了前人的思想,再来“克隆”未来国民的思想。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写。师云亦云,邯郸学步,使原本丰富多彩的个性强求一律,使原本无比广阔的生活强求相同。长此以往,不仅致使作文教学走向死胡同,缺少童心,缺乏真情,还失去了作文的创新性和真实性,更违背了“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我们民族的创新精神谈何而来?又怎么能写出内容新颖、形式各异、真实感人、生动形象的文章呢?要知道,作文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读”出来,“悟”出来的!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即具有创新意识。
思考之二:关于文体。
有这样一种观点:一篇记叙性的文章,记叙、描写性的文字必须占全文字数的2/3以上,议论、说明性的文字至多占1/3。一篇议论文,议论性文字必须占2/3以上,记叙、描写性文字至多占1/3,否则,会写出非驴非马的“四不象”文章。这种过于从文章规范出发而不是从表达需要出发而定的条条框框,其实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导向,极有可能扼杀学生作文的生命力。教师要决意抛弃种种限制,相信学生,鼓励学生放开胆子去思考,想什么就写什么。就象鲁迅先生在《这个与那个》中那个意味深长的比方一样:“孩子初学步的第一步,在成人看来,的确是幼稚,危险,不成样子,或者简直是可笑的。但无论怎样的愚妇人,却总以恳切的希望的心,看他跨出这第一步去,决不会因为他的走法幼稚,怕要阻碍阔人的路线而‘逼死’他;也决不至于将他紧在床上,使他躺着研究到能够飞跑时再下地。因为她知道:假如这么办,即使长到一百岁也不会走路的。” 况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没有过高的要求。 所以要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孩子的作文,不要总是用成人社会的要求来规范孩子。降低写作的门槛,不要有过多的束缚。要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激起他们写作的愿望。这就要求作文必须求“真”,淡化文体,超越传统;打破模式,贴近生活。因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真正告别“假、大、空”。让学生放心放胆去写,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以“以我手写我心,以我事写我心”。“情动于中发于外”,自然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放心放开让学生写一些自己最熟悉、最动情、最想写的文章。可记叙说明,可议论抒情;多提示,少要求;不限定字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而且每次命题都可以多样化,多命几个题,让学生自由选择。也可以给出命题范围,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空间。这样,学生一定能写出一篇象样的富有个性的有见底的文章来。如我在教学中曾让学生以“我多想……”为题写一篇文章(一定真实再现自己表达的内容)。如有一位学生这样写:“我多想是条鱼,鱼儿是幸福的,是无忧无虑的,鱼儿可以在浩瀚无垠的海中自由的游荡,呼吸着最新鲜的空气,不被世间红尘所缠绕,更不用说什么烦恼。……鱼儿的世界是温馨的,它们不象人们那样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它们的心是纯洁无暇的,我向往着这样的心灵,鱼儿总是成群接队的在一起,生活有着很强的集体意识。人在这一点和它们相比真是差到十万八千里。……我想如果我们班集体象鱼那样有着这样强的集体意识,我们班现在的班风肯定不会这么乱了。”原来班级内部有几个不想学习的同学在破坏课堂的秩序,影响了其他同学学习。作为一个认真学习的同学却借机写出了她的肺腑之言。不仅文辞优美而且感情真挚,发人深思。
思考之三:关于作前引导 很多同学最怕写作文,一到写作文就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不知如何下手。看来引导很重要,既须得法,又须恰到好处,达到开拓学生的文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目的。
首先,选题要切合学生实际,一次一位学生写《感受爱》“别忘了多加衣服,别忘了写作业,别忘了……妈妈也真是的,整天对着我喊她那几句名言,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子,烦死了。……一天晚上妈妈又在不停的说着,我不耐烦的打断妈妈的话,然后小声嘀咕了一声:‘罗罗嗦嗦,烦人!’我抬头看了妈妈一眼,觉得自己太不礼貌了,连忙走了出去,我的心里很不平静,不安使我脸上发烫,妈妈的怀疑目光不停的在我眼前浮现,但是我没有勇气,对妈妈说声:‘对不起。’第二天,妈妈只是不冷不热的招呼我,上学时也没听见妈妈的响声,以前很不耐烦妈妈的声音,可是妈妈不喊了,我感觉失去了什么似的。……第三天清晨,闹铃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我又想起自己的过失,怎么才能让妈妈原谅我呢?正在这时,听见妈妈熟悉的声音,别忘了上学,我一愣,心马上跳了出来,妈妈原谅我了。我好高兴。爱真是伟大,爱是无私的,宽广的,请多多珍惜吧!”该学生最终从妈妈的唠叨声中感受到妈妈的爱。也就是说教师首先力争将写作变为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到写作是工具,使用这一工具,会使自己和别人和集体和社会相处更和谐。这也应了一句话“好的作文题目,会像鲜花吸引蜜蜂那样吸引学生”。
其次,启发学生认真观察。很多学生对自然环境缺乏观察,对人更缺少观察,甚至对他们最常接触的家人、老师和同学都缺乏观察。为此我启发学生写人物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这样才会写出人物的特点。有一回布置学生写自己的同学。我让两个学生站到讲台上去,让下面的学生进行观察然后发表意见。一般情况下学生能说出他们的胖瘦、高矮、服饰、发型,至于性格、能力是否一样?教师可以引导。最后可以进一步引申由于性别、年龄等差异,他们的形象也是不同的。又如写老师,提醒学生先观察任课老师,看看他们上课时的姿态动作是否一样?他们对不做作业或作业马虎的学生、对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的处理是否一样?也观察他们在业余时间里做什么?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否一样?……这样有了范围,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观察起来容易得多,写出的人物或多或少都有了自己的个性。
或是从创设作文情景进行指导。在作文前,教师可以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作文角色,激发起写作热情。也许三言两语、简明扼要的提示就能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把学生带入写作佳境。可能突然之间文思泉涌,迸出思维的火花。顺势让学生把自己行文的思路说一说,再行之成文。
不过,教师在学生写作前,引导要尽量少而精,防止“包办代替”;引导得太多,范围可能就会变窄,学生的欲望也许就变低。写作就会失去“兴趣、欲望、自由”,当然也不可能写出多好的文章来。
思考之四:关于作文批改 作文究竟怎么批改,也曾引起过很多争论,众说纷纭。
大部分学校包括学生及家长要求教师必须“精批细改”,从错字病句到段落层次,从文法修辞到章法结构,从立意构思到选材布局,从条理主题到情感表达等等。要有眉批、总批,要“密批”,无一例外,否则,他们就认为教师在偷懒是不称职的。等作文批改完了,批改细了,也批改好了,可以说是“满堂红”。但这样,学生的作文就一定提高了吗?相反,不仅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反而也失去了学生特有的个性、原意,失去了学生原本纯朴的认知和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变成了在天真纯朴的作文上强加了成人思想的材料,面目全非了,学生看不懂了,那批改的价值又何在呢?长此以往,不仅教师累垮了没时间钻研教材,学生还变懒了,依赖性增强了,积极性不高了,兴趣不浓了,写作不认真了,随之而来的是水平降低了。改多了,学生不敢写了,改多了,伤了学生的自尊;改多了,教师代替了学生。 其实改作文就是一个思索、去伪存真的过程。既然这一环节完全由教师承包,费时、费力又收效甚微。那我们老师不妨偷点“懒”,尽量少改,精改,诸如错别字、措词不当、特殊病句、条理不清等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大部分应留给他们自己改,给学生宽松点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交流。因为学生在这几方面比教师还积极认真,都想找出对方的不足,而且大部分学生对同学写的评语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关注教师批语的程度。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之所以百忙之中能带三个班的语文课不也这样做的吗?当然教师要指导他们怎样写评语,比如评语要中肯、要有鼓励性、指导性,不能相互抨击。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养成良好的修改作文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在自改、互改中提高了作文水平,体验到作文的艰辛与成就感。
思考作文 篇3
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犯一个错误,自以为是的'觉得自己很了解他人,其实,在自以为是中误解了他人,此时,就需要我们学会换位思考,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感受,从而理解他人。
曾经有一个患者家属抱怨医生在救治自己儿子时不用心,先是迟到,再是手术一结束就找不到人,在他心中,他认为自己了解的就是正确的,那医生就是不负责任的医生。但是,他真的了解那个医生吗?若是他能够站到医生的角度来处理现在遇到的问题,恐怕他很难如医生这般淡定的做好一切。
医生会迟到,是因为他是临时接到紧急电话,而且还是在自己儿子的出殡现场,他会做完手术就马不停蹄的撤退,那是因为他要尽一个父亲的责任,他要去守护他儿子的最后一程。你还忍心去抱怨吗?你还觉得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医生吗?
做什么决定的时候,不要太仓促,多让自己的思维转个弯,学会换位思考,用心来理解一个人。我想,若是能够在自己行事作风中,培养出了换位思考的好习惯,那获益的不仅是在你身边的人,还有你自己。你会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烦恼,与他人少些误解,多些体谅,你好,他也好。
不要觉得换位思考耽误时间,它耽误的时间会为你赢得更宝贵的东西。
思考作文 篇4
当大唐盛世的瓦当不再锃亮,当歌舞升平的霓裳不再绮丽,昨日繁华渐渐褪去。一叶带着一个叫徐福的术士和追随而至的童男童女的扁舟,向一个小小的渔岛驶去,一个名叫日本的民族在中国的臂弯里成长。可这小小的渔岛,却见证了泱泱中华的悲欢荣辱。
前天,当驶向西域的驼铃叮当作响,笨重的骆驼身上滋滋地冒出热气,碧眼的狐狸四下张望,闭关锁国的清政府不过是一个戴着X粟花冠的瞎眼老人。可是,另一个腐朽的帝国却在明治维新之后睁大眼睛,张开臂膀,接受挑战,重唤生机。于是,古老的中华开始惊醒,在维新变法洋务运动中寻找重新崛起的机会,开始在这面镜子的映照下迈出自己的脚步。只是,这一觉睡得太久,这一步迈得太迟。
昨天,贴着膏药旗的军舰驶进了我们的海港,大力丸的广告贴在了整个中华的伤疤上,六朝古都被鲜血浸透。我们奋起反抗,高唱着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保卫自己的家乡。当我们憎恨他们的时候,却发现这群禽兽有钢铁一般的意志,难以想像的团结和纪律。于是,一团散沙的我们震惊了,想到连起手臂,筑成统一战线,组成血肉的长城顽强地与其对抗。终于,在这面镜子的反衬下,我们找到了自己并最终取得胜利。
今天,国门敞开了,华夏民族昂首阔步于世界之林。可是,我们却发现常常以一步之差落后于人。陶瓷是中华之瑰宝,却无法走向世界;日本人在茶杯上作了一个小小的改进,让它更适合高鼻子的白种人,就使他们的茶杯远销各地。动漫,不是日本人首创,却成为其国民增长的第二大热点,中国少年的钞票源源不断地输入,这又让中国震惊不已。日本人并不比我们聪明,但他们的精明和细致,却往往在最后成为胜利的筹码。面对这样的镜子,不免让人感慨良多。
中国,不是一个名词。日本,却是一个惊叹号,让泱泱中华从这面镜子上重新审视自己。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我们不妨以日本为镜。也许有人不齿,也许有人怨恨,但是,在竞争如此惨烈的今天,我们应当为有这样一面镜子而庆幸。昨天,我们已经为这面镜子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今天,我们理应提早预防。
想起了爷爷的一句老话:狼来了,你可曾准备好枪?那么,就让我们擦亮镜子,迎接明天吧。
【【精华】思考作文合集4篇】相关文章:
【精华】人生思考作文合集10篇01-23
【精华】换位思考作文合集八篇01-19
【精华】换位思考作文合集6篇01-19
【精华】人生思考作文合集八篇12-17
【精华】换位思考作文合集九篇12-03
【精华】换位思考作文合集7篇11-07
【精华】思考作文400字合集5篇02-27
【精华】思考人生作文8篇02-12
【精华】换位思考作文7篇11-17
【精华】换位思考作文6篇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