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三日散文欣赏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那么,你会写散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那曲三日散文欣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到了二零一二年的八月下旬,西藏高中新课程改革即将和全国第三阶段实施的青海、广西、甘肃、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市区同步展开了。厅里具体负责此事的韩处心急如焚,电话催我快点赶回拉萨,协助做好全区各高中新课程准备情况调研摸底工作。
我结束了休假,匆匆赶回拉萨。
四月三日下午到拉萨。
顾不上什么高原反应,立即投入工作。
全区七个地市中,韩处他们已经先期去过了山南地区的两所高中。
现在马上要去的,是那曲地区。
第一日(清明节)
和韩处交谈,了解到这次调研同去的还有自治区国家语委办的老王,工作是除了对各高中学校新课程的准备工作进行调研外,同时对各地市申报“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校”的学校进行评估。人员有所里的韩处、吉宗、小韩、我和语委办的老王、基础教育处的格处。计划每所学校用半天时间。
工作程序大致是这样的:
高中新课程调研:听取汇报,查阅材料,实地考察,座谈总结,释疑答惑。
“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校”申报学校评估:听取汇报,查阅材料,师生分组语言实地抽查,校园语言环境考察,现场书面意见反馈。
显而易见,工作量极大。西藏情况就是这样特殊,同样的单位,同样多的事务,内地省市中,最少也有上百人,可我们只有十四个人。工作不能不做也不能缓做,专业性业务性又极强,必须拿的起做得快做的好。
我刚回来,需要了解熟悉一下情况,初步决定那曲之行就“只带耳朵不带嘴”了。
那曲也叫“黑河”,位于藏北羌塘草原,海拔四千五百米,青藏铁路、青藏公路途经此地。地区有两所高中,一所是异地办学,校址在拉萨西郊,叫“拉萨那曲中学”;一所叫“那曲地区中学”,校址在那曲。那曲距拉萨实际距离有三百二十多公里,限速行驶需要六个多小时。
十点,我们从拉萨出发,沿青藏线一路北上。
两台丰田越野车,号称厅里“第一快”的扎西师傅的车子是“8”字头,不受沿途限速检查制约,在前面开道。老王、小韩、根宗他们三个主要搞“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校”申报学校评估工作,就坐在这台车里。韩处和我坐的小陶驾驶的所里里的车子——去年才更换的一台崭新的丰田霸道。
杨柳刚刚吐绿,远看如烟如雾。农人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着。
我们的车子不限速的,两旁的树木、民房和远处的山峦疾速地抛在车后。
沿途有大约五个限速检查站。扎西师傅经常下乡的,情况熟悉,每到一处检查站附近就慢下来等我们车子跟上来后,两台车子就一前一后亮起报警闪光灯直接通过检查道口。
几乎没有休息,就过了羊八井、当雄、桑雄。扎西师傅的车子早已没影了。
小陶十几岁就开车,参军后在部队又是汽车兵。车子驾驶的很稳当。距离洛玛不远,我们靠路边停车。稍事休息。
青藏线也叫丹拉线,东起辽宁丹东,西到西藏拉萨。编号为109国道。
公路两边是脆弱的高原草地,由于海拔高,时令还早,野草依然枯黄,远望是一片土黄色,透出一种沉思般的苍凉。西边巍峨的念青唐古拉山顶的白雪,亮的耀眼。天空蓝的滴水,雪团般的云朵似乎挨着头顶。
远远看见扎西师傅的车子在前边停着等我们,吉宗站在路外边朝我们扬着手臂。
快到那曲了,两台车子放慢速度。
时间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
在那曲火车站新修的货场岔路口,地区教育局的康局一行已经在那儿接我们了。
进入那曲镇(地区行署所在地),车子在环城水泥达到上行进,我们不由感叹这座草原城市发展的迅速。
我们住进位于浙江路(浙江援建的。有个笑话是说陕西对口支援阿里,街边的垃圾桶上竟印上“陕西援建”字样)的“那曲饭店”。
先一天到达的国家教育部选派到西藏“藏语指”(藏语文工作指导委员会,厅级)任职的彭局等一行,也住在这里。
六点,用餐。大约一个小时。
这儿海拔高,大家不敢大意,就早早休息了。
我看了会电视,突然想起今天是传统的清明节,一个祭祖的日子,一个踏青的日子,一个“欲断魂”的日子……
我想了很多很多,但是不能也不敢激动的,本来这里海拔就高,激动就会耗氧,最易引起高原反应的,何况明天还要工作……
饭店房间里准备着应急吸氧罐,但最好别用……
我该是杜牧描述的那位“路上行人”了,但他为了什么,我……
最后——睡着了。
第二日
很庆幸,一夜平安。
尽管那曲比拉萨海拔高出不到一千米,但那绝对是两个概念,肯定有人昨晚身体不适的。
不到八点,我就醒了。
离早餐还有一个多小时。洗嗽罢,我便出去散步。
大街上很安静。
店铺的卷帘门关着。偶尔有辆出租车驶过。远处电杆地下有两个人站着。
草原城市特有的清凉、旷远。
晨曦从楼房后面射出,天际出现一片金黄。
三五一伙的中学生蹦蹦跳跳地走过,小学生安静甚至有些怯怯地跟在大人的身边。
返回饭店。
康局她们已经来了,陪我们一起工作。
早餐。
吉宗当过兵,性格爽朗,可是早餐吃的`很少,没有了平时的欢快活泼,显得精神疲惫。
按照昨晚约定的时间,九点钟,我们正点来到那曲地区第一小学,进行“国家语言文字示范校”评估。
在学校办公楼二楼的藏式会议室里,我们认真听取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汇报,了解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开张基本情况。
十点多,汇报完毕。
时值课间操时间。
学校的课间操很有创意,师生们围成大小的圈跳起了极富民族特色的“锅庄”,校方介绍说,是奥林匹克图案。
我从二楼的窗子跳到一楼的雨檐顶上,拍照。
随后,我们分头工作:小韩、吉宗她们抽查师生语言情况;其余人深入办公室、教研组、教室等实地抽查语言工作的开展状况。
三年级2班的正在上藏语文课,我们推门进去。查看了板报、教师板书、教室张贴的文本,抽查了学生作业。
德吉卓玛就在这个班上,她长着一双清澈美丽的大眼睛,头上梳着很多小辫。我和她进行汉语交流。我说想给她拍张照片,她大方地说可以。
十二点半,给校方的书面反馈意见已经现场写完,我们和校方全体管理人员集中。韩处代表评估团进行了情况反馈,彭局作了简短讲话,校长对评估情况作了简要的表态。
期间,身边的老王突然对我悄声说,我头难受,我摸摸他的额,好烫好烫。我说,缺氧反应,去医院吧。他说别给他们说,我坚持一会儿看看……
一点二十,那曲地区第一小学工作完成。
离开时,我问老王怎么样。他说好多了。
小韩流鼻血了。她脸色苍白嘴唇泛青,很明显是高原缺氧反应了。大家劝她下午别去工作了,在宾馆休息。她眼神坚定地说,没事没事,坚持一下就过去了……
午餐时间很紧张。下午三点,我们原班人马必须赶到那曲地区中学开张另一项工作
彭局明天和那曲地区语委的同志去安多等几个县,下午要准备一下,中学的工作他便不去了。
我们正点赶到那曲地区中学。
听取了校长关于高中新课程准备情况的汇报,查阅并登记了学校准备的相关文本,解答了老师们提出的问题。
来这所学校,我是第三次了。第一次是二零零五年的全区高中办学水平评估(评估结果进行现场书面反馈,在西藏,就是那次我首创的);第二次是二零零八年,我应邀到该校做“如何进行校本教研”学术报告。说真的,我很担忧。该校有一百一十九名教师,十九个教学班,生源主要来自农牧区,教学质量一直在低位徘徊,在全区高中里,这是一所薄弱校。他们在新课程培训和方案制定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的。
韩处重点谈了新课程的理念问题和学校所处的物资集散地的特殊区位对教育的要求问题。我本来不想说话的,但是,看到大家疑惑没有消除,就讲了四个问题:一是关于新课程的理论支撑;二是实施新课程一般工作程序;三是教师如何处理新课程教材;四是新课程与高考的衔接。同时,我建议学校抽出少量时间进行“预演”,要低起点、小步幅、高频次、稳过渡。
天气不错,晴空万里,微风荡漾。
那曲这座草原城市是没有树的。从自然地理角度讲,海拔四千米以上,最多只能生长高原草甸和近地的矮小的植被,树木是没法生长的。据说有人悬赏十万元在那曲栽树,至今没有人领走这笔赏金。还有个笑话是说在那曲不想活了,要想找棵树上吊,那是永远办不到的。
不知道怎么弄的,肚子有些不适。人称我是“国防身体”,自去年四月那次患结石病进行了体外碎石以来,总是感觉身体恢复的没有到位。
小陶也说,他的肚子昨天起就不舒服了。
在校园里看看,硬件建设令人欣喜。
时间过的真快,已经是下午六点半了。
结束了那曲地区中学的工作。
用过晚餐,不敢大意,就回房间休息。
第三日
早晨八点多起来,收拾东西,洗嗽,办理退房手续。
康局已经来到了饭店,和我们送别。
九点,早餐。
出发。
康局一直送到那曲火车站货运场那里,和我们一一握手告别。
阳光很美,天地间一切似乎通体透亮。
青藏铁路通车以后,青藏公路的车辆少了许多,车子跑起来也轻松。
韩处在车上做了工作安排,明天去藏东林芝和昌都两个地区。他是沈阳人,一九七五年辽宁师范学院毕业,自愿来西藏工作,已经三十五年了,名副其实的老西藏。他个子不高,但很精干结实,似乎他的躯体里蕴藏着不竭的精力,真正属于那种工作狂一类的。他为人正派,认真负责,胸襟宽广,善于学习。我们很谈得来的,一起共事十多年了,我一向很尊重他。跟朋友们说其他,我经常说他是当今社会的真共产党员……
铁路上,一辆绿色的客车呼啸着从远处驶来。
从二零零七年青藏铁路通车以来,我还从没有拍到过列车在天路上飞驰的照片,于是,让小陶放慢车子,抓紧拍了几张。
这里属于当雄县一片很好的草场了,听说是引进澳大利亚的牧草进行改良的。高原上的节令要晚两个多月,草场一派枯黄,成群的牦牛在那里吃草。
十二点多,到了当雄县城。
停车休息,商量午餐回到拉萨解决。
当雄的酸奶很出名的,一箱四十元。扎西师傅和吉宗各自买了一箱。
继续赶路。
出了当雄县城不倒半小时,前边扎西师傅的车子停下来了。一看,到了念青唐古拉山脉主峰下的一处景点。有小卖部、旅馆,还有买旅游纪念品的。
不远处,是个巨大的玛尼堆,从玛尼堆顶上拉向四面的五彩风马旗很是壮观。
扎西师傅很讲究的,他也买了一条印着经文的五彩风马旗,要挂在那里,让原野上的风儿替他祷告。我们一起前去帮他。
野风中,风马旗猎猎。
旷野上立刻增添了无穷魅力。
带着满足的心,我们继续前行。
又是一列火车驰过。
中午一点三十分,我们回到拉萨。
【那曲三日散文欣赏】相关文章:
无聊散文欣赏03-02
懂你散文欣赏02-01
今秋散文欣赏01-18
漂泊散文欣赏01-16
梆子散文欣赏12-21
足迹散文欣赏12-09
向北向北散文欣赏03-02
梦飞散文欣赏02-26
城市灯光散文欣赏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