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突破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传统与突破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统与突破作文1
《中国好声音》中的哈林与那英风格迥然不同,他们提出的传统与突破就好像两个元素,不时的碰撞摩擦。而这传统与突破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是屡见不鲜。
传统的保守对于一些东西来说是必要的。
中国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在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里,有许多东西渐渐地被人们所遗忘,原本一个地区说一种方言的情况如今却却是越发的减少了,先辈们留下的文化也是渐渐地被人淡忘。传统的方式、文化的保留都这样如烟而散,文化的传承就这样慢慢断了。这些难道不要传统对待,这些文化遗产就这样摒弃了吗?有些许古建筑古遗迹被人工开发,或建成高楼,或变成乐园。这些本来应该传统对待的现在却是面临着被打破和遗忘的危险。
突破一直都是社会发展的主色调。
“不断尝试,不断改变,才会有所不同。”相对于传统的那种态度,这个社会的点点滴滴都应该有所突破,突破就是创新,突破就是改变。爱迪生与电灯的几千次实验;瓦特从低效率的蒸汽机中创新改良出新的版本;袁隆平研发出了更高产量的水稻。可见不断的突破创新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变。猫王突破传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摇滚乐手;贝多芬对于音乐的不断领悟使得曲传世界;鲁迅弃医从文,留下了一偏偏拨云见雾的文章。这些都给他们带给社会的巨大的贡献。这个时代,每个国家都在搞创新,每个国家都在求突破,只有突破,国家才能更加富强,只有创新才会带了新的力量。
《中国好声音》中,哈林对于突破自我,改变自己的观点;那英那种沉稳迈步,不打破常规不推翻传统的态度。对于这两点,我都表示认同,毕竟不同的角度都带着不同的亮点。但是,从大的角度来看,随意的打破常规并不见得有多好;过度的保守自我,拒绝突破也不见得能够安然无恙。
传统是一个层面,面对先辈们所留下的那些遗产,应该保守,应该传统。文化总是传统的,随意突破便有得变得不同,正如文字中一字改变,句意也变;对于生活,适当的创新也能更好地带来快乐发展,而过于改变,生活怎能不一团糟?传统与突破应当并存发展,适当发展,这样的方式,应该才更加适应吧。
传统与突破作文2
摘要:剔除传统作文教学的某些弊端,建立现代作文教学的新型模式,还学生自由写作的空 间。作文的源泉在于生活,在于发现,还要注重读写训练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修改自我作文,从而提高他们写作的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传统;教学;作文;写作;模式;修改;提高
从作文教学的长期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的作文教学,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但本人觉得,传统的作文教学,也有需要我们去探讨和反思的地方。相信每一位语文教师都熟知,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文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回顾历史,从吕叔湘先生质疑作文教学起,便有众多问题的存在,至今为止,这些问题已十分严重化了。例如,传统作文教学长期低效、思想僵化、泯灭个性、假话连篇等等。为此,本人认为在吸取传统作文教学精华的同时,还必须毫不犹豫地剔除存在的糟粕,还现代作文教学一个全新理念和崭新面貌。以下几点,便是本人创新作文教学的略些浅见,希望能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一、作文教学要突破条条框框的禁锢,还学生自由写作的空间
(一) 作文禁锢化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作文的主题通常都是规定了观念方向。例如小学生的作文无非都是写捡钱包、扶盲人过马路、为穷苦人捐款,拾金不昧等,至于他们实际上做了没有,教师则不去调查,只求作文过关就行。
(二) 作文模式化
譬如,同是做好事的作文,大部分学生居然都是写捡到钱包,然后等候失主,最后 “完璧归赵”。其实,做好事是有很多题材可写的,只可惜多数学生就局限于一个主题上了。
(三) 作文虚构化
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叶老的话就是要求学生写作文必须得要有真情实感,才能符合作文的本意。此要求正是
对学生们以上的“拾金不昧”、 “扶盲人过路”等模式化的作文提出了批评。如此,语文教师们就应该要好好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了。
所以本人认为,要突破作文条条框框的思想禁锢和束缚,教师就要给学生自由写作的空间,让学生在自由写作中培养自己的创作意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还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这就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到细心观察事物和用心体验感受,待到作文时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二、作文的源泉在于生活,在于发现
本人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常常发现学生由于生活范围过于狭窄,过于单调,以 至于作文没有什么内容可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每次上作文课时,学生便习惯性地拿起《作文选》来认真翻阅以便做个参考,可等到落笔写作时则参考少有,句句照抄就大有人在了。如果硬是要求不准“参考”《作文选》时,学生便多是咬着笔头,竟不知道如何下笔了。追根究底,确实是他们的生活面过于狭窄和单调了,但是没办法,他们见识就是少,又怎么能写出真实自创的作文来呢?有句话说得好“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生活中处处可学语文。确实,作文仅仅有生活还不够,因为在生活中,有的人有所发现,有的人却没有。这说明作文还要求我们有发现可写的眼睛,就是说只置身于生活中还不行,还要观察、感受、领悟。可以说,作文联系生活不是拷贝生活,而是感受、体验生活。因此,我们要教学生将心灵的感受形之于作文,并写出他们自己观察、体验的结果,作文才有个性,才有生命力。我有一个真实的.案例,就在上星期三的课间时间,天空正下起了滂沱大雨,我所教的那个班几乎全体学生都拥到走廊的栏杆处,伸出小手别有兴致地玩起雨来。直到上课的铃声响了,他们才一个个兴犹未尽地来到教室。正好是作文课,我便趁热地向大家介绍了几段写雨的好句子,果然刚读完,我的学生们便兴奋得一边点头称好一边用力地鼓起掌来。我便又因势利导,热情地鼓励他们写出自己刚才课间玩雨时的体验。很快,一篇篇充满真情实感和生活情趣的作文交到了我的手里。其中一位学生激动地对我说:“老师,我永远也忘不了今天的那场雨,我是一气呵成地写出这篇作文来的。虽然我还写得不好,但都是我迫不及待地要倾吐的思想。”这个案例正是生动地说明了学生的作文必须要有真情实感,这样的作文才是有血有肉并且出类拔萃的好作文。
三、读写结合是作文教学训练的途径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都十分重视读写结合,杜甫有句诗说得好:“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多读多写,读写结合,这是作文教学的一条基本规律,但是,本人发现,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对这条规律的认识尚不足,甚至曲解了。例如,一种常见的现象就是教师教了某课后,就让学生模仿该课的格式、立意,甚至语言来练习作文,还有的就是让学生读背优秀作文选,以应考试之用。可见如此教导下,学生只知套作文,根本没有自己的主观思想,也没有自己的感情、语言了。如此,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也就绝对的虚假了。这样的读写结合让学生走入了歧途,使他们受制于课文格式而完全缺乏了个人的创新意识,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只能养成套作的习惯,根本不利于学生作文质量的提高。在此,本人觉得阅读与写作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但是这两个心理过程是相互沟通的。读写结合就是在完成各自教学任务的同时,充分利用两个心理过程的特点,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例如,在作文教学前,我常常叫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去搜集更多的相关知识和更多的写作材料,如让学生广泛地阅读,对文笔优美,立意新颖的文章,更要熟读、吟诵、甚至背诵。如此,才能收获到“下笔如有神”的最佳效果。另外,本人还常常要求学生写随笔,养成边读边想边记的好习惯,这样读书的收获就多了,作文的内容也多了,当然,也就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空洞作文了。
四、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能力,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关键
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作文批改,学生知道毛病所在,懂得作 文之道。文章不厌百回改,学生的思维也在修改作文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原来条理不够清晰,表达的意思含糊,经修改后就能使思路明确,把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作文的能力也就不断的在修改中得到了提高。例如,本人每次在学生写完作文后,都会让他们交换着看,让别人对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提出较好的意见或建议,学生再自行自改。最后,我就对他们提出修改作文的常用不变之原则:修改作文主要从内容到形式着手,多在遣词造句方面下工夫,既要做到文从字顺,更要做到富有文采,促使学生在修改作文中提高能力,养成习惯。以此坚持下来,学生的作文水平便就日渐提高了。
【传统与突破作文】相关文章:
传统与时尚作文(精选8篇)07-08
春节的传统与现代07-13
突破自我05-22
突破常规作文1200字10-28
我与中国传统文化作文01-21
传统礼仪的批判与传承作文800字04-05
传统文化的现在与未来01-03
突破作文400字7篇12-20
话题作文演练-话题27:突破11-03
突破“习惯”的禁锢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