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大伾山导游词范文
导语: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浚县大伾山导游词范文,以供参考。
各位游客:
我们面前这座山就是大伾山,有位知名作家曾经写了这样一篇文章《相见恨晚大伾山》,开篇第一句就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为什么这位作家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
大伾山景区所在的浚县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景区是国家 4A级景区,河南省首批文明风景旅游区。海拔135米,面积1.66平方公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大伾山不是崇山中的峻岭,却是平地突起的孤峰,它函盖了天时,占尽了地利,在中原大地上孤峰独秀,千百年来成为人们向往和梦寐登临的一座圣山,刘秀在山上设坛祭天,李世民登山拜佛,王维、明等数位文人雅士作诗赞颂。所以,曾经有人这样描述大坯山:走进这座山,仿佛走进了一座历史文化宝库,触目所及尽是历史碎片,漫步之中,不小心就会踢到国宝。在这座山上,有历史悠久的天宁寺,清静幽雅的吕祖祠,气势巍峨的大佛楼等等。大石佛身高八丈,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此外还有460多处历代名人的摩崖题记。这些都将为您今天的游览增加无限的内涵和乐趣。
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叫百猴路,路两边的栏板和望柱上雕刻的全是猴子。这些大大小小的石猴利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刻画的活灵活现。在这边可以看到“猴子娶亲”、“赛马情话”、“父子情深”等等。有人数过是 1986只,如果哪位朋友有兴趣的话可以数一数,验证一下这个数字是否准确?
耸立在我们面前的这座牌坊叫“恩荣坊”,牌坊是国家表彰的典范、是家族荣耀的象征,也是用石头雕刻成的勋章。这座恩荣坊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五年( 1617年),是当时的皇帝为了奖励孟楠家一门三进士而赐建的牌坊。
牌坊共分为七层,第一层刻的是“二龙戏珠”,第二层刻着四个大字“龙章宠锡”,就是圣旨恩赐的意思,第三层刻的是“八仙庆寿”,第四层刻有一行字:“敕封承德郎南京工部主事孟含霓”,孟含霓就是孟楠的父亲。第五层是“竹林七贤”图,说的是在魏晋时期七个有名的文人:稽康、阮籍等人,在山林中饮酒作诗的场面,第六层刻一行字:“赐进士第承德郎工部主事孟楠”。孟楠的爷爷孟继,因孟楠也被皇上敕封为同进士出身,孟家正好是一门三进士。最下面一层坊上,左边是三个人骑着高头大马,右边的城门中有一个人探出头来张望,城门外还有仙人护佑,刻的就是孟楠祖孙三代“衣锦还乡显荣故里”的情景。
走完了 163阶百猴路,现在所站的位置是大伾山广场,站在这会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大伾山是一座青石构成的山,在山崖的石壁上,题有“大伾山”三个字,这三个字是在20XX年的时候,由素称“军中第一笔”的书法家李铎题写,次年春季摹刻的,每字大3.5米,气势磅礴,引人注目,大伾山也称禹贡名山,早年大禹治水曾到过大伾山,《尚书禹贡》篇中记载的非常详细。
天齐庙,始建于北宋,供奉的是东岳大帝黄飞虎。我们看到的中间这两根滚龙飞云石柱就是整个庙宇的灵魂了,它是原殿之物,雕刻的相当精美。我们平时所看到的石柱大多都是圆形的,而这两根龙柱却是方形的,十分少见。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太平兴国寺,创建于五代,寺号是北宋第二代皇帝赵光义用自己的年号敕封的。院内有一通立于太平兴国二年 (997)的石碑,为《敕赐太平兴国寺》记碑,详细记载了当时有寺无号,众僧人呈报朝廷,皇帝赐封的过程。
寺里的朝阳洞因洞口向阳而得名,开凿于明代,洞中端坐着文殊、普贤、观世音,出了这个洞再来看一下这棵奇树千眼柏,在树身布满了无数的小孔,看起来就像许多小眼睛一样。 这是大伾山上最早的一方题记,题于唐建中元年(公元 780年),距今有一千多年了,当时唐代的谏议大夫叫洪经纶,奉旨到河北魏博调查田悦私养兵马之事,回洛阳路经大伾山,刻下了这一方摩崖题记:登于大伾,禹所经过,顶凸坤仪,根压洪河,天生忠良,济物洪多,山灵河神,卑环海戢戈。最后一句表达了这位谏议大夫愿刀枪入库,四海安定的心情。
现在我们到了天宁寺,也就是大伾山王牌景点——伾山大佛所在地。这通《准敕不停废记碑》与伾山大佛的命运密切相关。在历史上,有籍可查的废佛事件,大的就有四次,被称为“三武一宗”废佛,其中后周周世宗柴荣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所以对天下寺院进行了整顿,当时废掉了佛寺 30336处,仅留下了2694处,天宁寺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柴荣规定,天下寺院有敕额者可以保留,没有敕额的全部停废,当时天宁寺没有敕额理当停废,因由伾山大佛,柴荣就下发了一道圣旨,准许黎阳大伾山寺不停废。天宁寺才得以保存下来,而这通石碑是历史上记载柴荣下令灭佛事件的唯一一通保存下来的石碑,所以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藏经阁内原藏明代大藏经书 6053卷,建国初运到新乡(即当时的平原省)博物馆保存,是不可多得的明代佛教文献。
伾山大佛,是一尊善跏趺座式的弥勒造像,距今已有 1600多年的历史了,是全国最早的大型摩崖造像,比乐山大佛早450多年。它依山而凿,高与崖齐,通高是22.29米,比洛阳龙门的卢舍那佛高5.15米还多,所以被专家称为“全国最早,北方最大”。
如此浩大的工程,特别是在生产条件较差的 1600多年前,它的雕凿是很艰难的,这就决定它必然是宗教与皇权相结合的产物。十六国后赵时期,北方的皇帝叫石勒,他习惯用武力去征服一切,这时从西方天竺国来了一位高僧佛图澄,他本来是来中原宣扬佛法的,但却看到了生灵涂炭的场面,于是,就用幻术取得了石勒的信任,石勒封他为国师,并大建佛寺,还听从佛图澄的'建议,开凿了这尊佛像,在这时,宗教与皇权很好的结合起来,佛法也终于第一次在中国得以大力推广。
大佛又称“镇河大将军”,当时黄河水从山脚下流过,频频的泛滥成灾,百姓们苦于水患,又无力抗灾,就把希望寄托在天神身上,佛图澄建大佛,不仅得到了皇帝的支持,还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因此,当地人也称它“镇河大将军”。
我们再来看他的手势,是左手扶膝,右手曲肘前举,手心向外,称为无畏印,可四川乐山大佛所做的无畏印,却是双手扶膝,为什么同样的印势却是不同的动作呢?这其中有一个很形象的含义,乐山大佛是三条江的汇合处,双手扶膝表示使江面平稳就可以了,我们这尊大佛意图也非常明显,就是要把黄河水给推走。
大佛承载了 1600多年来的沧桑,历代以来,佛事的兴废,风雨侵蚀,兵火损毁,都会给大佛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虽然今天我们看到的大佛比较沧桑,比较简单,但是却是丝毫不能降低他的艺术价值。和其他许多真正的艺术一样,他的生命价值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立体的,从历史、宗教、艺术角度来说,他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它的服饰,纹彩雕刻的特别粗眶,简单。特别是看到洛阳龙门石窟的卢舍那佛之后,觉得那种雍容华贵、精工细凿的美是很吸引人的,
而这尊大佛集中体现了早期造像古朴雄健的艺术风格。
大伾山有三大特点,一是文物古迹多,二是古树名木多,第三就是摩崖石刻多。从唐代到民国保存了 460余处摩崖题记。可见大伾山的文化是多么的丰厚。人们只要提到大伾山都是这样形容的:“一座县级小城因为一座山而成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一座小山因为有了千年以来的文化积淀而成为历史文化名山”。可以这样说:这座文化名山的文化精髓就是摩崖石刻了。用“一字一境界,一书一人生”来形容大伾山的石刻文字一点不为过,现在就让我们来具体感受这第三多——石刻文字。
在伟观亭的旁边有元代题记“大伾伟观”,还可以看到一处以回鹘文字译写的佛教的六字真言,回鹘文是以北方突厥民族所使用的一种文字,后来回鹘人改信了伊斯兰教,回鹘文也被阿拉伯字母所取代, 16世纪后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山上很多诗句都是描写大伾山秀丽壮美的山色的,明朝爱国将领卢象升的《大伾山诗》就是代表,卢象升是常州宜兴人,明天启进士,历任大名广平顺德兵备按察使、兵部侍郎等职。崇祯年间任大名知府,十一年清军大举南侵,他奉命督师,号称督天下兵,后来在与清军的激战中战亡。这首诗是他任大名知府时所题。诗文为;“伾山矻如此,绝巘引薪萝??”这首诗是回应了明的那首诗,描写了大伾山林木山石皆峥嵘的景色。
在蔼蔼亭右上边有两处六字真言。一方为古梵文所写,古梵文就是古印度所使用的一种文字,而另一方是为八思巴文所写,八思巴文是元世祖忽必烈令国师八思巴根据藏族字母所创的一种拼音文字,始创于 1260年,即忽必烈登蒙古国大汉位的第一年。这种文字最初被忽必烈称为“蒙古新字”,不久即改称“蒙古字”,并确立为官方文字。让此种文字“可以译写一切文字”。按照忽必烈的构想是想用八思巴文取代原来使用的回鹘文。但是由于这种文字不太适合蒙古语言的书写与表达,所以仅仅用了110年就不再沿用了。这些文字成了元代少数民族文字得活化石。在大伾山上用汉、梵、回鹘及八思巴文所译写的六字真言共计11处,多是元代时所题写的。除了这些六字真言大伾山上元代题刻还有很多。但是元代在历史上通常被认为是文教不兴盛的时期,所以全国汉地佛教庙宇中属元代的题刻都为数不多,但是大伾山却不同,元代题刻不仅不比别的时代少,反而出奇的多。而且多种文字融于一炉,交相辉映,构成了中原大地佛教名胜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大伾山摩崖石刻中,最著名的应该是王铎的三篇题记,“仙崿”、“鹭涛虎岫”、“再至青坛”诗。王铎字觉斯,河南孟津人,明天启进士,曾官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春,王铎回乡为父丁忧,遭到兵乱,他投奔浚县好友刘尚信。在浚县名士原通政司通政使刘尚信等人陪同下,游大伾山写下了“仙崿”和“鹭涛虎岫”两篇题记。“仙崿”,“崿”做崖解释即仙山之意。“鹭涛虎岫”是采用的八分书题写。八分书本身是一种极难书写的书体,其字介于隶篆之间,这四个字写的可谓是气势恢宏,不可多得。而写景手法是一虚一实。“鹭涛”是指黄河云鹭翔集,“虎岫”指的是大伾山和龙洞幽深喷云吐雾。在返京的途中,王铎得到消息,说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崇祯帝已吊死煤山,他马上坐船南返。在仓促之间他又再次登上大伾山,写下了《再至青坛》诗。因为大伾山历史上曾叫青坛山,故名再至青坛。诗文为:“窅窅崇青色,中兴谥此坛??”诗的前面是回顾了大伾山的历史名望,最后两句是描写了作者渴望安宁,希求歇息的心理状态。王铎书法取法高古,博采众长,师长舍短,自成一体。他的手迹书法价值很高。
丰泽庙内,有三个天然的洞窟,最大的一个直径有 50厘米左右,是黎阳八景之一——龙洞祥烟。在洞口雕刻有五条蟠龙,摇头摆尾,呼之欲出。龙洞就是因为在宋代时求雨有应,被宋徽宗封为“康显侯”。旁边的这通石碑记载的就是这次封候的经过,碑首是用古梵文,回鹘文,汉文三种文字写成的。碑文再现了宋朝的碟旨体例,51方九叠大篆印章全都是“吏部之印”,说明了公文押印的重要性。碑文是宋代太师书法家蔡京的真迹,具有一定的历史书法价值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我们大伾山的标志性建筑———太极宫。因八面都嵌有八卦的符号,故又叫八卦楼。八卦的符号分别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中的乾方位是西北方,所以这一整座建筑从吕祖祠到万仙阁都是面朝西北。在门额上刻着“众妙之门”四个字。它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中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意是说道教的教义高深玄妙。这里就是一切玄机与奥妙之所在。八卦楼高 23米,分三层,
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体现儒家学说的地方,阳明书院。明弘治十二年,新科进士明送本地名臣王越的灵柩来浚县安葬时,见此风景秀丽,便在大伾山上讲学,由于听着甚众,后在此建书院以课诸生。
明即王守仁,浙江人,弘治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和书法家,最为突出的就是总结并完成了宋明以来的心学思想体系,被学术界奉为“心学大师”。
吕祖祠供奉吕洞宾,建于清康熙十五年,由知县刘德新主持修建,跟山顶的八卦楼是一条中轴线,依山而上,布局严整,左有紫泉别墅,右有霞隐山庄,可以体现出道家建筑的玄妙与幽深,而且从云封亭往上看,整座建筑在这里欣赏最有味道,特别是南北斗庙像一对翅膀,与八卦楼成飞升之状,这一组建筑是大伾山古建筑的精华。
我们沿青坛路下山,当年刘秀在山顶筑青坛祭天,封大伾山为青坛山。
走到青坛路半山腰,我们看到前面的小亭子叫怀禹亭,又叫歇歇亭,走到此处稍有倦意,正是:请君歇歇,且看对面太行;到此依依,莫不远怀神禹。从歇歇亭左转是一条曲径通幽的小路,这里是一个天然的氧吧,各位请跟我来一起做一个深呼吸,接下来我给各位讲个跟吕洞宾有关的故事。
各位游客,大伾山游览到此结束,欢迎下次再来。
【浚县大伾山导游词范文】相关文章:
1.写大伾山的作文
3.绵山导游词范文
4.骊山导游词范文
5.姑婆山导游词范文
8.观音山导游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