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的民风民俗作文大全
导语:说到广州风格我们最先想到的或许是那“广式茶点”,可是我们自己身边的一些事例去写富有广州人文气息,地域气息的事情,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广州人的民风民俗的相关范文。
第一篇:广州风格
网上曾经有个流传很广的段子,有个后生仔整天无所事事,穿条短裤,脚上一双人字拖,吃饭也很随意,一碟肠粉,一碗艇仔粥即可满足胃口,一幅烂泥糊不上墙的衰样。然而,他却是十几套物业的业主,虽然每月有不菲的收益,却一不开跑车,二不混夜场,每天还给父母大人煮饭煲汤。
广州人崇尚闷声发大财,就是发了财不喜炫耀。低调、务实,造就了广州藏富于民,所以北方人总觉得广东人与全国不合拍,于是被讽为文化沙漠,广州人赌气,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起了全国第一座购书中心、也是当时全国营业面积最大的书城,如今广州是全国最喜爱阅读、购书最多的城市之。
我来广州有二十多年了,也慢慢嚼出点儿广州人骨子里的脾性。其实,务实是为了给自己更大的腾挪空间。发财积蓄实力,是为了干大事,然而干大事又要给自己留有余地。建小蛮腰时,当时的设计高度是世界第一,然而市民和媒体纷纷批评政府过于追求高大上,爱出风头,于是就砍低了几十米,甘愿充当小二。
务实的品格也造就了这个城市充满了浓浓的亲民风格,为政者凡事以民为先。广州贵为全国四大一线城市,却是房价最低的,全国最具实力的一批房地产大鳄总部都在广州,他们不敢在这个城市里翻云覆雨,巧取豪夺,因为他们怕得罪精明善于理财的市民们。
初来广州时,“唔该”“唔该”(即“谢谢”)不绝于耳,觉得广州人虚伪,然而正是这一声声的口头禅却营造了城市温馨气氛。公交车上很少见到抢座的,地铁站里排队候车成了习惯,无论人流多么密集。
一位年纪大的同事说,她的女儿在上海读完大学后留下来发展,几年后还是回到广州,女儿觉得还是广州生活方便。这种方便是有时说不清,然而一离开就立马感觉到。这种生活上的便利是一种自然的传递,没有刻意装扮。
北方许多食肆为了招揽顾客,营造噱头手法颇多,比如吃火锅送眼镜布,其实那块粗糙的眼镜布根本不能擦拭上千元的贵重镜片。广州人就是这样,给你方便,又不显做作;有时你略觉冷漠,那是因为主人替你想得更周全,以不损害你的利益为前提。
广州人有点闷骚,对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有时会撕下温情的面具,露出疯狂的面孔。广州人喜欢潮,喜欢前卫,喜欢一切标新立异的事物,所以风尚总能快内地半拍。办足球队就要拿全国冠军、亚洲冠军,请教练就要请世界名帅,请明星就要欧美大腕。前足球先生卡纳瓦罗以自己的真诚打动了广州球迷,上千球迷涌向机场相送,齐声高唱《说不出再见》,以表达广州人的感激和忠诚,以致发誓要带着微笑来、也带着微笑离开的卡帅洒下热泪而去。
这就是广州风格,务实,理性,而不乏温情;低调,也会随时暴发激情。
第二篇:广州的民风民俗
北京最具代表性的新建筑,当是“大裤衩”。
广州最具代表性的新建筑不是“小蛮腰”,而是:广州歌剧院。它毫不起眼,不像“大裤衩”那样,在任何时候任何角度,都是路过者必须仰视并感叹的对象。尽管这种感叹以揶揄居多。
广州歌剧院,无论美学成就,还是国际声望,实际上都在“大裤衩”和“小蛮腰”之上。2010年建成的广州大剧院,2014年便被《今日美国》评为“世界十大歌剧院”。但它完全淹没在珠江新城CBD栉比鳞次的高楼里。而北京的国家大剧院,虽然只有半个蛋的极简造型,但周围的一切,都是围绕它而存在或失去存在。
“歌剧院”很是高大上,“广州歌剧院”则竭力融入众生。在这里,人们甚至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粤讴与粤剧。下雨了,附近少年宫、花城广场的孩子及游客,常常跑来这里躲避风雨。广州歌剧院留有大面积的室外公共空间,可庇天下寒士,这和广州骑楼文化异曲同工。
距离广州歌剧院不远处,有广东美术馆。从体量上来看,它还是小了。但这里,曾是中国当代艺术最重要的策源地之一。今年,即使是只有一个展览,也足以让广东美术馆收获致敬,因为它举办了“赖少其诞辰百年作品展”。
赖少其是谁?
北京有黄永玉,天津有范曾,那可都是大得不得了的爷和腕儿。
通过广东美术馆的展览,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广州有个赖少其,他在艺术上的造诣,比黄永玉、范曾,大了许多。策展人认为赖少其能够厕身20世纪中国最伟大艺术家行列而毫无愧色。但赖少其一直默默无闻。黄永玉请教过钱钟书,人尽皆知;赖少其提携过黄宾虹,难以置信。我曾想:要是赖少其是黄永玉或范曾,那广州该就是中国现代绘画的中心了吧。后来我又想,要是赖少其是黄永玉或范曾,那就没有赖少其了。
广州不是中国现代绘画的中心。但中国幸有赖少其。
广州还有一个现代绘画大师曰王肇民者,和赖少其恰成双璧,同样默默无闻。但中国幸有王肇民。
国立中山大学牌坊和广东美术馆一江之隔。穿过牌坊,所行不远,就是中大校园里的陈寅恪故居。一幢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两层楼房。前不久,见叶嘉莹领一班学子,在故居阳台上,围炉夜话。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学人。
其实,艺术,比学术更需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因为,艺术充满矛盾。它在当下可有可无,在历史上却必不可少;它理应超越名利,却最容易被人利用以攫取名利;它从来没有被正确理解,理解它甚至比理解宇宙还难,但艺术家都自觉掌握了艺术真理;艺术绝对存在,艺术家相对存在,故“不可一世而无能为力”最终成为艺术家的深痛……
至今,陈寅恪故居,只是学人朝拜的圣地。文艺式的探访,实不多见。要说广州的文艺地标,这里才是最酷的所在。但从建筑看过去,它实在是太不起眼了。知道这里的人,不多。在广州街头问问,估计也没几个知道陈寅恪的。但是,广州这座城市,在人们的印象中,却拥有着浓重的'“独立”、“自由”的精神气质……
爱广州,爱文艺。广州有文艺,没范儿。这让人窃喜。
第三篇:广州的风格
广州作为岭南重镇,从西汉南越到近代民国,孕育出厚重的历史文化;从改革开放到新世纪,变幻出令人惊艳的摩登都市文化。人们常常从GDP去比较北上广深。其实广州风格不在于它多大多超级,而在于其风格至今是以岭南味为主旋律,依然活色生香。
在广州珠江以南,坐落着闻名海内外的中山大学,其校园所在地正是原来的私立教会大学岭南大学。值得一提的是,那一片被列为广东省级文物单位的百年建筑群。这些建筑掩映在最有广东水乡特色的大榕树中,每一栋是当初美国设计师精心设计的。建筑形制和广场式布置是典型的美式风格,红砖绿瓦的采用又深得岭南乡土况味。类似西洋、岭南风格相融,清末与民国时代混杂的风韵在广州还有很多,沙面建筑群、长堤建筑群、东山新河浦都是如此,令人直叹融合之妙。
除了建筑融合中西之妙,广州的饮食文化同样是在百味交融中凸显岭南之传统。在广州几乎能吃到全世界的各色食品,天南地北的口味都能在这里找到落脚点。随着移民人口的增加,广州本土的饮食风味却一直没有被冲淡。就这一点来说,广州似乎胜过许多大城市,比如在北京、深圳这样的“大熔炉”,是不可能有北京菜、深圳菜的。无论是街头肠粉店,郊区农庄还是高档酒家,粤式饮食从不缺席,“一盅两件”几乎能被所有口味的人群接受。
广州与香港文化同根同源,粤语文化主导下,广州无论是电台电视节目及影视作品,还是商业广告活动,广州话一出都很容易让人共鸣。许多活灵活现的俗语多年来大行其道,诸如“落雨大,水浸街”,“新年行大运”、“游车河”、“埋单”、“企稳”、“搞掂”、“跳槽”、“一头雾水”、“恭喜发财”之类的话语都能穿越地域界限,席卷大江南北。更别说早年香港和广州的粤语流行歌,早已经成为几代国人耳熟能详的韵律,至今还被人翻唱。
有人说广州包容,这意味着她的宽容度非常大,不分民族、信仰和语言的人群都能在这里落户,开枝散叶,所以她能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包容之外,广州的岭南基因又是如此强大,无论是扒龙舟、逛花街、派利是、饮早茶、煲凉茶乃至所有的风俗人情,都有着高度的粤人“统一式”。如此“内核坚守,拥抱变化”的品质,恰恰是中国大城市在工业化狂飙中最该珍视的。
【广州人的民风民俗作文大全】相关文章:
1.民俗民风作文
2.民风民俗
3.民俗民风的作文
4.民风民俗的作文
5.蒙古民风民俗作文
6.北京民风民俗作文
7.年糕民风民俗作文
8.写民风民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