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吴文光的读后感
自从踏入教师岗位以来,一直忙碌于教育教学,很少有时间去读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学校安排的必读书目,于是不敢有什么闪失,每天抽出一些时间算是看了一遍。
正如伊建莉在为本书写的序中提到的,“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说的很对!
教育教学岗位上最令人不解的是,有的教师把毕生的时间和精力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并且获得了很高的个人荣誉、职称,却始终是个门外汉。他可能干劲十足,却不过是一个附庸者,所以也是无力者。这一点,只要看一下那些经常获得各种荣誉、先进称号的教师,但班级里的孩子们并不快乐。这样的教师,教室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讲课的场地,他们天天站在讲台前,却从未影响过教室,所以,40平方米的教室永远只有40平方米。的确有点悲哀。
雷夫,这是一个让人感动的`老师,这是一个创造奇迹的老师,这更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他的智慧,来自于他的一个个的小点子中,而他的博学更是贯穿于她的整本书中。在整本书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雷夫老师自己读了很多书,并且他也在教她的学生怎样去读书。他教育的六个阶段,来源于劳伦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六阶段"的灵感;他用实例告诉孩子,他的知识来源于书本;他选用学生们喜欢的演员的朗读故事,让孩子们着迷;他会在读中按下暂停键,了解重点,展开讨论;他会教孩子们选择哪些适合自己的书,并帮助他们来阅读,了解故事的背景,和孩子们讨论.....经过他的引领,他的学生们确实感受到了书的乐趣,体会了书中自有黄金屋得道理。
读书对于老师来说多么的重要。一日,走进五四班梁天啸的博客,这个十岁的小家伙暑假看了47本书,看后我有些汗颜,此时我觉得他是我的老师,坚持这也需要毅力。47本书是个不小的数目。爱反思的我内心有些触动,回家有孩子的缠绕,我为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放学后读书半个小时。因为不爱读书的教师终归会穷途末路。
【关于吴文光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1.吴文英:浣溪沙
2.吴文英:浣溪沙
3.吴文英:浣溪沙
6.吴文英:祝英台近
7.吴文英:花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