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片碧海蓝天随笔
好一片碧海蓝天
因了“语文”的相伴,生活竟显得格外精彩。年轻的我没有资格来谈什么经验,只是想通过这些方块字来一吐心中对语文的一份感激与挚爱,而且好希望能把这份感觉和那些正在做着或即将成为语文老师的同仁们一起分享。
小时候,家里虽然不穷,却也并不宽裕,普通工人出身的父母都没有多少文化,家里就更不用说有什么藏书了。儿时,我几乎就没接触到过多的书。后来就上学了,而语文在我的眼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不过是课本上的那些句子和课文而已,从情感上来说没有什么喜好,也没什么兴趣。现在想来,上了12年的小学中学,单就语文来说,尽管成绩还差强人意,但除了当时被老师强逼着背诵的那几篇所谓的经典文章外,脑子里留下的东西真的是不多了。当然,理科我也不喜欢。
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与那些因挚爱文学极度崇拜文学大师而义无返顾的报考了中文系的“才子佳人”们不同,我却仅仅是因了对于数学和物理的“极度恐惧”而跟着感觉走,糊里糊涂的就填报了山师中文系。虽说谈不上热爱,但和数学物理相比,对中文还不至于深恶痛绝。
及至成了一名中文系的大学生,原本就对语文不感兴趣的我依然没有提起太大的兴趣。感受着身边同学的才华横溢,既无文采又没有太多文学积淀的我甚至都有些后悔当初的选择了。自己不喜欢也就罢了,可以后怎么去面对学生呢?直到大学二年级,我遇到了一位引领我真正感受到了文学魅力的张清华老师。那一年选修他教的诗歌,每一堂课里,他都用他那饱含深情的语言倾诉着他对诗歌的热爱,讲述着他对诗歌的感悟,谈论着他对诗歌般人生的解读。那一堂堂虽不华美却生动至极的诗歌课,深深撼动了我的内心。似乎直到那时,我才真正恍悟到语文居然有那么大的魅力。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喜欢上了语文;也是从那时起,我暗下决心以后一定也要做一个像张清华一样的老师,用自己的真情让我的学生早一点感受语文的魅力,早一天爱上语文。
真正爱上语文是在自己成为了一名中学语文老师之后了。曾经以为做一名中学语文老师一定会很枯燥,很乏味,整天的字词句,语修逻的,好端端的美文被老师分析得支离破碎,那么优美的古文给学生的也不过是文言实词和虚词……结果导致绝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语文,不愿意学母语。及至自己也成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时候,这才发现一切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因为不想做个照本宣科的教书匠,不想一味的黙守那些曾经的教学传统,因为想带给自己的学生一堂堂可以有着独特魅力甚至可以让他们获益终身的语文课,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我只能虚心的向优秀教师请教取经,只有不停的'读书思考探索,从而增加自己的学识,丰富自己的思想:要给学生们讲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了,我会提前把鲁迅的《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主要作品集拿来,认真研读有关文章,只为了在课上能够让学生对鲁迅的理解能更深入一点;要讲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了,我会和学生捧来整本《毛泽东诗选》赏读品味,一首词学完的时候大家的收获却已远远多出了课本;在讲屈原的《离骚》之前我更是强迫着自己去读那篇虽价值连城却也艰涩难懂的诗篇,甚至借来了王培源的《屈原诗选》以及郭沫若先生的《豕蹄内外》,只为了能对屈原对楚辞对中国的古典文化了解得更多一点更透彻一点……开始时是为了上好语文课强迫着自己读书,再后来就是自己真正的喜欢上了读书,并喜欢和自己的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讨论。再慢慢的,我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读书离不开语文了。我会在语文课上和学生们把《鸿门宴》改编成惟妙惟肖的课本剧,会根据王维的《山居秋暝》制定出一套套可以创收的旅游企划案;我会在课下和学生们一起欣赏电视剧版的《红楼梦》,讨论刘邦和项羽到底谁可称之为英雄;开心时禁不住会吟诵一下李白的飘逸苏轼的洒脱,忧伤时又会不由自主的想到李清照的凄婉李煜的落寞……不知不觉当中,平淡的日子因了书籍因了语文的装点变得多姿多彩了。蓦然回首,方才发现原来做语文老师的日子里,每一天感受到的竟都是一片碧海蓝天!
一个人的日子会喜欢端本书望着蓝蓝的天空发呆,让思想驰骋在那一片只属于自己的天地里,独自享受语文的乐趣,品味一份生命的恬然。我越来越觉得做一名语文老师真好!是她,让我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碧海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