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理想样子遮挡爱的平面镜的教育作文
凹透镜照出“矮子”
在《爱与秩序》一书中,福斯特·克林纳(美国精神心理医师)提出“教官式父母”的概念:“他们吹毛求疵、严格管控……许多人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家长[微博]都扮演了教官的角色。”教官式父母最典型的行为特征是指责和光讲道理。
当我们总是指责时,就会把焦点放在孩子的“不是之处”上,忽略孩子的感受。我们希望孩子意识到并承认自己错了,不要像现在这个样子,而应该像我们想象中理想的样子。有时候,我们甚至希望孩子的自我感觉很糟糕,因为也许只有深入内心的痛,才能促使他彻底改正缺点。这个时候,我们经常这么说:
你怎么又没做好?怎么这么笨?!
你又打人了,真是个坏孩子!
你就是不如××,你看他多好!你要是有他一半,我就知足了!
而当我们光讲道理时,会把焦点放在“道理”和“应该”上,不但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也忽略了我们自己的感受——在萨提亚模式中,这种沟通方式称为“超理智”。我们希望孩子各方面都好:性格好、听话、具备很多美德,甚至达到“完美”;希望孩子不要有太多感受,因为感受越多越敏感、越脆弱,没有感受反而更坚强、不受伤害;还希望孩子能讲道理、不感情用事。这个时候,我们经常这么说:
哭有什么用,还是想想该怎么办吧!
孩子就应该把书读好,不要想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事情!
我身边多少例子都证明了,现在贪玩不用功,将来肠子悔青了也没用!
当我们总是用指责和超理智的方式对待孩子时,就会在他面前竖立起一面凹透镜。
从父母的态度中,孩子可能读到“我不够好”,长此以往,他的自我价值感就会偏低。正如两位著名的心理学导师麦基卓和黄焕祥在《懂得爱》一书中所言:“凹透镜的映射作用让孩子怀疑自己、责备自己、低估自己,甚至可能一生都活在这样的阴影之下。”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有些父母崇尚“挫折教育”,认为要让孩子承受很大压力、经历很多挫折,才能锻炼他们的抗压能力,才能有助于将来很好地适应社会。这些父母从不轻易表扬孩子,因为担心他会产生自满情绪,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其实,这些做法并不符合“挫折教育”的初衷。“挫折教育”是要“吸取教训”,而不是“找错”,但是有些父母和老师,不放过任何批评孩子的机会,甚至故意制造环境来让孩子品尝失败的滋味。研究表明,青少年持续体验失败很可能导致他们出现强烈的负向情绪,包括但不限于抑郁、愤怒等,他们会感觉自己不好或产生攻击的冲动,更糟糕的情况是对生活失去兴趣。
假如不用指责和光讲道理的方式,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可以怎么做?选择“对事不对人”,把孩子的“行为”和“人”(这里指冰山的水下部分)区分开来,避免他在“自己”层面感觉到“我不好”。父母可以提出看法和建议,问一些启发思考的问题,把焦点放在如何帮助孩子做出新选择上,并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理解和宽容。
比如,当孩子打了别人时,父母不说“你真是个坏孩子”“打人不是好孩子”等,而是说:“爸爸知道你很生气,如果是我,我也会生气的。生气当然可以,但打人是不可以的!”“发生了什么事?除了打他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解决办法吗?”
凸透镜照出“巨人”
有些父母自己是在被指责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深知这种方式带给孩子的痛苦,为了跟自己的父母做得不一样,不让孩子受苦,他们往往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讨好孩子,成为“直升飞机式父母”。直升飞机式父母把孩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时刻监控孩子的举动,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他们忽略自己的感受,努力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和愿望,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全世界最棒的,别的孩子都比不上。他们常说的话是:
宝贝儿,你是最棒的!
你比××强多了!他们都不如你!
宝贝儿,只要你高兴,让妈妈做什么都行!
当父母总是使用讨好的方式对待孩子时,就像在孩子面前竖立起一面凸透镜。
在凸透镜的映射下,孩子可能感觉自己比别人都重要,别人应该满足自己所有的要求和愿望,认为自己才是最好的,别人都不如自己,唯我独尊。长此以往,结果可能如《懂得爱》一书中描述的那样:“凸透镜的映射作用让孩子因自负而膨胀起来,或者认为没什么值得学习的,或者不信任他们的父母。”
许多独生子女家庭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孩子被过度骄纵,目中无人,自私自大,缺乏对别人的尊重和同情,因此很可能在与人交往中屡屡受挫,极端情况下甚至还会做出伤害他人、伤害父母的行为。他们可能一方面自负,另一方面却又自卑,因因为他们的内心会存在疑问:我真的是最好的吗?真的比别人都强吗?而且,为了迎合父母一贯的过高评价,他们很可能会努力去达到高标准,无形中承担了很大的压力。当无法达到标准时,他们就会责备自己,或者通过撒谎、贬低别人等手段,让父母觉得还是自己好。显然,这种心理状态是很纠结的。
哈哈镜照出混乱
还有的父母用打岔的方式对待孩子。打岔的一种表现是不理会,父母总是忙于工作、干自己的事情,对孩子说:“去去去,玩你自己的去!”另一种表现是说不相干的话,既跟自己和孩子没关系,又跟所处的情境没关系。比如孩子哭了,父母说:“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再比如在商场里,孩子想买一个很贵的飞机玩具,父母说:“看这个小恐龙,这个好!”
其实,打岔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长此以往,还可能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比如孩子会觉得自己不重要、与父母不亲近,或者习惯于不去解决问题,总是岔开话题、注意力不集中等。打岔的方式就像在孩子面前竖立起一面哈哈镜,孩子照见的自己是混乱的、不清晰的、困惑的。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凹透镜、凸透镜,还是哈哈镜,都只是可能的影响,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父母这么做,不代表孩子一定会发生这些情况,只是有这样的可能性存在。
平面镜前才是真实的自己
真诚一致地对待孩子,这就是“顾问式父母”。顾问式父母较少用指责、超理智、讨好和打岔的方式。他们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不管他多小,都会平等对待;与孩子在渴望层面联结,让孩子感受到爱、尊重、理解、接纳、欣赏和支持;他们真实、坦诚,在乎孩子的感受,也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他们的观点是开放的,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适合不适合,因此不强求孩子与父母一致,鼓励孩子发展出自己的观点;他们会及时“回应”而不是“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也愿意接纳孩子因愿望不被满足而出现的各种情绪;他们会坚持既定的行为规则和界限,允许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并鼓励孩子承担后果;他们会用问问题的方式,引导孩子联结内在,找到适合自己内心的答案。
从顾问式父母身上,孩子能学会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觉得自己本来的样子就很好,值得被爱;做真实的自己,安全感充足,自在放松;由内而外地自律,要么选择遵守规则和界限,要么坦然接受违规的惩罚;聆听内心的声音,判断什么适合、什么不适合,做出忠于内心的选择,敢于表达,也愿意去承担责任。
这样的孩子自我价值感很高,表现出来的状态是自尊自信的。这就是在平面镜下成长起来的孩子。
平面镜的核心作用在于让孩子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不需要放大或缩小,并且透过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感觉到自己足够好(这里的“足够好”是指孩子觉得自己这个人足够好,行为上如有不适合之处,可以随时随需调整),是值得被珍爱的。这是孩子自尊自信的根基。当这个根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内化之后,他就不再需要依赖于外界的认可和判断,而渐渐生发出强大的内心力量,信任自己、珍爱自己,自然会拥有健康、幸福和成功。
萨提亚雕塑课堂:别让“理想样子”遮挡爱的平面镜
这是一位五岁女孩的妈妈,她认为女儿很内向,跟别人打交道时显得很不自信,这一点让她十分苦恼。在课堂上,我们请一位学员来扮演女儿,另一位学员扮演“理想样子”,即妈妈希望女儿呈现出的样子,然后运用萨提亚雕塑技巧,看看在下面三个场景中妈妈和女儿各自的反应。
①当女儿表现出不自信时,妈妈会怎么做?
妈妈的做法是指责女儿。她一只手指着女儿,另一只手冲着“理想样子”竖起大拇指,嘴里说着:“你要是这样就好了!”
②面对妈妈的指责,女儿会有什么反应?
第一种反应:生气。女儿说自己很生气,生妈妈的气(一只手指着妈妈),也生那个“理想样子”的气(另一只手指着“理想样子”)。
我们肯定对这种情境不陌生。我见过很多逆反的孩子,他们叛逆父母、叛逆学校、叛逆社会,用指责的方式对待所有人。也许我们自己就有体会,不知为什么就是不喜欢某种类型的人,回想一下可能就是因为小时候父母说“你要是那样就好了”,从此便讨厌那一类人了。
第二种反应:不理会。女儿背过身去,不理会妈妈,也不理会“理想样子”。
我询问女儿感觉如何,女儿说:“轻松些,没那么大压力了,但也觉得孤单,很想回头看看妈妈,同时又很矛盾,不愿意回头。”我询问妈妈感觉如何,妈妈的表情变了,说自己感觉很难过,好像失去了孩子一样,没有联结。
这种情境也不少见,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很多都选择用这种方式来对待父母的责备和要求,网瘾、早恋、离家出走,甚至吸毒其实都是在用这种打岔的方式来应对压力。
第三种反应:认同。女儿想听妈妈的话,她走到“理想样子”的背后,努力把自己变成那样。这个时候,妈妈看不到女儿,只能看到“理想样子”。
我询问妈妈感觉如何,刚开始,妈妈点头说“不错,愿望终于实现了,女儿变成了理想样子”,但看了一会儿,就不说话了。妈妈感觉不到跟女儿的联结:“这不是我的女儿。”我询问女儿感觉如何,女儿说在这个位置上觉得“憋得慌、心里堵、不自由,感觉不到自己,很空、很孤独,也很难过”。听到女儿这么说,妈妈的眼泪掉下来了。我问女儿:“感觉不舒服,怎么不走出来?”女儿回答:“走出来妈妈会难过,不想让妈妈难过。”听到这里,妈妈的眼泪更多了,她说自己很难过,不想让女儿再待在“理想样子”后面,想让女儿做她自己。
这种情境我们更为熟悉,很多孩子都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努力改变自己,结果却把自己给“丢”了。当成为理想样子时,也许会感到短暂的满足和自信,但不久,当真实的自我萌动时,又会变得不自信、感觉不好了。
我请女儿从“理想样子”后面走出来,站在妈妈面前。妈妈一下子抱住女儿,两个人都哭了。妈妈说,不管那个“理想样子”了(放下期待),她要真实的女儿,也许不完美,但这才是她的女儿。妈妈哭得很厉害,说自己小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结果把自己“丢”了,现在好不容易找回自己,所以一定不能让女儿也这样。
③当妈妈心里对女儿某些作为感到不满意时,可以怎么做?
我请妈妈与女儿面对面站着,用一致性的姿态对待彼此,同时一只手伸向旁边,向女儿介绍自己的经验,提出期待。
这个动作的关键在于,妈妈不再把自己的观点和期待强加于女儿身上。即使女儿不认同,妈妈也不会逼迫女儿改变。当然,妈妈也可以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帮助女儿更了解自己的内心,看到行为的后果,从而做出更适合的选择。
当妈妈和女儿体验着一致性姿态时,女儿说:“想到妈妈能接受自己的样子,就感觉很放松、很自在。听到妈妈的建议,当自己觉得很有道理时,也愿意采纳。”妈妈说:“感觉这样很轻松,不再纠缠、难受了,也能跟女儿联结上,看到女儿其实挺有力量的。”
我询问妈妈现在怎么看待女儿“很内向”这件事,妈妈说改变自己对待女儿的方式,女儿自然就会更自信,能够做她自己,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尊重和接纳孩子原本的样子,让孩子体验到真实的自己是好的,是值得被爱的,这些都是父母帮助孩子形成高自尊的关键。其实,当我们不能尊重和接纳孩子的某些部分时,基本上都不是孩子的原因,而是我们自身出了问题。探索内心时,我们就会发现自己被卡在了冰山的不同层面,或是感受,或是观点,或是期待。
比如我们被自己的担心控制,担心孩子要是像现在这样淘气,将来就糟了;担心孩子要是不学些特长,以后就没有竞争力,等等。在这份担心的控制下,我们就不能接受孩子活泼淘气、爱玩不爱学习等自然的状态,而是控制、指责孩子,让他觉得自己真的不好。其实,担心等于爱加上恐惧,当父母将自己的恐惧施加在孩子身上时,很可能会对孩子的自尊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可能有这样的观点:乐观开朗、善于交往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在这种观点的控制下,我们出于对孩子的爱,必然会想办法让他成为具备良好社交能力的人,而如果孩子的天生气质和个性与之不匹配,就会给孩子以及我们自己带来困扰。
我们可能还有这样的期待:孩子听老师的话、表现好,这样父母会觉得很有面子,或者才能感觉安心。在这种期待的控制下,我们必然会想办法教育孩子怎么做。如果孩子不愿意,有自己的主意,那么就会令父母很失望,继而加强对孩子的控制,结果可能使双方陷入对抗中。
如果真的想竖立一面“爱的平面镜”,让孩子自尊自信,我们就需要化解内心这些卡住的东西,看一下是孩子更重要,还是自己的感受、观点或期待更重要?而往往这些感受、观点或期待都是父母在成长过程中,从原生家庭①和教育环境中习得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想一想:现在这些还适合吗?保留适合的,放下不适合的,我们就会更自由、更祥和、更有力量,而孩子也会因此更放松、更快乐、更自信。
不局限地“修剪”孩子,我们可以在尊重、接纳孩子原本样子的基础上,帮助和支持孩子发展出更多优秀品质,鼓励他去面对这个世界。比如,通过认可和欣赏孩子身上已有的品质,来帮助他认识到并巩固这些品质:“我看到你很热心地帮老师拿东西,我感受到了你的善良和热情,真好!”或是通过鼓励和支持的方式,帮助他发展新的品质:“你想要当一个造汽车的工程师,爸爸支持你!这需要更耐心、更仔细,我们再试试好吗?”
【别让理想样子遮挡爱的平面镜的教育作文】相关文章:
1.爱的样子作文
2.爱的样子
3.爱的样子
4.爱的几种样子作文
5.爱的几种样子
6.爱的几种样子
7.爱的几种样子
8.爱的几种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