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机器人
学习机器人1
我在班里,各科成绩都不是很好,我心里十分难过,总想有个家庭教师来帮我辅导功课。噢,我想到了一好法。
我要发明一个学习机器人,我要把他的头脑装上像超人一样的机器人。如果碰到难题不会做,只要我对他说一声这道题怒怎么做,他就会用最简单的方式来教我,我英语单词不会读时,他就像点读机一样用最标准的读音来叫我,知道我学会为止。
如果我贪玩时,他就会提醒我说;小主人,不要玩了,你还得认真地做作业呢。这样我的成绩就会像升国旗一样,慢慢上升。。。。。。。
学习机器人2
机器人是十二中的一项必修课程,几乎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学习如何拼装,操控机器人。但是在学习了一个学年之后,我也学会了一些技巧,同时也发现机器人是很有意思的一门学科。
第一节课令我印象很深,老师让我们做一个陀螺。
我记得我做了恨多,我和同学们互相比试看谁转的时间较长。也在这次欢乐又简单的课当中逐渐学会了零件的拼接与应用。这就是初步。
机器人制作的难易程度增加的很快。
我们逐渐学到了制作简易的小车,使运用更加熟练。
随着课时的增加,我们的制作由易转难,最终到程序的编辑及设计。
我们班当然不缺善于机器人的强人,他们总能以最快的速度制作出一个个灵敏小巧的机器人。而我的机器人制作一直不突出。也不是最快的,也不是最好的。也就算能完成任务。
每次制作机器人时,我们都会在小组中分好工,仔细观察老师的机器人模型,再自己制作。编程时,我们会仔细参考机器人书上的教程,再编好。
学习机器人是一件很费脑力的事情,做每个机器人之前要勾勒出大概的结构,在错误时还要做调整。程序也需经过多次的调试,最终才能达到最完美的状态。
有时在做机器人不到位,输入程序后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所以就要一次又一次重试。有时编程序编错了,就要仔细对照书上的,或问问老师,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完善。虽然过程很辛苦,但看到自己小组做出独一无二的机器人时,就会有很大成就感。
机器人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搭建机器人时的快乐,还有获得知识的那份快乐!上个学期,学校开展了机器人必修课,我们在课堂上动手实践,了解了一个机器人的基本构造:在课上,我们运用各种零件进行组合,搭建出不同构造的机器人,使它们拥有不同的功能。然后根据不同的功能给机器人设计最为合适的机型,使其功能发挥最大作用。这使我们在物理方面有了最基础的了解,也对机器人的设计以及制作过程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这个学期,主要以机器人的编程为主,了解了声感、光感、触感以及超声波传感器的应用:在课上,我们主要学习了编程的基本要领,知道了如何使机器人按照自己想要的路线运行,学会了基本的程序设置,以及各种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在机器人的课程学习中,我们进行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老师安排的任务,让我从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了解到许多关于机器人的知识,这将对我以后的生活学习起到重要作用!
如果说,今后还有机器人课程的学习,我将更加认真的完成,争取更深入地了解机器人的构造,编写更加优化的机器人程序!
学习机器人3
1月26日,我们一行人在清华大学为期五天的培训结束了。在这次培训中我们分享过欢声笑语,共度过曲折困难;游览了清华校园,领略了机械魅力。我还记得初到北京的心绪难平,我还记得踏入清华的激动不已,我还记得聆听讲座的惊奇欣喜,我还记得解决问题的眉头紧锁。可惜的是,五天的时间转瞬即逝,我们就要告别首都,告别这片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校园,回首五天以来的经历,每日充满着新鲜感的学习生活片段还历历在目。简而言之,时间短暂,收获颇丰。
在培训中我们有幸由李实博士亲自授课,了解了机器人传感器、人工智能、机器人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在这之前,我并没有接触过进行过有机器人有关的学习,所以总觉得机器人有一种神秘感,认为机器人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作为一般的中学生难以窥探其精妙。然而,经过五天培训,我猛然发现机器人并不是高山流水,曲高和寡。只要潜心学习研究,用于探索,哪怕我是一个理科基础知识有所欠缺的文科生,也可以明了机器人的原理,还能够根据例程完成一些较为简单的任务。这些收获都让我满心愉悦,有更大的热情去投入机器人的学习和应用,也更有信心去完成人生路上一次又一次对未知的探索。
虽然在机器人领域我初窥门路,可是与在机器人的比赛场上拼杀多年,有着丰厚经验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其他同学相比仍旧存在很大的差距。当老师提出的任务变得越来越难,我们就感觉到明显力不从心了。举例来说,起初我们还能够用曾经学习的物理和数学的基础知识推导出万向轮的运动公式,但最后需要我们弄懂程序,利用PID调整履带车的速度时,我们绞尽脑汁却是黔驴技穷。事后反思,这既有我们机器人实际经验薄弱的原因,又有我们学习思考程序及算法时间太少的原因。总的来说,这一次的培训让我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应该进行反思,在今后努力弥补自己的缺陷。如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争取做到在各个学科上都稍有涉猎,最好能够游刃有余;还有积极投身于各类活动,强化自身社会实践能力和突发情况处理能力,我相信这些会使我终身受益。
不可否认,在清华培训的每一天都让我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层次分明的笔记还记录在电脑的硬盘内。可在我看来,比这些笔记更加重要的,正是这么多天以来感受到的,将留存在我心中的以上种种心得体会。
学习机器人4
11月29日至12月1日,学校派李守章老师和我去梁邹小学参加机器人培训活动。学习期间,教育局聘请了广茂达公司和纳英特公司的四位专家针对近几年的比赛情况进行了专项讲座。我主要有以下收获:
广茂达公司和纳英特公司都分别介绍了的他们公司的发展历程、主要产品以及发展方向。从中我知道,他们的高科技都在向各方面发展和延伸。当然,对我们来说,最为有用的是中小学机器人的应用与发展。有关机器人和创新比赛,是专家们的重点课题。在讨论中,专家们介绍了他们的以往产品以及最新产品。通过比较,我深刻地认识到,以往产品主要是针对中小学以及大学教学,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狠抓比赛,不同厂家的产品已经很成熟。为了解决教学和比赛的矛盾,上海广茂达公司推出了最新产品AS—mF系列。除了这些产品,专家们还给我们介绍了AS—eI系列(工程搭建,创新比赛用)、AS—RoBI(基于网络的搭建平台)系列等产品。利用这些产品,我们可以参加很多比赛。主要是:教育部的电脑制作活动,科协的创新比赛。教育部的比赛以灭火和足球为主。纳英特公司介绍了他们新产品的功能:功能强大的产品设计,提供了多达数十个传感器接口,使用户在教学、创新、比赛中游刃有余。低起点高发展的程序编译环境:有针对初学者的图形化编程环境,完全按照流程图方式生成程序,也有适合高年段交互式c语言的编程环境。积木化产品设计,贴近实际生活的搭建方式,更能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与动手能力。各种的传感器的提供,也可以使用工业级传感器,直接使用。各种动力方式的选择:直流电机、伺服电机,增强了机器人对环境的征服能力。与众多的教育用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开发了几十项专业课程。螺丝、螺母为主体组成的积木套件,用户可随处自行采购。全包围设计,更安全更稳定。
针对中小学机器人比赛,老师主讲了相关的机型和使用方法。
硬件是机器人工作的基础,软件则是机器人的灵魂。专家配合机器人的讲解涉及很多,但涉及基础的却不多。针对中小学机器人应用的情况以及近几年来的参加比赛的情况,专家们专门讲了机器人灭火和机器人足球两项赛事。首先讲了教育部比赛中中小学比赛的规则以及和以前规则的不同,今年比赛过程中的规则漏洞。针对场地、环境以及一些突发事件,在编写程序时的一些注意事项,专家们都做了详细介绍。在初中灭火比赛中,房间的穿插方法,时间的算法,左、右手原则的运用,甚至怎样能更好的节约时间都给出了最优化方案,然后每个学习小组都有针对这些方案进行了编程测试。在初中足球比赛中,对防守机器人和进攻机器人的编程方案也作了详细介绍,在进攻和防守的过程中一些注意的小技巧也作了介绍,并在编程过程中怎样体现出来。在讲解过程中特别讲了为了参加机器人比赛而开发的一些新的机器人配件,培训为了配合硬件和软件的讲解,我们现场操作了机器人,主要是测试初中灭火和足球。
在培训最后针对各学校以前所购买的机器人讲解了怎样利用老式机器人进行改装。在使用机器人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在灭火比赛中机器人为什么不能声控启动?机器人在走直线过程中碰到左侧的墙壁是怎么办?机器人碰到前方障碍物怎么办?机器人在走直线的过程有抖动现象怎么办?在足球比赛中马达功率的调整,参赛前建议先调试好机器人走直线,以保证两个马达同速率前进;指南针的调试与抗干扰;红外球传感器调整,最为关键,应根据场地环境值调试好相关变量,不能太敏感;小学采用两驱动轮,两驱动轮结构,灵活性强;初中采用四轮结构,力量强大。这是我在培训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与老师们共同学习提高!
学习机器人5
我想发明一个帮助我们学习的机器人。
我发明的学习机器人非常可爱。它那圆圆的小脑袋的天线上有一个蝴蝶结,它的小手是两个钳子。它有一个圆形的身体,它的脚上穿着一个粉色的小皮靴。
你想要什么它就会给你什么,比如说你想削铅笔,你就跟它说:“帮我削一下铅笔好吗?”它就会给你削铅笔。如果你没礼貌地说:“你快点给我削铅笔。”它就不会帮你削铅笔。它还会辅导你学习,这样你就会打上一百分了。这就是我发明的学习机器人。你想要一个吗?你有了这个机器人呀,祝你学习好,经常打一百分。
学习机器人6
摘要
大一第一学期我学习了《机械工程概论》一课,听了各位老师机械学科的各种发展方向的介绍,我对机械学科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其中,我对老师介绍的智能机器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便搜集了一些资料并且稍作整理写了这篇论文,简单介绍一下我对智能机器人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机械工程概论 智能机器人
第一章
机器人分类:机器人按其智能程度可分为一般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 一般机器人是指不具有智能,只具有一般编程能力和操作功能的机器人。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智能机器人定义。大多数专家认为智能机器人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一是感觉要素,
用来认识周围环境状态;二是运动要素,对外界做出反应性动作;三是思考要素,根据感觉要素所得到的信息,思考采用什么样的动作。感觉要素包括能感知视觉、接近、距离的非接触型传感器和能感知力、压觉、触觉的接触型传感器。这些要素实质上就相当于人的眼、鼻、耳等五官,它们的功能可以利用诸如摄像机、图像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激光器、导电橡胶、压电元件、气动元件、行程开关等机电元器件来实现。对
运动要素来说,智能机器人需要有一个无轨道型移动机构,以适应诸如平地、台阶、墙壁、楼梯、坡道等不同的地理环境。它们的功能可以借助轮子、履带、支脚、吸盘、气垫等移动机构来完成。在运动过程中要对移动机构进行实时控制,这种控制不仅要包括位置控制,而且还要有力度控制、位置与力度混合控制及伸缩率控制等。智能机器人的思考要素是三个要素中的关键,也是应赋予机器人的必备要素。思考要素包括判断、逻辑分析、理解等方面的智力活动。这些智力活动实质上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而计算机则是完成这个处理过程的主要手段。 智能机器人根据智能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三种:
(1) 传感型机器人——具有利用传感信息
(包括视觉、听觉、触觉、接近觉、力觉和红外、超声及激光等)进行传感信息处理及实现控制与操作的能力。
(2) 交互型机器人——机器人通过计算机系统与操作员或程序员进行人-机对话,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与操作。
(3) 自主型机器人——在设计制作之后,机器人无需人的干预,能够在各种环境下自动完成各项拟人任务。智能机器人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基于感觉控制的智能机器人(又称第二代机器人)已达到实际应用阶段;基于知识控制的智能机器人(又称自主机器人或下一代机器人)也取得较大进展,已研制出多种样机。
第二章
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智能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的综合成果,它是在扩大计算机的功能和研究人工智能的实验床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958年,美国人工智能学者Shanonn和Minsky为使计算机更有用,提出给计算机装上手的想法。1961年麻省理工学院(MIT)林肯实验室的H.A.ERNST把AMF公司处理放射线物质的伺服操作器和MIT的Tx-0计算机连接起来,研制出具有感觉,由计算机控制的MH-1型智能机器人。它凭触觉判断积木的形状,并把散放的积木进行组装。同时,L.G.Robons开展了给计算机装上眼的研究,即以电视摄象机作为与计算机的接口,进行物体识别研究。 1963年,他又发展了齐次坐标变换法,用于决定机械手的位置和方 向,提出机器人位置控制方法。1967年,综合上述成果出现了装有电视摄象机,由计算机控制的.智能机器人。这种机器人通过电视摄像机确定物体的位置,用齐次坐标变换的数学方法计算出各关节的转角和手臂的位置。随后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出能进行行动规划的眼-车系统;MIT研制出手-眼系统;英国爱丁堡大学研制出手-眼结合的智能机器人系统;日本研制出能按识别图形进行积木组装的机器人和带视觉反馈的手-眼系统。
人工智能研究者通过智能机器人实验床把人工智能活现出来, 第一次证实了智能机器人可以根据环境和任务目标制定行动规划和进行操作,尤其是它能使用
简单的工具
去完成某种任务,这项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由于智能机 器人本身难度较大,耗资多,与实际应用较远,长期以来只有技术驱动,没有形
成产品,发展比较缓慢。而几乎与其同期形成和发展的第一代工业机器人却进展较快。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研究重点转向智能机器人的单元技术:如计算机视觉、机器人语言、操作器的高级控制、触觉等研究课题。智能机器人基础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整机性能的提高,开始了面向自动化的应用研究。智能机器人的主要研制目的是为了解决工业装配、原子能利用、宇宙和海洋开发等领域的需要。由于研究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实际需要迫切,研制和使用部门结合,资金、人力集中使用,因此研制出了面向自动化应用的各种机器人。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电动机机器人装配系统以及西屋电气公司可实现柔性自动装配的电动机机器人装配系统,二者均可进行8种小型电动机的装配;日本研制的各种智能机器人可用于电动机组装、集成电路压焊和印刷电路检查等。另外,特殊条件下工作的特种机器人也已取得实验成果。
第三章
智能机器人的实用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第一代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趋于饱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开始从汽车领域转向电子、机械装配和非制造领域。由于一般的工业机器人没有视觉和触觉,已适应不了新用途的需要。只有让机器人学会感知它们所触到的部件,其产品的销路才有保证。智能机器人为人工智能实验床所使用,促进了计算机视觉、触觉传感器、操
作器控制等单元技术的发展,为智能机器人的研制和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因此,在工业机器人处于更新换代的转折关头,没有思想准备的许多机器人制造厂家出现了产品滞销现象;而善于抓住时机的厂家就发展壮大。如Adept公司能及时抓产品转向工作,他们的产品目标不是面向汽车工业,而是面向电子工业,重点研究轻型装配机器人,采用了许多新技术,研制出了高精度、高速度、高柔性、带视觉的智能机器人。随后该公司的销售额迅速增加,1986年为2500万美元,1987年达到3400万美元。其产品占美国装配机器人市场的24%,其中30%是电子工业公司的订货。销量的增长极大地促进了智能机器人的发展。
第四章
智能机器人的普及应用阶段
20世纪90年代,智能机器人将以装配机器人为先导产品,以电子、电气及精密机械制造为先导应用产业,慢慢进入普及应用阶段。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许多机器人研制和生产厂家正在广泛采用视觉、力觉和其他传感技术,以提高机器人的智能水平,从而提高机器人的性能,使精度和重复精度更高,速度更快,并且降低机器人的成本。这样就使得采用智能机器人生产的单位产品成本低于用传统技术及工业机器人生产的单位产品成本,使智能机器人技术的性价比提高,最终导致企业对机器人的需求量会逐步增加。
学习机器人7
我是外国语小学一名三年级的学生,现在是我们学校机器人创客营的一员。说起来,我接触机器人也不过一年多。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也和许许多多的小朋友一样,认为机器人是一个非常高科技的东西,是大人们才能搞的东西。在那之前,我从没有想过自己会真的学习如何拼装、操控机器人。但是在学习了一年之后,我学会了一些技巧,掌握了一些编写程序的方法,也发现了机器人创客营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
到现在我还记得第一节课上课时的场景,至今给我留了我很深的印象,老师给了我们一些零件,让我们做陀螺。老师告诉我们可以自己完成,也可以合作共同完成。我记得我当时做了好几个,和同学们互相比试看谁做的陀螺转的时间更长。经过这节课后,我对机器人创客产生了巨大的兴趣,我也在这次欢乐的启蒙课中学会了零件的拼接与应用。
接下来,我正式加入了机器人创客营。在创客营的环境里,我和小伙伴们制作机器人的水平增加的很快。
我们逐渐学到了制作简易的小车,让小车沿着制定的路线前进,并对零件组装和电脑编制、修改、调试程序运用更加熟练。随着创客学习的增加,我们的制作由易转难,最终到程序的编辑及设计。后来,我们学会了用声音指令控制我们的机器人做规定动作,学会了绕开障碍。
每次制作机器人时,我们都会在小组中做好分工,仔细观察老师的机器人模型,再自己制作编程。编写机器人程序是一件很费脑力的事情,但是这个过程也是最能体现我们聪明才智的过程。做每个机器人之前要计划好大概的结构,在错误时还要做调整。程序也需经过多次的调试,最终才能达到最完美的状态。有时做机器人不到位,输入程序后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所以就要一次又一次重试。有时编程序编错了,就要仔细对照书上的,或问问老师,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完善。虽然过程很辛苦,但看到自己小组合作做出独一无二的机器人时,就会产生很大成就感。
当然,我们的创客营从来不缺少机器人狂人,他们总能以最快的速度制作出一个个灵敏小巧的机器人。而我的机器人制作一直不太突出,不是最快的,也不是最好的,但是也能顺利的完成任务。而且我现阶段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每当有需要给来宾介绍我们的机器人创客营的时候,就需要我大展身手了。一年多来,我代表我们机器人创客营接待了许多来参观的领导、老师和同学。在这中间,我对机器人创客营的理解更加深入,对机器人创客的感情也更加深了。
学习机器人8
在医院走廊,机器人慢慢行走。
编者按:看到Tug时,请为它让出条路吧。
加州这篇繁荣的美国西部,是创新的热土。就在旧金山的使命湾的一家开张仅 4 天的医院,高约 1.22 米的机器人,一路发出“咇咇嗡嗡”的声音走在长廊上。
这是一个外形枯燥的机器人,它长得一点都不像人,反而像是一个大的盒子,如果你在现场,你会认为它只是一个自动的活动拖箱。但这掩盖不了它是一个高级杂务能手的事实。
这个机器人叫 Tug,根据连线报道,它可以拖运带着病人需要的药物、干净的亚麻布,还可以为病人送餐,以及变成活动的垃圾桶,装医疗废弃物、被弄脏的床单还有垃圾。
某种意义上,它确实是拖车,只不过是一个懂得认路,在走廊上会礼貌地等人经过才继续往前走,以及懂得在什么地方转弯的自动拖车,而且它还任劳任怨。
在医院里行走,Tug 如何认路?它的大脑里面就有一份完整的医院地图(在医院购买 Tug 的时候,背后的团队就会预先描绘一份详细的数字地图),可以规划行走的路线。
此外,它的正面安装了激光雷达、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等,用来感知医院走廊上的障碍物以及行走的人。此外,它只有电梯里没人的时候才会进去。
不过,Tug 如何开门、进入电梯呢?它 24 小时与医院的 Wi-Fi 相连,通过 Wi-Fi 信号,自动命令开门,然后把东西运送到目的地。
如果你是医生,它身上有一个简单的命令面板,直接把病人用药放好,然后按一个按钮,就可以把药物送到病人的房间。
Tug 是难得真正在人类公开的场合下为人提供服务的机器人——它不是那些藏在工厂里的同伴们。而这时,人或许得学习如何与机器人打交道了。
Aethon,Tug 背后的制造商,也考虑了这一点,因此他们采用了一定的措施来改善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交流。当 Tug 附近有人的时候,Tug 会主动告诉别人它在干嘛,比如说它会说“我正在送药”,“我正在等电梯”之类,如果有人给它让道,它也会说声谢谢。
在硅谷,另外一家医院 El Camino Hospital 自 20xx 年就开始部署 Tug。首席管理官肯(Ken King)说,尽管荒唐,但在美国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医护当中要顶着相当大的压力。
而在医院中部署 Tug 可以避免因为增加人手而导致成本的上升,“这样子我们可以将更多资金用于提高员工的待遇,令他们在病床前更好地对待病人的时候,也变得更有效率,而不是将装满垃圾、亚麻布的箱子在医院里推来推去。”
【学习机器人】相关文章:
3.机器人
4.机器人
5.机器人作文
6.机器人医生
7.文明机器人
8.医用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