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呐喊》读书笔记
《呐喊》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本文是小编整理的《呐喊》读书笔记,仅供参考。
《呐喊》读书笔记1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那天看到孔令东先生解读这句话,倒抽了一口凉气。的确是的,倘若本无希望,大家在不知不觉中死亡其实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曾经听说,人睡死过去是最幸福的,一般如睡梦中突发脑溢血死亡,省却了病魔的折磨应该是多么好的一桩美事呀。大舅舅就是这样去世的,我发现他的神态很安详,爷爷也差不多如此。倘若如三舅舅一般,被癌细胞反复肆虐,一点点地吞噬着生命,眼睁睁的看着死亡一点点的来临,那又是何等的痛楚?三舅舅临终前我去看望过他几次,最后一次,家里人按照习俗,已经把“老衣”给他穿戴妥当了,在堂屋支一张床,我到了之后,看到这样的场景,便忍不住想哭。我是很少哭的,尤其不会当着人的面哭,于是,我选择了跑到外面,找一处无人的角落大哭一场,因为,我无法忍受这等死的'场面。
学校的教研也是如此。也许,许多人一辈子就是一个教书匠而已,这一点我承认。但这并不是不搞教研的理由,就是要做好一个教书匠,也是应当做好教研工作的。一个学校,如果没有正常的、踏踏实实的教研活动,是没有生命力的。如果说,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的话,教研则是一个学校的根本,没有根本,就没有生命。然,一些看似简单的事情、看似很好的事情,在我们现实的铁屋子面前却总是碰壁,总是让人郁闷之至。做一些事情,妨碍了谁?应该没有,但好像什么都妨碍了。有一些很让人不服气的“道理”却让你不能不服气。“你做了,就妨碍别人了。”“做的不如说的,说的不如看的。”多么荒唐的谬论呀,然而,这些却都是“真理”。想换个环境吗?且不说着铁屋子你有没有本事跳出去,仅仅那一句“天下乌鸦一般黑”就足以让你明白,等着你的也许是更结实的铁屋子。于是,你就应该考虑考虑,是不不是该考虑闭嘴。
突然间想到了一句歌词,“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还是该勇敢地留下来。”嗬嗬,走开,对于某些人来说,很容易。但,对于某些人来说,也许比留下来更难。一个真的猛士,当他发现它周围并没有敌人,然而,却总是“同志”的暗箭纷纷而来的时候,他会死不瞑目的。也许,应该达成妥协。能够吗?鲁迅先生没有做到,我想,做到的人就没有了。于是,我想,要么彻彻底底的投降,要么战斗到底,哪怕粉骨碎身,也要争取“让你明白,我对你的爱。”
因为有了希望,我们做着。然,倘若希望若有若无,倘若一次次的希望换来一次次的失望,那希望就会变成失望,最后变成绝望,最后,就会死亡了。心死也罢,团体灭亡也罢。死了,还怕什么?只是一种遥遥的感觉罢了。
于是,有的时候就不该讲真话的。其实,真理每个人心中都有,只是不见得有人用于说出来罢了。真的猛士,也需要学会斗争。
于是,又想起来那句话:“这里原来是一潭死水,大家相安无事,不闻其臭。然而,由于你这个石头,砸破了它的宁静,于是,便臭气四溢,你不该死,谁该死呢?”
的确是有道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所以,我该死。
《呐喊》读书笔记2
少年时,鲁迅更像一则笑话。“……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立仆。” 同学们忍不住笑。“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大家几乎笑成一团。“立仆”——这就是我当年对鲁迅最深的印象。
还算是个青年的时候,鲁迅忽然变得像个朋友。他绝不会高不可攀。他好像那个夜深人静,开始借着醉意与你攀谈的故交,你看着他,突然发现你之前 竟然没有意识到他是这样一个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其实也不会跟你掏心挖肺,不然他要说的你早就懂了。他不会说:打倒封建礼教!但他也许会说:我想应该 可能大抵还是如此吧。
在他嘴边滑过的虚词无一不在诉说他的彷徨与矛盾。
而我觉得他的“彷徨”是从《呐喊》就开始了,《彷徨》只是将已有的怀疑进一步展现出来。如果要在这两册文集之间硬作划分便无法解释为何《呐 喊》中的《故乡》会与《彷徨》中的《祝福》读来如此相似。真的呐喊者多少要有点义无反顾,向前走了一步便要走第二步。口号也要洪亮而明确,这才算是呐喊。 鲁迅却说: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 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 (《呐喊》自序)
这不是一个呐喊者的口吻。一句“本以为……但或者也还”道尽了内心的千肠白转。原来的“本以为”就带着一丝不确定,因为是自己以为,不知是否 真是如此。接下来的转折,转的似乎不干不脆,是带着犹疑和猜测的转折。由此引出“呐喊”的主题,丝毫没有斗志昂扬。下一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对呐喊 这一举动做了诸多限定,不仅只是“有时候”和“几声”,而且这已然少而又少的呐喊还像是不情愿发出的(本来没有,却仍不免呐喊)。至于喊声如何,作者竟说 “无暇顾及”。他用的四个形容词:勇猛、悲哀、可憎、可笑,三个是贬义,强烈地突出了他的自嘲。“但既然……则当然……”一句延续了自嘲的口吻,含蓄地指 出:他已将自己的想法搁置一边,选择去迎合革命者的需要。
短短几句话勾勒出的绝不是一个“奔驰的猛士”。鲁迅更像一个在路边踯躅的友人,内心充满同情,却时时处于矛盾之中。他每走一步,都要停下来对 抗怀疑,而这种怀疑已经不停留于文字表面,而是渗透到文法之中,字里行间。所以他的每一句肯定,都会带着一些不确定(这不确定感就由那些堆叠的修饰词带 出),他的每一句否定,也未尝只是否定。
他在《狂人日记》中设计了复杂的叙事结构,由用文言的“我” 摘录一个被认为有病的2号叙事者的日记。多层次的叙事,让人无从分辨作者自己的声音。《故乡》中的第一人称叙事表达了“我”对劳动人民闰土的同情,可是细 读起来,这份同情也是对叙事者自身优越感的掩饰。《孔乙己》中那句著名的结束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不仅写出了孔乙己这一角色*矛盾的存在,也集中体现了 鲁迅自己的矛盾叙事。此处的叙事者何尝不是矛盾的?鲁迅自己又何尝不是矛盾的?
汪晖最近因为抄袭的事搞得有些难堪,可我十分赞同他关于鲁迅是“中间物”的说法。在鲁迅,彷徨没有终点。所以他才是极致的反抗者。他反抗的不只是长期以来大家都知道他在反抗的东西,他也在反抗革命,反抗文学,反抗思想。
而我是愿认他做知己的。但我想他老人家在天之灵一定不肯从,所以还是算了吧。
【关于《呐喊》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关于呐喊读书笔记
8.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