忐忑、欣喜日记
2014年7月13星期日晴转阴
忐忑、欣喜
今天是放暑假的第三天,令人心惊胆战的时刻到了。成绩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我靠近,一大清早心里装事的我就被紧张吵醒,在家里转来转去犹豫不决,不知道应不应该给老师打电话询问成绩。坐在板凳上发呆半天,想起班主任曾经开班会时对我说的一句话“你的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不管怎样你自己的水平在那”。对呀,期末考试前每天晚上不到11点是不会睡觉的,按照自己的计划复习,虽然有时想过放松下,但还是坚持过来了。想想自己的付出对得起父母老师,结果应该不会太难。
勇敢打到了懦弱,我自信地拿起手机拨通了班主任的电话。“嘀……嘀……”“喂,哪位。”这位乐观的班主任接电话了,"老师,我是张新雨,我想询问一下我的成绩。”“嗯,你这次考得还不错,排班第二,校第65,继续努力相信自己,就算放假也不能松懈。”“嗯。好,谢谢老师。"通话结束,激动涌上心头,我把好消息告诉妈妈,妈妈为我喝彩。我真正领会到“姜还是老的辣,班主任那种乐观的心态感染我,但我也仍然要记住班主任的另一句话“继续努力,放假也不能松懈哟”!
【每日写作指导:中考生写好记叙文要学会观察生活】
每年中考的作文题常常是师生、家长以至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考后从阅卷部门获得的信息总是不尽如意,甚至很不如意。问题的原委应当到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去寻找。
尽管作文题花样如何翻新,要求的.文体总是记叙文。这是合理的,符合规律的。所谓记叙文就是记人、叙事、写景的,是人物、事件、景物的书面化,是人物、事件、景物的再现。所以好的记叙文首先必须记人、叙事、写景做到形象、具体、生动。这是一项从预初开始就必须渐渐具备的基础功夫。(next88)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在最初阶段常常是忽略甚至是严重忽略了这项基础功夫的培养。没有或者欠缺了这项基础功夫,那么记叙文必然空话连篇瘦骨伶仃,不会给人予真切感,也不会让人感动,自然谈不上好的记叙文了。
那么这项基础功夫从哪里来呢?初中的作文教学一开始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与能力。记叙的形象、具体、生动,是观察的仔细与周全的必然反映。所以在这个阶段作文教学应当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己的生活,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天地:教室里的设施,教学大楼的轮廓与色彩、升旗早操的各个环节,运动会的热闹又激烈场面,校院里的花草树木等等;渐渐再把他们的眼界扩大开去:车水马龙的街道,匆匆忙忙上下班的人群,新华书店里人们专注于翻阅与购书的神态,旅游景点的自然风光山水美景等等;渐渐地再引导他们观察一桩事情,一个事件,观察它们的起始、过程、结果,这就是引导他们学习叙事;再就是引导他们观察人,观察父母、同学、老师,观察他们的形态、言辞、以及处事为人的种种细节。这样,父母、同学、老师就都是他们心中活生生的形象,写在作文里就能栩栩如生。
在这个基础上,到了初中的后阶段就要让学生懂得,一篇真正优秀的记叙文还必须是富于内涵,能给人予启迪的。而这种内涵不是外加的,实质是观察生活的一种心得。比如花开了又谢了,冠军的道路,无奈的失败等等,任何事物发展变化都有它的固有依据,都有它内含的哲理。观察了,发现了,你的记叙文也就有了丰富的内涵了。
暑假期间,初三学生要想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应该重视培养和提高自己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与能力,学习如何把人物、事件记叙得具体、形象、生动。
【忐忑、欣喜日记】相关文章:
1.忐忑、欣喜日记
2.忐忑、欣喜日记
3.忐忑
4.忐忑
5.忐忑
6.忐忑
8.忐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