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观后感

时间:2021-03-29 17:25:2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立春观后感(精选10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立春观后感(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立春观后感(精选10篇)

  立春观后感1

  那些怀有梦想的人,在小城市中上演了各自不同的人生,终究都没能逃过向现实妥协的命运。王彩玲有一副好嗓音,一心想去北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她说过一句话:我不想在这个城市发生爱情。可见对这个小城是有多不屑,多想迫切的离开这个城市,奔向她一直向往的北京。为此她一直很清高,自认为她就不是属于这个小地方的人,她是属于大城市的,属于世界级舞台的。

  每个有才华的人,内心或多或少地都会有那么点倔强,上天给了你这个才能,你没有把它施展出来,就是一种浪费。小城市里的人对艺术不理解,甚至加以嘲笑,这种才华便没有了展露的地方。于是每个人开始努力争取,努力跻身于更高层次的环境中去,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在经过各种努力与挣扎过后,最终认清现实,开始妥协。

  追逐梦想真的就那么难吗,从王彩玲的身上可以看到,她对梦想的坚持,对感情的认真,宁尝仙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但终究还是没能得到她想要的,追她的人她不爱,她爱的人对她又毫无爱意,最终还是一场空。

  胡老师热爱芭蕾舞,他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业里本来就无可厚非,但周围那些浅薄的人对他的偏见压得他越来越喘不过气,最终为了摆脱这种心理压力而使得他走向了极端,在王彩玲对他同情的时候,他自己却觉得彻底解脱了,终于不用再继续忍受别人的眼光和非议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无知偏见酿成的悲剧。无知狭隘的人们间接摧毁了一个人才,而他本来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尽情地施展才华。人到底是为自己而活,还是为了他人的眼光而活,有时真的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

  或许坚持梦想的单身人士在很多人眼里都是异类,他们没有像一般人那样早早结婚生子,过着柴米油盐的普通日子,他们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坚持,要想顶住这种压力继续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的人还在坚持,继续活成别人眼中的异类,有的人却败下阵来,要么归于平淡,要么走向极端。

  王彩玲放弃争取北京的户口,把钱拿出来帮助她的学生去参加比赛,然而最后却是一场骗局,她的善良只是被别人利用了而已,自己的辛苦和对晚辈的期待最终化为愤怒。她尽全力帮助了别人,可是她自己呢,又有谁来帮助她呢?

  她对爱情和婚姻不再抱有期待,于是去福利院领养了一个孩子作为女儿,从此生活有了希望,生命也算有了延续,在生活逐渐归于平淡之时,她心中的那个梦想却一直都在,尽管再没有表露了出来,尽管没有再继续坚持下去,但它从不曾消逝,它一直都在心里。或许在无数个梦中,那个在巴黎歌剧院引吭高歌的情景每次都会出现,心中还会掀起波澜,就像它在生活中真实地上演了一样。

  立春观后感2

  成功在哪里?希望在哪里?我想,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心存念想,心中就有光明和美好,哪怕在凄风苦雨中屡遭磨难,心境会依然明亮,因为这样的心境,希望是永存的。哪怕有一天我们的希望破灭了,我们也会因为曾经的磨难和努力而勇敢地面对生活。

  《立春》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个女人王彩龄追求自己梦想一路的艰辛而最终梦想却没有实现的故事。王彩龄,一个相貌很丑的女人,她是一小城市里的一名音乐老师,有着一副似乎不属于她的美妙的嗓音,她能把歌剧唱得很出色。然而,小城市里的百姓对歌剧并不感兴趣,于是,她就想到北京去发展,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堂。可是,在北京这个莫大的城市,有她的天地吗?到了北京,她去好几家学校找工作,却都是无功而返,对于她来说,这让她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自己相貌出丑,而却又不能实现自己在舞台上歌唱的梦想。在爱情上她付出自己的真心,却换来的是一场欺骗。她绝望透了,也曾想以死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是,似乎自己的生命也不由自己做主,最后还得现实地面对生活所带来的一切。经历了生活的坎坷,回家过年了,春天也即将到来,在这个给人温暖的春天,给王彩龄的却是沧桑的回忆,现实摆在面前,她接受了。最终收养了一个女儿作为自己希望的寄托。现实与梦想总是差距很大,尽管我们所追求的梦想并没有实现,但我们需要一种面对现实的勇气。我感动了,我被她敢于面对生活的不幸的勇气感动了!

  人生在也世,是不是自己所追求的梦想破灭了、失败了,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失败的人生呢?不是的,世上只有失败的事,没有失败的人生。我想,王彩龄是一个让我去思考该怎样去面对现实生活的人,尽管我们的人生会困难重重,我们所追求的梦想也不一定会成功,但是,在追求的过程中,如果我们遇到困难了,我们也得继续向前走,这才是生活给予我们的启示吧。原来,成功与梦想都在我们追求的过程中凝聚成了我们敢于面对生活的勇气。面对现实的生活,是需要勇气的!

  立春观后感3

  今天是周末,淅淅沥沥的小雨从早上就一直在下,在寝室里待了一天,不过,在细雨连绵的日子里,泡一杯热茶,看一部电影,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今天看了一部电影,它的名字叫《立春>,是由顾长卫导演,蒋雯丽主演的一部电影,讲述的是在一个闭塞的小村庄,一个长相普通却有着歌唱天赋的老师,热爱着唱歌,然而在小小的村庄却每人能够去欣赏,去理解。她不甘于平庸,一心想要去北京发展,却屡次受到打击,终于,有一天以为遇到了一个可以去沟通的人,并且是自己喜欢的人,一个热衷于画画的人,曾经试图考过五次北京的美院,可是到头来还是一事无成,然而,到头来竟然全部都是自作多情,自己爱的人却不爱自己,还为此几乎结束自己的生命......

  看完这部电影,感觉心情很复杂,但是,这应该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很有内涵的一部电影,电影的整个氛围给人的感觉是阴郁的,但是,最后的时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一股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感觉感触很深,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并不是孤立的,在我们生存的社会中,有无数这样的人,虽然外形并不出众,却并不甘于平庸,渴望摆脱闭塞,渴望摆脱现实的生存状况,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渴望容入到一个群体当中,一个社会当中,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每个人的力量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是那样的脆弱无力,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充满了无奈,压抑,矛盾......同时,社会是一个群体,我们是社会中的一员,只有更好的融入这个群体,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社会中如鱼得水的生活,然而,有时候一些东西是自己无法选择的,纵使一些人有着不凡的才华,却始终与这个社会水火不容,不被世人所认同,那结局也将是可悲的,就像剧中的舞蹈老师,选择用那样的一种方式让自己得到的解脱,虽然那无异于饮鸩止渴,但或许,只有这样做,才是最完美的结局吧......

  故事发展到最后,虽然没有看到最完美的结局,但是我们却看到了希望,犹如早春的第一缕阳光,暖洋洋的洒在身上,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来临,或许,我们有自己的梦想,并努力的去追求了,虽然并没有达到自己所想,春天也不会距离我们太远吧......

  立春观后感4

  4月13号那天我们看了电影,放映完,《立春》的字幕慢慢从银幕上升起,满场观众动也不动,有大约一秒钟的完全静默无声,然后我听见身后是掌声主动响起,那掌声持续了几分钟,说实话我很感动,我被观众朋友感动,也替丽姐的辛苦付出感到欣慰和值得。

  顾长卫《立春》准确地找到了镜头里的自己。相比他的导演处女作《孔雀》,《立春》的故事架构和对于现实人生的揭示,更让人感到切肤之痛却不露声色。而影片中的细节把握和出色长镜头,恰恰是顾长卫用电影艺术特有的语言倾诉自己内心世界的所擅长的。其中的两段我尤为喜欢和记忆深刻,一是影片中那个善良而无助的胡金泉,就因为坚持练习芭蕾舞,遭到来自身边无数人的嘲讽、奚落、谩骂。他对王彩玲说:我,就是人们心里的一根鱼刺,现在我自己把它拔掉了!他在监狱中给王彩玲跳芭蕾时,看到这里,我第一次忍不住流泪了。也许,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实境遇,都不可能像胡金泉那样绝对,但想一想自己以往的日子,我们谁又没有哪怕是很小一个向美、向上的追求愿望,反复遭到身边同类小人物的嘘声与侮辱时那样感到委屈与无助呢?二是电影的结尾我非常喜欢,王彩玲带着她领养的天生兔唇却极其漂亮可爱的女儿,在明媚的阳光广场喊着儿歌;此时,王彩玲向远处的天安门投去一瞥,耳边传来了她最钟爱的辉煌的歌剧。

  咏叹调。这时我又哭了,有人说,这是导演为了给王彩玲一个"光明和温暖"。但是在我看来这是光明和温暖下的另一种更大的悲悯。再委曲再卑微的人,既然活着,艺术就应当也必须为他们建立起最后的希望。

  我实话我至今为止就只看了一遍,我想看但不太敢再看,看见丽姐的那个造型,那个样子我确实接受不了,我很心疼,电影宣传的大海报我也一直不敢贴在墙上。无论喜欢与否,都希望大家能尊重艺术和为艺术辛苦付出的人。

  立春观后感5

  生如同谱写乐章,人在美感的引导下,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一个主题,然后记录在生命的乐章中。安娜可以用任何一种别的方式结束生命,但是在车站、死亡这个难忘的主题和爱情的萌生结合在一起,在她绝望的那一刹那,以凄凉之美诱惑着她。人就是根据美的法则在谱写生命的乐章,直至深深的绝望时刻的到来,然而自己却一无所知。(摘自《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立春》,当人对美的感受是如此敏感和向往时,当它成为你生活的全部时,这美是有一种毁灭性的破坏力的。蒋雯丽饰演的音乐教师,没有美丽的容颜,让她引以为豪的就是那一幅好嗓子,是的,真美啊,电影里那几段歌剧,真的很美,所以,周瑜会在从广播里听见她的歌声而爱上她,即使,她的外表并不美,甚至可以说丑。但周瑜只有对美的向往,他自己在这方面是没有任何才能的,所以,他以黄四宝这个热爱绘画的、一次又一次考美院却考不上的人为朋友,爱上王彩铃,都是他对美的渴求。王彩玲,当她唱歌时,她就是自己王国里的王后,那一刻,她一定认为自己是最美的。是的,当那美妙的声音从她嘴里流泻出来时,你会陶醉在音乐中,她的外貌因为这音乐染上了别样的光辉,但这也只有在能欣赏这美的人眼里才看得见。但现实的生活不是美,现实是一把刀,寒冷而锋利,一不留心,就会伤痕累累。可是,人就是这样一种动物,不会满足于仅仅停留在物质世界的满足,那超越现实的美,仍然是那么的迷惑着人、诱惑着人,让人迷失其中,而忘掉现实的生活,不过我们总会被拉会现实,所以,无论是黄四宝还是王彩玲,还是回到了现实世界,过起了平凡的生活。放弃?坚持?都是悲剧吧,美,也许本生就是悲剧的诞生物。

  立春观后感6

  一个女人,头脑清醒,知道上天除了给她一个好嗓子之外,什么都没给她。

  出身贫寒的农家,但却爱上高雅的艺术。没有艳丽的面容,但有着精致的梦想。

  倘若她服从现实的机遇,不坚持“宁愿等一个好桃子也不要烂果一筐”。那也许也可以享受到平凡的安定,但她所要求是,是不可能找到的。

  艺术。爱情。和爱艺术的帅哥的爱情。她的主动被残忍的抛弃,因此她试图自杀。

  没有死成。

  她坚持着人生,并认为下一站会有转机。

  这个期望,便是“立春”的含义--------每一年春天来的时候,她都会觉得有事情发生。她整装待发,睁开眼,试图用清澈的眼光面对世界,期待转机。然而,春天走了,什么都没有变。

  她生活潦草,积出了胃病。在一个渐渐变坏的社会里,仍密不透风的坚持和期待。而内心的压抑和困窘,让她内心也阴冷昏暗。因此,她失去了友情。而她的心底还有一汪清泉,为了一个陌生女子,被她虚构出来的悲惨和天赋感动,毅然拿出自己办户口的钱,供她去北京参加比赛。当谎言被解释后,她夺门而逃。

  终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习惯的说着自己的话。当然是假话,虚伪,讽刺。这种精神的不正常,也阻碍了她平实的面对生活和别人。

  最后,她领养了一个孩子。继续她的生活。仍然不放弃梦想----站在巴黎大剧院里唱歌。

  而她的孩子,眼光已经停留于“外面的世界”。母女将来的日子会怎么样很难说,她的孩子也许不会象她那样只活在自己的梦中。

  谁都有爱艺术的权利,只是看谁能坚持这个权利,把它当作是自己的义务。

  悲剧,偏偏发生在以艺术之名,践踏自己。

  立春观后感7

  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一心追求高雅美声声乐艺术的师范女教师王彩玲(蒋文丽饰),因为客观长相的限制,总是在现实与理想冲突中苦苦挣扎,清高而孤独地耽误着自己青春的悲情故事。虽然她最终能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在高雅舞台放声高歌并过上了小康生活,可她感情上的失败与独善其身形成的孤独伶仃(最后只能是在孤儿园领养了个兔唇女孩当相伴身边的女儿)却令人不得不对她产生了无限的怜悯和同情。同时,影片让人对“北漂一族”的艰辛有了相当的了解,也对"艺人"们的孤傲有了充分的理解。

  所有出场的主要人物都可以用两种关系联系起来,一种是起“歧”一种是“欺”。换而言之:这些人物或多或少都是生活在人与人的“歧视”和“欺骗”的环境之中的。大概说一下:女主人公在受到世人的歧视的同时还在歧视追求她的钢厂胖工人,在受到画家的歧视之后还要欺骗胖子说自己为画家放弃了户口转京的名额,在女邻居面前编造自己已经被北京话剧团录用的谎言;被自己所谓的老汉欺骗的女邻居,言语中暴露了对主人公的歧视;胖子为了出气欺骗自己画家哥们的母亲;舞蹈老师受到世人的歧视甚至侮辱后用一种极端的手段来雪耻,其实也是在欺骗所有人,包括欺骗自己;主人公的光头癌症徒弟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利用了老师,同时也欺骗了老师和世人;画家遭到母亲的不理解和歧视,同时歧视和侮辱相貌丑陋的女主人公,最终以欺骗世人为自己的职业并毫无羞耻感。

  请问在这个复杂的关系网中有谁用自己的真情顺利的换到了对方的真情的?那句著名的古训“将心比心”在这里黯然失色了。不过有一例除外:女主人公和舞蹈老师他们之间是真诚的,互相同情的,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相似点……试想当世人把这两位所谓的“变态着”抛弃之后,“变态者”只有在“变态者”身上才能体会到人情味,这种世态炎凉的冷漠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那么题目的最终含义迎刃而解:冷漠的人际关系就是严冬,盼望有一个: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相理解,互相信任,消除歧视的社会,就是对春天的向往。

  其实题目清晰后,电影内容就十分明朗了,没有必要计较太多的小节,关键是立意非常人性,不再是靠什么你死我活的血腥、车撞马翻的火暴、男女调情的下流来支撑内容,而是用一种吟唱,哭诉的吟唱,将自己心中的苦闷与不公待遇向世人吟唱出来,吟唱者不仅仅是主人公,也是导演,和其他生活在感情冷漠的冬天里的人们。

  立春观后感8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名普通的妇女,王彩铃波折的一生。王彩铃,一名社会底层的平民,没有好的长相,也不年轻,却天生有一副好的嗓音,一直梦想着去北京在音乐学院工作,却始终没有实现。最终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放弃自己高尚的理想,过起最平凡的生活。

  说实话,我一直不太喜欢这样的人。从一开始,对周瑜的高傲表情开始。她明明没有在北京找到工作,却在他人面前为了面子而撒谎,而且还总是摆出一副高傲的神情,这是他最终悲剧的主观原因之一。

  在整部电影的中,总共有三个同为艺术家人走进了她自闭的内心,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个就是美术家,黄四宝。王彩铃自从第一次见到他后,很快便爱上了他,并且梦想着能和他一起在艺术方面有所作为,在巴黎的艺术学院有所作为。可以说,这个人是他第一次倾注全部情感的对象。她觉得她与黄四宝有着很相同的遭遇,自认为怀有一身的艺术绝技,却无人欣赏。这种同病相怜的心情很快转变为了爱情。可是黄四宝却完全没有类似的想法。最终情感上的矛盾最终使黄四宝在当众羞辱了王彩铃后愤然离去。而这次也是王彩铃的内心收到了巨大的冲击,甚至使她产生了自杀的念头。而黄四宝,也就此堕落,最终成为社会上骗钱的小混混。

  第二个,是舞蹈老师。这个人是我在整部电影中唯一比较欣赏的人。全身心的投身于艺术,面对着外人的羞辱,在跳舞中走过了自己前半程的人生。他的心中没有太多的杂念,功名,利禄,他好像并不是很在乎,只是面对外在的压力,他不得不选择项王彩铃求婚,未果,最终选择走向监狱,坚守着内心对艺术的热爱。

  第三个十八个秃头的少女,自称身患癌症,其实是为了自己出名。其心机之深,自己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时令人深感同情,而内心却在策划着自己的“阴谋”。正是他,彻底粉碎了王彩铃心中的最后一点希望。以至于当王彩铃在当她的邻居发生悲剧时,她也竟然冷眼相对。

  这四个人,同样抱着对对艺术的热爱,可是初中却不同。那个跳舞老师,就像我先前所说的,它是对艺术纯真的热爱,所以就算他最后入狱,只要有舞蹈陪伴,他也能过着快乐的生活。而剩下的三个人,与其说是喜爱艺术,倒不如说是喜爱艺术所带给他们的名利,金钱。其中黄四宝,和那个秃头少女更为严重。其实正是这种心理,使王彩铃最终认识到她所真正喜爱的并不是艺术,而是它背后的的东西。绝望之中,她放弃了艺术过起了最普通的生活。

  其实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不乏这种虚伪人,表面表现出一颗高尚的内心,口上说他对某某事情如何热爱,实际上只是喜欢其背后的金钱名利。这种人最后必定不能有好的下场。

  立春观后感9

  今天终于看到顾长卫拍摄的电影《立春》,《立春》在罗马电影节获大奖,蒋雯丽获得最佳女主角的殊荣。看完影片觉得这个奖非蒋雯丽莫属。

  影片讲述了蒋雯丽扮演的王彩玲在小县城学校教授音乐,虽然貌不出众,但她却有一副好嗓音,对歌剧尤其着迷。然而,闭塞小县城的普通百姓对歌剧、舞剧并不感兴趣,志不得意的王彩玲一心想要调到北京,在那里一展歌喉发挥自己的天赋。

  事业上知音难觅,生活中同样知音难遇。虽然她和小县城的几位男人都有过情感瓜葛,但爱她的人她不爱,唯一一次的真情付出,却落个当众被羞辱的境地。当她被揪着拖到广场中央并被推倒在地那一刻,绝望的王彩玲想到了以死了结这一生。大难不死,劫后余生,她被救了。

  高贝贝找到王彩玲,她自称身患绝症,唯一的心愿就是可以参加全国歌手大赛并获奖。在北京求职多次碰壁已经让王彩玲心灰意冷,同时为了帮助高贝贝,王彩玲放弃了进京的梦想,将自己进京的费用用来资助高贝贝,并打通了关系。高贝贝如愿参加了全国大奖赛,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王彩玲高兴不已。没想到,高贝贝跪在地上,把自己精心策划的一场戏告诉了王彩玲,王彩铃有如晴天霹雳,愤然离去。

  在新年的飘飘雪花里,在母亲点燃的鞭炮和祝福里,王彩玲似乎感到生命的冬天也快到了尽头,虽然春天的温暖还没有找到,但是立春了,一切就都不会远了。她到孤儿院收养了女孩小凡做女儿,女儿的渐渐长大,也让她看到了希望,她带女儿来到天安门广场,变暖的春风迎面吹来,她看到了未来,继续追逐着,追逐着。电影在她的梦幻中结束。

  这是以一个非常普通、但又有歌唱才华的女人在这个世界上不能展示自己的感人影片。我一口气看完,居然没有睡着,被影片中的女主人公对自己理想的追求,帮助年轻人的善良举动,收养女童的爱心所打动。影片朴实无华,叙事性强,就像洪荒说的: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我没有觉得在看蒋雯丽演电影,你就是看这个角色的,这个角色在告诉你一切,这一点我觉得特别不容易。因为我不知道这样做对票房好还是不好,只是因为你有票房号召力的,这么一做很可能很多人会去看,就是因为他想看蒋雯丽,想看顾长卫导演的蒋雯丽,到最后这个会给你完全另外一种惊喜也好,还是不一样也好,它不会是你想像的东西,会让你感觉到中国还会有这样的演员?还会有这样的电影?我觉得雯丽她的表演,就是我从来没有看过一个中国的演员有这么大的,就是声音式的,你形容一个歌唱演员说他的声带特别宽,就是说他可能一下特别高,我没有看见过中国任何一个女演员有这么宽,幅度这么大的表演,你明白我什么意思吗?就是说她能驾驭你从这儿到哪儿,随着影片的情节走。因为在我印象中,真的,这是件特别不容易做的一件事,我没想到会把蒋雯丽化妆成那样,肯定比把我化漂亮了还要难,你明白什么意思吗?但是我就想如果说,有时候去电视节目,他们就要化妆什么,我觉得只要一带妆了我就特别不自在,就觉得我不是我自己了,因为你觉得那个妆太厚,脸上糊着东西,因为我平常不化妆,所以我就可以想像她当时带着那种妆,但是她要能够有自然的表演,她的这个表演让我想起一个南非的女演员,就是演女魔头那个女演员,是讲一个女的杀人犯,那个人的戏真的很不得了,她真的特别特别漂亮,跟雯丽一样漂亮的,也是后来增肥了,然后演一个女的杀人犯,这个女的长期受男人欺负,她到最后就变成一个杀人的妓.女,她专门勾引男人之后,然后就把这个男人杀掉,然后就把他放到监狱里头,然后她死刑了,就是演的这个。

  因为我觉得这个电影对好多人会有号召力,不是因为别的,因为中国是没有心理学医生的一个社会,而这个功能实际上在这么大压力的一个社会里头是非常必要的,你看完这个电影之后有一种解脱,就是突然间因为你理解了王彩玲这么一个失败者,你对你自己的失败有了更深的一种原谅、理解,你对别人的宽容永远是给你自己带来了宽容,你不会再那么苛刻地要求自己怎么样。我觉得其实长卫的电影特别逗,就是在中国所有的电影里头,我觉得长卫的电影是最人性化的电影,就是真的是中国很推崇那种成功,大片,胜利,正义,怎么怎么着,他不推崇这些人最细节的小东西。所以我就看了这么多这些电影里头,包括《孔雀》都是一个特别人性化的东西,在他的电影里头特别突出,比中国任何其他电影都突出,而且没有什么暴力,没有什么那种特别要,怎么说呢?要吓唬人家一跳的,没有这种特别刺激人的手法,但是他就能把这一个故事表述出来,这个我觉得特别不容易。

  这部电影有的时候让我想起,就是我看的时候让我想起另外一部我也特别喜欢的电影,但是那部电影也是有一个很重的一个哲理在这里,但是我觉得那部电影没有《立春》那么强,就是《立春》还是有让你感觉到特别人性,特别高兴,特别看到它美的那些地方,包括雯丽演的那个角色回家,看到包饺子的母亲,看到痴呆的父亲,母亲没有言语,只是看着你微笑,这种微笑让你感到温暖,平静,幸福,带着女儿回家的温暖,从这部电影中欣赏体会的到。

  立春观后感10

  今天在选修课上看了老师推荐的一部电影,它就是由顾长卫导演的一部剧情片《立春》。选修老师是学声乐的,很喜欢歌剧,这部剧里面意大利歌剧也是贯穿始终的,按理说,这种阳春白雪以往是不适合我这种下里巴人欣赏的,可是现实总是让人始料未及的,你听我慢慢往下说。最后一节选修课上,老师并没有过多言说别的什么,只见他手执话筒说出了两个字:情怀。情怀,他说了很多关于情怀的东西,大概也和大学专业有关,总之说完之后成功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开始放映电影,直到下课看完。对于我自己看电影的过程,我觉得是充满敬畏而同情式的,或者说是:神圣的。我偶尔外化之后注意到自己这部电影的状态:全程皱眉,坐得笔直,时而颤栗(俗称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就是人极度关切并无意被突然震撼、感染的体现。),还胃疼。我自己解释一下我观影时个性的生理现象,和我相识的都知道,我看书会一直皱眉(一般是严肃文学),这是一种极度进入状态和紧跟情节的一种表现,但看电影全程一直皱眉,这是第一次。笔直同样,至于胃疼,是因为我没有吃饭——我现在还胃疼,不过已经顾不上吃饭了,我迫不及待的写下这部影片,让自己的文字跳跃,亦与你共享。

  影片结束,教室开灯,我独自走完了从公交楼到宿舍的一段并不漫长也不弯曲的路,趿着凉鞋穿着短裤,我感觉到我在走路,但思想已经飞起来了,都是因为这部影片,这部影片——《立春》,《立春》讲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小县城里音乐教师王彩玲等艺术青年在梦想与现实矛盾中痛苦挣扎的过程。影片一开始镜头就长长的停留在骑着自行车的很多人拥挤的画面上,这个让我忽然想起王小帅导演的一部剧《十七岁的单车》,开头亦是这样:拥挤的自行车潮——八十年代中国特有的景象,我知道,大概是关于平凡人的事情。王彩玲,一个有着臃肿的身材,向外突出的并不整齐的牙齿,还有脸上的褐斑、痘痘。就是这么一个“丑女人”,却有着唱歌剧的梦想并且也很有这方面的天赋,唱的真是好。我印象很深的是一开始她说,她长的不好看,就是喜欢唱歌,如果不唱歌,她就是一个废物。她还要,唱到巴黎歌剧院去。她想去北京,想去中央音乐学院,却无奈而返,我还记得最感动我的一个画面就是,当她唱完还是被拒绝之后,悲伤地唱起了歌剧,那绝对不仅仅是用声音在唱,那甚至是在用灵魂、用生命在唱。最后镜头停在了一个画面:她跪倒在拒绝人无情而走的楼梯口,眼含泪水,唱着:为什么,这是为什么,上帝。(意大利语)从这一刻,我才真正的走进这部电影。下面说这部电影给我最深的两个画面,一个是有同性倾向的男舞蹈老师(芭蕾舞跳得很好)因为一直受世俗的歧视,在要求王彩玲同他假结婚(以此证明他不是同性恋从而摆脱人们的议论,其实他是的。)而遭到拒绝之后,终于不堪世俗的压力,把一个女学生拉到男厕所之后(电影并未大肆描写,仅仅是一个象征,这也说明他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进入了监狱。进监狱之前,只见他从厕所里慢慢走出,优雅的整理了头发,打开音乐,投入的、忘我地跳了一段芭蕾舞。那真是淋漓尽致的表达、宣泄!一个同情恋者在被世俗排斥之后,没有勇气抵抗,从而选择与世俗决裂,在走向监狱之前,他竟然忘情地跳了一段芭蕾舞!那不再单纯的是一个舞蹈,而是生命的律动,绝望的哀嚎!对世俗偏见的绝佳讽刺!把他和王彩玲放到一起,我得出一个结论,真正的热爱,都是用生命在爱!第一个画面,也是让我流泪的画面——当王彩玲去监狱里看他的时候,他说:瞧,这监狱的布鞋和芭蕾舞鞋一样,还能立脚呢。于是便又微笑着开始转圈,属于舞者的姿势。王彩玲哭着,他笑着。王彩玲走了,他哭了。在这特意提一下,胡金泉每次都哭都是女性似的抽泣,绝望的表情,那是同性恋者长期被歧视,被不尊重的结果。就像他初见王彩玲说的:我是这个县城里的一个迷案,我这样,活着竟也不死去。说明他心里极度自卑自轻,甚至自贱,这都是世俗造成的。我看见,监狱里面一个剃着光头的犯人,在微笑着跳芭蕾舞,那是多么的伟大!又同样地讽刺!一个社会竟然容忍不了一个同性恋者,以至于让这种灵魂发光的人,选择同世俗决裂,选修老师这时候说:他进了监狱,牺牲了身体上的自由,却换回了心理上的解脱。或许是的,但我还是不免心中悲伤。关于男同性恋芭蕾舞者胡金泉还有一画面,就是被王彩玲拒绝假结婚后,他在屋里淡淡的说了一句:下雪了。然后在回去的路上,推着自行车,迎着大雪抽泣。在我看来,这是双关和象征并用。胡金泉在鹅毛大雪里慢慢哭着走着,者与其说是遭到王彩玲的拒绝伤心,更不如说因为他本不为世俗所容纳,终于碰到理解并尊重他的王彩玲,以为是尘世间的救命稻草,可以从此保护自己不再被一味的中伤唾骂,结果连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被狠狠地拽断了,胡金泉崩溃了。他站在屋里和王彩玲轻轻地说:外面下大雪了。更像是在说,他的人生要下大雪了。他在大雪里哭泣,更是说他妥协了!他投降了!他没有勇气坚持下去了!这是一个生命之花,在凋谢了,我心其哀。第二个画面,是一个唱歌很好的小女孩癌症晚期,最多活两年,她说:能上舞台上一次,人生就圆满了。(尽管是个骗局,但仍不失现实)一个是身穿狱服的芭蕾舞舞者,一个是因为癌症化疗光头的唱歌女孩,用世俗的眼光看,他们太可怜了!可是,当你看到他们唱歌或者跳舞的时候,他们就不再是一个平凡人,而是一个舞者精灵!一个歌唱少女!这比起世俗上许多有钱有权、有财有势的人临死前还闪动着畏惧、不安、狡黠、贪婪和永不知足的目光,不是更令人尊敬和向往吗?我深深地被感动了。理性分析,大概有生不逢时类似的原因。其实世界上很多艺术家、文学家、以及其他天才,都是不为当下所容的。大家熟知的有很多国内外的学者,当时的理论都不被认可,直到后来才发现它的价值。就我而言,我很喜欢一位中国作家,他叫王小波,还有一位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王小波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我想是有原因的。他们都是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名声大震。或许现在,还处于“尚未被世俗、当权者、话语主流圈完全认可的阶段”,但是我理由相信将来有一天一定会的。理由我不知道是什么,却知道物质世界总存在这样一个理由,就像王彩玲和芭蕾舞者一样,一个选择必然对应一个理由,尤其这选择是向所有人宣战的,而且我相信,越深的选择、越与世俗格格不入的选择(超前的、进步的、快乐的),理由必然会越充足,即便来的晚一些,即便会以人的生命为代价,我想,也是值得的。

  其实看一部影片,很有共鸣,往往是因为在影片里面某个瞬间找到了自己。我找到的我,或许还不立体,我只是知道我和这种人是一边的,我也是有着文学梦的一个势单力薄的小女孩。然而,在这部剧里,我找到的更是我的舅舅。我妈妈的弟弟,我的二舅。他和影片里农村里爱画画的黄四宝一样,他从小爱画画。我的舅舅,从我小时候的记忆里,舅舅每次到我家里,都会翻开我的书包,如饥似渴的看一本书——美术书,然后一般我学完的都会给他,我和姐姐的美术书都给了舅舅,他就画里面的人、物,形似神似。我当时不懂得,当时舅舅也就该我这么大吧!二十多岁,甚至不到,他是有画画的天赋的,从未学过,他小学毕业,自己喜欢画画、雕刻之类的。我还记得,姥姥家当时摆满整个屋子的木雕、石雕、多年后我知道,那些就是米开朗基罗或者圣母玛利亚。还有家里已经放不小的人体画、物体的画,裸体画,很多。后来听亲戚们对我说,当时他十七岁,北京的专家要让他去进京进修,可是当时因为家里贫困,所以丧失了机会,那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啊!至今,每当舅舅说起那时候被老师肯定从而饱含希望的眼神和因为苦难而不得不和命运女神擦肩的绝望的目光,我就心痛,那是我的舅舅!当时是考试的,应该类似中央美院的水平,同考场是人都问舅舅学了多长时间,跟哪个名师学的,当时舅舅就憨憨厚厚的说实话,自己从小爱好,刚打工回来听说有老师让他考试,他才又拿起笔一个月。结果比科班出身、学了好几年的人都考得好,结果还是错过了。遗憾!舅舅在姥爷去世的那一年,因为觉得这一生没有什么希望了,被世俗压得实在妥协了,生计还在发愁,还画他们干什么!于是半赌气半理性地把所有的画都送人的了,大概有上万作了,这是今年寒假他和我说的,我当时真的心如刀绞。那和一个作家烧毁自己的作品没有两样,那是自己的孩子啊!那是在亲手毁灭自己的心血,我想不到当初舅舅是怎么熬过去的。舅舅,我的舅舅,当时我说,二舅,继续画吧,拿起来,不要放下。我知道,你爱它如命啊!舅舅只是现在窗前,若有所思。这是我的舅舅,现在舅舅独身一人,在做一般的工作维持生活,那双本来属于画笔的手也早已粗糙不已,我只愿意他不要颤抖,不要伤害我手执画笔的舅舅的手啊!舅舅和妈妈,都跟随了姥姥无比天真,无比善良,妈妈也爱画画,更爱文字,多愁善良(我有些跟妈妈),他们在世俗里可以说是“废物”,不懂得保护自己,二舅就常被人欺负,妈妈也是,很天真,但愚蠢,只有放在他们热爱的地方,他们就是明星!他们和柴米油盐家长里短这些从来无关,他们满怀赤子之心!还有表哥,一个花花公子哥,不孝顺也不懂事,但却热爱花鸟艺术,想想我们家,这些“穷酸而又情趣”的人是不少的,那就是艺术,那就是追求。我突然想起张爱玲生活上也是“不能自理的人”,就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往往这类人,是世俗眼里的蠢货,却是纯洁善良的天才!是生活上的矮子,却是思想上的巨人!我爱他们,并愿意成为他们。尽管我知道,这并不能“成为”,这只能是“天然”。

  从《立春》说到舅舅,其实都是一样的。

  于我而言,那就是生命的意义。

  生命在于什么?

  世俗眼里的美满?

  还是尊崇本真。

  牺牲自由的安定?

  还是暴风雨里炙热的舞蹈。

  是庸碌妥协苟活一世?

  还是追求最真实的快乐,哪怕一天。

  我的答案我已经找到了,

  我的路标已经亮了,

  我此刻正在追随,

  并且永不止步......

【立春观后感(精选10篇)】相关文章:

立春作文(精选5篇)06-22

立春02-24

立春节气的谚语精选10-01

立春阅读答案03-02

立春的习俗作文11-26

立春祝福语08-25

关于立春的谚语整理06-28

立春快乐祝福语01-21

关于立春祝福语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