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读后感作文
【篇一:我的第一本书读后感】
文章结尾写到:”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读过本文,深深打动我们的却不仅仅是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而是与书有关或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的情意,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那份独特的感受。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述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我”拿回那半本书让父亲装订完整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本书,就“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了。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还能有多大“出息”?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句时髦的话概括一下:“知识改变命运”。但是,谁能给“他”以知识呢?这就促使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了。
总之,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着辛酸的“诉说”,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思考着生活与人生。
回想过去,多少孩子因为贫困,从来没有进过校门;多少孩子被迫中途退学;不是因为他们天生愚钝,而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没有读书的机会。所谓的“出息”似乎只有有钱人家的孩子才可以实现。多少人才被埋没,多少孩子因不能读书而终生落魄。这不能不引起人思考。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读者的心情也更沉重,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学生读到此文,更应好好的想想,你们都是幸运儿!乔元贞的命运如果在今天的孩子身上重现,那简直就是罪过!读书吧,孩子!
【篇二:读《我的第一本书》有感】
当我们在明朗的教室里舒舒服服的读书时,当我们在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上课时,请读《我的第一本书》吧!它将会让你深有感触,受益终生的。
《我的第一本书》是我国著名作家史成汉写的,它主要记叙“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记录了在元贞因家里穷而没钱买书时,“我”为了元贞吧一本书撕成两半,而最后却考第一名的这一段友谊故事,还歌颂了深沉的父子之情。
读了这篇课文,让我深感惭愧。我想:史成汉可以在那艰苦的环境下也能开开心心地读书。那时,他们没有教科书。没有学具只能苦中找乐,特别是在上课时他带着两只狗,这是一个多么温馨,多么快乐的画面呀!让我忍不住握起手中的笨笔来赞美它,而现在的我们仅仅只是因为夏天太热或冬天寒冷,就连声抱怨读书累,读书难。对于我们来说,读书是十分辛苦的,没有快乐可言。记得有一次,早上起来,温度急速下降,而那时的我就一直抱怨过不停。还有一种不想去上学的冲动,现在想起来还真是惭愧不已。
课文让我感动最深的不仅仅只是他们苦中找乐的志趣,还有乔元贞因家穷没钱供他读书,后来竟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读到这一点,我心狠狠的被触动了。元贞,多么乖巧的孩子呀!他仅仅只靠史成汉送给的半本书却考了第一名,而我们呢?现在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我们不用交学费就能高高兴兴的到学校读书,但我们努力了吗?想起自己,以前的努力根本不算什么,比起元贞,我就好似温室里培育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侵蚀,困难的考验。而元贞则像雨露下一颗蒸蒸日上,奋发图强的向日葵,即使得不到阳关的照耀,但它努力去争取,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了,不是吗?
现在想想,以前一些大山里的孩子何尝不是这样呢?孩子们渴望读书,但因家里贫无以致书以得。对于这些可爱的孩子来说,读书边是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一份心底的呼唤!
努力吧!现代幸福的“花朵们”,我们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现在拥有这样优越的学习条件而感到骄傲,我们应竭尽所能,为我们,甚至为报效我们的祖国而努力吧!我想:这也许正是《我的第一本书》里元贞的那份呼唤,那份梦想,那份向往吧!
【篇三:我的第一本书读后感作文】
在我们身边中有许多书,请问你还记得你的第一本书吗?也许,这篇文章能带你回到当时的情境……
文中的“我”有很多很多书,但却每一本属于自己的第一本书。每一本书有每一本书存在的价值,而文中“我”的父亲会把他从书中得到的启示化作自己的经验讲诉给我听,让我明白书的意义。
《我的第一本书》顾名思义是第一本属于自己的书,也许,在某些人眼里他的第一本书没有任何意义。但我第一本书对我的意义是代表一个长辈的教导……
记得那年生日,父母跟哥哥们都在一旁忙碌准备我的生日,而我在一旁偷吃着蛋糕,忽然,一双手触碰我的肩膀,我回过头发现,原来是住在我们家隔壁的黄奶奶。黄奶奶笑着对我说:“被我发现咯”我尴尬的笑了几声。
黄奶奶她待人友好,邻居们都很喜欢她,只可惜她的儿女都因为工作而对她不理不睬,只知道给她一定的生活费,对她的生活一点都不关心,甚至连她摔跤受伤也没来慰问一句。妈妈得知她的经历后,就常常对我们说,要经常陪隔壁的奶奶讲讲话。因此我只要一有空就跑去她们家玩,相处久了自然就变得很熟,所以我的生日当然不能缺少她的存在。
大家都在热热闹闹的讨论以前的种种,而黄奶奶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我们家的一切一切。妈妈察觉她有点不对劲就对我使眼色让我过去陪她,我笑着看着她,她看了看我便在身旁拿出一本书。放在我手上,我拿着那厚厚的书问:“这是什么东西啊?'她微笑着说:“这是我们的秘密,希望你能好好珍惜它”那本书,我从未看过,只是一次大扫除当中无意发现它的存在,我翻了2页,就有N个字我看不懂。我想去问黄奶奶这本书大概讲的是什么,但却得知奶奶早在1个月前因病去世,我们家从此也没有人再提“黄奶奶”这个人。
5年后,我再次翻开那本书。我终于知道这是什么书了,原来这是高尔基的——《母亲》,我一页接一页看,直到看到最后一页,我依稀还能看见奶奶当年给我留下的【秘密】。
不要在乎金钱的多少。
而要在乎你付出了多少关心。
请好好的孝顺你的父母。
因为他们是最关心你的人。
————我们的'秘密
因为它的这句话,让我重新理解生命的意义。
【篇四:《我的第一本书》读后感】
带着春节余留的喜悦,我们展开了新的学习之旅。学习了著名诗人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一文,我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我不仅对那个时代人们的不幸而叹惜,也再一次深刻体会“知识改变命运”的真谛。
该文作者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起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因同窗乔元贞家贫,买不起书,他“把课本裁成一人一半”,后“父亲”把两本课本都修补完整。但乔元贞随即退学了,成为默默无名的小贩。而那本课本成为乔元贞唯一的一本书。后来,“我”转到更好的学校继续学习,最后成为诗人。
我早已忘记自己第一本书何去何从了。因为它太普通,实在不容我用华丽的文字去装点,也没有在脑海留下丝毫的踪迹。而牛汉的第一本书却掺杂着人间最真挚的情感。他的第一本书给予我震撼,感动,温暖,启示……
作者与同伴的“童年没有幽默”,他们把与狗儿作伴当成唯一的乐趣,那感觉是辛酸的。也许这就是时代的悲哀。而我们的童年是在爱的包围中度过的。我们像皇帝和公主般使唤长辈当作乐趣。我们这代人实在太幸福了。在溺爱中成长起来的我们,竟然闹出过许多荒唐的笑话。清华学子不能自理,遇到小挫折就想跳楼。多少稚气未脱的小小少年不务正业,流连网吧,甚至做着丧尽天良的坏事。当年的孩子七八岁就当家,今天的孩子十七八岁还不能独立。也许这都是幸福的如童话的童年的后遗症吧。苦难的童年与幸福的童年,到底谁对谁错?一个是贫苦中辍学,一个是优越中放弃。也许,这同样是时代的悲哀。
小学同窗,截然不同的人生。牛汉因得到了更好的教育成为了诗人,而乔元贞则因没有文化知识而且碌碌无为。这也再一次印证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吧。其实每一个坐在高楼大厦内穿着制服忙碌的身影,每一位令人羡慕的在庄严的国徽下工作的公务员,他们都是这个真理最好的注脚。华丽光鲜的背后,无不曾在炎炎夏日里埋头苦学,在寒风呼啸中挑灯夜读。请我们记住哈佛大学图书馆的馆训——学习的痛苦是短暂的,未学的痛苦是终生的。因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短短的几百字不足以表达我此时的感情,那就让我从现在起,珍惜美好的时光,发奋读书,汲取的知识,抒写美丽的人生。
【我的第一本书读后感作文】相关文章:
2.我的第一本书作文
7.我的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