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社会
创新的社会1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上,在每个方面上,一直有两个选择:一是墨守成规,沿着前人的路,古代人的路走下去,二是根据前人的经验,走着创新的路。在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的是现代化的创新,而不是墨守成规。只有在我们现在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运用我们现在的知识,没取他人的经验,不怕失败,从指导思路到各个具体的工作都要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实现现代化。
如果不是科学家们,古代人不断的创新,也许我们现在还是古代生活。也就是说,没有他们的创新,也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好的生活条件。
如果没有创新,哪来的灯泡?如果不是爱迪生不希望自己在蜡烛下工作,不希望沿着前人为我们创新的条件下走完一生;如果不是爱迪生没取前人的经验,不怕多次失败,敢于创新,我们现在哪能在漆黑的夜晚用电灯照亮我们周围的一切,看清楚夜晚的世界呢?
没有创新,哪来的一代换一代,一代比一代生活得好。有了创新就有了科技,有了科技,一天比一天发达。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当今,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已卷席全球,带来了各个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如果我们现在只守在前人这分基础上不思探索,不思发展,就必将被时代抛弃,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进行。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更要抛弃“墨守成规”的观念。敢于去追求创新!
——上游小学五年级二班李欣瑶
创新的社会2
一,调查背景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事业发展的后备军,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使命,其发展深受社会关注,而目前社会上对大学生的各种评价使得我们迷茫,不知道这些评价是否是当代大学生的现状,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文化修养素质、学习生活情况等等,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身心健康、人生安全问题引起热议,有人评价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简直太差了,风吹既倒;有人认为,大学生的人生安全如今受到威胁,还有财产安全、校园暴力、心理安全、性安全、校园管理、商业欺诈、自然灾害等方面,都是忧心忡忡。为了让社会让家长及时的了解实情,所以数信学院这次调查“北方民族大学学生校园安全意识”很有必要,虽然我们在调查实践中会有纰漏,但是从开始学院通过查阅资料、咨询老师等方式,很有针对性的设计了大学生各个方面的调查问卷,包括人生安全、财产安全、校园暴力、心理安全、性安全、校园管理、商业欺诈、自然灾害等方面。
二、调查前期准备
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应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进行:思想道德方面应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掌握科学的安全意识知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积极组建大学生安全意识研究会,同时要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培养大学生敬业态度和奉献精神,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学校前期对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以及通过各种方式向大学生传达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我们将针对我校学生对安全问题的了解以及对安全知识的吸收能力和表现进行进一步调查,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安全知识,学校学院应定期开展关于安全方面的论坛讲座等,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问卷整理结果
一、人生安全
1、您觉得在校园里校车及助力车、自行车行驶速度如何()
A很快B快 C一般 D不太清楚 E慢
经调查,该题反应出我校各种车辆有大概61.11%的人认为速度还可以,说明学校对车辆行驶速度的管理很重视,但是还有大约30.56%的同学认为,我校的车辆行驶速度还是较快,希望学校在车辆的行驶速度方面在做调整,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2、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关注过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新闻或常识( )
A经常 B偶尔 C很少 D从不
经调查,我小学生仅仅只有26.48%左右的人经常关心与食品有关的新闻或常识,而只有55.93%的同学偶尔关心有关安全的新闻,但是还有17.41的人不关心有关安全这类的新闻或常识,也就是说,有73.34左右的人对于安全这类的新闻或尝识了解不足,学校还需要对安全这类的知识加以宣传。
3、您对学校食堂卫生最不安逸的地方是( )
A餐碟碗筷 B饭桌地面C饭堂内部处理食物过程 D饭堂人员个人卫生习惯(如戴口罩,手不干净等)
经调查,我校餐厅在卫生方面做的工作还不够,我校学生对餐厅各方面的卫生都有意见,所以,学校应和餐厅协调,加强餐厅的卫生管理,尤其是对处理食物的过程。
4、当您在校园内外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您最可能采取的做法是()
A向有关部门申诉B请求消费者协会协调处理 C与生产经营者协商 D自认倒霉,不采取措施
调查显示,如果我校学生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将有65.37%的同学会做出相应的安全措施,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但是还有34.63%的同学不采取任何措施,所以对增强我校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方面的工作还需要大力宣传。
创新的社会3
【摘 要】本文分析了目前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行政法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创新对策:一是行政法治必须为社会管理创新留出空间,二是社会公平和安全应该是法治的重要目标,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目标,三是构建行政法视野下的社会管理协调创新机制,四是建构行政法视野下的社会管理创新体制。
关键词行政法视角;社会管理;创新
一、前言
社会管理创新是近年来社会科学界最重要的课题,各种会议和论坛层出不穷,各学科相关的论文更难统计。因此,社会管理创新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最具包容性的主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无疑是最直接的原因。笔者认为,社会管理创新对政府管理行为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从权力到政府管理行为的形成关系,从强制性到柔性管理的运行模式中,从预审审批到事后监督的权力实施重心。
二、目前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充分应用社会组织的功能
根据登记的法律社会组织,我国社会组织的平均水平为2.9。事实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组织的平均水平已经达到10以上。多学科的社会管理模式难以形成,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利用。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社会组织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与规范,社会组织类型单一、素质不高等现象也较为突出,使得很多社会组织难以适应社会管理的需要,不少社会组织甚至缺乏自身社会管理主体的意识,对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够熟悉,无法切实履行和参与社会管理实践,在行使社会管理职能时也完全依赖于政府。
(二)过于单一的社会管理主体
社会管理是政府和社会组织管理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以促进社会的协调运行。在我国,是以党的强动员能力作为社会管理的主要支撑,因此在很多地方都依赖于党的政治权威和社会动员能力。这种以政府作为社会管理唯一主体的单一管理模式下,许多政府部门认为应该采取一切社会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并限制社会组织和个人公民在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
(三)过于机械的社会管理手段
在发达国家,他们的社会管理大多是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进行的,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行政手段才能协助。然而,在我国,由于政府长期以来掌握着绝对的政治资源和其他资源,社会管理手段已被用来通过行政手段或甚至强制手段来处理社会事件或社会,进行社会管理。矛盾,而不是经济、行政、法律、道德等的综合运用。管理是通过手段进行的。这种机械的社会管理手段不仅无法很好的处理好社会管理事务,反而极容易激化社矛盾增加社会管理成本,甚至影响社会对政府的满意度,引发社会对政府行为的权威性和合法性的质疑。如我国在交通壓力、房地产经济等方面社会事物的处理中,既采用摇号、限行、限购等行政性手段来解决问题,而非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来处理。
(四)有明显的社会管理缺位现象
社会管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体之一,但社会管理不是政府的唯一责任,政府不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但是,我国政府部门在社会管理方面还不够明确。这种职能定位不明确的管理机制,使得许多社会管理工作在部门中推陈出新。
三、行政法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创新对策
法治是现代社会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应有之义。李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提出:“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现代政府”。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依法进行,在法治的范围内展开,这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要求。
(一)行政法治必须为社会管理创新留出空间
系统设计要留住游戏博弈的空间,不离开博弈的空间,就不能达到最终目标。因为没有讨价还价的最优博弈,讨价还价的过程是一个对称的信息过程。在信息对称之后,达成的共识就是一个“帕累托效应”。从实践来看,社会管理创新与法的关系之所以对立和尖锐,行政法治给创新留下的空间太少是重要原因。以《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为例,在成立社会组织之前,必须找到一个政府部门作为一个合格的业务单位来检查并同意在民政部门登记。即使协会的公民登记自由化,许多非政府组织仍然无法登记,因为他们找不到主管单位。
(二)社会公平和安全应该是法治的重要目标,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目标
作为法治的重要目标和法治政府的建设,必须解决社会公平和安全问题。行政法治和法治政府建设不仅要关注权力,更要关注社会。必须把行政权力控制与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用能动性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安全贯穿于行政决策、政府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监督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要将解决公平和安全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例如,在立法领域,“质量检查的结果是立法不能实现“三个有效益”。它应该经过实践检验和人民试验,最终将被历史检验。
(三)构建行政法视野下的社会管理协调机制创新
无论社会管理体制、方法和手段如何完善,都不可能彻底消除社会矛盾,必须创新社会管理的协调机制,及时化解和化解社会矛盾,避免积累、加剧。尽可能地扩大、扩大和扩大社会管理工作的动态性、有序性和健康性。使用。基于行政法视角创新社会管理协调机制,应当切实保障公民权力。行政法虽然主要是规范和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但无处不涉及到对公民权力的保障,无处不在倡导“人权”这一自然性权利的内涵。政府部门应当从行政法的角度树立起人权观念,认真对待公民权利,认真规范身已所掌握的行政权力,在社会管理中切实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例如,一些地方强制拆迁的现象,低价征收农民土地,很大程度上直接给予土地,都是由此造成的。
(四)建构行政法视野下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目前,中国社会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局限性。基于行政法视角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构建新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就行政法而言,政府应坚持发展的第一要务,而不是继续走机械老路,实行社会管理。应当从行政法的视角来创新社会规范体系,包括法律规范、道德规范、经济规范等,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共同的社会行为规范,通过社会管理来限制公共行为,使用符合公共权益和合法权益的社会管理制度,维护社会秩序,在各个领域要促进公众自律、相互约束和自律。
四、结语
总之,社会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政府不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管理事务越来越复杂多样。政府应创新社会管理,而不是延伸传统观念和方法,认为政府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社会管理就应该由政府包揽,应当改变这种思想,树立起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社会管理思想,从行政法的视角完善政府社会管理机制,规范政府社会管理行政权利,创新社会管理协调体系,创新社会管理组织,将本应赋予社会组织和公众个体的社会管理职能赋予社会组织和公众个体,社会管理充分利用法律、行政、经济、道德等手段进行社会管理,而不是依靠政府控制社会资源和其他资源的能力以及党的政府的威信和号召力。它不依赖于行政手段,甚至不依靠政府强制手段进行社会管理,进而有效地促进社会管理。
【参考文献】
[1]李丽.能动司法语境下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基于对司法建议功能的实证分析[C].//北京市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年会暨“行政调解制度的健全与完善”研讨会论文集.20xx:203-210.
[2]王仰文.利益分析视角下社会治安管理创新问题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25(6):111-114.
[3]柏巍.社会管理法治化体系的多维视角研究[J].法制与社会,20xx,(32):198-199.
[4]孙海涛.论行政法提升社会管理能力[J].法制与社会,20xx,(4):182-183.
[5]王雪峰.分析行政法对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途径[J].法制博览,20xx,(18):96-98.
创新的社会4
1LivingLibrary概况
1.1LivingLibrary的缘起
LivingLibrary最早的活动源于丹麦一个名为“停止暴力组织”的非政府组织。20xx年7月,该组织举办了一次主题为“互相理解”的活动,为使观众更为深刻的领悟其主旨,现场出借75“本”LvngBook与观众互动,使得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这便也直接促成LivingLibrary的出现。之后,LivingLibrary开始在北欧萌芽、发展,到20xx年,这一概念逐渐得到欧洲社会各界的重视,图书馆行业也开始涉及此项活动。目前,LivingLibrary已传播至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1.2LivingLibrary的宗旨和LivingBook的选择国外开展LivingLibrary活动旨在减少偏见,鼓励团结,促进宽容和理解。其核心是对话,目的是通过对话促成理解与宽容,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由此,国外活动的主题涉及人生经历、熟知技能、家庭暴力、宗教、同性恋、变性人、精神健康、社会问题等方方面面。同时,多元化的活动主题也使得国外在开展LivingLibrary活动时对LivingBook的选择非常宽泛,一些具有特殊经历的人士均可被选择作为“真人书”,包括各民族及各行业的优秀代表、专家学者等成功人士,但也有很多属于弱势群体,如残疾人、同性恋者、艾滋病人,以及不同宗教信仰者、不同民族文化者、丧葬经理、变性人、巫师等。
1.3LivingLibrary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20xx年4月,LivingLibrary这一概念由旅美博士曾蕾首次引入中国,同年底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20xx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上,15名图情专家作为LivingBook被与会者“借阅”,首次尝试了这种方式。20xx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成功举办了主题为“以人为书、分享智慧、交大薪火、传承你我”的薪火相传LivingLibrary活动,成为中国举办LivingLi-brary活动的第一个吃螃蟹者。此后,LivingLi?brary便在我国逐渐推广开来。目前,国内LivingLibrary活动组织者大致有以下几种:
(1)高校图书馆。自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领跑后,目前全国已有多数高校图书馆举办过一次或多次规模不一的LivingLibrary活动,通过知网检索“LivingLibrary”、“HumanLibrary”、“真人图书馆”等关键词,所得结果也多与高校图书馆相关,说明在当今为数不多的研究者中,基于高校图书馆研究LivingLibrary的还是占大多数。总体来说,高校图书馆开展的LivingLibrary活动较为规范,体现在活动的组织部门、开展活动频次以及LivingBook的甄选、管理、借阅等一系列环节上。此外,高校图书馆开展LivingLibrary活动面向的是校内读者,尤其是学生读者,活动主题多为针对学生的留学、考研、实习、生活与就业等,在Lv-ingBook的选择上限制较多,活动内容也很难推陈出新。目前,高校图书馆中做得比较成功的有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学在清华?真人图书馆”等。
(2)个人。近年来,网上不断爆出个人创办“真人图书馆”的消息。目前已知的较为著名的主要有:在上海由雷万锋创办的“MeLibrary”、在北京的“星辰海真人图书馆”、广州的“梵行真人图书馆”等。在这些强调“创意”的LivingLibrary,茶饮、点心以及借阅纸质书籍均要收取_定费用,以平衡房租开销,但阅读真人书并不收费。只是,由于场地有限,每次活动仅面向_定数量的读者开放。他们招募LivingBook-般通过本人自荐以及会员、朋友推荐两种途径,以“有趣、有益”为原则。其Lh-ingBook多为故事性、实用性较强的类别,如旅行书、公益书、新知书、社交书、技能书等。
(3)公益组织、企业团体。其先行者是上海的“人间关系社区发展中心”。从一个名为“盐和米”的公益项目到开展“生命图书馆”活动,该公益组织曾吸引了不少媒体前去报道。而今,据说因为经费问题,该项目已停办。目前,国内由公益组织创办的规模最大的LivingLibrary是“荒岛图书馆”,截止到20xx年已在全国42个城市中拥有105家图书馆。荒岛图书馆是乐创益社区旗下的分布在中国各城市的社区公益图书馆,而它的发展得益于乐创益运营的其他项目对之的资金补贴。20xx年4月22日,13家荒岛图书馆在12个城市同步举办真人图书活动,报名人数超过20xx人,现场参加人数超过1000人。有包括、南方都市报等主流媒体在内的超过20家媒体进行报道,超过10000人通过微博,豆瓣关注。
公共图书馆。在我国公共图书馆中,最早成功参与该领域的是重庆图书馆。在20xx年“4?23世界读书日”的时候,重庆图书馆特别策划了一次全民阅读“新”体验的活动一“借你一次亲密阅读--真人图书馆”,开创了中国公共图书馆参与此领域的先例,也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公益活动树立了一个新里程碑。特别要指出的是,此次“真人图书馆”活动中,组织方邀请了刑侦专家、法医、美食节目主持人等特殊行业的人当“图书”,摆脱了功利性、商业化的论调,比较接近国外的活动宗旨。目前,LivingLibrary已逐步在我国公共图书馆中普及开来,全国多个省市的公共图书馆均举办过规模不等的真人图书馆活动。
2社会科学专业图书馆的职能和基本服务特征
2.1馆藏资源专业性强
社科专业馆一般为中小型馆,以全面收藏与所在单位的学科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文献为主,特别是最新学术著作是收藏的重点。这类图书馆藏书数量不一定很多,但由于它是针对一定的学科或专业而开展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典藏、流通等一系列活动,因此,收藏的文献系统、全面,学科高度集中,能够适应专业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
2.2读者群较小、服务面较窄
社科专业馆的服务对象和读者群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这些读者具有比较宽厚的学科、专业背景和知识面,所从事的工作具有较强的研究性、探索性和专业性,对文献资料的要求较高。另外,研究型读者自身也注重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于一般的文献查找和信息搜索,都能够很好的解决。因此,对于社科专业馆的馆员来说,仅提供常规的文献信息服务,已经满足不了科研人员的需求,而是要提供更为精深的服务。
2.3注重信息服务功能
社科专业馆的信息服务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是以提供一次文献为主的信息流通服务;二是以提供二次文献为主的信息检索服务;二是以对原有文献进行深加工为主的信息咨询服务。此外,某些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社科专业馆,会运用各种加工整理手段,对馆藏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二、二次加工等,提供有借鉴和参考价值的高层次信息产品。然而,专业的知识服务或知识提炼,都对馆员的专业素质有极高的要求。但目前,绝大多数社科专业馆在人员构成上存在“二多二少”现象,即职工家属多、非专业人员多、低学历多、高学历少、图书馆专业少、研究型人员少,馆员素质参差不齐,所以,能够为读者提供高层次信息产品和专业的信息咨询服务的社科专业馆并不多。
3社会科学专业图书馆引入LivingLibrary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满足馆藏资源多样化需求,促进阅读多样化发展
由于社科专业馆在文献收藏上突出专业性、系统性,且受馆舍面积、经费等的限制,采购图书和电子资源在量上有所控制,故而,其藏书的全面性就大打折扣,种类不免单_。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利用信息资源的习惯和观念、获取信息的方式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在进行学术研究活动时,对馆藏资源多样化的需求尤为迫切。LivingLibrary的定位在于:“作为一种丰富目前图书馆服务与传统馆藏资源的有效补充而存在。故而,添加LivingBook不失为一种补充“馆藏资源”的有效方法。并且,阅读LivingBook,是一种“让有故事的人用这种有温度的方式向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经历”的过程,有人情味、有亲切感,对于提升馆藏利用率亦会有较大帮助。
3.2实现传统服务模式向“传统+知识服务模式”的转变
面对时代的挑战,图书馆只有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服务模式,在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力求深广,才能满足现代读者用户的需求。目前,社科专业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大多固守传统,缺少创新,服务面较窄。LivingLibrary是最佳隐性知识传播平台。它所提供的服务,较以往图书馆以纸质文献、电子资源为主的服务,有明显的优势。从形式上讲,LivingLibrary较多地提倡思想之间的碰撞,主要提倡交流与互动,实现用户的深度参与。从内容上看,LivingLibrary通过LivingBook使读者在实质上获得了来自于知识和经验的多方面满足,为隐性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有效途径。并且LivingBook作为能动的个体,可以就相同问题为用户提供多角度的信息。因此,引入LivingLibrary活动对于拓展社科专业馆服务功能、实现服务模式转变有重要意义。
3.3盘活社会资源,推动研究型社科专业馆的建设
鉴于其服务对象,社科专业馆的发展方向即为“研究型人文社科专业图书馆”。满足研究型社科专业馆的建设要求,除了像一般的专业图书馆一样立足本行业本机构,面向相关领域和行业,提供基于学科领域和专业领域的专业文献以外,还须具有支持科研院所进行高水平、多学科的科学研究以及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能力,这便对馆员的自身素质有了极高的要求。但如上所述,目前多数社科研究专业图书馆在人员构成上存在“三多三少”现象,这严重阻碍了研究型社科专业馆的建设进程。LivingLibrary的出现,弥补了这一不足,依托社会这所大学人才济济的特点,盘活社会资源,招募来自各行各业、学科专业不同、知识背景不同、经历不同的各层次的LivingBook志愿者充当“参考咨询馆员”,与各专业科研人员进行交流沟通,可以暂时缓解目前社科专业馆的人力资源问题,推动研究型社科专业馆的建设进程。
4社会科学专业图书馆实施LivingLibrary的问题与对策
4.1国内LivingLibrary发展中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由于传入时间过短,我国对于LivingLibrary的研究尚浅,各种规范、制度都未能提出,国外也没有可借鉴的,需进一步探索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另外,在思维壁垒、功利主义和商业诱惑的干扰下,有些Liv-ingLibrary活动的本质不过是无聊的宣讲会、功利的成功学讲座,甚至是单身青年相亲会。
(2)LivingBook的招募现窘境。在国内,由于社会偏见和大众的思维习惯,大多数易被社会大众误解或抱有偏见的人和弱势群体并不愿意成为真人书志愿者。许多有价值的真人图书出于各种考虑,不愿把自己的特殊经历分享给大家,怕被人歧视,抑或是怕泄露隐私。因为在国外有些涉及个人隐私的领域是受法律保护的,是公认不能触碰的,但国内大众还没有形成这样的意识。读者在提问和交流过程中,难免会把_些尖锐、敏感的问题抛向LivingBook,这无疑是对LivingBook的伤害。想要针对读者需求招募到有价值的真人书并非易事。目前,招募到的LvmgBook大多为有着特殊经历的年轻人,借阅者与之所能交流的内容比较有限、单_,也容易重复。
(3)缺少经费支持与区域间的合作。经费短缺,主要体现在非图书馆的组织者中,因其邀请LivingBook与租用借阅场地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而这部分费用全靠公益资金支持或组织者自费,从而造成他们在经费方面的困难越来越明显。非图书馆的组织者筹措经费困难,也从侧面体现了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社会大众对Liv-ingLibrary的认知有限。目前,我国LivingLi?brary活动的组织者大都是独自行动,缺乏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区域间的合作。同一地区的不同的组织者往往独自挖掘独特的“真人图书”资源,各自开展活动,不进行交流和共享,这不仅是财力、物力重复支出造成浪费,而且也加大了LivingLibrary的孤立性,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4.2社科专业馆LivingLibrary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因地制宜,制定LivingLibrary活动规范。社科专业馆应根据自身服务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宜包括如下内容:①规定开展LivingLi-brary的前提是遵纪守法;②界定LivingBook的选择范畴,制定知识层面、精神风貌、综合素养等方面的遴选标准;③制定LvmgBook的分类、编目、索书号分配规则等,完善真人书的管理;④制定详细的LivingBook借阅过程的使用、记录规则;⑤制定LivingLibrary活动后续工作要点等。
(2)提高LivingLibrary管理员的综合素质,依托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进行网络传播,吸引更多的志同道合者加入,增加LivingBook的来源途径,丰富LivingBook的种类。建立开放的Lh-ingBook虚拟问答平台,根据LivingBook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与其进行交流,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LivingLibrary活动、耐心地与读者进行交流。此外,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将LivingBook与借阅者交流的记录文件上传到网络平台数据库,使更多的人能够分享优秀的真人书资源。在充足的经费支持与拥有充裕的借阅场地的同时,建立L^ingBook资源库,这将大大促进社科专业馆LivingLibrary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3)积极寻求社会资源,加强区域合作。高校拥有在各学科深有造诣的专家;公共图书馆在服务社会读者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非图书馆的组织者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这些都可以给社科专业馆以借鉴与帮助。社科专业馆也应从自身优势出发,挖掘独特的LivingBook与区域内其他的组织者进行共享与交流,联合举办L1V1ngLi?brary活动,以提升其影响力。
(4)应重视将LivingLibrary与读者服务相结合。LivingBook与读者之间,更多地侧重于咨询与交流,而参考咨询只是作为图书馆服务读者的一种方式,不能等同于图书馆的所有功能。再者,LivingBook有着自身无法修复的先天性缺陷,即客观性与可信度的无法验证。目前,LivingLibrary尚不能就客观性与权威性为出借的“图书”把关,难保读者不受到异化了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误导。对于社科专业馆的研究型读者而言,LivingLibrary本身即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现象被研究、解释。因此,社科专业馆在实施LivingLibrary活动的同时,应重视将LivingLibrary与读者服务的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使科研人员乐于接受并积极参与到这种服务中来。
社科专业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宗旨是:为社会科学专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知识文献服务,尽可能满足其个性化和多样性需求。事实上,社科专业馆开展LivingLibrary活动,即为实施一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它的设计起点、运行支点和目标焦点都是为科研_线的科研人员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是“读者至上,服务为本”的延伸和升华。今后,社科专业馆须在借鉴高校LivingLibrary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适合社会科学研究特点和实际的LivingLibrary活动,为广大社科研究人员提供特色化、个性化的服务。
创新的社会5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创新精神是社会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目前,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文献已从科技创新的有效实现途径以及重要意义等方面对科技创新进行了研究,但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于科技创新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无法适时体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本文通过对科技人员在科技创新中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因素的阐述,分析了社会心理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及消极影响,丰富了科技创新有关社会心理方面的研究内容,进一步完善了科技创新理论。
本文提出应该从克服消极型社会心理与培养积极型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入手,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健康的社会心理。我们应适当、适时对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创新心理教育和引导,其中包括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和塑造科研人员健康的创新心理,努力实现科技创新健康社会心理的培育,以此来唤起社会各界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引起科技人员对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视,自觉地把消极落后的社会心理转化为积极先进的社会心理,扬长避短,促进科技创新的和谐发展。 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对科技创新理论的有益补充,时值知识经济时代,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将有助于各科研机构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现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的社会6
为了引导广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为了引导广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7月14日,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暑期实践团高平队队员来到位于科兴集团的前和煤业。
活动开始之前我们首先参观煤矿的后勤餐厅,早上八点时刻,坐车来到前和煤业,同学们就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天气虽然不好,有点热,但是挡不住同学们的那份阳光般的心情,教育新闻《为了引导广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活动开始我们每个队员都身穿带着“中国矿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字样的衣服。带着那份热情随着煤矿的带领人员去往餐厅,路上还和煤矿人员积极的进行交流,煤矿人员给我们讲述了煤矿发展的历史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煤矿安全方面是事,从煤矿人员的口中我听到的最多的就是安全,让我体会到安全对于煤矿有着多么大的意义。
到了餐厅,我们可以感觉到煤矿对于后勤很是很重视的,伙食分娩还是很标准,同学们排着队打饭,亲身体验煤矿工人的生活。在吃饭时间我们还和煤矿的工人进行了短暂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平时的生活情况,作息规律从工人口中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煤矿的情况,对煤矿有了初步的认识,吃着饭我有种感同深受的感觉,我就是煤矿的一员,我有着强烈的归属感。
【创新的社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