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读后感

时间:2021-02-12 14:25:3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幸福》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幸福》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幸福》读后感

《幸福》读后感1

  今天我读了劳斯·劳森写《思维与智慧》中的《幸福》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我和一个朋友在排队购物时,我告诉他我每天下班,家里都一片混乱。那些孩子连房子的清洁都保持不住。忽然,身后的一个妇女说,你们多幸福呀,我的两个孩子在汽车事故中死去。我的家十分干净,但我愿用我的一切换你所拥有的一切。

  我从这篇文章体会到: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幸福。乞丐能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能尝到快乐……但是,有些人很不乐观,只看见使自己难过的事情,没有看见自己拥有的。所以他总是抱怨自己是多么不幸,但是我们一旦发现不幸中的幸福,就会深深地爱上那种“不幸”。

  我的弟弟与文中“我”的孩子很相似,整天只会东要西要,把自己玩具扔得满地都是。有一次寒假,妈妈和弟弟回老家了,家里只剩下我和姐姐。爸爸很晚才回家。我和姐姐不用跟在弟弟后面帮他拾玩具了,更不用在吃饭时,追着他去喂,不用每天听见吵闹的声音,更听不见他的笑声……这时我觉得很孤独,很寂寞。在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弟弟的调皮也能给我带来快乐。

  虽然我们身边有时发生的事情会使人烦恼,但是如果你仔细想一想,一定会感到其中蕴涵着的幸福。

《幸福》读后感2

  这个学期,老师推荐我们阅读美德少年文学故事丛书《奔跑的幸福》这本书。读了这本书,中间的每一个故事都感动着我。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吧!有坚强勇敢的江奇,喜爱阅读却被病魔折磨的徐逸焜,小机灵鬼朱宇丹,拼命三郎冯佳杰……我特别要为你们介绍以下两个人物的故事。

  江奇右手天生就是一团肉疙瘩,但他毫不气馁,克服重重困难,在学校运动会上的跑步比赛中取得了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在学习上,他学用左手写字、画画;在生活中,用左手骑自行车。为了准备跳绳比赛,他还把绳子绕在小臂上跳绳,结果他的残掌上被绳子勒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江奇的右手虽然是一团肉疙瘩,但他的手里却握着一颗坚强的心。我们也要学习他的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永远握着一颗坚强的心。

  北风呼啸,汪明慈上身只穿着一件薄薄的绒线衫和一件校服,下面只有一条单裤。这是因为他家贫穷,只有靠跑步的方式来取暖。老师发现后,给他送去了过冬的衣服。老师的关怀激励着汪明慈,他的学习成绩渐渐往上攀登。告诉我们不要为暂时的困难和贫穷阻挡了自己前进的道路,同时还要知道感恩。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每一朵花都要为生命怒放。他们身上发生的每一个故事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幸福》读后感3

  毕淑敏,是我国的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的硕士,地位在中国可想而知。

  她的文字清新而优雅,简洁而不失韵味。像春天的在春风中摇曳的雏菊,清新小巧楼台露重月辉清浅,雏菊扶疏影乱。像夏日炎炎中的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仙子,亭亭净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像秋日中的秋风红叶,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像冬天中的腊梅,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她的文字像咖啡要慢慢品尝,久久使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她写的文字都是真实的,却是摸不着,看不见的物品,却又价值连城。她教会我们怎样学会爱与被爱,学会如果一个人从不撒谎,这便是世界上最可笑的谎言与笑话。她告诉我们很多很多,我钦佩毕淑敏的文字。

  她的文字具有丁立梅的优美,具有梁衡的哲理,具有辛弃疾只能用羊毫软笔代替刀枪的豪迈,具有李白的飘逸胆大,但却又有着独特的风格。她的文字像桂花娇小但芬芳,使人难以发现。

《幸福》读后感4

  最近在读毕淑敏的《恰到好处的幸福》,感觉在经历着一场洗礼。以前高中时候也喜欢她的散文“我很重要”,很敬佩她那种自信。

  《恰到好处的幸福》适合慢慢品尝,每读完一篇我都思绪万千,让我回味的不是那些文字,而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强烈感受着的东西。我第一次得以了解——那精神的三间小屋,是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的小屋,是装着我们得以生存的事业的小屋,是安放着我们心灵净土的小屋!第一次懂得获取幸福的方法很简单,它便是付出、分享和爱的感受;是遇事时所表现的豁达和淡然;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境界!

  很多人都在思索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其实应该思索如何才能在遇到问题时让内心做到恰到好处!毕淑敏说:“恰到好处,是一种哲学和艺术的结晶体。它代表的豁达和淡然,是幸福门前的长廊。轻轻走过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门环。”

  就像现在,我安静的坐在桌前,写下这些文字,旁边是一杯柠檬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我还记得早上课前时,我和李老师一起听孩子背诵所学儿歌,虽然他们还是不能进行齐背,但是我看到了他们的努力,相信他们会在六一展示中有很好的表现;上午课间活动时,猛然间发现平常不爱运动的宝宝竟然主动要求参与游戏;中午放学时,孩子们不用我的提醒就能手拉手站队,这一天又是一个好的开始!

  幸福是一种心的富足!我很幸福,希望你们也幸福!

《幸福》读后感5

  信手翻开毕淑敏老师的散文集,是第一篇,《提醒幸福》。开篇就让人有了感同身受的认同感: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仔细想想,确实如此。我们被提醒的,总是那些会让你猝不及防的灾祸,由此不经意间增加了对于危险的后摄抑制。我们开始在惴惴不安中预防,看不见的恐惧像乌鸦盘旋在头顶。

  毕淑敏老师或许同我一样不愿被警告苦难,她握起笔杆,向提醒的习惯发出质问:何不提醒幸福?

  幸福也需要提醒。那些认为自己不幸福的人断然不是真的不幸福,只是他们未曾发现藏匿于身边,融入在生活里的小幸福。倘若有人提醒:“喂,你的同学在你来晚的那天帮你做了值日,别忘了感谢他呀!”原来你的庆幸并不是恰巧教室很干净,而是别人默默帮助的小幸福。有人帮助你,有人想着你,还不幸福吗?

  当你到达站牌时公车刚好停在你面前;你路过的街道花儿盛放得刚刚好;食堂阿姨多给你加了一勺想吃的饭菜;图书馆恰好空了一个座位给你;出去玩是阳光明媚微风不燥的好天气;赶时间遇到一路畅通的绿灯……明明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连想想都能带来饱满的幸福感。就算别人给以不好的警诫也没关系,幸不幸福我说了算。我想要我幸福,所以我提醒自己提高对于幸福的警惕。

  当下是晴天,就别去顾虑明天的雨天,我们有一天时间准备一把雨伞;当下是春天,就别去着想尚远的秋天,我们有半年时间躲避枯荣的秋景;当下是丰年,就别去忧虑可能的灾年,我们有一年时间预防不利的气候;现在是幸福的,就别心患未知的苦难,我们有永远享受幸福的权利。

  幸福的时间无限长:从前,如今,以后。

  是幸福贯穿时间,或是时间承载幸福,亦或是幸福等同时间,都无所谓。因为幸福无关乎时间,你就是幸福的!

  无所不有时是幸福的,因为我拥有想要的一切;一无所有也是幸福,我还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疾病缠身也是幸福,我依然怀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的躯体不复存在的时候,我的灵魂仍旧是幸福的。那时,我会停留在我生活过的空间,回忆我在人世存在过的痕迹。然后作为旁观者,静看每一个人,在局限的空间里完美着自己的世界,幸福着自己的时间。

  时间担当了幸福的闹钟,你听,他在提醒你。

  幸福出没!请注意。

《幸福》读后感6

  作者在电视上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一个身材小小的女孩,脸上带着微笑,眼里却闪着泪光。小女孩讲述着她读小学时的经历:“冬天,我趴在教室外的墙上听老师讲课。老师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班上没有一个同学回答出来,我毅然把答案喊了出来。老师推门出来看,感觉非常惊讶,我吓坏了,就从墙上掉了下来。老师被我的行为感动了,偷偷收留在班里和学生们一起上课,一直上完小学,不告诉学校。”女孩小学毕业考试全县第一名,可是没有一个中学录取她,因为她没有双手。女孩的母亲脑子出了毛病,每隔一段时间就出走,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双手就是因为母亲失去的。

  主持人问她:“你的双手是因为母亲出走而失去的,你有没有恨过她?”女孩想也没想就回答:“没有,从来没有,我爱她,我总是觉得对不起她。”女孩缀学在家,除来要给父亲、哥哥做饭,还自学中学的过程。因为女孩没有手,所以她用两只脚切土豆,她切得很细。女孩还表演了书法,写上了端庄的四个大字:我最幸福。

  我想,如果我们心里都装着四个字:我最幸福,那么我们对生活是不是就会多一些热爱,少一些仇恨;多一些奉献,少一些索取;多一些感激,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平和,少一些牢骚呢?如果你也像那个女孩一样大声地说:“我最幸福!”那么你会发现生活里有更多美好的东西,你的精神也会焕然一新。

《幸福》读后感7

  得知学校又要给老师们配书读了,我的心理是十分的渴望,因为每一次读完学校下发的书,都会让我沉思许久。也许这就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吧。很多事情,书里面会给你很多生活中的提示。刚拿到《真实的幸福》,并被这本书的名字所吸引。什么样的幸福才是最真实的幸福的,怀着憧憬,喜悦的心情翻开,第1章《为什么要幸福》就深深的吸引了我。“大学毕业照上,有的人笑得很灿烂,眼角挤出了鱼尾纹;有的人只是礼貌性地提了提嘴角,笑容的不同能预测未来的幸福吗?”回想起来,这不就是我们当时的情景吗。有的人则是官夫人剪彩的微笑,有的人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他们的微笑可以看出以后的生活,生命是否完美,是否幸福。《真实的幸福》这本书用简单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怎样才能变得更幸福。其实每一种生活都有它的味道,只要你细细去品味。生活很简单,幸福也很简单。用心去感受,幸福在一句温暖贴心的问候里;幸福在一碗热腾腾的饭菜里;幸福在一杯香浓的奶茶里……。

  书中将幸福理论定义成这样:生活的品质等于幸福的时光减去不幸福的时光。如果想要提升生活的品质那么我们就需要增加幸福的时光。相对于乐观的人来说,他们更具有幸福的特质,乐观的人把目前的困难解释成暂时性的,自己具有主控权。想想自己,不正是拥有幸福的人吗,乐观的我,在同事的眼中,朋友的眼中,从来都没有烦心的事情,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想成这是都是暂时的,会过去的。相反,有些悲观的人则认为他们的困难是一辈子也逃不掉,倒霉的事情一桩接一桩并且是自己无法操控的。我认为乐观的人更容易感觉到幸福,而悲观的人则常常感到不幸,这主要取决于他们对困难的态度。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去对待,面对事情的心态对了,解决起来也就很顺利。

  现如今,我们大家都生活在一个有压力、抑郁的时代。我们总是想要得到更多,总是在不断地去寻找自己的目标,实现意义和价值,不断地去朝着目标前进,去完成我们的意义。自己也曾经不断地想要去修正自我,用已知去衡量好与不好,实现着塑造的教育成果。再次想来,过分看中目标的人生必然是苦多乐少,因过程总是比较长。在这种人生面前,快乐就好像是海市蜃楼一样,引诱人不断地向前奔跑。只为了能够饱饮一顿甘泉,却在痛苦与压抑中等待一生。记得塞利格曼博士说过:我们看待世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接受的,另一种是改变。如果你是个举棋不定的人,你别无选择,只能时时忍受痛苦的折磨。你的工作、你的健康因此要付出代价,你的心境永远是阴暗多雨的。但是如果你学会了因地制宜,视情而定,你就可以随时因需要而选择地改变它。例如午夜梦回,躺在床上思考的不再是如何一天天的减少痛苦,而是如何使自己的生活越变越幸福。

  少一点物质的追求,多和自己的内心对对话。不需要很多规定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自己的心灵必然会告诉我们什么是最合适的,最美的,最有味道的,什么是最正确的答案。在生活中工作中去找到那个真的我,去找到那个快乐的自己,去找到那个幸福的本身,去找到最自然的状态。并在不断追求幸福快乐中不断地鼓励自我,发展自我,尽可能发挥自我所长,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和条件,必能获得积极的生命状态。认同自己接纳自己,必能有新的提升。

  把心头的负重都缓缓放下,用鱼儿在水中悠然的姿态去肆意,发现悠闲才是生命本身的一种自然状态,悠闲无法刻意去创造,而要靠心去感受。工作之余,携三五知己一起去公园散步,则可以忘情无极,优哉游哉,不知不觉地坠入了悠闲的境界。待休息调整好身体的状态,再投入紧张的工作,则会更游刃有余而且快乐。也许我也正在不断地错身中努力在创造遇见快乐自己、幸福自己、满足自己的。正所谓“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喜欢悠闲自在的生活,静静地享受阳光,不想去争也不想去抢,做好我该做的,然后好好享受平淡的幸福。因为知足,所以快乐;因为懂得,所以珍惜。

《幸福》读后感8

  转个弯,就能遇见幸福——题记

  幸福的秘密

  曾几何时,幸福——这个亲切温暖,总在不经意间偷偷让我们嘴角上扬、心渗温馨的可爱精灵,仿佛不自不觉间消失了踪迹,仅在记忆的一角留下它的倩影。生活的剧幕下它演变成了一出现代人内心渴望却又遥不可及的甜蜜童话,一个停留在书本上的美丽名词,带上了几分熟悉的陌生。然而,真是这样吗?

  在暑假里,偶得这本《转弯遇见幸福》,作者易圣华透过对生命、自然的体悟,对俗世生活进行全新的审视,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展开入情人理的分析,逐步揭开幸福的秘密。告诉我们:其实幸福离我们并不遥远。这是一本打动了两岸三地“上班族”的心灵励志书,曾引发多个盗版本,被盛赞为“文笔流畅、说理透澈,于无形中感染作者对于自然、和谐的关怀与期望,令人印象深刻、非常感动!”

  成功即幸福?

  在书中作者提出幸福是一个整体而不可分割的概念,幸福生活包括四大主干:情爱、事业、健康、性灵,并娓娓道来四者之间和谐并进、均衡发展的秘诀。深邃的哲思,轻松灵动的文学美感,是现代都市男女的思想体操、心灵鸡汤,也是工作生活的指南。 作者在开篇帮我们重释了多年来对“成功即幸福”的误读,不少追求多年成功的人也开始意识到这一点。

  这不禁让我想起好莱坞女星英格丽·褒曼的一句话:“成功是得到你想要的,而幸福是得到了才想要。”多年前,还带有一脸学生时代特有青涩的我因其独到的观点将它记下,随即便搁置了,一晃便是好几年,只是当时我并未懂得,可随着时光的洗练,这尘灰多年的箱底话却仿佛愈加清晰地时不时浮动在了脑海。直到翻阅过这本温馨的小书,那瞬间捕获却沉淀经年的体悟呈现了它的模样。它与该书作者的解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成功是我们所追求的想得到的,它是既定的目标,愿望实现事情就办成了。

  而幸福呢?什么叫你得到了才想要?我想,这已摆脱了“想要去得到”的束缚,因为幸福本身并不需要通过从外界获取某种特定的东西才能体现其价值或被感知。它更多的是源于自身,我们身心和谐的状态。那是一种不强求也不刻意的富足感,因心灵的富足我们拥有“得到了”的豁达与平和,而那知足状态下的“想要”无形中演绎成一种升华,演变为感受幸福的催化剂,不再是某种“想当然”的手段亦不是奢求,它来得自然又自由。知足与珍惜翻开了幸福的第一页。

  易圣华说:“成功和幸福是两架钟表,二者独立并行,预订和谐”。追求成功并非生活唯一目标,当追求成功后却发现离幸福并不近时,社会发展动力就该重新诠释了。在当今社会,我们不可能像古人隐居山林追求淡泊的田园之乐,那不现实也带有某种逃避的意味,我认为两者可以找到平衡。也如作者所言,“并非每人都能收获成功,但只要愿意,幸福人人都可获得”。我想,给成功一个理由先,在幸福的状态下,去“想要”,享受过程,岂不快哉?这样,即便最终成功的光环没有降临,幸福的空气早已将人的一路充盈得生气勃勃。

  幸福可遇不可求

  作者说:“幸福可遇不可求”。诚然,幸福在追求之时已失掉了它自然流露的本真,然而,仅用“遇见”来捕获这状态有人或许常感幸福与我们相遇的几率太渺小。很欣赏大学老师曾对我们说过的一句:“幸福是一种能力”。能力?不相信吗?看看周围,那一个个再熟悉不过的场景,生活片段,某个不经意的小细节,是否常常被“太平常”的眼光给过滤掉?同样的情境,有人感受到了身心的欢愉,而有人却只嚼出乏味可陈的平淡。幸福需要被提醒?幸福是一种能力,发现并感受的能力,很多时候不在抱怨着的远方,或许只在一回眸的距离就把它瞧见。

  正如作者在书中列出的1001个幸福瞬间,不熟悉吗?人人都在经历,可几人驻足和它打声招呼或听听它的唠叨或捋捋它些微凌乱的头发呢?幸福应像手中的空气,是流动的,不要试图去抓住,因为在急于看抓住成果之时,它已跑散;把手摊开,用心呼吸,会发现它早已步入你的身体,又随之呼出来到整个世界。一切都发生得自然,自心出发,由身收纳,身心平衡,内在和谐即是幸福。

  传递给我的声音

  想毕是作者要传递给我的声音。我们怎样培养这样感知幸福的能力?作者从生活具体的四个方面为我们展开:从爱情亲情友爱论及的情爱,由工作到梦想推及的事业,以身作载体的健康,掌舵人生方向的性灵。用一只温情的笔将一个个平实的故事娓娓道来,穿插其中的或名家或凡人的一两句警言妙语,常能将我们日常遭遇又困苦的心境道破。引人深思又不尽反复呷味。在谈及工作中,有这样一句“当享乐成为生活中主要事务时,它就不再是享乐了”,这样的状态常在一个期盼已久的长假到来后贸然又强烈的袭来。

  生活的高压快节奏,长期战备状态下的疲倦感,过细专业分工下的渺小感,对所做工作的不明确的意义感,都让我们难获工作的愉悦感,我们总期盼着一个彻底的假期来享受生活,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享受之时”不再享受了,怎么回事?作者以弹簧作喻描述幸福,“它有时像弹簧,需要有些压力才能弹得更高,有此托衬才更显价值。”由此可知幸福不同于享乐,纵然置放松祥和的背景之下也有其独特辩证的存在。着实叹谓作者的哲思。

  书中时不时闪现的智慧的火花,难于一一详尽。但那份置于案头或枕边,随时翻阅的心情,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感!

《幸福》读后感9

  幸福是什么,做老师的幸福是什么,老师们聚在一起,听到的很多都是抱怨。的确,我们的付出和收获总是那么不成正比,在这样的心境下,在这个社会,我们都觉得做老师没有什么幸福可言。

  俞老师告诉我们,人来世上,不是来获取什么,仅仅是来体会一种叫幸福的东西。上帝让人握着拳头,是想让人低头看看,手心有什么。学会低头,看看支撑自己的土地,心存感激,于感念之中体会幸福,于幸福中谋得力量,用这份幸福的力量支撑起高贵的头颅、深邃的世界、踏实的`劳作,如此不断往复,幸福,便常驻人心。学生们都说他是位好老师,但是又说不出他好在哪里。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一位另类的教师,但是他却相信平平淡淡才是真。他说其实幸福就在身边,低头就能找到。

  《低头找幸福》书中记录了俞老师的成长经历。俞老师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很多名师都是经过千催百炼才出来的,但愈老师却没有,他是一名农家子弟,没有任何的背景,在评为特级教师之前,没有参加过任何大赛,没有拿过一个大的教学奖项,甚至刚当老师的时候,连领导都不看好他,他除了教书,就是读书,看起来非常平淡,但却是生活的真味。俞老师用心积淀了影响他一生的心智财富。那些来自学生的感悟,来自阅读的给养,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让他的思想变得成熟、深刻。

  俞老师说:“虽然我不怎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但我有责任心。一走进教室,我想的就是要把书教好。虽然领导不怎么赏识我,但学生给我的动力更大。”他为人朴实,他的课更朴实,没有华丽的手段,很少用多媒体,大多数就是一支粉笔到底。他甚至就把别人刚上的课,也可以上的让你折服,是他的课却透射出一种朴素的、安静的、灵性的、智慧的美。

  我佩服的是俞老师竟然用学生的一句无意的话成为自己当老师成功与否的标准。我们上课也经常因为课堂纪律而大伤脑筋,总有个别孩子不听话而让老师不得不停止教学进程来维持纪律,我们也经常会因此而对孩子们进行一些惩罚,比如,扣除班级的荣誉分、通告班主任、通告家长等。俞老师也曾经遇到这样的问题,他给学生立了这样一个规矩:“上课讲话不要紧,但不要吵到让我停下来维持纪律。让我们停下来也不要紧,但不能让我一堂课上停三次。”否则就让孩子们在放学后静坐15分钟。当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后,班上的一位同学给俞老师提意见了,认为这样做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当时的俞老师并不以为然,还理直气壮地跟这个学生说:“好的纪律是好的学习的前提!”第二天,这个学生给他回复了这样一句话让俞老师陷入了沉思:“俞老师,如果你能让他们忘记吵,算你厉害!”是啊,一堂课能够让听的学生忘记吵,全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多么难得!他需要的是一堂精彩纷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掌控。从此,俞老师的上课目标发生了改变:“我就是想把课上得让学生忘记吵”。()视学生为老师的老师是多么难能可贵,它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基础上的。教师的教学工作离不开学生,在很多时候,从学生那里的来的信息的却可以帮助我们成长。

  印象特别深的是俞正强老师的关于教学设计的看法,关于课堂教学的艺术,无非八个字:即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俞正强老师“清晰立序,朴素选材”,把一节在大多数教师看来很平常的课教得富有智慧,给学生以轻松、以深刻的感觉和认识,按照他的教学设计,把数学抽象性特点表达得非常清楚,我看后有一种绝妙无比的感受。

  在他的“谬论”中,我最欣赏的是关于工作责任心的描述。我们经常在总结、专业评定中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如何忠诚于教育事业、如何热爱自己的学生,从来都没有提到自己对这份工作的责任感。俞老师认为对待工作,“责任感比热爱更重要”,他自己本身不是因为热爱教育事业而成为老师的,而是在已经为人师时才激发他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心。

  当一个人行将结束其行程的时候,终于无力地低下高昂的头,突然发现,幸福就在我们身边,能不潸然泪下吗?让我们一起低头找幸福吧。

《幸福》读后感10

  利用空余时间拜读了张文质主编的《活着就是幸福》一书,感悟到了文中许多的经典阐释,本书以震撼心灵的生命故事为主体,配以短小精湛的“生命感悟”。我们从中不仅可以阅读到感人的故事,还可以获得许许多多教育教学及人生道理。

  书中的一些片段,让我获得了一些情感上的共鸣。“宽容就是温柔中的美丽,它脉脉温情,但震撼力却足以使我们笑靥如花或泪流满面。宽容作为人类文明衍生出的一种美德,在经历了几千年社会进步之后依然熠熠生辉。宽容不需要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也不需要两肋插刀,肝胆相照。有时一个温和的眼神,一个温馨的微笑,一双温润的手,就会使人感到温暖,从而产生力量。”

  宽容就像春天的燕子,为我们衔来醉人的春光;宽容就像涓涓细流,时时滋润着我们粗糙的灵魂;宽容是一曲深情的乐谱,为我们弹奏出动人、圣洁的音韵。

  回想一年级时碰到的一个个让人头疼的孩子,其中那个孩子的印象一直在我的印象中:他长得胖乎乎,白净的小脸上嵌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开学第一天的数学课,其他小朋友为了表现自己,都想在我这个陌生的老师面前表现自己,坐得很端正。只见他朝我看了一下,就从课桌里拿出一瓶澄汁就津津有味地喝了起来,我见了就走过去轻声对他说:“小朋友,你现在是一年级学生了,上课可不能吃东西、喝水了,知道吗?”他朝我瞥了一眼,继续喝,我想第一天出现这种状况还是情理中的事情,就顺手帮他把水瓶盖好,放进课桌里。那想这孩子见我动了他的水瓶,象一头被激怒的小狮子,马上站起来伸出小拳头就是朝我身上一拳,我呆住了,“这么大胆,无法无天了”我一股怒气直冲,但教师的职责让我一下子强压心中的那股怒火,我故说“呀,这小朋友的小拳头这么有力,老师相信他劳动一定很勤快,接下来他一定会用他有力的小手为我们班服务的。”他也惊呆了,他想这个老师怎么没批评我,反而表扬我,我的不按常理出牌让他有点局促不安,他一下子也安静下来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始终以一颗宽容的心来教育他,对待他。一个学期下来,家长来反映说,这孩子进了小学确实进步了很多,懂事了很多,家长喜悦的心情激动不已,我内心也涌动着一个信念: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要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

【《幸福》读后感】相关文章:

幸福中国读后感08-26

提醒幸福读后感08-26

幸福了吗 读后感08-17

提醒幸福读后感04-04

提醒幸福读后感04-03

建设幸福祖国读后感08-11

幸福中国的读后感08-11

幸福的秘诀读后感08-11

创建幸福中国读后感08-15

真实的幸福读后感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