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重于情散文随笔

时间:2021-04-03 09:15:52 散文 我要投稿

孝重于情散文随笔

  宋仁宗时,益州推官桑泽在蜀三年,不知其父死亡,回京后才知道。桑泽本应升迁,但人人都知他未治父丧,所以没人愿意为他作推荐文书。桑泽见众怒难犯,就为亡父补办了一场隆重葬礼,以“不得家问”为由辩解,然后又力求升迁。吏部流内铨(quán,官员考察部门)权判(负责人)贾黯鄙其为人,“以为泽三年不与其父通问,虽非匿丧,犹为不孝也,言之于朝”,舆论哗然。仁宗崇尚“以孝治天下”,于是罢免桑泽官职,黜归田里,不齿终身(终身不许做官)。桑泽三年不问其父生活,证明他心里根本就没有父亲,这种人不能为民楷模,当然没有资格做官了。

孝重于情散文随笔

  尘世之人皆父母生养,行孝尽孝乃自然之事。但是否人人都懂得孝的深刻内涵,就不尽然了,是需要叩问一番的。《论语》中,孔子师徒曾对“什么是孝”作过深入探讨。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zhuàn,食用),曾是以为孝乎?”在这两段对话中,孔子都把孝从物质层面上升到了精神层面,针对的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孝的误解。

  毋庸讳言,从古至今,确实有很多人视“让父母吃好喝好不操劳”为孝,而且就是这样做的。但在孔子看来,如果把孝看成仅仅是物质上供养父母而无敬爱之心,那和饲养狗马没什么区别;儿女对父母始终保持和颜悦色,理解并满足父母的情感需求,才是最难能可贵的,才可以称为孝。

  孔子这番高论是启人心智的,人人都愿做孝子,能悟此道者方为真孝。《资治通鉴》记载了几位这样的大孝之人。

  武则天时的宰相李迥秀,其母出身贫寒,做过丫鬟,夫人崔氏出身名门,常当着公婆的面呵叱丫鬟,其母听到后觉得儿媳是故意羞辱自己,常常暗自垂泪。李迥秀察觉后勃然大怒,便一纸休书休了崔氏。众幕僚劝告:“尊夫人虽不避嫌疑,然而没犯七出(女子被休弃的七种过失)过错,何必如此?”李迥秀正言道:“娶妻本以养亲,今乃违忤颜色,安敢留也!”即刻将崔氏赶出家门。

  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八月,中书侍郎岑文本升迁中书令(朝廷事务最高长官)。岑文本的弟弟岑文昭官任校书郎,喜欢结交宾客,唐太宗听说后很不高兴,对岑文本说:“岑文昭沉溺于交往,恐怕会牵累到你,朕想让他到外地去做官,你看怎样?”岑文本哭泣着说:“我弟弟年少时父亲即去世,老母亲特别钟爱他,从未让他离开身边超过两天。如今若弟弟外放,母亲必然忧愁憔悴,这样也就没有母亲了。”说着泣不成声。唐太宗怜悯岑文本的孝心,就打消了外放岑文昭的想法,只是召见岑文昭严厉训斥。岑文昭从此改过。

  “孝重于情”铸就了人生的`巍峨山峰,能登山顶者方为孝道高深之人,也必然成为封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忠臣孝子,正因如此,历朝历代的最高统治者对大孝之人都是褒扬有加的。《贞观政要》记载有两件事:宰相房玄龄侍奉继母和颜悦色,医生为继母诊病到了门前,他一定流泪迎拜;为继母办丧事寝食皆废,悲伤得骨瘦如柴。唐太宗知道后派侍臣宽慰劝解,并赠送寝床、饮食。有个在玄武门值班的小吏叫史行昌,吃饭时拣出菜里的肉,用手帕仔细包裹,有人问他为何这样做,他说:“拿回家侍奉母亲。”唐太宗听说后赐给他一匹马,并诏令给他的母亲供应肉食。房玄龄为继母治病治丧废寝忘食,史行昌吃肉时想到母亲没有肉吃,体现的都是血浓于水的母子亲情。如果没有对母亲深入骨髓的爱,是想不到这些的,更是做不到这样的。

【孝重于情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诚信重于金04-28

孝作文08-08

孝永存07-13

牵牛情07-13

两情07-10

鸟情10-23

烟台情10-06

黄土情05-26

故园情05-27

情长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