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时间:2017-12-15 09:35:55 初二作文 我要投稿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手中捧着纸张微微泛黄,古色古香的书卷。思绪不由飘回了那个充斥着刀光剑影,流淌着一腔热血的年代。而在这犹如星辰密布的夜幕般的年代里,有一颗星辰一直熠熠生辉,他便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出生于琅邪郡的一个官吏之家。他虽从小饱读兵书,学识渊博,有经天纬地之才,却只有身边寥寥无几的好友相信他的才干。那时的他就像一颗因得不到光芒而蒙尘的钻石,只能屈居茅屋,无人问津。终于,诸葛亮遇到了照亮他的第一缕光芒—刘备。正是这一次照亮,使诸葛亮产生了追随刘备一生的念头。并在此后大放异彩,穷其一生、呕心沥血地为主公刘备奉献着一切,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诸葛亮无疑是一位忠臣与智者的典范。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却时时心怀主公;他忠心耿耿,赤心天地可鉴,却无半点愚忠。他尽心尽力地为刘备出谋划策,始终没有丝毫私心,以至于他一生献计无数,却落得一身清贫,两袖清风。当刘备命归西天,诸葛亮虽心如刀绞,但终究只能毅然决然扛起蜀国的重担。因为它明白他就像一根支撑着蜀国的擎天柱。一旦断裂,蜀国就会如溃于蚁穴的千里之堤,轰然倒塌。于是,他咬碎了牙往肚里咽,孤单彷徨时就独处幽静来聊以自慰。直到猝然长逝时才不舍地卸下肩上重担。

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国家也有着许许多多跟诸葛亮一样的人。他们或如潜游海底的鱼,隐姓埋名;或如滋润大地的雨,无声无息;或如开花结果的树,默默奉献。他们“不求闻达于诸侯”,而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许他们并不是家财万贯,良田万顷,但他们愿意为了民族和国家毫不吝啬地付出所有的精力,愿意为此在有限的生命里做出无限的努力。也许他们只是微不足道、默默无闻的小角色,但他们这份胸襟同样令人佩服。

正是这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们构成了国家的`脊梁。正是他们,撑起了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故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故释义】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历史典故】

  诸葛亮,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聪明与智慧的化身。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知,四书五经,无所不晓。

  47岁时,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上《出师表》,表明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心迹。

  为了统一中原,诸葛亮曾经多次兵出祁山,前几次出兵,都是因为粮食不继而退兵,第五次他接受了以往教训,非常重视粮食供应。他设计了一种叫做木牛(改进的独轮车)的运输工具,用它把粮食运到斜谷口囤积备用。

  公元234年,诸葛亮用木牛流马运粮,做好充分准备后,约孙权同时对魏国发起进攻,两面夹击魏国。他率领10万大军出斜谷口,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构筑营垒,准备长期作战:分一部分兵士在五丈原屯田,跟当地老百姓一起耕种,以为久计。司马懿率领魏军也渡过渭水,筑起营垒准备和蜀军长期对峙。魏明帝命令司马懿只许坚守,不准出战。

  与此同时,孙权应约派出三路大军进攻魏国,配合蜀国的行动。魏明帝亲自率领大军南下,大败吴军。诸葛亮只好孤军作战。蜀军很想跟魏军速战速决,但司马懿固守营垒,坚守不出,决心要打持久战。双方相持了一百多天。

  有一次,司马懿虚情假意地接待前来下挑战书的使者,问道:“你们丞相很忙吧,身体还好吗?”使者回答说:“丞相很忙,军营里大小事都亲自过问。他每天早起晚睡。近来胃口也不太好,饭量很小。”使者走后,司马懿对将士们说:“诸葛孔明食少事多,怎能支撑长久呢?”不出司马懿所料,诸葛亮就在这年八月病故,年仅54岁。

  按照诸葛亮生前嘱咐,蜀军密不发丧,各路人马按序撤退。

  司马懿探得蜀军因诸葛亮病死而退兵的消息,立即率军追赶。刚过五丈原,忽然蜀军旗帜转向,战鼓雷鸣,蜀军将士们转身掩杀过来。司马懿大吃一惊,赶快掉转马头,下令撤退。待魏军退远了,蜀军才缓缓撤出五丈原。

  虽然,诸葛亮没能实现统一中原的愿望,但是,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才智和鞠躬尽瘁、忠于职守的品格,永远师仪后世。

  【成长心语】

  诸葛亮用生命实践了自己对蜀汉集团的忠诚。为理想、事业而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献身精神,在诸葛亮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诸葛亮忠心耿耿、克己奉公的高尚品格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为后人做出了最好的表率。尽职尽责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我们应具备的素质,也是我们成长和成功的基本要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相关文章: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造句

2.我愿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造句

4.三国典故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读《三国演义》有感

6.死而后已造句

7.鞠躬尽瘁造句

8.精忠报国,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