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则生明作文
朱镕基总理将“公则生明,廉则生威”这句话作为他的人生信条,于是,我们看见了一个公正无私、威严廉洁的高大形象。
“公则生明”,单单四字,意韵深远。公正,不偏私地想问题、办事情,则处理问题明智正确;反之,带有主观色彩,便不能公正无私地认识和处理问题。而人往往受主观影响,难以对事物做出正确深刻的认识,所以要做到“公则生明”并非易事。
人们首先得克服感情上的亲疏远近才能客观地认识事物。《韩非子》中一则寓言曰:“宋国一富人,一日大雨把他家墙淋坏了。他儿子认为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家老人也如此认为,是夜,果然富人被窃。富人于是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邻家老人为窃贼。”可见,富人对被窃一事,完全受感情亲疏所左右,自己的儿子,偏私地认为聪明,邻翁却是怀疑对象,这样不客观,很难认识到真相。或许,事情的真相恰恰相反也未可知。所以,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判断,要想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理智客观地分析研究事物,不带一丝感情色彩。
历览古来圣贤人,无不在对事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处理事情上力求做到公正不偏私。
我们要向包拯学习,他公正廉洁,不包庇一切罪行。他的铡刀上斩昏君,下斩黎民,只要是真相,就能在他面前闪光,只要有罪恶贪婪,一律逃不过他公正无私的眼睛。于是,才在青史上永远镌刻着他的名字。
我们要向岳飞学习,他训练的岳家军,行军迅猛,杀敌勇武,这与他的.公正无私是分不开的,儿子岳云,犯军规违纪按军法处置,不因他是自己的儿子而有所偏颇,于是全军上下,无人不服,无人不赞,因此,岳家军才使金军闻风丧胆,才使得北宋得以保全,岳飞的精神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不论是故去的古人,还是现存的今人,只有做到公正无私,才能在一事物的认识上得到真理,才能在对事物的处理上得到赞美。感情上的偏私只能陷人于不分青红皂白,不辩是非之中,我们要坚决拒绝让感情主宰理智。
“公则生明”这句话犹在耳边回荡,让我们摒除感情的干扰,理智公正地在世为人吧!
满分理由:“这是一篇满分卷。内容上切合题意,中心突出,认为要克服感情上的亲疏远近才能客观地认识事物,作出正确判断,才能做到‘公则生明’,然后分析寓言材料,再举包拯断案公正无私、岳飞带兵不徇私情为例证。行文思路清楚,结构严谨,语言表达流畅,书写工整,没有错别字。”(以上系江西省高招试评小组专家对这篇作文的评语)
考生个性特点:“文如其人”,作者关心时政,写议论文入格,规范,观点鲜明,为人也应该如此。
文化背景分析:对时政有一定的了解,也注意了写作材料的积累。
建议:这是2003年高考结束后,在媒体上公布最早的几篇满分作文之一。该文公布后,就其是否能得满分的问题,产生了较大的争议。社会上正反双方的意见都不多谈;“但文采上稍显平平,材料也不新鲜。”江西省高招试评小组专家对这篇作文的这句评语,应是客观公正的。我们选《公则生明》一文,也力求客观一些,让读者了解有争议这回事,也希望读者从争议中获得写作上的教益。
【公则生明作文】相关文章:
5.黑则明的歌词
8.兼听则明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