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逼我“上梁山”

时间:2017-05-16 14:46:33 教育随笔 我要投稿

儿子逼我“上梁山”


儿子逼我“上梁山”
说到名著,就想起那个暑假指导儿子读《水浒》的事儿。
暑期漫漫,不想让儿子在床上——网上——街上三点一线游走,读点名著,接受一下文学经典的熏陶的打算早定。无奈儿子CS、梦幻的痴迷大过四大名著,经过软硬兼施,黑脸红眼,终于跟儿子定下一天看三回、先过“水浒”后破“三国”的“君子协定”。儿子捧书悻悻而去,我便乐得再续“周公缘”。
刚要迷糊,儿子提着书,嚷嚷着进来,眉头拧成999个中国结:“这水浒该不是神话故事吧,怎么上来就是洪太尉放了三十六天什么星,七十二地煞星,这是咋回事?”“是天罡星。”我慢条斯理的解释,“加起来不就是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么。”说这话,其实心里也犯蒙:哪来的洪太尉放魔之说啊?
“这魔跟梁山英雄有什么联系啊?”儿子继续不耐烦的追问,见我欲言又止,又说:“你读过水浒么?”那神态里只有怀疑和不屑。
“我咋能没读过呢?我小学就读完了四大名著。”维护尊严重要,我肯定的说,“至于洪太尉的事,可能是个楔子,就是引子————-”
“什么叫楔子?跟梁山好汉有直接联系么?”儿子追问,见我踌躇,竟然不耐烦的将书往我怀里一丢,出去了,最后扔给我一句:还是你先读读吧。
看着翻卷了一页的《水浒传》,不禁想起自己读水浒的经历,记忆中我读的“水浒”最完整的版本是邻家十几本水浒连环画,还有刘兰芳的评书《武松传》,要说名著版本,那就是爷爷枕边那本上来是第三回,结尾是六十几回的“金大才子的腰斩本”(爷爷语),至于洪太尉那事儿,我还真说不上。想着想着,不由看起了这书上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一回完了,方知原来如此。于是想到:总强调名著得读,儿子对名著一无所知,本无兴趣,而上来第一个槛我却不能帮其迈过,这读的.兴趣又怎能培养起来?看来自己还真的得再回“梁山”补补课,于是索性正襟危坐看将起来。
儿子的读书计划自然照样履行,那楔子的事儿最终还是我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对儿子进行了细细解说,此一百零八与彼一百零八的渊源纠葛也得以廓清。不仅这一回,百二十回我也不敢稍有懈怠,因为多事的儿子太多发问:水浒中的扈三娘怎么这么不女人,梁山人灭了自己家人,她却能死心塌地去梁山?这黑三郎宋江该不该称“忠义”?方腊是农民起义领袖,梁山人平了他,那梁山人还称英雄好汉么?————-明明是儿子读名著,我却成了拷问的对象。但转念一想,读名著就得走进名著,儿子这不就是在名著里转悠么,自己的目的达到了,该高兴才对。于是我便乐此不疲的跟儿子上网查资料找观点,也不惜被他驳得颜面丢尽,让母子二人不知耻笑了多少回。
一天下来,入静之后也常反思:为什么自己的学生在阅读课上总是对名著好文冷漠置之,除了无兴趣难入境的原因,其实自己也难辞其咎。很多时候,让学生读名著只是硬性下达任务,与学生交流的少,给学生的适当引导与帮助少,其实自己的经典储备也少得可怜。想必同仁中只知阅读重要,自己却鲜有苦读、乐读、广泛涉猎的也不在少数吧。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这又是何等缘木求鱼可笑之举啊!
在家将儿子当学生教,在校要将学生当儿子待,自己如果没有两把过硬的经典阅读与储备的刷子,怎能粉饰课堂之上学生阅读之太平,更难以让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想局面了。
名著该读,学生读经典,功在一生。从何做起呢,老师首先要痴迷名著经典。

儿子逼我“上梁山”

【儿子逼我“上梁山”】相关文章:

1.儿子上考场的时候

2.逼我去看病

3.逼我吃补品

4.写梁山的作文

5.别逼我偷菜500字作文

6.儿子

7.父亲在儿子婚礼上致词

8.父亲在儿子婚礼上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