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飞中的嘶马河村作文
奋飞中的嘶马河村
汶水,孕育着莱芜这块圣地,从汪洋台到烈士陵园,从硝烟弥漫的战争时期到今天这盛世太平的繁荣景象,莱芜,经历了多少战火的创伤,血与泪的洗礼。从崇山峻岭的香山到逶迤拍岸的汶水,莱芜拥有多少自然的景观。忘不了,那土坯的屋墙;忘不了,那褴褛的衣裳;忘不了,那浑浊的眼球却射出希望的光芒。而今,痛苦的回忆已成为过去,改革的春风吹进了这座城市,吹绿了汶水两岸的野草,吹开了人们的心灵之窗,新世纪的号角在这里吹响引导勤劳勇敢的莱芜人民奔向光明幸福的明天……
说起莱芜的变化,我不得不说一说我的家乡--嘶马河,他座落在莱芜西部,汶水两岸,曾几何时,村庄到处是一片凄凉;曾几何时,那坑坑洼洼的黄土路隔绝了几代人的希望;曾几何时,那简陋的教室阻碍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贫穷的破帽子戴在一代又一代人头上,落后的黑锅压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肩上,人们迷惑了,茫然了,就在这时,党的富民政策似点点雨露,滋润了人们的心房,解开人们心中的疙瘩。于是勤劳勇敢的村民也开始了“展宏图九州英才扬鞭跃马,创伟业四海英豪破浪飞舟”的豪壮历程……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让人们体会到了它实实在在的内涵,农村道路,是农村经济发展之路,也是通往现代化的农村之路,为了改变农村道路的脏、乱、差,政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历时十个月,修建了横贯东西的泰莱公路,它带来了文明、知识和进步,使人们开始放眼中国,放眼世界。它是一座联系农村和外界的`文明桥梁,是改造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希望之路”,是联系政府和农民心与心的桥梁。
为了彻底甩掉贫困落后的帽子,政府组织大量的科技人员,实行“三下乡"活动,帮助我们脱贫致富。通过实地考察,决定发展以蔬菜种植为主的生产计划,手把手的教农民如何打药、施肥、搞大棚、温室栽培,推广简易温室,村里开展了向外乡镇学经验,向科技人员学知识的活动,短短几年间,辛勤的汗水就浇开了希望之花,站在高处放眼望去,一座座温室大棚如雨后春笋般覆盖在家乡肥沃的土地上。可种菜规模上去了,销路又成了新的难题,于是,党政府利用我们村南靠泰莱公路的便利条件,修建了一个蔬菜开发市场,帮助农民搞推销。嘿,你还真别说有了它,村里人就不用起早贪黑的把菜往城里送了,不用出村,就可以把蔬菜卖个好价钱,市场上,黄澄澄的柿子绿油油的菠菜,水灵灵的萝卜,人见人爱。村里都夸是党的好政策,引导我们奔上致富路,真是“金穗飘香福临门骏马奔腾致富路”。
光经济上去了,没文化可不成。于是,党政府和村两委积极响应中央发出的“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口号,办起了学校,建立了扫盲班,请老师给大家上课,男女老少,没事啊,都去听上一两节。学会了识字,农民的意识也提高了,觉悟增强了,“我们这一代没文化,可不能耽误了下一代”,在政策指引下,我们村的升学率达到了百分之百,没有一家的孩子不上学,许多学成归来的大学生,又把一腔热血献给了家乡,投入到农村建设中去。现在,国家政策开放了,农民的生活也变得富裕了。听说村里还要办一个“农民俱乐部”丰富农民的生活呢!想信不久的以后,农民也可以上网冲浪了。
俗话说的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些年来,党员还真起了模范带头作用,“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们村两委抓住党员带头争模范为突破口,树典型,扬旗帜,壮大集体经济。村里还制定了公粮带头,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十项党员带头指标,由群众监督,年终评议。我们村共有五十多名党员,其中就有三十多名干个体经营,领导农民奔小康,村里有不少老人五保户,烈军属家庭,每年政府都要发给柴米油盐,使老人们都能安享天伦之乐,过一个幸福安祥的晚年。
近几年来,村里把小城镇建设列入经济建设的重点,按照“小城镇,大战略”的总体思想加快步伐,并通过组织村两委干部和个体私营大户到经济发展地区进行参观考察,开展教育宣传活动,加快建设步伐。村里一些思想活的人又开始瞄准了副产品加工,积极响应党的方针政策。如今,原来低矮破旧的平房已是旧貌换新颜了,幢幢楼房大有与天公试比高的气势,家家户户都安上了电话,成了远近闻名的电话村,汽车也已步入了普通农民的家庭。有人说,我们村成了改革开放以来名副其实的“小城市”。
看到家乡的这些变化,我心潮澎湃,此起彼伏。我们告别了贫困,甩掉了落后,嘶马河村劈荆斩棘,扬鞭奋蹄依靠的是什么呢?正如我们的村书记所说的:“是党的好政策领我们走向富裕,是改革开放的春风使我们认识了世界”。
宽阔平坦的泰莱公路,牵引着我们的目光向前延伸,美丽的莱城就在不远的繁华地带,就在繁花簇拥的生机中就在商机无限的辉煌明天!
原创投稿,百度搜索“中国作文网”第一个就是,记住我们的域名:www.t262.com
【奋飞中的嘶马河村作文】相关文章:
1.村前曾有条河作文
3.诗词中的河
4.诗歌中的河
6. 《村前一条河》片段
8.马中熊猫作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