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诗歌

时间:2017-11-12 09:37:45 诗歌 我要投稿

《秋》诗歌

《秋》诗歌1

秋天是一个奇妙的时间

《秋》诗歌

有人说,秋天是一个温柔的女孩子

我却不这么认为

我认为,秋天应该是一个冷俊的男孩子

每当他来临,树上的叶子们就吓得纷纷跃下树杈

但是他也有温柔的一面

他将自己的头发化作麦穗

将自己的衣服化为枫叶

他把自己融入了大自然,与山川为伍

我想,这应该是最好的解释了吧

踏入这红叶纷飞的时期,脑海里总是会浮现出秋孩子的脸庞

冷酷而又温柔

奔跑着消失在山水之间……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秋》诗歌2

  木吉它在泛黄的记忆里,纯净,遥远

  落叶,桂花,秋风,秋雨

  一阶馨香,一梯花洒

  秋天的冷艳随岁月过渡

  季节和我相守徘徊

  半冷半暖的深秋,熨贴在你身旁

  温暖,黄昏,玫瑰,小雨

  一片霜叶,一条绵绵长纱

  秋将我用力甩在风后

  只留下我不会说话的长发

  耳际又传来鸟鸣

  松宽的披肩让我感觉,森林

  好似还没有黄够

  蝉在树上努力咀嚼叶的味道

  叶隙间夕阳分外耀眼

  归来吧,来吧

  秋天,亦回首

  归去吧,去吧

  秋天,亦相思

  归去来兮

《秋》诗歌3

  露珠湿了整个原野,和

  我的鞋子

  弯弯的乡路沾满秋色,挂满

  我的长发

  领我爬上长着歪脖树的山坡

  是记忆中的那只花喜鹊

  故乡的河流饱满,亮蓝清澈

  儿时的倒影依稀晃动小脚丫

  草编的项圈扎满童趣

  笑声跃到树梢上,清泉荡漾

  我急急地推开秋风的手

  将一眼金色揽入怀中

  鸽哨,炊烟

  朦胧的在旷野上升起

  秋风渐起,踏着月色

  拾起硕彩和那抹不开的乡情

  我与迷醉的鸿雁并肩晚归

《秋》诗歌4

  雨后的天空,

  洁净而明亮。

  雨后的空气,

  新鲜而舒畅。

  雨后的早晨,

  清新而舒爽。

  夏渐渐退去,

  但夏染的色,

  却毫无懈怠。

  仍翠翠地,

  绿着,

  绿着。

  缓缓而来的秋,

  并不争宠。

  只是悄悄地,

  在点点滴滴中插入。

  让翠绿的叶,

  渐渐生黄。

  夏秋的和谐,

  是一种自然,

  更是一种态度。

  翠绿里一叶的黄,

  那是一种点缀,

  让景有了不一样的美。

  尽管黄来,

  但树的顶端,

  还见嫩芽,

  那是新生命的抗争。

  秋色里,

  仍是包容。

  金灿灿的黄槐,

  既的夏的宠儿,

  也是秋的主人。

  它用金子般的色调,

  调和着自然界里的景,

  柔情地笑对天下人。

  夏秋混搭,

  风光无限,

  那是大自然的馈赠。

  人在其中掺和着,

  既是一种享受,

  也是一道风景。

《秋》诗歌5

  1

  我在秋冬的路口,等待你的出现

  吹风的日子,我紧裹单薄的身躯

  我知道,你一定会向我走来

  带着缕缕轻纱的柳枝,洒在我心头

  我从不孤单,一直有你的陪伴

  你从不孤独,一直有我的牵挂

  2

  在游人颠簸的路口,我追寻你的身影

  来去的穿梭,期待你笑脸的出现

  我带着疲惫的倦意,站在风中

  风把我撕裂,吹散,埋葬

  我害怕孤单,如果没有你的陪伴

  我害怕寂寞,如果没有你的语言

  3

  印着枫叶的窗帘,是你挂上去的思念

  那对日历旁的柿子,红透了你的容颜

  桌上的笔筒,是我书写故事的源泉

  在你的白纸上,我绘描美丽的未来

  乱室佳人,是我对你尊称

  没有你,我只是乱室里的游魂

  你的模样,我从不描写

  留在心中,比怎么都好

  4

  一叶秋呵满山红,是不是你又害羞

  给你一朵不会掩饰自己的花,包裹你的美丽

  一叶秋呵满山红,是不是你又撒娇

  给你一个温暖的唇吻,我不知所措

  一叶秋呵满山红,是不是你又淘气

  给你一个满怀的拥抱,我不再茫然

  5

  独自行车在风冷的路上,我想你

  想你在身后紧抱我的模样,离幸福很近

  冷风吹乱的头发,向后飞缪的外套

  我一路风流,奔向尽头的寒暄

  我从不承诺,不是害怕你失望

  行动,比任何语言都动听

《秋》诗歌6

  灰蒙蒙的天

  静静的

  悄无声息

  雨滴打落窗前

  慢慢滑下

  逐渐蔓延成一条涙河

  降温,并不代表不会升温

  暂时,暂时而已

  九月,夏末秋至

  南湖畔,食堂前

  每个人的心里都是很矛盾的,盼望着早点结束的事情却希望它晚点落下帷幕

  谁都学会了坚强,分开时没有眼泪,没有什么都没有

  突然,有些不敢面对这个场面,或许大家表现太过坚强,我接受不了

  难道是现实教会了他们什么我所不知道的东西?不想了

  心中的酸楚,无谓的执着,源自一颗感性的心

  当一声哨响过后,食堂里是清一色的军训服装,每个人不会在意南湖会有多美火之舞是多有韵味,双子楼有多么壮观

  九月,夏末,闷热的天,人们似乎活在一个蒸笼里,显得那样的烦躁

  一场雨,浇阳,但不能降温

  尘埃一直无法落定

  散场了,就这样,没有告别,没有结尾的散了

  坐在树底下,发呆,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我们就这样分开

  沿着自己的路,渐行渐远,然后成为陌路

  我知道,我们都只是彼此心中的过客

  但是,我真的,不甘心

  荷塘前,蝉轻吟

  怀念你,怀念过往,怀念那条铁轨

  梦不醒的时候就是真的,抓不住,就是假的。

  分明是可以看到你,却怎么也碰触不到

  那么,眼前的你到底是真是假?

  这是第二年的开始,我们的第二年

  笨蛋,你可以听到么?荷塘前有蝉轻吟,为庆祝我们的生日

  那深深浅浅的足迹,在面前变的模糊,我们经历了什么?我到现在还是不敢相信

  难道一切都是真的?

  我不只一次的怀疑着,你是真的不在我身边了么?

  武汉,终于下雨了

  笨蛋,你还记得我说过我最讨厌下雨的么?

  可是,现在我真的很迫切的希望着这里可以有一场大雨

  为自己降温,也让我的感情有个机会可以宣泄

  好久,不能好好的哭一场了

  想念,但又无能为力真的是一种很痛的感觉

  阴暗,因为没有见过蓝色的天,这是我对这个地方的最深的感触

  夜晚,看不到星星的存在

  有位本地的同学介绍这里说是:适合人类居住

  我倒是不以为然

  如果是适合,为何连星子都会躲我们?

  我的心开始一点点空洞

  不知道何时可以恢复

  炎夏,我未曾经历,但是对于这里的秋至夏不凉的天

  我只能祈祷,日子还是慢慢的过

《秋》诗歌7

  天净沙①·秋(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②,

  轻烟老树寒鸦③,

  一点飞鸿④影下⑤。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注释] ①天净沙:曲牌名 ②残霞:晚霞。 ③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 ④飞鸿影下:雁影掠过。⑤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作者简介】: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世,此后行踪不详。祖籍(阝奥)州(今山西河曲县),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

  白朴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白华为金宣宗三年(1215年)进士,官至枢密院判;仲父白贲为金章宗泰和间进土,曾做过县令,叔父早卒,却有诗名。白家与元好问父子为世交,过从甚密。两家子弟,常以诗文相往来。

  白朴出身于这样的家庭,本应优游闲适,读书问学,以便将来博取功名。然而,他的幼年却偏偏遭逢兵荒马乱的岁月,他只得同家人在惊恐惶惑中苦熬光阴。他出生后不久,金朝的南京汴梁已在蒙古军的包围之下,位居中枢的白华,整日为金朝的存亡而奔忙,无暇顾及妻儿家室。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年),蒙古军树炮攻城,哀宗决计弃城北走归德,白华只得留家人于汴京,只身随哀宗渡河而上。次年三月,汴京城破,蒙古军纵兵大掠,城内士庶残遭杀戮,财富遭到空前洗劫。战争中,白朴母子相失,幸好当时元好问也在城中,才把他和他的姐姐收留起来,在乱兵和饥荒中救了他的性命。四月底,元好问携带白朴姐弟渡河北上,流寓聊城,后寄居于冠氏(今山东冠县)县令赵天锡幕府。元好问虽也是亡国奔命之臣,生活至为艰辛,但他视白朴姊弟犹如亲生,关怀备至。白朴为瘟疫所袭,生命垂危,元好问昼夜将他抱在怀中,竟于得疫后第六日出汗而愈。白朴聪明颖悟,从小喜好读书,元好问对他悉心培养,教他读书问学之经,处世为人之理,使他幼年时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白朴的父亲白华于金朝灭亡后先投南宋,做了均州提鲁。然不久,南宋均州守将也投降元朝,白华遂北投元朝。蒙古太宗九年(1237年),白朴12岁时,白华偕金朝一些亡命大臣来到真定,依附在世守真定的蒙古将领史天泽门下。同年秋,元好问由冠氏返太原,路经真定,遂将白朴姊弟送归白华,使失散数年的父子得以团聚。父子相见,白华感到极大的快慰,他有一首《满庭芳·示列子新》词,表述当时的心情:“光禄他台,将军楼阁,十年一梦中间。短衣匹马,重见镇州山。内翰当年醉墨,纱笼支高阔依然。今何日,灯前儿女,飘荡喜生还”。他也十分感激元好问代为抚育儿女之恩,曾有诗谢之曰:“顾我真成丧家犬,赖君曾护落窠儿。”

  随着北方的安定,白朴父子也就在真定定居下来。从此,他按照父亲的要求,写作诗赋,学习科场考试的课业。他对律赋之学颇为上进,很快即以能诗善赋而知名。其时,元好问为修撰金朝历史书籍,也常出入大都,从而往来于真定,关心着他的学业,每至其家,都要指导他治学门径,曾有诗夸赞白朴说:“元白通家旧,诸郎独汝贤。”勉励他刻苦用功,成就一番事业。然而,蒙古统治者的残暴掠夺,使白朴心灵上的伤痕难以平复,他对蒙古统治者充满了厌恶的情绪,兵荒马乱中母子相失,使他常有山川满目之叹,更感到为统治者效劳的可悲。因此,他放弃了官场名利的争逐,而以亡国遗民自适,以词赋为专门之业,用歌声宣泄自己胸中的郁积。

  随着年岁的增长,社会阅历的扩大,白朴的学问更见长进。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白朴36岁。这年四月,元世祖命各路宣抚使举文学才识可以从考者,以听擢用,时以河南路宣抚使入中枢的史天泽推荐白朴出仕,被他谢绝了。他既拂逆史天泽荐辟之意,自觉不便在真定久留,便于这年弃家南游,更以此表示他遁世消沉,永绝仕宦之途的决心。然而,眷妻恋子的情肠终不能割断,他也经常为自己矛盾的心情所煎逼,感到十分痛楚。

  尽管如此,他还是要远离那车马红尘之地。他先到汉口,再入九江,41岁时曾北返真定,路经汴京。此后,再度南下,往来于九江与洞庭之间,到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在金陵定居下来。这前后,可能因为他的真定原配去世,他曾为妻丧而回到过真定,逢着这个机会,又有人建议他去朝中做官,却被他谢绝了。此后不久,他即返金陵。从此,主要在江南的杭州、扬州一带游历,直到81岁时,还重游扬州。而后,他的行踪就无从寻觅了。

  白朴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之间,但他却并不可能真正遁迹世外,对现实熟视无睹。加之,他的足迹所至,恰恰是曾经繁华一时,而今被兵火洗劫变为的荒凉境地。前后景象的对比,更激起他对蒙古统治者的怨恨。他以诗词来宣泄这种怨恨,控诉蒙古统治者的罪恶行径。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白朴游至九江,再入巴陵。九江昔日的繁华,却被一扫而光,留在他眼底的是萧条冷落,他不禁无限伤感地叹息道:“纂罢不知人换世,兵余独见川流血,叹昔时歌舞岳阳楼,繁华歇”。至于金陵怀古,杭城“临平六朝禾黍、南宋池苑诸作,”处处抒发遗民的心情,“伤时纪乱,尽见于字里行间。”其感物伤情从笔下款款道出。

  白朴毕竟是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尽管他为江山异代,田园荒芜而感伤、而悲戚,但他更多地是为自己一生九患的身世伤怀。一部《天籁集》,可以说处处倾诉着他对怆凉人生的感慨。他除了用词曲表达他的意志情怀外,还写下了不少杂剧,为元代杂剧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才华。

  在元代杂剧的创作中,白朴更具有重要的地位。历来评论元代杂剧,都称他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杂剧四大家。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著录,白朴写过15种剧本,这15种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唐明皇游月宫》、《韩翠颦御水流红叶》、《薛琼夕月夜银筝怨》、《汉高祖斩白蛇》、《苏小小月夜钱塘梦》、《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楚庄王夜宴绝缨会》、《崔护谒浆》、《高祖归庄》、《鸳鸯间墙头马上》、《秋江风月凤凰船》、《萧翼智赚兰亭记》、《阎师道赶江江》。加上《盛世新声》著录的《李克用箭射双雕》残折,共16本。现在仅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三种,以及《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的残折,均收入王文才《白朴戏曲集校注》一书中。

  白朴的剧作,题材多出历史传说,剧情多为才人韵事。现存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写得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鸳鸯间墙头马上》,描写的是一个“志量过人”的女性李千金冲破名教,自择配偶的故事。前者是悲剧,写得悲哀怛侧,雄浑悲壮;后者是喜剧,写得起伏跌宕,热情奔放。这两部作品,历来被认为是爱情剧中的'成功之作,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对后代戏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戏曲史上,宋、金两代已有了纯粹演故事的戏曲,但没有剧本流传下来,我们无从说清楚这些戏曲的情况。元代的杂剧,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方面,都发展到相当娴熟的地步,为我国的戏曲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保留下来的剧作中,可知其情节曲折,主题突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剧中人物,无论是因享乐而坏江山的唐明皇,冰肌玉骨、一身娇娆之气的杨贵妃,还是爽朗果敢的闺秀李千金,都塑造得各具个性,栩栩如生。以至于现在戏剧舞台上的唐明皇,还可见到白朴塑造的这一形象的遗风。

  与关汉卿相比,白朴的生活圈子比较局限,因此,他不可能从社会下层提炼素材,写出象关汉卿那感天动地的《窦娥冤》。然而,他善于利用历史题材,敷演故事,因旧题,创新意,词采优美,情意深切绵长,又是关汉卿所不及的。他在文学史和戏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的剧作的艺术成就,早已成为文学艺术上的重要研究课题。

  白朴的词作,在他生前就已编订成集,名曰《天籁集》。到明代已经残佚,字句脱误。清朝中叶,朱彝尊、洪升始为整理刊行。全集收词二百余首,除了一些应酬赠答、歌楼妓席之作外,多为伤时感怀的作品。赖有这部作品,我们才可以了解白朴的生涯。他的词作,承袭元好问长短句的格调,跌宕沉详,天然古朴。

  赏析:本文选自《天籁集》,作者白朴(1126~1306以后),原名恒,字仁甫,后更名朴,字太素,号兰谷。与马致远、关汉卿、郑光祖一起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本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本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至此,读者眼前的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本曲仅二十八字,但语言简练优美,意义深刻。刘禹锡曾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本曲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真是所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啊!

  本曲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将十二个意向自然地黏合到一起,仿佛信手拈来。开首的两个分句“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渲染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衬托出人们悲凉的心境。“一点飞鸿影下”这一幕极富动感,打破了先前画面的沉寂。而后两个分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则以多种颜色+名词的组合渲染了一种明朗清丽、色彩绚丽的画面,以写秋天极其美好的事物与先前的宁静、寂寥形成对比,更突出了主旨。

  该曲虽和马致远的《秋思》有相似处,但却又自有特点。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

  白朴这首曲子是以秋景作为写作的题材,我们从其中的修辞可以看出,他的文学涵养是极高的。通篇作品,全都由一些美丽的自然图景构成,而白朴本人,就好像是拿著这些自然拼图的艺术家,拼出一幅美丽中带著和谐的人生图画。

  写秋景,自然难免要烘托出萧瑟的气氛,但是如果全以萧瑟气氛为全篇的写作大旨,又会令读者感受到沉闷而有压力。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白朴在选用语辞时,便颇费心神。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於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于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有多么高明了。

  第一幅是前二句所描绘的。作者撷取了六种自然景物:村、日、霞、烟、树、鸦,再用孤、落、残、轻、老、寒等六个感情色彩一致的词加以点染。六个意象并置在一起,使得整幅画面笼罩着一派萧瑟的气氛,令人感到浓浓的秋意,照应了题目“秋”。“落日残霞”不仅点明了是傍晚时分,更传递出一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无奈惆怅之感。孤零零的小村庄,树木枯老,乌鸦出没,一点生气都没有,又缭绕着飘渺迷蒙的“轻烟”,这样的画面使人不由得会产生一种凄凉、扑朔迷离的情思。在这里,作者正是运用了写实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暗淡、萧瑟、冷清的迟暮秋景图。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如此的萧瑟、冷清,看那“一点飞鸿影下”的景象,“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幅画面色彩斑斓,鲜艳明丽,充满着勃勃的生机,与前一幅画面在环境气氛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同样是秋天之景,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反差?作者到底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光比较这两幅画面是找不到明确的答案的,如果联系白朴不愿在元朝做官的态度,答案就不难明白了。画面中的“一点飞鸿”,与李白的《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二》其一:“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原。”中的“飞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暗喻作者本人。白朴不愿在朝廷中谋职,却希望自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鸿雁,飞离那种萧瑟、冷清、没有生气的地方,寻找到自己感到满意,有生机的乐土。因此“影下”的这片“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之地,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作者的归隐之地,是作者的心中之景。情调开朗平和,没有一点消极之感,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应属于虚写。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非常巧妙地、不露痕迹地把“心中之景”与当时真实的环境放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爱憎之情。

  本曲通过描绘一幅景色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秋景图。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

《秋》诗歌8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深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的泉水在碧石上流淌。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晃动处渔船轻轻摇荡。

  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

  注释

  ⑴暝(míng):日落,夜晚。

  ⑵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⑶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⑷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

  ⑸春芳歇:春天的芳华凋谢了。歇,消散。

  鉴赏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秋》诗歌9

  秋一步步向前行走,

  有时仿佛象走累了的游子,

  总要歇歇足暴点夏的尾气,

  灼的大地火辣辣的生痛。

  秋,又象个谨慎的富翁,

  生怕握不紧大好时光。

  阴睛不定,骄阳似火,

  是一场秋与夏退隐时的博击。

  我坐在秋里触摸夏的尾梢,

  炎热尤如扬起的马鞭,

  火辣辣的抽肉削皮,

  惊出一身身大汗淋漓。

  秋风总能伸出慈祥的手相救,

  我握紧秋温和的手,

  投入它的怀抱,紧紧相拥,

  秋,你是多么成熟的温柔!

  细腻质朴的走来,

  慈祥丰盈盛情实在,

  在秋金黄色的温柔里,

  静静地涤褪心灵所有的浮躁。

《秋》诗歌10

  “碧云天,黄叶地”……喜欢秋天,秋天是让人回忆和感伤的季节,同时秋天又是一个灿烂收获的季节。

  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漫步在林间,仿佛置身于古老的梦境里。

  秋天的味道里让人生出很多柔情,像懵懂的爱情,像忧伤的故事。看秋风里离开枝头的树叶,相信每一片树叶都有对枝丫的不舍和倾诉,轻轻地飘落优雅的姿势,如花间的露珠又如眸间的清泪。低落红尘……有万分不舍,又有缘起缘灭。

  有一些故事很美,在文字里看到别人,也看到我自己,有关于感情,有关于生命。盈盈秋水,那份静美,惟有暗香盈袖,惟有心香如故。

  听,远处传来“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拾起一片红叶珍藏心中的眷恋。

  花开花落,秋天来了,红尘老了,用素描来描绘那昨日的风景。路上行走的我们,从陌生到熟悉,从幼稚到隽永。

【《秋》诗歌】相关文章:

1.《秋》诗歌

2.《秋》诗歌

3.《秋》诗歌

4.《秋》诗歌

5.《秋》诗歌

6.《秋》诗歌

7.《秋》诗歌

8.《秋吟》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