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
歌1
中国作文网(www.T262.com)网友原创文章 > 诗歌
不记得什么时候自己开始迷恋上听歌
听欢快的歌
听悲伤的歌
听着
听着
不禁流下眼泪
默默地流下眼泪
在别人看不到的瞬间
很老套的转过身擦眼泪
我爱歌
爱每一首歌
我懂歌
懂得每一首歌中的含义
所以
流泪
在泪水滴下的瞬间
幻化成黑色的音符
远远地飘走
残留着一缕缕的回音
你记住了吗? ^_^歌2
一场梦
穿越了神的时空
我是你复活的天行者
经过艰难险阻
追寻从未追寻过的梦
未曾见你的面容
你的形象是沙漠的风
推动我学习
学习那现实中学不会的武工
游戏般的与恶魔拼杀
杀到现实中永飞不到的天宫
团结的心
把师徒拧成股绳
鞭策着邪恶
迎来你沙漠般的面孔
终结这梦结局的完美
我爱你
那现实中的燕子
那梦中爱情
我已用你紧握的锥子
完成你的现实和梦
当我施展完梦中的功夫
又看见你的回眸
歌3
毕业歌
相识的那天
青涩时时浮现
离别的今天
自信满满展露
充斥着这青春流年
有过欢笑有过泪流
当你拎起沉重的行李
当你带走满园的回忆
微笑扬起你的嘴角
当泪水滑过你的脸颊
你离开朝夕的宿舍
当你留下不舍的脚印
泪水滑过你的脸颊
微笑扬起你的嘴角
还记得么
夕阳下操场上奔跑的青春背影
还记得么
清晨里小道上悦耳的啷啷诵读
还记得么
此刻曾经的曾经
将来回忆的回忆
歌4
过去的一年
像一些梦
望一眼我就会流出泪水来
过去的一年
像一声叹息
随风走了很远
今天
我与青春一起行走
像一次花开
春天就在我的眼前
定格着美丽
更多的人像我一样
欢快地跑动起来
我把祝福
挂在春天的窗外
随着风吹
让更多的人感受
爱的温馨与存在
笑着撕去陈旧的昨天
希望的方向,是暖和的
不会改变
柔波中
我看见自己一往情深
把春天写成诗歌
把诗歌写成爱的攀援
诗意的.春天
随处是,欢快的鸟
在天空喧闹
快快乐乐的祝福
轻洒心头
洗去满心的幽怨
歌5
九一年进高中
也就进入了多姿多彩的花季
那时的单纯无忧
那时的执着热情
孕育了多少出人头地的梦想与追求
手中笔头
莫名其地写些校园生活中充满春意盎然的阳光岁月
一个陌生的名字便开始向四面八方飞扬
飞扬的不仅仅是名字
而是人格与灵魂的提升
未谙尘世的我
真不知如何去读懂
世事的沧桑与现实的残酷
走过的岁月
留下最真实的写作生活
进修之余,
访遍高等院校名师
从咸宁到武汉到北京
走遍大江南北
感受各地不同的乡土风情
那热情的接待
那浓浓的香茶
流露出异族民风的淳朴与真诚
时至二零零三年
我不得不面对现实
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以买煤为生
继而做些卖菜卖水果的小生意
二零零五年
第二个小孩出世
我不得不开始粮食收购
一晃就是十年
回忆月亮从头顶走过的每个阴晴圆缺的夜晚
想想人情世故常常在心头暴冷暴热
一路风尘仆仆的咸酸苦辣
写满文人的清贫与无奈
感受每一段岁月激动的日子
一路有诗歌始终相伴
歌6
这是纯文学留给世界的又一悲音
十年之后的今天你搁浅了
也许还有来日也许从此永别
急功近利的市场将世界变得
利欲熏心铜臭滚滚锐不可当
歌手们在世纪末行走
他们孤独而渗淡的嘶鸣
游击于最后的原始森林
流寇于最后的茫茫群山
他们是精神自鸣的王
文学艺术只是一种贫穷的文化事件
你看那些款影翩翩目光浑浊
精神的存在只是一种不能自圆其说的怪圈
过于清高严肃之态已远离市场
低级的表层恰需要庸俗化
你不屑于世俗为你留下的唯一通道
你只好降下旗帜垂下帷幔
是否预言了一种纯粹的终结
歌7
素琴本无弦
轻轻叩之却能谱心曲
文字本无波
静静扬之却能起微澜
一室凄清本无尘
何来袅袅尘心舞云烟
一星荧荧之火如炊欲燃
十指微微之光似水欲饮
燃得尽凡尘之欲
饮不尽诗心之渴
灌清音于无声处
觅骊珠于温润源
当心灵爱上文字
投入的是盈盈的诗
当诗歌爱上音乐
流连的是潺潺的情
我的诗我的情
就这样插上想象的翅膀
随音乐悠远
歌8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请简析“长安一片月”一句在全诗中的表达作用。(2分)
(2)这是李白的一首古诗。清朝人田同之觉得末两句多余,如果删掉而成一首绝句,“更觉浑含无尽”。你是否同意田同之的说法?为什么?(4分)
答:
(1)全诗以长安月写景起兴,铺垫烘托思妇眷念玉关征人的深情。(2分)
(2)同意,“玉关情”即思念良人,渴望良人平定胡虏早日回家团聚,已涵括后两句的诗意,去掉更加精炼含蓄。
不同意,有了这一句,使思想内容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或:就使亲人之情上升到国家之爱,境界提升了一层。)(4分)
歌9
李白《子夜吴歌》赏析
秋 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李白的答案
冬 歌子夜吴歌,李白的答案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子夜吴歌,李白的答案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赏析】
题一作《子夜四时歌》,共四首,写春夏秋冬四时。这里所选是第三、四首。六朝 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即有《子夜四时歌》,为作者所承,因属吴声曲,故又称 《子夜吴歌》。此体向作四句,内容多写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作六句是诗人的创造, 而用以写思念征夫的情绪更具有时代之新意。
先说《秋歌》。笼统而言,它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 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乃古典
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故写月亦有兴义。此外,月明如 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对思妇是何等一种 挑拨呵!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 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何等一种挑 拨呵!“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语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 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 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著“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 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俨在,“玉关情”自浓。无怪王夫之 说:“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诗评选》)此情之浓,不可遏 止,遂有末二句直表思妇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过分偏爱“含蓄”的读 者责难道:“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田同之《西圃诗说》)其 实未必然。“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 原不必故作吞吐语。而从内容上看,正如沈德潜指出:“本闺情语而忽冀罢征”(《说 诗??语》),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过和 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诗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安万户。风送 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多么 有意味的诗境呵!须知这俨然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 分,在画外亦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因此可以说,《秋歌》正面写到思情, 而有不尽之情。子夜吴歌,李白的答案
《冬歌》则全是另一种写法。不写景而写人叙事,通过一位女子“一夜絮征袍”的 情事以表现思念征夫的感情。事件被安排在一个有意味的时刻──传送征衣的驿使即将 出发的前夜,大大增强了此诗的情节性和戏剧味。一个“赶”字,不曾明写,但从“明 朝驿使发”的消息,读者从诗中处处看到这个字,如睹那女子急切、紧张劳作的情景。
关于如何“絮”、如何“裁”、如何“缝”等等具体过程,作者有所取舍,只写拈针把 剪的感觉,突出一个“冷”字。素手抽针已觉很冷,还要握那冰冷的剪刀。“冷”便切 合“冬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情节的生动性。天气的严寒,使“敢将十指夸针巧”的 女子不那么得心应手了,而时不我待,偏偏驿使就要出发,人物焦急情态宛如画出。 “明朝驿使发”,分明有些埋怨的意思了。然而,“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 夫”(陈玉兰《寄夫》),她从自己的冷必然会想到“临洮”(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 此泛指边地)那边的更冷。所以又巴不得驿使早发、快发。这种矛盾心理亦从无字处表 出。读者似乎又看见她一边呵着手一边赶裁、赶絮、赶缝。“一夜絮征袍”,言简而意 足,看来大功告成,她应该大大松口气了。可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又情急起 来,路是这样远,“寒到身边衣到无”呢?这回却是恐怕驿使行迟,盼望驿车加紧了。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这迫不及待的一问,含多少深情呵。《秋歌》正面归结 到怀思良人之意,而《冬歌》却纯从侧面落笔,通过形象刻画与心理描写结合,塑造出 一个活生生的思妇形象,成功表达了诗歌主题。结构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得突 兀,结得意远,情节生动感人。
如果说《秋歌》是以间接方式塑造了长安女子的群像,《冬歌》则通过个体形象以 表现出社会一般,二歌典型性均强。其语言的明转天然,形象的鲜明集中,音调的清越 明亮,情感的委婉深厚,得力于民歌,彼此并无二致,真是“意愈浅愈深,词愈近愈 远,篇不可以句摘,句不可以字求”(《诗薮·内编》卷二)的佳作。
歌10
今天,一个朋友发来一首诗歌,说是学校里一位老师写的,明天要交稿,请我帮忙看看。我认真地读了,整首诗积极向上,简洁明了。另外,韵律和节奏也做得很不错,朗朗上口。反复看了三遍之后,让他去掉中间稍显累赘的两句。然后,我问,这首诗是准备在某个场合朗诵的吧?他说,不是。我说,其实,这首诗如果用来朗诵,极好。但是,如果以我心中的现代诗标准来评价,这首诗在韵律和节奏上修饰得太多了,诗意就变淡了。诗歌本身就变得更简单和肤浅了。
那么,怎样才算是一首真正的现代诗呢?他问。
其实,这个问题,每个诗人的看法都不一样。对于我来说,一首真正的精品现代诗,诗歌本身倒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从诗句中品出诗歌真正的内核来。一般来说,诗歌表面所呈现出来的核,并不是诗歌真正的核。真正的核都隐藏在诗歌背后,隐藏在诗歌之外,是需要我们仔细玩味,反复品味才能发现的。就拿他给我看的那首诗来说,所有应该表达的东西,都在诗中一目了然,明白无误了,你也就再也找不出其他的东西出来玩味和品味了。
一首真正优秀的诗歌,它所隐藏的东西,就是它所要表达出来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我们往往通过语言,很难表述出来,或者是不能直接表述出来。正因为用语言很难表述出来,或者不能直接表述出来,所以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罗列,层层叠加的意象,通过不断变换叙述主体,不断变换叙述的角度和深度,来把它渲染,拱托出来。这样,你才能够让读者体味、品味出来。当然,一首真正的精品好诗,总是让你百读不厌,因为你每次品读的时间、地点、环境、天气、心情的不同,每次都能够让你读出诗歌背后不同的引申和延展出来。这才是诗歌的动人之处,魅力之所在,这才是诗歌的真正奥妙所在。
伊沙的《车过黄河》,诗中所散发出来的那种时空的穿越与融合,历史的轻浮和厚重,历史与现实重叠分离所带来的荒诞和滑稽,用简单的语言你根本就无法表达出来。但是,他做到了,我们从他的诗歌中可以体味得到。无疑,这就是一首精品好诗。还有,梨花教主赵丽华的一些小诗,罗列的全是生活中一些简单、通俗,甚至琐碎到无聊的意象。但是,通过她打破之后的重新组合,你就能够从中悟出生活里随处可见,却又很难用语言来组织和形容的东西来。而恰恰就是这些东西,直指向生活的本质或者内核。尽管很多人骂她,但我认为,那些人要么压根儿就不懂诗歌,要么那些人就只会写些简洁明了的诗歌,没有能力写出那些能让人玩味、品味、感悟的好诗歌来,羡慕嫉妒恨罢了。
朋友说:我明白你所说的意思了,我这就去修改。
我说,这首诗已经无法修改了,除非你全部推倒重写。如果那样做的话,无疑就是重写一首诗歌了。这首诗就让它这样子吧。其实,这样子也不错。最起码,那些官方报刊都喜欢刊登这样的诗歌,不用害怕诗歌背后的影射、引申和延展,不用担心过后承担责任。反而是那些真正的好诗歌,大多散落在民间,官方报刊很少刊登,不屑于刊登,或者不敢刊登罢了。
【歌】相关文章:
1.快歌,慢歌
2.歌
3.离歌
4.雨中歌
5.离歌
6.早歌
7.毕业歌
8.离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