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愚蠢的事作文
一件愚蠢的事
我永远清晰的记得,在我小时候,干过一件很愚蠢的事。
那是星期六的下午,奶奶在地里种玉米,我在一旁观看。奶奶先用锄在地里挖一个小坑,然后放一两颗玉米粒进去,最后用土把坑一填。我在旁边好奇地问道:“奶奶,放几颗玉米进去就好了?玉米能长成秆,结出香喷喷的玉米棒棒吗?”奶奶笑着说:“细节我也不知道,反正放玉米进去就能结出玉米棒棒,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嘛,这是祖先传下来的,我们照做就是了。”站在一旁的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记得那时候,我特别喜欢吃妈妈做的炒鸡蛋,天天嚷着要吃,妈妈说:“以后少吃点,超市这几天鸡蛋贵得很。”我忽然想到奶奶说的那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偷偷的笑了一下。
有一次,趁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我从厨房里偷拿了一个鸡蛋,跑去地里,我用手刨了一个小坑,然后将鸡蛋放进去,用土一埋,就高兴的回家了。
过了一些日子,奶奶去地里给菜浇水,我跟奶奶来到地里后,只见奶奶的豆子长得又大又好,而我的鸡蛋却一点动静也没有,我便问奶奶:“为什么你种的豆子长得这么好,而我的鸡蛋却没有动静呢?”奶奶笑着说:“鸡蛋是长不出来的。”我傻乎乎地问道:“你不是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吗?”奶奶说:“鸡蛋不可能长出来,你不信挖开看看啊。”我用手把鸡蛋上的土挖开,我看到鸡蛋时呆住了,鸡蛋已经臭了,而且臭气冲天!
现在我回想起这件事,就感觉我很傻很愚蠢!
【扩展阅读:写作指导,三种技巧帮你确立作文的中心】
立意指确立文章的中心。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表达都受中心的约束,古人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思是说,中心好比统帅,无统帅的士兵,只能称它为乌合之众。那么,如何很好地确立文章的中心呢?对这一方面,我作了一些小小地探索。
一、立意求新法
所谓立意求新法,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独到的眼光,独特的思维,去发掘材料蕴含的时代意义,构思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中心思想的方法。运用立意求新法,可以写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章。"
例如:《真没想到……》一题,有位同学这样写道:邻居王叔叔原是一家工厂的一位科长,工厂倒闭后,他也下岗了,原本欢乐的家庭也笼罩上了阴影。几个月后,和他同厂的工人大多自谋到了职业,可王叔叔却放不下架子去谋职,整天在家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可有一天放学路上,我到路旁新摆的自行车摊旁修自行车,没想到摊主竟是王叔叔。王叔叔还笑着说:“我又上岗了。以前爱面子,现在想通了,只要靠双手劳动挣钱,都光荣!”这篇文章由王叔叔的“下岗”到“上岗”,反映了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
再如:《我尊敬的一个人》一题,写作之前在先确立“为何尊敬”这一中心。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原因,如因某人“反腐败”而尊敬。这样一来,再叫学生写一篇《我不喜欢的一个人》,学生马上会想到李洪志,想到他残害人民的思想而确立不喜欢的原因。这样的文章当然具有时代气息。
二、立意求奇法
所谓立意求奇法,是指写文时不落俗套而给人出乎意料的立意方法。换句话说,就是运用逆向思维给文章立意的方法,我们也可称之为“反弹琵琶法”。
例如:“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多数人都知道,一般人认为该批评、讽刺的是南郭先生,因为他没真才实学,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从这个角度认识,这是求同思维。我们也可以运用求异思维来立意:批驳齐宣王。假如不是他喜欢听三百人一起吹竽,南郭先生怎么能混得下去?当今企业中,不是有很多的“齐宣王”吗?这样一来,文章的立意就会别致。
这种立意方法较为常见,诸如“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等等到,这里我也就不多说了。
三、立意求深法
所谓立意求深法,就是以小见大法。就是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发掘出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做到“借一叶而知秋,以目尽传精神”。如朱自清的《背影》,父亲为儿子买桔子这事可谓小,但作者能从中道出“父爱”这一感人的主题。而《平民总统孙中山》一文的作者马庚存,也就是通过记叙孙中山先生日常生活的六件小事,赞扬了孙中山先生身体力行做人民的公仆这一伟大而优秀的品行。
再如:《一件小事》可以通过身边、周围发生的一件小事,反映改革春风给人们思想观念、物质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达到歌颂“改革开放”这一大主题的目的。
【一件愚蠢的事作文】相关文章:
2.最愚蠢的事
3.关于愚蠢的作文
4.愚蠢的大心脏作文
5.愚蠢的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