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抢经典散文
出生于农村且都已年逾五旬的我辈,不只亲眼见过身为社员的父母辈在双抢中激烈而忙碌的场面,也曾亲身参与了双抢中的一些农活。
何谓“双抢”?双抢就是在抢收完早稻后,要在八一节前抢莳完晚稻秧。社员们的双抢任务重,很激烈,很忙碌,也很艰辛。一个生产小队的五六十个男女社员往往起早贪黑、马不停蹄地奋战半个足月,才能顺利结束双抢战斗。社员们往往在天刚麻麻亮就去田里割早稻,割了一大片,也打脱了一大堆谷粒。起初脱谷粒叫打禾,也有叫扳禾的。社员们就是把一个倒置的四棱台模样的打禾黄桶搬到田中,在它的四个角落边码好了一手一手的禾把子,四个健壮的男子汉各举一手禾把子使劲往下打去,让稻穗砸在黄桶角上,使谷粒脱落。一手禾一般要反复几次,才能打干净。这种脱粒既是重体力劳动,又是技术活。它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只有身强力壮而眼色好、身手敏捷且有膂力者才能胜任。在炎炎烈日下,四个精壮汉子头裹罗帕,只穿着背心短裤,顾不得大汗淋漓用力握举着禾把子往黄捅上砸。这些人对这种农活的招式已烂熟于心,手、心、眼配合得十分默契,就是眼不看黄桶,手中的.禾把子也绝不会砸向别处。社员们在田里整齐有序地忙碌着自己的活,让整个收割显得紧张激烈而不慌乱。当太阳升到几丈高了,大家才挑着一担担的稻谷收工回家吃早饭。饭刚下喉,队长又吹响了出工的哨子。于是,社员们便拿起必需的工具去收割早稻了。忙碌到下午两三点,社员们便一身油汗、一身泥水从田里上来,回家吃晌饭。那时,社员们忙于双抢,我们正是放署假,也能帮家里做些家务事,如茶煮饭、照看弟妹、喂猪喂鸡。
后来,毛主席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各区便有了农具厂,每个生产队至少有两台农具厂造的双人力打稻机。这种打稻机虽然是人脚踩的,劳动强度却减弱了许多,脱粒的效率大大提高了,无形中加快了双抢战斗的进程。
收完一丘早稻后马上就得把稻草分到农户,让其拖上田基晒晒并尽快地挑回家,以免迟滞犁田耙田和莳栽晚稻的程序,而耽误双抢任务的如期如质的完成。因此,冒着正午的烈日挑草回家也是双抢的项目之一。父母们如果当天只是莳田,散工时就会挑一大担半湿稻草回家,其余的就是小孩子的任务了。稻草捆得很大一支,又是半干的半湿的,有点沉,一般的小孩仅能挑两支。挑草的棍棒不长,一头穿一支草,中间夹着人,没有多少空隙,走动时草往中间挤。夏天,我们只穿背心短裤,大多时间是赤脚,脸上、手臂和身上被稻叶划出许多血痕,赤脚踏在有小石子的路上既痒又痛。说句实在话,我们农村孩子最害怕双抢挑草了,但怕归怕,每年双抢时,我们又无法避开它。
犁好耙平水田并用划行器划好格后,社员们就得莳栽晚稻秧了。起初,我们那里犁田是靠牛的,队上仅有一头黄牯,虽然很走田,但相对于紧张的双抢战斗来说,还是捉襟见肘的。为了不耽误双抢,队上的两副扯田架子派上了用场,每副配备两组劳力,人代替牛犁耙起田来。这还不行,就出动社员们用冬泥锄挖,用耙头钩。因此,社员们双抢期间几乎每天是顶着星星去,披着月亮归。社员们就这么马不停蹄地干,整个双抢也要足足半个月才能圆满收官。莳田一般在下午四点开工,社员们先到秧田里扯秧,再把一担担秧挑到要莳的田边,打到田里后,大伙便下田莳栽。莳田是要勾头弯腰俯身的,一场活下来,两眼金星飞溅,腰酸背痛脖颈硬,手指插的生疼生疼的,个中滋味无以名状。就是这样的劳动,社员们往往晚上七八点才能抽脚上岸,大家既要忍盛夏的闷热,还得挨毒蚊的叮咬。
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开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机械化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大队被县委定为农业学大寨的样板,小丘改大亩,修机耕道,砌排洪圳,大搞田园化,还种上了三熟制。但是犁田耙田之类的苦活归区农机站和公社农机组的拖拉机干了,社员的负担减轻了,双抢的战斗也比原来结束得早了。后来,区、公社准备规划买插秧机和收割机时,遇上了包产到户,只得搁浅。顷刻大田被塞隔成长条形的小块,东家一条西家一块,机耕道被毁占,种上了豆蔬,排洪圳遭拆毁,石料被人抬去砌猪栏。每到双抢,只是各家各户的小打小闹,大兵团闹双抢已成为人们的记忆了。近二十年来,农户的词典中已没有“双抢” 一词了。因为,青壮年大多进城打工了,留下的是妇孺与病残,他们体力明显不济,大多一年只能种一茬水稻了,有的田地干脆抛了荒或让其上疯长出了一栋栋的钢筋水泥建筑。
【双抢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经典散文日记5篇11-16
徐志摩散文经典语录07-05
张爱玲散文经典语录07-05
【实用】经典散文日记4篇11-16
经典散文日记集合七篇11-16
经典散文日记锦集6篇11-16
经典散文日记范文汇编八篇11-16
经典散文日记锦集七篇11-16
经典散文日记模板锦集十篇11-16
散文与自然散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