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斜阳》中的创作方法经典作文1200字
《斜阳》是日本无赖派代表作家太宰治的战后代表作。太宰治( 1909―1948) 是日本无赖派文学作家。战后, 他最先提出“无赖派”一说, 并且在理论上进行阐述, 在创作上加以实践。所谓“ 无赖派”既没有相同的文学主张, 也没有固定的杂志。无赖派文学的特点是, 具有叛逆精神, 反对旧的伦理,甚至用“堕落” 行为反抗战前的非人的生活, 与战后的社会现实相对峙。本文欲从文体、记叙顺序、修辞手法来解读《斜阳》的创作方法。
《斜阳》则在展示日本地主家庭的没落和衰亡的主题中, 进一步表现了作家的堕落, 成为无赖派文学具有代表性的名著。小说描写没落贵族和子一家三口在日本战败后初期的生活。主要人物有四个:高雅纯净的母亲;离婚后在伊豆的山庄里和母亲相依为命的和子;从南方复原回家,挥霍放荡,极度空虚以致自杀的的弟弟直治;姐姐和子单恋的弟弟的老师,无赖派作家上原。母亲在作品中是位高雅,纯净的贵妇人, 在她身上体现了太宰治对女性最高的理想,但母亲同时又是必须毁灭的。而和子和母亲的人生态度形成鲜明对照, 可以说她也是个无赖似的人物,但是和子对未来充满信心。根据太宰治的生活经历, 可以看出《斜阳》中登场的四个人物都带有作家本人的影子。以直治为代表,反应了太宰治贯穿一生的反俗精神和不安的内心世界。太宰治在身份消除后虽然不断试图重构,但却受制于社会准则,在认识到无力颠覆整个权利结构之后,逐步走向了自毁式的灭亡。
文体上,《斜阳》采取了女性独白体的文体创作手法,主要采用第一人称的内聚焦形式,但为了突破这种聚焦形式的限制也掺入了其他的聚焦类型。作品的叙述固定在和子的视野之内,虽然能够充分表现和子的内心世界但是无法深入剖析弟弟直治的思想,所以不能真正地了解许多行为后的心理动机。太宰治通过在文中插入书信、日记或遗书等方式,在女性独白体作品中采用的一种突破视角限制的方法。例如作者通过安排和子阅读直治的《葫芦花日记》和遗书而巧妙地揭示了直治的内心世界。
《斜阳》全文中主要采取了两种修辞手法,比喻和象征。比如时隔多年和子再次看到上原时感觉他像一只老猴子,仅“老猴子和一词就充分表达出上原的衰老、丑陋、无生气。这样的比喻不仅使表达简洁,而且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简单的几笔就勾勒出了饱满的人物形象,一瞬间和子感觉所感受到的失望和幻灭,无形中给读者带来冲击。和子在信中多次提到心中的彩虹。需要读者对相关事件和上下文语境进行联想来捕捉彩虹的含义。虽然和子说自那天开始心中出现的彩虹不是爱情,但至少读者可以将其理解为某种情愫。彩虹的色彩变浓也就意味着这种情愫日趋强烈。而后又问对方心中是否有似彩虹的东西,委婉地问对方是否对自己有同样的情愫。这段引文是和子给上原写的第一封信,她想做上原的情人却不好言明,只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所以在这里比喻运用的是为了配合和子的委婉表达。同时比喻的运用也促进读者积极地参加到文本中去思考,去推测,从而提高其阅读的积极性。
在《斜阳》中有五处关于蛇的叙述,具有象征意义。在日本民俗学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出于对未知事物的敬畏心理,很多民族都会把不隶属于自己所在集团的事物称为鬼、龙、仙等等,蛇也是其中之一。这种现象被称为“异象”。对于和子等贵族来说,处于他们的对立面的平民阶级,即庶民就是所谓的“异象”。《斜阳》中,身为贵族,但对希望加入“异象”(庶民)行列的是直治。结果是他既无法回到他已经抛弃了的贵族世界,又无法加入庶民的行列,陷入两难。贵族直治和和子都希望通过与庶民恋爱,完成向庶民的.转变。最后直治放弃了对菅子的思慕选择了自杀。而和子则通过怀上了上原的孩子,获得了重生,并且同旧道德斗争下去。
《斜阳》可以说是以直治为代表暗含作者太宰治的成长,反映了太宰治贯穿一生的反俗精神和不安的内心世界。《斜阳》真实反映了太宰治的精神成长:他向往母亲的纯粹,却是脱离现实的乌托邦;有过和子般的顿悟,却因为他“自律道德”过头,缺乏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勇气。上原说“活着使我无限悲哀”,就是太宰治成长至今的现状。通过阅读这篇小说我不仅看到了太宰治精湛的创作方法,更通过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刻了解了太宰治本人的心理发展,同时也窥探了太宰治数次自杀的缘由,这与他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是分不开的。奥野健男认为《斜阳》这部作品是太宰治文学的最高峰,而文中描述的四种生存方式则是毁灭的盛宴。《斜阳》不愧是太宰治文学的集大成者。
【论《斜阳》中的创作方法经典作文1200字】相关文章:
1.斜阳作文
3.斜阳暖作文
4.看斜阳
5.斜阳作文900字
6.雨后复斜阳
7.走过斜阳晚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