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作文

时间:2022-04-11 09:05:36 抒情 我要投稿

关于写景抒情作文合集7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写景抒情作文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写景抒情作文合集7篇

写景抒情作文 篇1

  此湖不大,没有峥嵘的气象。几次搬迁,皆因此湖。

  湖间有一条小河,经过人工雕凿和修葺,与湖相接相连。湖面长满了各种树木,错落的石岩中伸展出一丛丛倔强的小草,间或分散着一簇簇明艳的野花,有金黄的,也有淡紫色的,各自招摇着一种野鄙的情调。坐在湖岸上小憩,风从湖中吹来,可以清晰地听到一种幽幽的声音。一只白鹤停留在石阶上观望,而后又轻轻地飞翔在湖面中央,与其他鸟类形成了一个快乐的世界。湖中有几块较大的岩石,一条条小鱼邻近环绕,黑压压一大片就像一支整齐待发的军队。

  随着一阵雷雨的降临,河中鱼儿开始骚动,河水带动湖面微波,在风声怯怯地抖动中,鱼儿们开始爆发出了旺盛生命力,整条小河形成了一片梦幻般的河流,风雨交加中,河面波涌涟起,鱼儿们个个跃至空中,陡生灵气,像是一幅大手笔的浓彩国画。

  每年初夏,湖边的枝条四下飘拂,花朵繁密,远远望去,像是一堆毕毕剥剥正在燃烧的火焰,带给人莫名的振颤与喜悦。清爽的晚上,我常会到湖边走走,有座亭阁,亭子中间有一张石桌、几个石凳,头顶有月光斜斜的流泻下来,整座湖拢于这一帘柔软的薄纱当中,清静的耳廓渐次盈满草虫空灵的鸣唱,那音质纯净得如同一股甘冽的溪流,起得柔和,吟得婉转,好似一幅世外桃园图景,疾徐作歇合乎韵致,各具灵趣,自如行腔。

  不远处,便可见车水马龙,霓虹闪烁。因为邻湖相隔,它温柔敦厚的胸脯把纷繁与喧嚣隔绝于世外,让心灵有一处幽静的憩所,让心海中不经意间泛起的浮华沉淀下来。

  很庆幸,可以依湖而居。这湖,便是独墅湖。

写景抒情作文 篇2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续。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窗挑泪烛。

  泪烛摇摇摇短檠,牵愁照眼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黄了的遍野哀愁,飘零的落红无声。只是不解,这去年残色,今载离愁竟演绎成代代不息的心碎。是我的诗笔点染了今夕的彩霞漫透,还是惨淡的秋景,早已经将这长夜的孤灯浸润的垂泪滴滴?

  已是满眼黄昏,埋尽残阳。于这落寞的时节,哪管窗里窗外,尽是凭填的雨煞风萧!是怨歌吧?是哭泣吧?这天地间缓缓飘洒的痴情雨!只道是泪纷何太急?又湿了我的心结,浸了我的残梦。

  是梦虽破,犹然虚幻飘渺。潇湘纵醒,亦作长梦无眠。难道这一生竟难与幽梦作别?许是现实的太过残酷,梦境的又太过遥远,直搅的我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本该是银烛秋光,倒也静凉如水。只是这淅淅沥沥轻叹声声淹没我心。轻挑一豆烛光,却发现它也在点点滴滴地饮泣。

  何故悲啼?忧从中来,从弥漫天地的萧萧夜雨,从这盈满人世的岁岁别离。岂单是我的泪眼婆娑?昏昏闺阁,烛泪轻淌。长夜里,灯影相对,珠泪千行。

  寂寥的秋夕,寂寞的今夜。没有星光,没有月影,没有往昔夜夜的歌声,笑声,而只剩下此时如嘶的风声,似咽的雨声。今夜,谁曾闻得?谁曾不闻?今生,谁将闻得?谁将不闻?

  入夜已寒,更有秋风微唳。倒将是天也寒,水也寒,芳心尤寒。瓦檐滴漏,残息骤急,直哀地花也泣,草也泣,花容泣极!可只是这一夜的风萧雨滴么?

  窗外风声时骤时息,槛外雨声时缓时急,只感觉谁在灯前抽抽噎噎,垂泪不已。是你么?是他么?或者原本就是我自己在为这逝去的秋夜而感怀叹息?

  索性开启窗扉,循着夜色凭窗望去。雨中暮色笼得煞不分明。朦胧中灰黑掺间,相融相和。肃杀得阴郁沉闷,好无生机!就像我的心事,在这缠绵的夜里,凄凉的风里,不胜悲戚!

  想知道这人间的烟雨几时方休。因为我的心僵冻,血在凝固。面对这熟悉又陌生的相思地,谁人又怎得从容?只怜这窗纱,外淋风雨,内湿泪滴……

写景抒情作文 篇3

  很多人都不喜欢下雨的天气。

  很多人都说:“雨是好东西,为什么呢?雨滋润万物,雨冲刷污秽,雨让空气变得清新……”朋友,在你眼中,雨又是什么样的呢?你是否也喜欢雨呢?我也喜欢雨,不过它带给我的感觉每次都是不一样的。

  在夏日中午,突然之间乌云密布,地面上灰尘卷起,天边一道白光划过,轰隆隆,轰隆隆……一场阵雨如期而至。下雨了,滴滴嗒嗒的声音,有种说不出的美感坐在屋檐底下的我们,如同在音乐大厅欣赏美妙的交响乐,静静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啊,夏天的雨是多么清凉!一阵微风吹来,在不知不觉中,雨轻轻地飘起,就象一根根头发丝飞舞,又仿佛是谁电动了一下魔术棒,光芒四射。随着雨的飘舞,我们也撑起透明伞雨中漫起步来,舞动起来,欢唱起来;在屋檐下聊天,讲故事,滴滴嗒嗒的雨声也好像为故事伴奏呢,多么的欢快呀!

  其实我爱雨,于是我放下了透明伞,去感受雨,去感受雨的滋润,享受大自然清凉。啊,我感觉到了,可为什么有些失望呢?雨轻轻地滴到我头上,脸上,脖子上,手上,全身,冰冰凉凉的,无比凉爽。慢慢慢地,却感到又有些许寒意,微风从我身边经过,很凉爽,但我却更冷了;雨滴在铁皮房檐上,发出了“当当当”,“砰砰砰”………的噪音。打雷了,就像乌云在笑我:“你这个傻瓜,还敢来雨里?”雨小了,就像天空流的泪水:“傻孩子,快回家吧,你会感冒的。”我回到了家,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我感冒了。我明白了,雨什么都好,可我们只能看看它的。

  我喜欢雨,渴望雨,希望它能再给我一些不同的感受。

写景抒情作文 篇4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多美的诗句啊!秋天是美丽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充满了人生的情调,人们心灵的写照。

  走进秋天,一幅幅映衬秋天的画卷,以最好的姿态。娇艳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每当湛蓝的天空上,白云隐约出现时,一块一块的,忽然小,又有时候打了起来,白云偎依在天空下,形成了秋天的美,形成了人生宽广的一面,又形成我们心灵的一面镜子。

  秋天的色彩——在秋天你对它的颜也许并不陌生,你会脱口而出的回答“金黄”或者是“金红”。“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毫无疑义,秋天是绚丽的,是金黄的,是硕果累累的。但是你仔细看那秋叶,把金红的颜色,调成了极品。掉落时,颤悠悠的缓缓落下,飘浮不定,好像是把自己最后美丽的一面,以最深的印象留给我们。

  秋收,这一词指一年的努力,换取了颗粒饱满的果实。也许你听过这样一句话“春天播种,夏天生长,秋天收获,冬天品尝”,一年的勤劳,获得了大丰收,是一个可惜的结果,这样的努力精神看起来应该更像我们的少年时代,像农民一样春、夏、秋三季的努力换来令人兴奋的结果。和我们一样,现在的努力,会换回十几年之后的结果!

  秋菊的豪迈情怀,“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秋菊就像青松一样,具有着坚持进取的精神,不畏秋凉,依然蓬勃生长,立于冷风中。

  我想秋天是人生的一面镜子,衬托出人生的模样,有白云一样宽广的情怀,有彩色五彩缤纷的生活,有收的喜悦和播种的辛勤努力,还有秋菊一样豪迈、坚持进取的精神。秋天,你让我浮想联翩……

写景抒情作文 篇5

  写景抒情,是中学生写作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情景相生、情文并茂的优秀作文;但是,就总的情况来看,这类文体写作训练的状况不能令人满意。原因何在呢?改善这种状况的途径在哪里呢?

  做任何事都要明确目的,写作训练也是如此。优秀的写景抒情文章,一般说来,总是用美的语言,描绘美的图画,表现美的感情。写好写景抒情文章,需要具备美好的情操,较强的审美能力。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写景抒情的写作训练,应当以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较强的审美能力为主要目的。

  写景抒情文的写作,包括立意、谋篇、结构、语言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让读者在阅读中看到一幅美的图画。要能够用语言描绘出一幅美的图画,首先要在脑子里形成一幅美的图画,这就要借助于观察。(当然也可以借助于想象,但归根到底,想象还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

  观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科学的观察,一种是审美的观察(观照)。前者的目的,主要是在把握事物表面特征的基础上探求事物的本质,因而在观察中往往伴随著名理的思考,同时须尽可能地排斥主观感情的干扰;而审美的观察,则是为了“发现”适合于表达主观感情的事物的美的形式,因而在观察中往往渗透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同时会暂时中断抽象的名理思考。写景抒情文章,要求我们能够准确地把握景物的特征,主要是其形状、色彩、运动状态、空间位置方面的特征,因此需要我们借助于科学的观察,这样才能使景物描写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才能改变学生作文中内容空泛、套话连篇等毛病。但是在为描写景物所进行的观察训练中,我们决不能停留在科学观察之中。因为科学的观察往往带有较强的分析性、解释性,这在科学研究中是必要的。但在景物描写中,则可能使景物描写失之琐碎,缺乏统一的鲜明的意象。

  按照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观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不仅具有不同的形态、色彩、运动状态和空间位置关系,而且具有各不相同的“力的模式”(这个“力的模式”是以上各种因素作用产生的“综合效应”)。“象上升和下降,统治和服从,软弱和坚强,和谐和混乱,前进和退让等基调,实际上是一切存在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比如崇山峻岭、危岩劲松、闪电雷鸣、大漠长风这些具有“阳刚之美”的景物和清风明月、幽林曲涧、弱柳柔丝、杏花春雨这些具有“阴柔之美”的景物,实际上就具有截然不同的“力的模式”,因而具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性。在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中,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自然景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力的模式”,不同的表现性,培养他们对形式的敏锐的感受能力,是培养审美观察力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能形成审美的构成意识和构成能力,也就是在感性形式上统一为一个有联系、有意义的整体的意识和能力。这样,面对纷繁复杂的自然景观,他们才会发现由那些具有相同的“力的模式”的景物构成的具有鲜明总体特征的完整、统一的画面。人们的视知觉具有要求简化的倾向,当知觉对象符合这一要求时,才可能产生美感。因此在审美观察的基础上描绘出来的画面,才是既真实,又美好的画面。

  以上说的是在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训练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力。审美观察,是一个“物我交流”的双向过程,人们又称之为“审美观照”,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渗透着情感的活动。首先,情感在审美观照中发挥着动力功能。学生如果缺乏观察、审美的兴趣,就不可能开展任何审美活动。事实上,热爱大自然是学生的天性,这是我们组织学生观照自然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介绍与某处景物有关的往事、历史传说、故事,引发他们特定的情绪记忆,以积极的情感状态投入审美观照。其次情感在审美观照中发挥着定向和创造功能。当我们带着特定的情感进入观照时,这种情感对外界景物就会产生一种选择作用,甚至变形作用:那些具有相同的“力的模式”的景物才得以进入知觉范围;一些不具有相同的“力的模式”的景物,由于知觉的完形作用,在经过变形作用后(变得具有相同的“力的模式”),也得以进入知觉范围。而且,由于情感的激发、启动,以往生活中积累的一些景物的意象,也可能加入其中,从而使得由这些意象组成的知觉形成具有鲜明的总体特征,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成为主观感情的象征物。这样的画面,便是由情感定向、一创造如来的富有生机的完美的画面。比如同一处荒园,用科学的眼光看,它确实是杂草丛生,断瓦残垣,不堪人目;但是如果它和学生们的童年趣事联系在一起,他们就可能有意无意地不提那些不堪入目的景象,而大写特写蟋蟀在弹琴,小鸟在歌唱,甚至把某处公园中的一些景物的形象移花接木地加到了他们心爱的荒园上,那破败的老屋会显得古色古香,那杂草丛中会散发出泥土的芬芳。这样写从科学的眼光看是不真实的,但是在他们的眼睛里,记忆中却是真实的;它所表现的孩子们的那股热爱童年生活的感情却是真实的。

  当然,激发起学生的特定的情感进入审美观照,这情感首先就应当是积极的健康的。诚然,积极美好的情感决不是单纯在写作中能够培养起来的,它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但是指导学生写好写景抒情文章,把它作为发现美、创造美的一个过程,也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除了上面所说的在进入观照之前,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而外,学生的心灵、情感在观照过程中也能够得到净化和升华。当我们引导学生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在观照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时,当我们沉浸在自己所创造的美妙境界之中,浮想联翩、流连忘返时,“我们不再生活在事物的直接的实在之中,而是生活在纯粹的感性形式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我们所有的感情在其本质和特征上都经历了某种质变过程。情感本身解除了它们的物质重负。”培养这种脱俗的情感,超越精神,达到人生的审美化,如上文所说,是审美教育的又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

  以上说的是,在对自然景物的审美观照中,可以发现、创造出一幅富有生机的完美图画,这图画,用美的语言描述出来,就可以构成较为理想的写景抒情文章。这个过程,同时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过程。如何运用语言准确地描绘形象,表达感情,这里面也包含着美育,这里就不多说了。下面简单地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和艺术鉴赏中汲取有益的营养的问题。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有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对于这些艺术精品单纯作理性分

  析,讲清它们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哪些词语用得恰到好处,显然是不够的;一味地让学生诵读,或者笼而统之地称赞它们是如何美妙,学生也听得有限。我们觉得比较好的方法,是先要求学生体味作者所描绘的境界,给我们怎样一个总体印象。优秀的写景文章或片断,用笔可能有繁简之分,但是都能给人以鲜明的总体印象。比如老舍先生《在烈日和暴雨下》中对烈日和暴雨景象的描写和鲁迅先生《故乡》中关于月下西瓜的景物描写,前者有如繁笔画,后者有如简笔画,但是给我们留下的印象都是鲜明、深刻的。在把握总体印象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多角度描写以突出这一印象的,这样似乎更符合观察、感受的顺序,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写景作文的正确途径。然后,我们可以通过表情朗读,最好借助于电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描绘的境界,从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我们还可以要求学生展开创造性想象,补充画面中所没有描绘的部分。比如在《小石潭记》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想象出作者描绘的清冷幽静的境界,并且体会到这样的境界,恰当地表现了作者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郁郁不平的心情。那么试想我们有朝一日前往小石潭,寻访古人遗踪,当会是怎样的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去观赏今日小石潭,又该是怎样一番景象?这样便把阅读和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绘画、摄影等艺术都极讲究构图之美,讲究通过经营构造更好地表现作者的

  主观感情。比如同样是为树人堂拍照,站在它的脚上,采用仰视角度,让它处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之下,让它沐浴在灿烂的霞光之中,它将显得更加宏伟壮丽;而站在远处,采用平视角度,那就取决于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感,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最好还得“亲临现场”,和学生一同“下水观察”。中国古代绘画,很讲究所谓“以实带虚”、“以虚补实”,以收到以少胜多,深化意境的作用。南宋画家马远,人称“马一角”,他的绘画总喜欢在画幅上留下大片空白。但是在观赏者眼里,这一片空白却不是一无所有,它可能是云雾环绕的远山,也可能是烟波浩淼的湖水。高明的剪纸艺人几剪刀便可完成一幅神奇的人物剪影,但是让我们看到的,却不是一个简单的轮廊,而是一个神态毕现的人。所以能够如此,就是因为作者以有限的笔墨,描绘出了对象的主要特征。“关于事物特征的记忆表象,是与整个事物的记忆表象相结合,并且作为这一结合的突出部分保留在头脑之中的。因此当人们有机会被唤起这特征的记忆时,也就必然联想起整个事物的表象”。所以作者所描绘的有限的“实景”,才可能引起观赏者丰富的联想,补充作品中留下的空白和没有表现出的部分。而这样的作品,更易于引发观赏者的审美创造欲望,因而也更具有美感。课文中的写景抒情散文,也不乏这方面的例子。比如《小石潭记》中作者无一字写水,但是我们在阅读、想象中却能够感受到那游鱼、细石,无一不是处在清澈见底的潭水之中。当然,阅读教学和艺术鉴赏的艺术精品,出自名家之手,不是学生们一朝一夕的功夫便能模仿到的,但是在阅读欣赏中可以培养起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激发出审美创造的欲望,这已经不是仅仅有利于写作的事了。总而言之,美的事物要美的心灵去发现、创造,而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又将创造美的心灵。我们认真地指导学生写好写景抒情文章,便是在实践着这一真理。

写景抒情作文 篇6

  例文: 冬夜

  冬天的夜晚,大街显得冷清而美丽。一排排的路灯,像一串串耀眼的珍珠项链;白垲垲的雪地在路灯下闪闪发亮,散发出柔和的光。

  我爱星星

  每当夜幕降临,那深蓝的帷幕上缀满了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像一双双智慧的眼睛,不停的闪动,那就是月亮妈妈的无数的孩子——满天的星星。

  写景抒情开篇法提示:

  文章以作者抒发自己的情感作文开篇,以情感人,可以激起读者在思想上、感情上的共鸣。

  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

  1、抒情要有真情实感,不要无病呻吟。

  2、抒情要与全文的感情基调一致,与文章的情景吻合。

  3、拟人、比喻、反复修辞皆可作为抒情的手段,可以在开篇中恰当运用。

写景抒情作文 篇7

  秋天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来临。它不想春天那样,让我们为路边的一朵野花儿惊喜;也不像冬天那样,让我们陶醉在初雪的烂漫里。度过炎热的夏天,我们改享受丝丝凉意的秋天了。

  秋天的田野边,桂花树上的桂花开了,香味洒满了整个田野,真是幽香醉人。难怪有些诗人在诗中写到:世上无花敢斗香。

  田野里的谷子地简直是一片金海,颗粒饱满的谷子,仿佛一个可爱的娃娃翩翩起舞。粗壮的玉米杆上长着结实的玉米棒子,有的还是双胞胎呢。

  秋天的田野真是金桂飘香啊!

【关于写景抒情作文合集7篇】相关文章:

关于写景抒情作文10-12

关于写景抒情作文合集9篇03-08

写景抒情作文合集7篇03-17

写景抒情作文合集6篇02-01

写景抒情作文合集8篇01-09

写景抒情作文合集10篇12-31

写景抒情作文合集九篇12-28

写景抒情作文合集八篇12-15

写景抒情作文合集六篇12-07

写景抒情作文合集9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