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秋天-高中抒情作文
一年四季,我最喜欢的季节是秋天。和冬天的寒冷、夏天的酷热、春天的困乏相比,秋天的气候最温和贴心,她的天高云淡、她的秋高气爽无不令我深深迷恋。
常常,走在上班的路上,深深地吸一口气,啊,好美的感受,凉爽舒适,是身心需要的温度。不时有叶子轻轻飘落,直线下坠的,划了弧线落地的,都那么自然,那么淡定,一份静谧轻轻荡漾开来,我的心又何尝不像一片秋叶,曾经挂在枝头的青涩,早已染成岁月的金黄,随风飘逸的是纤纤足印里,如歌的行板。
记得,儿时的秋天美丽缤纷:田野里,金灿灿的.稻子熟了,扑鼻而来的是沁人的稻香味;自留地里,红薯像一位位待嫁的农家女,身体的膨一胀盖住了羞涩,一个个迫不及待地撑一破土层,等待采收;院子里黄橙橙的柿子,如同一盏盏发光的灯笼,晶莹剔透,把丰收的喜悦写满枝头;屋后的玉米棒子已经不满足人们的咀嚼,家家户户的门楣上,一枚枚露着金牙的美一女笑逐颜开。
儿时的秋天,果树们集体唱响甜蜜的旋律,忙坏了我们这些嘴馋的小伙伴们,东家的枣儿熟了,搬一把梯子,一个一个摘下来,来不及清洗,咯嘣咯嘣吃得津津有味。西家的柿子还没红出甜味,大家争先恐后地尝鲜,哪怕舌头涩涩的,还一个劲地皱着眉头挤出“甜甜”的表情。白天,孩子们疯过了,甜过了,到了晚上常常免不了家长的一顿“训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浦东农村人过着地地道道半自给半自足的生活,自家种的果树,果子成熟后都要到集市上去出卖,用换来的钱贴补家用,一些卖剩的,或者“先天不足”的果子才可以让自家的孩子解解馋。而即便这样的待遇也要等待一些时日,大人们想尽办法,把生涩的柿子放进草木灰里捂成柿饼,将个头小的枣儿晒成小红枣,秋天的果子要到冬天的时候品尝。坐在暖暖的冬陽里,吃甜软的柿饼和红枣,快乐的笑声像一串串冰糖葫芦,连接着秋的气息,冬的欢喜。
儿时的秋天还有一个令人难忘的农忙假,假期里,我们帮助大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拾稻穗是干得最多也最容易干的活,冒着“秋老虎”的热浪,把大人们收割时遗漏在田里的零星稻穗拾回,用草绳捆起来,让生产队长磅秤一下,记录备案,一来农忙假过后向老师汇报劳动情况,二来根据重量折几个工分,赚一点小钱。为了多劳多得,我们常常省了回家吃饭的时间,坐在田埂上和大人们一起吃早上准备好的自带的饭菜,开水泡饭,酱菜拌着吃,味道还真不错呢。偶尔的一顿草头干菜饭,是我们的最爱,饭量便是平时的一倍。
自古以来,秋是悲伤的象征,是没落的表现,是人生愁绪的晴雨表。屈原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我却根深蒂固地喜欢秋天,因为儿时的秋天像涓一涓细流,在我的岁月里缓缓流淌着,一些记忆,是深植在心的,它们仿佛一枝枝鲜一嫩的花,开满我的生活,明媚又温暖,柔软又莹润。
如今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习惯了去农贸市场感受瓜果蔬菜的清新,常常在琳琅满目的摊位前,用心读一读和果蔬同样朴实的笑容,用目光摸一摸那份沾着泥土味的芳一香。我悄悄地把童年的秋天摄成一张相片,存档在我记忆的U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