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的精神
中华的精神1
网 址 ao ue 中华的精神月 日 , 有两名儿童落水,湖北长江大学 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落水儿童,儿童是被救了起来,但是有三位大学生,不幸死亡。
这是一条令人倍感沉重的消息。那三位大学生都是独生子,父母把他们养到这么大,又供他们上大学,但是,三个灿烂的生命离我们远去,但是他们牺牲自我换来别人的生命的精神是够我们学习的。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救落水儿童还是自己在一旁,是不顾自人安危还是发抖退出救援?我想,我们应该献出自己的生命。有人说,这不值得,为什么不值得?那些大学生都不会游泳,但是当时他们没有想什么就冲到河里营救。
做了这件事,使他们的生命价值提高了。虽然有三个生命走了,三个家庭碎了,但是中华的精神没有破裂!我们会舍己救人,不管在任何情况下! 网 址 ao ue
中华的精神2
灿亮的露珠揣着绿色的温情,吧得一声,醉倒在大地上。待到秋尽,那片泛黄了的绿叶禁不起思恋的重量,伴着和风,悠然舞下,陶醉地吻了露珠栖身的大地……多么富有诗意的句子,随之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智慧的经典,厚重而芬芳。但是,现在人却少了一种正确审视观念。人们在五颜六色,繁弦急管的娱乐中迷失了自我方向。找准方向,汲取文化营养,提升自我精神品质。
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方展,给我们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它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它是人们潜移默化的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以汉字为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以典籍为依托,生生不息的精神文化为载体。一个个方块字,融汇着我们的古老,我们的文化。《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推出,让我们眼前一亮。使之在各式各样的娱乐选秀节目中脱颖而出。它们以非常单纯,简朴的方式,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一些书法展览节目,让我们了解文字艺术。楷行草隶各有韵味,各不相同。楷如泰山稳重,行如浮云流水,草如龙飞凤舞,隶如燕头蚕尾。文字,是文化的魂。这些汉字节目不仅丰富我们的娱乐生活,还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汲取精华,滋养其身。
但是,现实却存在令人忧虑的现象。有些文化产品节消遣娱乐的名义,以荒唐,庸俗的内容,迎合低俗趣味;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地传播“绯闻轶事”。给公众带来精神困扰与迷惑。
就一些歌唱选秀节目来说。这些节目很容易去给公众带来“只要歌唱的很好,就能出名”这样的误导。成堆的选秀节目让公众迷茫,使他们不能认清自我的发展方向,盲目效仿,等到认清时已后悔莫及。
认清新潮娱乐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弃两者之糟粕,取两者之精华,将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转化为精神的养料,滋养己身,提升自我素质。
中华的精神3
武术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无论从武术的运动形式来讲,还是从其技术特色、技击特色来谈,它无处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就运动形式而言,具有套路形式本身就是武术的一大特色,它是中国传统文化重“道”的思想的一个具体体现。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武技,然而很少国家的武技具有套路的运动形式,即使是中国传统文化辐射到的几个东方民族的武技偶有套路形式,但其发达和显扬程度绝对无法与中国武术相提并论。中国传统哲学十分重视“道”,强调凡事都要合乎道,合乎规律,讲究规矩,中国的诗词歌赋、舞蹈戏剧、书法绘画、园林建筑都讲究一定的程式,武术套路也如此。
中国武术具有显扬的套路,而外国武技没有,这正体现了武术的文化特色。中国传统哲学的另一个特点是讲究“天人合一”,具体到技术上即“内外兼修”,不仅武术,书法、戏曲等民族艺术形式都讲究“内外兼修”,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从武术技术而言,不仅强调外练,更注重内练,“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正是对武术技术练习的恰当描述。“重智轻力”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这种思想有其消极的一面,即形成了“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但是单纯对武术而言,却使武术形成了“重巧轻力”的技击特色,从先秦时期的庄子“以巧斗力多奇巧”、“后发先至”的理论,到明清时期太极拳“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的技法,无不体现了中国武术“尚巧”的特色。比试中以巧取胜往往得到人们的称赞,而靠力取胜往往为人所不齿。
中华武术精神的最初形态表现为各门各派所提倡的武德。旱在两千多年前,《左传·宣公十二年》就对武德了规定。它提出“武德有七:禁暴、戢兵、保土、公定、和众、丰财”:武术界历来视不讲武德者为恶者,各门派均有“未曾习武先修德”和“短德者不可与之学,丧理者不可与之教”的格言。少林戒约中提出“习此术者,以强体魄为要诣”,倡导“济危扶贫,匡扶正义”和“不可逞强凌弱之拳”的德行到了近代中央国术馆也曾把“爱国、修身、正义、助人”作为武德规范。在武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武术和各门派都有自己的规范和崇尚的武德但从中也可以看到,在中华民族文化和整个氛围中,它们受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也逐渐形成了一种世代相传的、被人推誊和各派所共有和认可的思想观念,这一思想观念就是蕴藏在武术文化深层的武术精神。因此,中华武术精神并不代表各门各派的“术”和“法”,也不是武术技击的'某一种功夫和武德,而是受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影响的,贯穿于整个武术发展史的思想精髓。概而言之,武术精神通过三个层次表现出来:
第一个层次为个人和武德修养它要求所有习武者都要“尊师重道”,做到“孝悌仁义”,“技道并重、德艺双修”,“切戒逞血气之私,好勇斗很之举”;
第二个层次表现为集体的道德观念。它要求所有习武者和武术团体应“扶危济贫,除暴安良”,做到“公定”、“安民”、“匡扶正义”、“见义勇为”和“以武会友”;
第三个层次表现为爱国主义的精神。它要求所有习武者和武术团体必须“精忠报国”,练武的目的在于“强种御侮”和“爱国、修身、正义、助人”
具体而言,前两个层次所依托的便是武术精神之魂“尚武崇德”。“尚武”能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尚武者在坚持不懈的武术锻炼中体魄不断强健,功防技能不断提高,这是“自强不息”精神赖以存在的基础。强健的体魄能保证机体承受社会劳作的苦累,抵御严寒、酷暑风湿等人体的侵袭。在艰辛和恶劣的环境中求得生存。防身制敌技能对付敌对者的武力侵犯,在遭遇强敌时,能借助攻防技巧,保护自己,打败对手。这类战胜恶劣环境和对手的胜利体验能逐步使尚武者养成不屈服于恶劣环境和竞争对手,见恶不畏,见强不惧,勇于拼搏,夺取胜利的精神。这正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体现。崇德”能培养“厚德载物”的气度。武术传习中,强调武德教育,要求习武者具有手德、口德、公德。手德即较技时不以武力伤人,就是对待坏人也以擒拿点穴等法制服敌手为尚。口德即不以语言中伤他人。公德即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不做扰乱社会治安的事。在武术技法子中,还形成了“以柔克刚舍己从人”等顺其自然,保护自己(当然也包括保护同志)而不与人争强好胜的打法。这些崇尚道德的修养,能逐步使习武者养成与人友善、淳厚处世、宽容万物的气度,这正是“厚德载物”的德性的具体表现。
而第三个层次便有关注到中华武术精神对民族精神的塑造问题上,展开来说有三点:
1、武术精神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塑造在中国武术史上,很多武技高超的人和普通习武者都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首要目标,他们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不谋私利而秉存大义,不畏强权而从鲜血和生命捍卫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完整。近百年来,在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我国的关键时刻,许多武林豪杰纷纷挺身而出,为国家和民族的存亡甘洒热血。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刊、中山先生把武术精神归纳为”以振起从来体育之技击术,为务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推而言之”的尚武精神从反抗外国和外民族侵略的角度看,中华武术培养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那么,如果从国内和本民族来看,它培皋的就是中华民族刚强不屈,同不良势力进行斗争的勇敢精神,可见,中华武术为振兴民族精神,培养中华民族积极奋斗,不畏强权和勇于牺牲的优良品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中华武术对追求真理、强调独立人格精神的塑造中华武术的学术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时代的巫术舞蹈,并由此开始逐步涵摄、概括和积淀了从先秦诸子一直到宋明理学,以及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汇、冲突、融合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心路历程一同时它又与兵家、杂技、戏曲、舞蹈相融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技术系统。因而要认识和掌握武术,必须有执着的穷尽其理的探索精神和人的独立性格。中国武术的认识层次是通过三个方面展开的。第一,它所要认识的是人体内部的身心关系,哲学上称之为精神和物质关系通过对这个层次的认识,来解决武术中的动静开合和形神体用,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和祛病的目的一第二,要认识的是武术运动中人的社会关系。武术通过“体用”关系上升为技击领域,把人体内部的身心关系化为外部的敌我关系,哲学上称之为客体和主体的关系。通过对这一关系的认识,来掌握武术中的攻守进退、虚实刚柔,达到防身、御敌、制人和取胜的目的第三.要认识的是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哲学上称之为必然和自由的关系。通过对武术运动中人与宇宙之间关系的认识,探索人类这个运动中的主体,怎样在包括自然和社会在内的整个时空大环境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并且利用这个环境来选择和解决自身各种力量的合理配置调控,以及自身各种潜能的发掘和发展,以达到修身养性,怙道怡情。中国武术受中国古代哲学影响而形成的这种从低级到高级,由个人及社会直至整个宇宙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使人的认识论和实践论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通过学习武术,无疑培养了穷尽真理的人们的通于探索和追求独立人格的精神
3、中国武术对中华民族兼容精神的塑造。中国武术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一方面与中国的释家玄儒、政治伦理、兵农医艺等相互联系,互相作用,共同组成绚丽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另一方面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其中融汇了中国的哲学、医学、兵法、技艺、教育、美育等等,表现出博大的兼容精神一综上所述,中国武术在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武术精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4、以及它对促进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国武术同中国古代其它体育项目相比.之所以长久不衰流传至今,并不仅仅取决于它的体育、军事和娱乐价值,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它的精神和文化价值。中国武术的产生和发展,本来就与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包括传统文化习惯等密切相关,所以它的发展必须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民族心理素质等情况来决定它的方向中国武术发展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当今中国武术走向世界之时,其发展不能脱离中国国情,一味地去迎合世界体育的需要,单纯发展武术的技击而放弃武术精神及其对民族精神的塑造,而应该深入研究,大力发掘和弘扬中华武术的精神,为重新唤起民族主体意识,激励民、振兴武术,重铸武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做贡献。同时在新形势下,我们还必须用时代精神充实和改造武术精神,使之适应武术现代化的发展和走向世界的需要。
总之,武术精神要培养习武者助人为乐,积极进取,主持正叉,不怕邪恶的奋斗精神:培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兼容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敢于在国家和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和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的精神4
国学概念扑朔迷离,国学内容浩如烟海,国学书籍汗牛充栋。怎样学习国学,是一个大问题。我认为,学习国学,关键要明确目的。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与外王相比,应侧重于内圣。传统文化崇尚内圣外王,内圣是自我修身养德,外王是治国平天下。当今学习国学,更多的是修身的需要。与研究相比,应侧重于学习。作为一般社会成员,主要任务是学习国学,以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与提高性学习相比,应侧重于普及性学习。现在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阅读国学经典有困难。因而,要从普及性学习入手。与学习知识相比,应侧重于学习义理,就是学习了解古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想理念。与学习众多典籍相比,应侧重于学习儒道经典。儒道两家的元典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和《老子》,这五本书加起来不到6万字,却集中而系统地展示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理念,内聚着中华文明的全部基因密码。一定意义上说,读懂6万字、学好五本书,就能掌握国学的智慧,理解国学的基本内容,从而为修身养性、完善人格奠定坚实的国学基础。
国学具有重要价值和时代意义
“国学”概念自提出以来,不仅在概念的内容和定义上争议不断,而且对其形式和存在的必要性也饱受质疑。但是,诚如黑格尔所言:“存在即合理。”国学之所以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既是因为其本身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被大家广泛接受,更是因为它在保存和弘扬传统文化上发挥着符号性作用。
国学具有重要价值。在形式上,国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文明的载体多种多样,比较而言,国学在中华文明承载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它主要以书籍的形式进行文化传承,就像一根纽带将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文化珍珠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内容上,国学是中华文明的精神体现。国学蕴含着五千年来丰富的思想智慧,儒家的“德治”“仁政”“中庸”思想,道家的“清静无为”“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理念,均已积淀为普遍的民族心理和宝贵的历史财富,滋润着中华民族茁壮成长,使中华民族以其特有的品质和精神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纵向上,国学是中华文明向前发展的有力支撑。在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中,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今,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国学对于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必将成为我国从历史走向未来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横向上,国学是中华文明对外交流的宝贵财富。世界上很多学者认为,中华文明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许多重要启示。国学是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平台。就文明的互补性而言,国学是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对话交流的重要资源,对于保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包容与吸纳世界其他优秀文化,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传承国学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最重要的意义是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立德立功立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传承弘扬国学,能够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推动中华文明永葆生机。有利于促进民族复兴。章太炎在《国学讲习会序》中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灾难、渡过难关,正是得益于我们拥有民族共同认可、普遍接受、一脉相承且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国学,关系到民族认同感的巩固与民族发展力量的凝聚,能够为中华民族发展复兴提供丰厚滋养。有利于增强国家实力。以国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靓丽名片,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守护精神家园。国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这是维系民族发展繁荣最深沉的力量。传承弘扬国学,能够培育民族精神,建立文化自信,塑造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思维方式,营造追求真善美的良好风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学国学:学以明理、学以增智、学以修身
国学是一个极为深广的范畴,其内涵丰富而深邃、厚重而隽永。从学术思想的发展来看,我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先秦百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朝理学、明朝心学、清朝朴学等标志性学术,形成了完整而独特的学术体系。从文学艺术的发展来看,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自成体系、独具魅力的文学艺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华文学七朝六绝唱;李篆曹隶颜楷王行张草金石刀刻,传统书法五体一脉承”,这副对联生动列数了我国历代主要的文学和书法艺术成就。从儒家学说来看,儒家经典主要是“四书五经”,也有人将“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连同《易经》《尚书》《诗经》称为“九经”,或将“四书”与“九经”合称“十三经”。其内容极为广博,而历代阐释、注解经典的著作更是汗牛充栋、数不胜数。因此,学习国学要抓住主要科目和重点典籍,择其精要,深学细悟,从而达到提升素质、涵养身心、陶冶情操的目的。
学国学要学习文史哲,重点是经史子集中的名篇。学文学广才增智。文学是通过形象思维表达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更容易为人们所喜爱和接受,也容易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国学必须阅读文学,以浸润身心、增长才情、收获人生启迪。学历史知古鉴今。历史中汇聚着古圣先贤的智慧,蕴含着为人处世的道理。学国学要读史明史,以开阔视野、洞察规律,为现实生活提供有益借鉴。学哲学思辨敏行。在中国哲学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释、道三家,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主流,道家思想是以“道”为中心的哲学体系,佛家思想经过从汉至唐600余年的消化,演变为中国化的宗教哲学。学习文史哲应当以思想理念为主线,以儒道两家的元典为重点,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持续增强理性思考和抽象思辨能力。
学国学要学习修身,重点是把握基本观念。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古人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视为基本的社会人伦关系,认为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处理好社会人伦关系,就能实现社会有序运转、百姓安居乐业。这一观念仍然是我们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主要依据。作为子女应事亲以“孝”。百善孝为先,孝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也是儒家“仁”爱思想的重要内容。同时,还要兄弟友爱、夫妻和睦、抚育儿女,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作为国家公民应为国以“忠”,继承忠于国家民族的优良传统,要树立爱国意识,怀忧国之心,立报国之志,行为国之举。作为社会成员应处世以“和”。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学国学应继承发扬“和”的思想,努力追求身与心的和谐,注重修心养性,培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磨砺“不亢不卑,不骄不诌”的心境,达到心灵的平和宁静。同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朋友应待人以“信”。“信”是儒家“五常”之一,是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学国学要将“信”作为待人接物的行为准则。要忠厚诚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虚伪、不欺骗。作为个体应对己以“修”。修就是修身,修身在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古代读书人立身处世的第一要务。学国学应当将修身作为重要内容和目标,培育良好品质,提升道德修养。
学国学:正确对待、合理规划、科学把握
学习国学并非易事,没有捷径可走,却有规律可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是基本规律,要真正把学习国学当成一种境界来追求、一种品格来培育、一种习惯来养成,日积月累、层层递进,不断提升国学修为。
学习国学,思想上要正确对待。科学认识国学,全面把握国学,才能增强传承弘扬国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忧患思国学。近代以来,西方文化长期处于强势地位,我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危机,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相对较小。在20世纪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我国率先发现或发明的少之又少。越是如此,我们越要有危机感,越要增强学习国学、传承国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发扬光大中华文明,为科技发展、民族振兴提供强劲的精神支撑。要辩证看国学。国学是传统文化的内核,包含的思想和精神具有多面性。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必诚信、行必忠正”等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具有永恒意义。至于“愚民”思想和做法则属于封建糟粕,要坚决抛弃。要自信学国学。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国学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塑造国人人格的重要力量和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石。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更加热爱国学,主动弘扬国学,在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推动中华民族豪迈地走向世界。
学习国学,路径上要合理规划。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由浅入深、筑基垒台的过程。学习国学,要注重文言学习,以夯实基础。章太炎在《国学概论》中甚至要求,学习研究国学应先精通“小学”,也就是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注重原著学习,以固本溯源。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有一句名言,任何一本解释经典的书都比不上原作本身。学习国学,要从本源出发,品读原著,独立思考,促进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当然,我们也可以在阅读原著的同时,读一些解释经典的书籍,学习“四书”就可以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王某明的《大学问》和《传习录》,起到辅助理解和促进吸收的作用。注重开放学习,以兼容并蓄。学国学不能故步自封、狭隘守旧,要用开放的心态对待古今中外各类文明,领悟文明的相通之处,在思想碰撞中撷其精华、为我所用,在文明交流中相互融合、形成共识。
学习国学,方法上要科学把握。具体来说,一是好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目读,经常读书,学而时习之;要诵读,既背读又熟读,许多名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要抄读,既可全抄又可节抄,以抄写、摘录来加固记忆,加深体会;要参读,读荀子的《劝学篇》,可以参考韩愈的《劝学篇》和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达到增进理解、融会贯通的目的。二是善思考。思考是学习的进步,没有思考就没有学习。既要结合自己的经历思考,又要结合他人的经验思考;既要结合当时的情境思考,又要结合当前的现实思考;既要结合历史的进程纵向思考,又要结合世界的发展横向思考,使国学蕴涵的深厚思想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勤动笔。“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时动笔,是学习和思考留下的痕迹。动笔的基本做法是圈点勾画,标注重点,再进一层是做眉批、札记,摘录重要内容,更深一步是记录心得,把读书过程中的体会感悟保留下来,最高境界是思考成熟后撰写文章,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学术观点,推进国学研究和文化进步。四是重践行。朱熹《语类》曰:“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学习国学中的理念、价值、道德,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语上、留存在头脑中,而是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更好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践行,塑造完美人格,推动事业进步,为传承和弘扬国学贡献力量。
中华的精神5
纵观我国五千年来的文化发展史,有许许多多的文化宝箱,诗词是这中间最有影响力的瑰宝和精华。诗词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陶冶了我的情操,也滋润着我的心灵。诗词可以说是我国的经典,也是我的精神家园。我在这里可以汲取诗词给予的精神营养。
教会我珍惜时间读书的是颜真卿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告诉我们年轻人要趁早努力学习,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那时已经是来不及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钱鹤滩的《明日歌》告诉世人们要活在当下,要过好每一个今天。今日事,今日毕。不要总想着明天再做。这指引了多少迷茫的人们啊,给了多少人正确的道路啊!
教会我如何做人的,有《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顽强骨气,有《石灰吟》“粉骨碎身全不怕”的坚贞不屈,“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磊落清气。更有《芙蓉楼送辛渐》“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崇高气节。最令我有感触的就是矗立在天地之间的坦荡。上至南宋时期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下至清末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两位作者都有看淡一切,把事情想得很开的思想。其实,当我们真正放下的时候,就会变得豁达了。
教会我坚持的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磨砺,怎会有锋刃?不经严寒又怎会有扑鼻香?不经风雨怎会有彩虹?不经困难怎会有成就?教会我无私的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吐尽最后一根丝后死掉了。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就像老师、环卫工人这样的人都是可敬的。带我领略磅礴边塞风景的有“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浩荡,有“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气势。中国的诗词,不是我们三言两语道得尽的,我不能说我懂诗词,却可以说诗词懂我的心。因为它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懂了许多事。它让我受益匪浅。
这些名诗佳句正是我的精神家园,我的精神支柱。就让诗词,中国经典植根于我们的心中,让它流芳百世吧!
【中华的精神】相关文章:
1.中华精神
2.中华精神之崛起
5.中华精神颂读后感
6.中华精神华夏文化
7.弘扬中华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