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儿》读后感

时间:2021-01-22 15:42:0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歪儿》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歪儿》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歪儿》读后感

《歪儿》读后感1

  《歪儿》是冯骥才先生的一篇回忆童年往事的叙事散文。它写的是作者小时候同男孩子玩耍时的游戏风波,文章将男孩子们玩“踢罐电报”游戏从欺负歪儿到帮助歪儿的转变过程娓娓道来,让人感到丝丝入扣。文章以“踢罐电报”游戏为线索,串连起了歪儿坐庄——歪儿挨骂——歪儿退出——歪儿回归等事件,呈现了少年生活的本来面目,形象可感。

  精美的名家美文,常常能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特点呈现出来。《歪儿》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起到了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旨的作用。把握细节是阅读《歪儿》的难点,读透细节才能真正领略作品的文意。

  文章第四段极力渲染“我”在游戏中的迅猛威风:“尤其是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丁零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这一细节刻画作用有二:一是与歪儿的疲于奔命形成对比,表现了“我”和伙伴们对歪儿的欺负;二是为下文写我们对歪儿态度的转变作了铺垫。写歪儿的善良,“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这个细节折射的是歪儿这样的心理:听得出来,没有长铁罐儿,大家玩的都没那么起劲了。真想下去同伙伴们一起玩,可妈妈不许呢。不管怎么样,还是悄悄把罐儿扔下去,让他们玩得开心点吧。歪儿的善良就此展现出来了。这一个细节所传递出的宽容和感动,更让人眼前一亮。

《歪儿》读后感2

  质朴、口语化的语言是老舍一贯的风格,光是《歪毛儿》这个标题就够读者玩味了。读老舍的《歪毛儿》,需要细细的品味。如果你只读一遍,有可能并没有理解老舍表达的意思。 作者通过描写儿时玩伴白仁禄一生都没有变过的性格,表达出对现实社会虚伪黑暗的不满。

  作者标题取名《歪毛儿》也因生活化的语言,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歪毛儿就是从未改变过的要强的白仁禄。“歪毛子”、“小坠根”,这是时代的产物,通过这样的打扮,也很贴切的烘托出了人物形象。作者首先交代了白仁禄“歪毛儿”绰号的由来,紧接着描写了年少时期歪毛儿倔强的性格,“每逢背不上书来,他比老师的脾气还大。他把小脸憋红,鼻子皱起一块儿,对先生说:“不背!不背!”不等老师发作,他又添上:“就是不背,看你怎样!”通过背书这样简单的例子,就将人物的性格描写的十分明显,与他清秀的脸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奇怪,这么清秀的小孩,脾气这么硬。”这让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对于十多年后的相遇的描写也是非常精彩的。作者开始并没有认出这位卖书的人,而是通过一些列细节的描写:“一双极旧的棉鞋,袜子还是夏季的单线袜。别人都跺着脚,天是真冷;这双脚好像冻在地上,不动。” 作者被似曾相识的这股高傲的劲儿给吸引了,才认出了原来这是“歪毛儿”。鲜明的性格让人记忆深刻,永远难忘。而后在作者家中通过全程的语言叙述,描写出歪毛儿对人生、社会的感叹。原来他依然是那个独立特性的性格,始终如一。现实的残酷并没有让他软弱,他仍然这样自我独特,不屈服。“是我这两只眼睛作怪。”这是白仁禄的自述,他用“病眼”来形容自己。这哪里是“病眼”?这是一种愤世嫉俗,我行我素,永不屈服,富有强烈的正义感的精神。面对这样黑暗的社会,就需要这样的精神,而不是一味懦弱顺从,这也是作者所想表达的。

  最后临走时的一句引人入思的话:“ 人生真不是个好玩艺”。主人公到底会不会因现实生活改变?将来的命运会是什么样的?我想答案应该很清楚。

【《歪儿》读后感】相关文章:

歪脖树作文06-07

东歪西倒造句-东歪西倒的意思05-02

雨儿读后感04-28

仙女蜜儿读后感08-17

菌儿自传读后感08-17

问题非儿读后感04-08

上梁不正下梁“歪”07-13

我在乎那棵歪脖树06-06

歪脖树作文500字10-28

驴打滚儿读后感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