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存论

时间:2017-07-17 13:55:38 高一作文 我要投稿

文化共存论

文化共存,是一个久远的命题。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是文化的共存,让中国人享受到心灵世界的丰富与丰盈。文化共存,最早甚至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国历史上思想领域的万花齐放多出现于政治局势动荡的时期,文化的'巨大跨越也大多在乱世的基础上进行。乱世出英雄,这是个可供文化思想交流碰撞的最佳时期。

儒家,提倡从尊卑为等级的仁为核心,将礼乐、仁义作为实现教化的手段,提出中庸、忠恕之道,推行以德治、仁政治国的观念,以期到达孔子提出的“天下大同”。儒家开创性地提出了“人”的思想,体现了一种超越时代的预见性。

道家,提倡清净无为,贵柔,返璞归真,形神兼养的态度与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执政方式。道法自然,无所不容,无所不包,是最早对宇宙进行较为客观认知与阐述的学术流派。顺天命,以达天人合一,道家是体悟万物之道的出世者。

儒与道,被作为人与道与天地之道的代表性文化,体现出了两种不同信仰文化的共存。天道居左,地道居右,人道居中。天地之道与人之道,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思想的两种类别。

除此之外,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国、天志、明鬼、非命、非动,节困、节葬,法家的法、术、势,阴阳家的宇宙演化论、大九州法、五德终始、“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的政治伦理和“因阴阳之大顺”的观念,还有重兵的兵家,重农的农家,论辩名实的名家,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纵横家,记载各地风物的小说家,号称“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的杂家。它们的交流与融合,无不体现出在特定环境下文化的共存性。

后期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并称佛老学说。这是文化共存。

上古至匈奴,近古至满清,皆与汉文化融合。这是文化共存。

地理大发现后,世界成为整体,各片大陆开始了交流。这是文化共存。

互联网时代的开始,世界步入新纪元,文明与文明间不断碰撞、交流。这也是文化交流。

文化的共存,在于成为思想的驾驭者。正是如此,中国人才得以在精神世界里诗意地栖居,活出圆满的轨迹。

可以想见,文化共存,必将成为大势所趋。

【文化共存论】相关文章:

1.文化共存

2.文化共存

3.文化共存作文

4.共存之路

5.小论娱乐文化

6.学生作文:论包容文化

7.平等相待雅俗共存

8.创新与梦想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