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妈妈的小帮手作文
做妈妈的小帮手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我看到爸爸妈妈都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而我呢,做完作业以后就玩耍,我觉得自己也应该帮他们做些事,一来体验一下劳动的滋味,二来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做些什么呢?就帮妈妈做饭吧。
到了中午,我来到厨房,看见妈妈在淘大米。我就打算做我最爱吃的菜一一蒜苔炒鸡蛋。我拿起一把蒜苔刚要洗,妈妈见了,说:“你先得拣了再洗。”看着那些蒜苔,我发了愁,平时没拣过,这可怎么办呀?这时,我的眼光落到了蒜苔上面那些枯黄的茎上。我想:这儿枯黄成这样,应该把这儿揪了吧!于是我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一揪,可是只揪了一小部分。我又想:大概不是拣这儿吧,那又是怎样拣呢?我想了想:是不是把皮剥了呢?我试着剥了剥,太不好剥了。唉,还是向妈妈请教吧!于是我问妈妈。妈妈说:”把头部和尾部去了就行了。”原来这么简单,都怪我平时不帮妈妈干活,连这点生活常识都没有。我拿起刀几下就把蒜苔的头部和尾部去掉了。妈妈见了,笑着说:“你可真聪明呀!我可从没想过用刀来切。”要洗蒜苔了,水可真凉呀,等我把蒜苔一根一根地洗干净后,手也变得冰凉冰凉的。接下来我把蒜苔切成碎段,放在一个盘子里,又取了两个鸡蛋,把它们打在碗里。一不小心,把鸡蛋皮掉进去了,我费了好大劲儿才把鸡蛋皮弄出来,心里想:唉,做个饭怎么这么不容易呀。
开始炒菜了,我先倒上油,把火拧开,等油熟了以后,我把鸡蛋倒进去炒。等到阵阵蛋香味飘出来后,我把鸡蛋铲出来。再倒上油,放入蒜、葱、姜,刚准备炒,因为有水,蒜一下子蹦了起来,把我吓得扭头就跑。过了一会儿,在妈妈的鼓励下,我才壮着胆子加入调味料,再倒入鸡蛋、蒜苔翻炒起来。炒了一阵子,妈妈说:“关了火,焖一会儿就可以了。”于是我关了火,盖上锅盖等待着。十分钟过去了,我迫不及待地把炒菜盛在盘子里,端上了饭桌。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觉得开心极了。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了妈妈劳动不易,以后我要珍惜妈妈的劳动成果,并做妈妈的小帮手,替妈妈分担一些事情。
【每日写作指导:让作文做到构思巧妙的几种方法……】
在作文中规中矩地完成之后,只能拿到结构方面的基础分,但是如果用一些方法让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巧妙,吸引读者的眼球,会在文章的`结构分上得到加分。下面介绍几种让作文构思更巧妙的方法,希望对各位初中学生有所帮助。
1、设置悬念法
设置悬念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开头设问,即在作文开头即给读者提一个问题,形式可以是问句,也可以仅仅是一个叙述,但在开头的事情往往显得匪夷所思,不符常规,这样能在读者心中产生一个疑问,引其兴趣,让其对下文产生期待心理。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开头即是“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next88)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这个开头就比较有吸引力,因为它给读者设置了很多疑问。小女孩是干啥的?这么冷的天,还是个大年夜。她为什么一个人在街上走,还光头赤脚?读者自然而然想往下读。
2、抑扬法
所谓抑扬法,包括先抑后扬或者先扬后抑。这个方法说的是当你真正要表达某种褒贬情感的时候,不要一开始就表现出来,而一开始将相反的方面表现出来,接着才开始表现你所想表现的那个方面。
如金庸小说《笑傲江湖》描写令狐冲的师父岳不群时,即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开始时将岳不群描述成一个慈父良师的形象,给了他正派人士引以为荣的“君子剑”称号;但到后面,这慈父却利用女儿幸福达到私利,这良师却为私心杀害自己徒弟。堂堂“君子剑”实为不折不扣的阴险小人,为野心掀起武林中的腥风血雨。这样不用太多语言描述,光是前后一对比,其人性之丑恶暴露无遗。而《神雕侠侣》描绘杨过则使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抑扬法”实际上是对比思维的一种,写作时要注意。“抑”的目的是“扬”,“抑”的内容是为了更好地“扬”.最终要把你最想要表达的那个意思抒发出来。
3、误会法
误会源于人与人之间或人对事物的错误理解。误会法就是指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一方对另一方(或者某件事)产生误会,或者两人互相误会,从而引发矛盾,推动情节发展,从而使人物情感的波澜层层递进,多姿多彩。所谓“人贵直,文贵曲”,平铺直叙是作文大忌,而要让文章起伏跌宕,扣人心弦,巧设误会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比如有一篇考场满分作文叫做《误会》,文章中开始写“我”因为天下雨父母亲没给生病的“我”送伞而导致“我”误认为父母不爱“我”了,后来看到母亲留下的纸条才知道父母亲是想锻炼“我”,让“我”能够成长得更好,“我”在知道这是个误会之后明白了父母对“我”的关爱。这就是典型的用“误会法”来给文章设置悬念的例子。
使用这个方法需要注意在写完误会之后一定要交代这是个误会,并且需要交代主人公知道这是个误会之后的心理反应。
【做妈妈的小帮手作文】相关文章:
1.做妈妈小帮手作文
3.妈妈的小帮手
4.妈妈的小帮手作文
8.妈妈的小帮手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