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历史典故
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你知道多少?下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
鲜为人知的历史典故
陈胜富贵忘友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中,有一篇文章叫《陈涉世家》,该文选自《史记》。其中写道:“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是陈胜在打工时和工友的对话。后来,胸怀大志的陈胜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大泽乡起义,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再后来,陈胜发达了,富贵了,称王了,实现了自己的鸿鹄之志,但他那句“苟富贵,无相忘”的诺言却履行得不怎么样。《史记 陈涉世家》记载,陈胜称王后,一位曾经和他一起打工的朋友找上了门,却被把门的官兵挡在门外,那个人只好在外面等着,希望能早点看到陈胜出来。没多久,陈胜出来了,那个人终于得到了召见,还被留在了宫中。陈胜的这个朋友进宫后,有时会和周围的人提起陈胜从前的一些事。这时就有人对陈胜说,那人不懂规矩,经常胡说八道,有损陈胜的形象。陈胜很快就找了个借口,把这个旧友杀了。《史记陈涉世家》的原文是:“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陈胜此举一出,很多老朋友都与他断绝了关系。
李广不能二次射石
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里,有一首卢纶的诗叫《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首诗取材于《史记 李将军列传》,写西汉名将李广夜晚出去巡逻时,误把石头当成老虎,拈弓搭箭,射中巨石的事。正因为此诗,这位箭术高超、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深深地印在许多人的脑海里。然而,诗歌背后的真相却更有意思。《史记》中的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zhòng)石没(mò)镞(箭头)。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原来,历史的真相是李广在打猎时,误把巨石当成了老虎,利箭离弦后一下子就射中了巨石。但当他得知那是一块巨石不是老虎之后,又对巨石进行了多次射击,但再也没能射中。
周瑜胸怀宽广,气度不凡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里,有一篇文章叫《草船借箭》,此文是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编的。《草船借箭》写道:“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初读此文,人们都会认为周瑜是一个气量狭小、妒忌心很强的人,加之《三国演义》还写了“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说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说周瑜临死前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这更使周瑜“气量狭小”的形象深入人心。其实,“草船借箭”的故事正史中有记载,但主人公是孙权,和诸葛亮没有任何关系。
有学者考证,在周瑜病故前的两年时间里,诸葛亮根本没有机会与周瑜见面。《三国志》是记载三国时期史实最原始、最权威的书籍,据其记载,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胸襟广阔、才华出众的人。吴国的老将程普曾因为自己年长而多次凌辱周瑜,周瑜虽然职位比程普高,但始终不与他计较,后来程普被周瑜的大度感动,逢人就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刘备也称周瑜“文武筹略”、“器量广大”。而陈寿在《三国志》中对周瑜一生的定论是:“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由此可见,“草船借箭”的故事是小说家罗贯中移花接木,而“诸葛亮三气周瑜”更是罗贯中虚构的故事。
大禹三过家门可能是不敢入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册里,有一篇文章叫《大禹治水》,其中写道:“禹在外治水13年,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在多个版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也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文字记录。这充分表明了大禹为大家而舍小家的无私精神。
然而,《史记》中对大禹治水的记载却是另一番模样。《史记 夏本纪》记载:“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这就是说,司马迁认为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他害怕治水不成得到惩罚,因为他的父亲鲧就是因为治水不成而被诛杀的。其实,最早记载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古代典籍并不是《史记》,而是《孟子》。《孟子 滕文公上》写道:“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 离娄下》写道:“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从《孟子》一书中不难看出,《孟子》的作者对大禹是持赞赏态度的,认为其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公而忘私。但无论如何,《史记》对大禹的记载我们也应该正视,至少可以当作课外知识了解一下。
鲜为人知的人名典故
谭汝为
中国古今文人的名字,使用历史典故者为数众多。但在寥寥两字名中用典,显得深奥隐讳,所以当代人很难觉察知晓其中隐含的特殊语义。记得多年前,一位学生曾向我提问:“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中国语文》主编侯精一先生,这两个名字怪怪的,究竟有什么含义?” 我回答说:
“ 潘光旦 之名和复旦大学 的校名都出自《尚书》所载的《卿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思是:日月光华既夜而复明,就是光明代代相传的意思。
侯精一 之名出自《尚书·大禹谟》:‘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是:精粹纯一。”
“光旦”、“精一”等名,都是典故词语,要搞清其深层寓义,须追溯典籍源头,破译文化密码,才能理解这类名字的文化意义。例如:
唐代历史学家 刘知几 之名,出于《易经·系辞下》“子曰:知几其神乎?”意为“预知事物发展之几微。”
北宋高官 吕夷简 之名,出于《晋书·曹志传》“少好学,以才行称,夷简有大度”;《梁书·庾诜传》“性托夷简,特爱林泉”;“夷简”意为“恬淡质朴”。
北宋高官 高若讷 之名,出于《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为:“虽有辩才,但表面上却好像不善辞令。”
北宋词人 周邦彦 之名,出于《诗经·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所谓“邦彦”,指国家的优秀人才。
清代文人 钱谦益 之名,出于《尚书》“满招损,谦受益”;意为:“谦虚谨慎,使人获益。”
清代诗人 沈德潜 之名,出于刘歆《遂处赋》“处幽潜德,含圣神兮”:意为:“品德高尚,但不为人所知。”
清代学者 王引之 之名,出于《诗经·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勿替引之”;意为:“子孙后代当不废而引长之也。”
有些人的“名”与“字”同出于古书的一个成句。如:
《茶经》作者、唐人 陆羽,字鸿渐。其名、字都出于《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名与字搭配,比喻仕进。
南宋词人 刘过,字改之,其名与字出于《左传》“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元末戏曲家 高明,字则诚,其名与字出于《礼记》“诚则明”。
清代文人、研究李商隐的专家 冯浩,字养吾,其名与字出于《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现代著名政治活动家 邵力子,字天富,其名与字出于《后汉书·樊晔传》“游子常苦贫,力子天所富”;意为:“上天要酬报勤勉的人。”
国民党要员 陈诚,字辞修,其名与字出于《周易》的名句“修辞立其诚”。
诚如《白虎通·德论》所云:“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则知其名。”可见使用典故词语的“名”与“字”在意义上的密切关联。
有些人名含有深刻的哲理,如 明末清初思想家、科学家 方以智,其名源自《易经·系辞上》“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智”。意思是:用蓍草占卜变化无常,是神灵的象征;用卦列爻各有定体是智慧的体现。方以智的父亲方孔照为他取名时说:“蓍圆而神,卦方以智,藏密同患,变易不易。”“方以智”这个名字的文化意义确实很深邃,从字面义上分析,就是道德方正不阿,为人聪颖多智,二者相辅相成的意思。
谈到父为子取名,令人想到 著名文献目录学家 余嘉锡 的名字,其名出自《楚词·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余嘉锡”意为:“我这美好的名字是父亲赐给的。”此名既表达了对屈原的景仰,又与父为子取名的情境相契合,而且以姓连名成意,确实是以典故词语命名之上品。
现代新闻记者、出版家 邹韬奋 原名恩润,后改名为“韬奋”,其名出于《晋书·慕容垂载记》“当隆中兴之业,建少康之功,但时来之运未至,故韬光俟奋耳”,“韬奋”意为:“隐匿声迹,待时奋发。”邹先生曾向友人解自己的名字:“‘韬’是韬光养晦,‘奋’是奋斗不息。”
有些人名的用典是很隐曲的,不细加寻索,很难体会其中包孕的深义。如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吴礼权 博士曾向笔者解释他的名字说,典出《孟子·离娄下》:“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意为“既坚持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吴礼权先生的字是“中庸”,亦与其名用典之寓意相谐。
【鲜为人知的历史典故】相关文章: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09-14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09-14
牛郎织女的传说09-14
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09-14
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09-14
历史典故之年的传说09-14
历史典故 :一不做二不休09-14
伴随孩子成长的历史典故09-14
历史典故:门可罗雀09-14
姽婳将军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