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幸福”

时间:2018-03-13 11:20:49 小学生作文 我要投稿

调查“幸福”

调查“幸福”1

“妈妈,幸福是什么?”我问。妈妈想了一会儿,说:“全家人身体健康,然后……”妈妈犹豫了一会儿,转了转眼珠子,吞吞吐吐地说:“嗯,然后,能看见女儿开心的样子。”“还有呢?”我觉得妈妈回答得太少了。“还有……公司和家里的事都顺顺利利的。”我继续问:“还有没有?”“嗯,没了。”
我又去问爸爸:“幸福是什么?”“嗯……”爸爸深思了一会,说:“你还太小,理解不了大人的幸福,你会误解的……”妈妈在旁插话说:“不就是不受打扰地下棋、看书吗?”爸爸声音轻了,说:“不是,不是这些……”可能是觉得妈妈太不了解他了吧。说完,他竟然走了。唉,老爸的幸福可真神秘!
我上QQ问小丹阿姨(妈妈的同事),“阿姨,问一下,你觉得幸福是什么?”阿姨说:“每个人的幸福定义是不同的。”我又问:“那你的是什么呢?”阿姨说:“我的幸福是吃得好,睡得好,寂寞的时候有人陪,生病的时候有人照顾。”
“问一下,幸福是什么?”我又通过QQ问英语助教老师。老师说:“生活平平淡淡也是一种幸福,还有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老师还反问我:“那你的幸福是什么?”“我的幸福是拥有可爱的小兔子,妈妈不要太忙,能常常带我去公园玩。”

调查“幸福”2

  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幸福是镶一身金黄;而我们所拥有的幸福却是五彩缤纷的小时候,能每天都吃好吃的糖果,每天都穿漂亮的衣服就是幸福。成年后,也许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就是幸福。年老后,能够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就幸福。这种幸福虽然平淡、简单,但是却很充实。

调查“幸福”

  而现在呢?一个个独生子女,一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如今的大学生面对了来自父母,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压力。我们正处在学习专业知识与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将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各个方面。而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对大学生幸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了。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状态,构建和谐校园,本组对我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重点分析我校大学生在社人际关系、自我价值、健康关注等方面的情况。基于调查,提出提升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一、调查研究内容、对象及方式

  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专业等,其它情况如生活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等自我评定。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当前幸福感状况,影响幸福的主要原因等。

  调查对象:瘦西湖校区全体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附加主观题一题,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为97份,有效回收率为97%。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

  对于即将迈人社会、走向生活的大学生来说,追求幸福是大家的主要目的,大家在大学里的奋斗拼搏就是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就目前来说,大学生是否幸福决定着他们能否更好的学习生活,能否很好的为将来奠定基础,据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的总体感觉。

  1、就总体感觉来说,8.25%的人选择了对生活质量非常满意,非常幸福,47.42%的人选择了比较幸福,39.18%的人选择了一般幸福,5.16%的人选择了不幸福。

  2、就学校和专业的满意程度来说,3.09%的人选择了非常满意,38.14%的人选择了比较满意,19.59%的人选择了无所谓,34.02%的人选择了比较不满意,6.19%的人选择了很不满意。

  3、就人际交往环境来说,6.19%的人选择了比较不融洽,16.50%的人选择了一般融洽,75.26%的人选择了比较融洽,12.37%的人选择了很融洽。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幸福状态,值得我们关注。

  (二)大学生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解

  20世纪50年代初,心理学研究新领域——主观幸福感在美国兴起,一直无法量化的幸福感成为一个可操作、评估、实证研究的科学指标体系。主观幸福感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研究检视人们在情意与生活品质方面的整体评价,探讨包括正向情意、负向情感以及生活满意的认知评价。关于主观幸福感结构,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对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我国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群体,而大学生人群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于90年代中后期逐渐展开。根据此次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经济状况好,生活自由愉快就幸福,可见当前学生的观点有一定的片面,但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这跟现在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时代特征有关。

  (三)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校大学生幸福快乐的主要原因,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家庭情况、心理问题、恋爱问题、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因素都制约着我们的心理状况,对我们的幸福指数产生一定影响。

  1、就业压力方面,11.34%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很大,因为感到前途渺茫,55.67%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大,因为担心找不到一份好工作,20.62%的人觉得就业压力不大,因为我有信心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12.37%的人觉得没什么就业压力,因为船到桥头自然直。

  2、恋爱问题方面,20.62%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34.02%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但不是很多,27.84%的人认为还可以,17.53%的人认为不能

  3、心理问题方面,就对自己外貌、身形等的评价来说,3.09%的人很满意,43.30%的人比较满意,29.90%的人一般满意,22.68%的人不满意。可见就业压力对大学生来说是主要的,因为这是大家即将面对的现实问题,而恋爱等问题只是附加因素,个人观点不一。

  三、建议

  针对我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建议从学校和大学生本身两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

  从学校教育而言,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的内涵,这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体验幸福,增强主观幸福感的前提;加强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协调自己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认识和处理好个人需要和集体、社会需要的关系,使个人需要自觉地服从和融合于集体和社会需要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消除悲观,振奋精神,增强韧性,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保证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环境,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他们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从而能够促进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

  从大学生自身而言,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家对提高幸福感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比如:改变自己,有目标,为之努力,脚踏实地的学习,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找个女朋友,考上研究生,寻找生活激情,充实生活,找到好工作,加强与人沟通能力,保持心态年轻……总的来说,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抓住在校期间一切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同时多关注企业单位用人的要求、标准,把自己培养成符合企业单位需要的人才,努力加强与同学、朋友、师长和社会的沟通与交往,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人际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容忍挫折,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能力,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严谨、开放、自信、自强、独立而稳定的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质。

  综上所述,从对瘦西湖校区的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大都满意现在的生活,主观幸福感较强,这归功于当代大学教育体制的完善,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家长管理能力的增强等等诸多因素。整个学校的主氛围是爱好学习,勤奋上进,虽然有少部分奢靡攀比之风,但毕竟是少部分。在学术方面,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指导;在课外活动方面,爱好体育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在社会实践方面,大多数学生通过做家教一方面减轻家庭负担一方面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的提升是有迹可循的,今后的大学生活将是以积极健康,幸福舒适为主旋律。

调查“幸福”3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真正的强大不仅在于它的武器装备,它的GDP,更在于它的国民对它的认知度。而决定这种认知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NHI——国民幸福指数。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管理者、经营者,我们这个群体对国家的认知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未来。

  抱着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秉着实事求是、不惧艰苦的态度,我们设计了这份调查问卷,在暑假做了数量大、区域覆盖广的“大学生生活幸福指数调查”,凭借得到的丰富、详细、真实的数据,和之后认真的总结、分析,最终得以窥见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全貌。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96份,收回有效问卷184份。调查方式包括现场调查、网上调查,涉及高校17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著名高校,亦有郑州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新乡学院、宁波工程技术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较普通的大学。

  184人中男生112人,女生72人,比例较适当。 在这次社会调查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说服别人参与进来。当邀请不认识的同学参与调查的时候,他们总会以没有时间婉言拒绝。但我们始终不轻易放弃,有时候甚至会追一个同学追近百米。

  大多数同学都会被我们的坚持不懈所感动,最后愿意配合我们的调查。但也有时候会遭到别人的白眼相向。在克服了很多困难之后,我们这个团队终于取得了珍贵的成功。调查任务顺利完成的那一刻,六张青春的脸庞上都绽开了颇具成就感的笑。

  令我们欣慰的是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提高,像耐心、沟通交流能力等,更重要的是我们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结论:经过我们团队一个月的努力调查和精心整理,终于取得了最终的数据结果。根据这些数据结果,我们作了如下分析(见正文),得出的初步结论为:过半数的大学生(具体百分比为53.3%)认为自己的生活比较幸福,

  42.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比较幸福,只有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不太幸福。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生活的幸福指数还是比较高的,只有少部分人认为自己的生活不太幸福。但对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众多,且有纵向交错。我们选取了一些典型因素,作了如下分析。 附表1:

  一、男女生幸福感差异

  对参与调查的学生经统计后发现,男生中有42.8%的同学对生活感到幸福,而在女生中,这一比例为76.5%,可见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感到幸福。然而男生更容易感到充满幸福。通过询问,发现大部分男生是由于生活压力大,从而感到不幸福的。

  二、对学校满意程度对幸福感的影响

  从对学校的满意程度来看,对自己所读大学满意的同学中有61.1%的感觉幸福,而对自己的学校不满意的同学中仅有50%的感觉幸福。可见对学校的满意程度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幸福感。原因可能在于,大学生每天生活在学校,对学校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每天的心情,

  会使他们感到生活的幸福与否。同样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对学校满意的同学所在大学一般是“211工程”院校,其办学条件较好,

  毕业生的出路也不错,因此,在这样的学校生活的学生们一般感觉比较幸福。

  三、不同专业幸福感差异

  同样,对于不同的专业来讲,幸福感同样有差距。通过调查数据发现:理工科专业的同学中有12%的感觉充满幸福,56%感觉比较幸福,24%感觉还行,幸福感不是很强烈,另有8%感觉不太幸福;而对于经管、外语和人文专业的同学来讲有9%感觉充满幸福,63.6%感觉比较幸福,36.3%的同学感觉还行,

  幸福感稍强。我们认为,对于理工科同学来讲,学业压力大是一方面,另外,理工科同学养成的理性思维更容易使他们看问题时比较苛刻,有时对悲观情绪处理不当亦会导致不幸福;而经管、人文、外语等专业是文科专业,他们养成的思维习惯以及处理事情的方式让他们的幸福感稍强于理工科学生。

  四、家境及经济条件对幸福感的影响

  通过对同学月可支配金额调查发现,经济条件不太好的(月可支配金额500元以下)同学中,18.2%感觉充满幸福,54.5%感觉比较幸福,18.2%感觉还行,9.1%感觉不太幸福;在经济条件中等或中等偏上的(月可支配金额500-1000或者1000-20xx)同学中,7.7%感觉充满幸福,57.7%感觉比较幸福,

  30.8%感觉还行,只有3.8%感觉不太幸福。而对于经济条件较好(月可支配金额在20xx元以上)的同学,12.5%感觉充满幸福,25%感觉比较幸福,62.5%感觉幸福感还行。通过对比可发现月支配金额在500-1000元之间的同学幸福感最强,月支配金额在1000-20xx元以上的幸福感最弱;

  月可支配金额在500元以下的同学感到不幸福的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然而统计数据亦反映出,500元以下的同学大部分还是很幸福的,说明经济条件对幸福感的影响不是很大。

  五、人际关系对幸福感的影响

  通过调查大学生与身边人的融洽程度发现:充满幸福的同学中,有75%的与

  身边同学相处很融洽,25%的同学与身边人相处比较融洽,没有与身边同学相处一般融洽或者不融洽的;而在感到比较幸福的同学中,有19%的同学与身边同学相处很融洽,71.5%的同学感到与身边同学相处比较融洽,还有9.5%的同学与身边同学相处一般融洽;

  在幸福感还好的同学中,只有10%的与身边相处很融洽,此外有50%和40%的同学与身边同学相处比较融洽和一般融洽;在感到不太幸福的同学中,全部与身边同学相处一般融洽。可见与身边人关系的融洽程度是影响同学们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与同学们相处融洽与否又取决于同学们的性格特征以及价值观的差异。所以平时我们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因为如果产生了矛盾,不仅损害了他人的幸福,也降低了自己的幸福感。

  六、父母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幸福感也有影响。在调查中我们将父母的教育方式分为“溺爱型”、“民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其他。从图表中可以明显看出,父母教育方式为民主型的同学,幸福感较强;父母教育方式为权威型和放任型的同学,幸福感最不强。

  由此可见,父母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父母民主,更有助于让大学生感觉到幸福;相比之下,父母教育方式为权威型和放任型,则让大学生感到不幸福;父母教育方式为溺爱型的同学幸福感也不是很强。

  因此,建议父母逐渐改变对大学生子女的教育方式,多民主,适当关心其生活,不溺爱不放任。这样,就能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七.自我价值实现程度对幸福感的影响

  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来源。根据我们提供的选项,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4.3%的大学生的幸福感来源于“自己的能力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12.6%的大学生的幸福感来源于“在各种活动中取得一定的成就”;

  12.1%的大学生的幸福感来源于“融入团队协作完成某项工作”;还有9.5%的大学生认为“第一次努力赚到钱”能够让自己幸福;除此之外,“学习成绩优异”也是7.4%的同学的幸福感的来源。针对自我价值这个问题,我们也做了专门的调查,

  数据结果显示:53.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人生“有价值”;28.9%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人生“非常有价值”;相比之下,8.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人生“有点无用”,另有8.9%的同学认为自己的“人生没有价值”。

  进一步调查结果显示,在28.9%的认为自己的人生“非常有价值”的大学生中,有75%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这其中有16.7%的人认为自己“非常幸福”,58.3%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比较幸福”),其余2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还好”;

  而在53.3%的认为自己的人生有点价值的大学生中,只有68.4%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这其中只有5.3%的人认为自己“非常幸福”,63.2%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比较幸福”),26.3%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还好”,5.3%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不太幸福”。由此可见,自我价值与幸福感有很大的联系。一般而言,自我价值实现程度越高的人幸福感也就越强。(见附表2)

调查“幸福”4

  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毫无疑问,大学生的幸福观已成为全社会关注你的焦点,大学生的幸福观必然会引领一个时代的幸福观。因而,进行大学生幸福观的调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对大学生幸福话题的观照应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幸福观、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建构,是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基本内涵。为了了解我院大学生幸福感状态,构建和谐校园,我组对我院大学生进行调查,重点分析我院大学生在友好关系、自我价值、健康关注等方面的情况。

  我们以此对合肥学院大一至大三的三个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拥有正确幸福观的人在很多方面表现的更为乐观。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更多人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从而获得幸福,基于调查,提出提升我院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调查课题:关于合肥学院大学生幸福观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xx年12月7号—20xx年12月10号

  问卷制作:调查问卷,精心设计了十四道富有代表性的题目。根据性别、出生和教育的环境等影响大学生幸福观念的外在条件分析,我们确立了四道基础题,为大学生幸福观的差异的分析做了良好的铺垫。后十题分别从人际交往、释放压力、家庭收入和职业选择等对幸福有影响的方面进行剖析,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和客观性。综合整个问卷,题型设计新颖,引发答卷者内心深处对幸福真实地思考。

  问卷形式:于20xx年12月7日,对合肥学院12个系的大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对不同年级、爱好的学生都有调查,基本上涵盖了大学生中各类人群。其中男生占46.8%,女生占53.2%。调查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5张,有效率99.5%。运用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统计图表用EXCEL来绘制。

  调查内容:合肥学院大学生自身的基本信息,怎样缓解压力、获得幸福及对幸福的看法。调查内容主要根据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面向全校大学生设计的。由于大四在校生并不是很多,所以大四学生占到的比例很低,但并不影响我们最终幸福观的调查的结果。调查内容基本上是对学生生活中喜怒哀乐的询问,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写的,它只能体会,体会越深就越难以描写,因为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实的汇集,而是一种状态的持续。”幸福不是给别人看的,与别人怎样说无关,重要的是自己心中充满快乐的阳光,也就是说,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别人眼中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愉快的,使人心情舒畅,甜蜜快乐的。 调查结果:综合调查内容所涉及的题目,我们对大学生幸福观的基本情况已已有所了解,同样,我们秉承着真实客观的原则运用相关软件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最后,我们把此次调查的结果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大学生幸福观主要受家庭出身、教育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

  当代大学生可能多为独生子女,以前的生活上可能被照顾的精细入微,可当他们真正离开父母等亲人的羽翼独自面对新的生活时候,他们是极不幸福的。而出身略差的同学早早已锻炼出独自生活的能力,相对独生子女来说,他们的适应能力很强,因而在各个方面表现的更为幸福。

  二、大学生幸福观受个人性格影响。统计分析,个人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态度是决定一个

  人能否正确处理人际、工作等必须面对的问题的重要方面。由以下表格可知在与人交往方面,外向的性格、更多的朋友将会带给你幸福,根据对我校大学生的调查,拥有开放的性格对个人的幸福观有很大影响。

  三、个人同样与性别有着很大关联。下面是根据调查数据而得出的我校男女大学生基本幸福情况:

  根据对大学生课余生活及各方面的调查,有23.2%的男生很幸福,有很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而37.3%的女生很幸福,相对于男生比例更为可观。有52.6%的女生是较为幸福的,她们有着明朗的心境;男生则占有61.5%的比例,对比可知,男生更易于追求生活。13%的男生和9.1%的女生表现地不幸福,他们大多处于一种迷茫状态,暂时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很不幸福的男生和女生分别是2.3%和1%的比重,基本上放弃了对幸福的追求。

  四、影响大学生幸福的因素所占比例情况

  大学生幸福与否主要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体现。大学生幸福比例差异有的很明显,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校园里,舒适、闲逸的生活和父母的绝对经济支持,使很多大学生忘却或暂时忘却了外界压力带来的紧张感,很少去接触外面的世界。有些学生的确是每天都只是读书,缺乏对什么是幸福的准确认识。另一方面,大学生已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如果有很好的前景,固然他们现在时幸福的,未来当然也不会很差。如果大学生只是着眼眼前瞬间的幸福忽略了长久的幸福,那么他的人生就是不幸福的。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拥有正确的幸福观。而且,大学生要注意个人性格的培养,乐观开放自我,将会获得更多的幸福。

  建议:

  针对我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建议从学院和大学生本身两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

  建议学校多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树立目标,坚定信心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消除悲观,战胜挫折,振奋精神,增强韧性,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保证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环境,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以“在业余生活过得充实、丰富,有意义,在健康、积极、优美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满足需求、增长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他们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从而能够促进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

  附件: 合肥学院大学生幸福观调查问卷

  1、请问您的性别?

  A 男B 女

  2、您是否是独生子女

  A 是 B不是

  3、请问您所属的年级是?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4、请问您来自哪里?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县城 D 农村或山区

  5、您在与人交流方面是否感到困扰?

  A、没有B、偶尔有

  C、经常有 D、一直都有

  6、您觉得在生活中自己有几个无话不谈的朋友。

  A、10个以上 B、5—10个

  C、2—3个 D 、2个以下

  7、您觉得自己的课余生活的丰富程度。

  A、非常丰富B、一般

  C、丰富 D、不丰富

  8、当您遇到烦恼时最喜欢倾诉或求助的对象是

  A、自己B、家人

  C、朋友、同学D、老师

  9、当您压力很大时,您经常采用何种方式释放

  A、听歌,看电影 B、喝酒,抽烟

  C、吃零食,上网 D、其他

  10、凭借您对人生的感悟,人生最幸福的时光会在哪一阶段

  A、天真无邪的童年 B、花季正浓的中学

  C、多彩的大学D、甜蜜的恋爱时期

  11、您觉得父母的经济收入对你的幸福是否有影响

  A、很大影响 B、影响一般

  C、或多或少 D、毫无影响

  12、您觉得拥有了什么就等于拥有了幸福

  A、亲情 B、友情

  C、爱情 D、事业 E、金钱 F、名誉 G、其他

  13、未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将会最大程度上给您带来幸福

  A、普通、轻松闲暇、底薪

  B、普通、繁忙充实、高薪

  C、国外、薪水福利优厚

  D、国内、高管高薪

调查“幸福”5

  什么是幸福?你幸福么?回答肯定是众说纷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与你所生活的社会状态,生活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近几十年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人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白了就是资本主义的美化词,现在的中国国情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社会主义岌岌可危。

  也有人说这几十年来,中国愈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都是走了社会中国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人们一直把幸福看作人生的终极目标,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追求幸福。那么在我们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人民的幸福感有多少呢?是不是人们的幸福感也可以做一个判定我们所走道路对错的指标呢?

  为此,我在中国特色主义的前沿阵地广东做了关于幸福感的调查。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是广东省"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核心。如何在保证经济平稳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如何使社会经济发展的考量从"血汗G D P"的数字标签到宜居"幸福指数"的人文标签的转型?如何将"幸福"的概念转化为民众切实感受的幸福生活?这些都将是未来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调查发现:

  一。七成半人感到幸福,整体幸福感接近"比较幸福水平".

  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人中,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为14.9%,回答"比较幸福"的比例最高,约占六成,为59.2%,两项相加为74.2%,也就是回答倾向于认为自己生活得幸福;有13.6%的人做了介于幸福和不幸福之间的选择,9.8%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得"不太幸福",2.5%的人选择了"不幸福",倾向于不幸福回答的比例为12.3%.

  调查中从"不幸福"、"不太幸福"、"说不清"、"比较幸福"和"非常幸福"分别计分为1—5,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平均幸福水平为3.74,标准差为0.912,也就是说整体平均分接近"比较幸福"水平。

  二。 从不同群体的幸福感来看

  ⑴ 女性比男性更感幸福

  本次调查样本的男女比例为男性52.9%,女性47.1%.调查结果显示,两性被调查者幸福感有一定差异,女性回答"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均高于男性,而回答"说不清"、"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均低于男性,经卡方检验,男性和女性之间幸福感的差异在统计上达到显著水平。男性的平均水平低于女性,为3.71低于总体平均水平的3.74,也低于女性的3.78.

  ⑵领导群体的幸福感最高

  统计分析发现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其次是服务人员和不便分类的其它从业人员,回答"非常幸福"比例最低的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和农林牧渔水产生产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组,专业技术人员组,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组,商业服务人员组,农林牧渔水产生产人员组,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组和不便分类的其它从业人员组的平均幸福感得分为3.95、3.82、3.77、3.77、3.69、3.63和3.65.

  三。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

  1.离异居民幸福感最低。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居民选择"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为15.3%,其次是未婚居民,为14.9%,和丧偶居民,这一比例为11.7%,离异居民的比例最低,仅为 5.4%.把"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合并来看,未婚居民倾向于幸福评价的比例为65.30%,已婚居民为77.40%,离异居民为53.10%,丧偶居民为61.70%.做负向评价的趋势与此相同,离异居民倾向于不幸福评价的比例最高,已婚居民最低。未婚、已婚、离异和丧偶各组居民平均幸福感分别为3.58、3.81、3.29和3.53.

  2.有受教育子女成为幸福感正向影响。从有无子女受教育一项分析,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在选择"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高于没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反向评价上结果一致,有受教育子女居民组选择"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均低于无受教育子女组。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的幸福感平均值为3.78,没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的这一数值为3.69.

  3.有自有住房居民幸福感高于租房居民。有自有住房居民组在选择"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上的'比例均高于租房居民组,比例分别为15.3%、13.7%和61.4%和47%;前一组选择"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也低于后一组。有自有住房居民组的幸福感平均数为3.8,租房居民组为3.5.

  4.家庭收入差别。把被调查居民分为月收入1000元以下组、1001—20xx元组、20xx—5000元组、5001—10000元组和10000元以上组,结果发现幸福感评价与家庭收入高低有线性关系,收入越高幸福感越高,各组幸福感平均值分别为3.40、3.62、3.78、3.89和3.95.各组在幸福感各选项上的选择比例与这一结果完全一致,家庭月收入越高选择"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越高,选择"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越低。

  考虑到家庭人口的不同,进一步分析家庭人均收入发现,家庭人均收入与幸福感的评价呈低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106.家庭收入低的居民幸福感的评价波动较大,随着收入增加表现为从低向高震荡变化,特别是人均20xx元以下变化复杂,之后的变化幅度减小逐渐平缓,达到一定高点后不再变化,甚至略微下降。

  四、对于幸福感调查结果的讨论

  (一)经济发展水平与幸福感

  本次调查发现广东省东、北、西部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存在差异,基本上可以认为,幸福感的高低与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有关。

  经济发展水平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很复杂。美国人总体上要比新西兰人富裕,但并未觉得更幸福。更富的奥地利、法国、日本和德国人并不比巴西、哥伦比亚和菲律宾人更幸福。从1958年到1987年,日本的人均GDP增长了5倍,但日本人的幸福感却几乎没有增加。

  这并非说经济发展水平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研究发现,富足国家的人们明显比那些贫穷国家的人们幸福。对那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10000美元(1995年)的国家来说尤其明显。没有任何富足国家的人们的幸福平均值很低,但是那些富足国家中较高人均收入似乎并不对幸福值又太明显的影响。而在低端,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过渡阶段国家的人们对生活表现出较低的满意度。

  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与幸福感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经济的发展并不能不断升高人们的幸福感。但是,幸福感是以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社会的发展应该以社会均衡发展为目标,致力于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的经济、生活状况,提高全民整体幸福感。

  (二)民生与幸福感

  在较低经济收入阶段,经济收入与幸福感之间是有正相关的,在经济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这种相关程度就很低了,收入对幸福很少甚至没有影响。

  布伦诺·S·弗雷等人的多国对比研究发现,幸福感与收入的相关为0.20;在较低的收入水平,收入的增加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幸福水平,但一旦年收入达到1.5万美元,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幸福感的影响变得相对较小。

  本次调查发现家庭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相关为0.106,幸福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还处于经济收入较低阶段,收入的提高依然是提升民众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此外,收入虽然是一个可以用货币单位衡量的量化指标,但是,收入的高低却是一个需要对比才能获得的,而和谁去比却是因人而异的,由于每个人的这种个体差异性,同样的货币量化的收入却得到不同的收入高低感受,也就是说,个人或家庭收入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心理指标,而不应该看作是一个经济指标,相对收入是一个比收入绝对数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就成为影响相对收入,进而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社会条件下,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处于合理范围,避免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是提高社会幸福感的有效手段。

  这些都说明,民生问题与居民的幸福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总结:从这次调查可以看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贫富差距问题,社会的不公平问题等等,如何正确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点。

调查“幸福”6

  幸福感又称为国民幸福感,指的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幸福指数”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和重视,数字越大就证明幸福感越高,是个体根据自己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到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对生活的主观满意度

  一、影响居民幸福指数的因素

  1、经济收入和身心健康

  经济收入是所有社会物资条件中对幸福感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能够拥有稳定富裕的生活和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2、家庭和睦和社会环境

  幸福的家庭生活就是有一个稳定的家和理解支持自己的家人,安定感可以促进幸福感的提高,生活环境的好坏影响居民的心情和生活方式;

  3、人际关系和自我实现价值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缓解工作生活上的压力,处理事情上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幸福感自然能够提高,对未来积极乐观,保持愉悦的心情,自我能力得到了发挥,幸福感也会随之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1、幸福感不是想当然的,不是政府搞的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这只是纸面上官员的幸福,而不是百姓的幸福感;

  2、在工作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了普遍的生活压力,调查得知,大学毕业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幸福感很低的最大因素,工作不顺心跳槽问题,理想工资与实际工资差距太大等问题;

  3、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宣传力度不够,居民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了解,并仍有怀疑态度,这也是居民幸福感不高的一个原因;

  4、社会炒房,哄抬房价,导致人们心中的天枰渐渐失去,什么都涨价,工资却不涨,涨工资降房价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

  三、改进与建议

  1、政府在制定和调整政策的时候,要更加倍地重视经济,其中表现在物价和房价上,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因地制宜的正确引导经济发展;

  2、加快经济和社会转型,一切从居民角度出发,加快解决人们的教育、医疗、住房和福利等基本保障,关注人们切身利益,才能全面提高幸福指数;

  3、增加居民收入,加快推进经济的发展,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扩大就业机会和空间,激励居民自主创业,为自主创业提供相应的辅助支持,从而提高居民收入;

  4、提高政治和谐感,提高行政办事效率,简化行政办事程序等;

  5、提高居民文化水平,居民文化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就业问题和精神文化素质,更会影响经济、生活、工作和健康等方面。

  金钱不是而已能够带给人们快乐的东西,信仰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持,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怎样求生存,每个人心里都要有把尺。贫富差距拉大、生存环境恶化以及通货膨胀、物价过高等都已经成为中国人所焦虑的问题,发展方式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调查“幸福”7

  在20xx年的中国,大多数女性将成功定义为健康、家庭和幸福,尤其是期望事业和家庭双成功,这也是多数女性在职场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事业与家庭的平衡。不过,年龄、婚姻和生育改变了女性追求事业的方式——女性结婚生子后,开始重视工作的时间灵活性和稳定性,这恰恰和鼓励承担更多责任和挑战的就业市场需求背道而驰。对于女性来说、尤其在有了孩子之后,在职场中“向前一步”,需要伴侣在承担家务和抚养孩子方面给予支持。

  七成女性认为事业和家庭都是同样重要的。根据不同的年龄、婚姻状况、收入水平和居住地统计结果发现,每个类别中的大多数女性仍然认为事业和家庭都是同样重要的。认为婚姻/家庭比事业更重要的70后女性比例(10.56%)比90后女性比例(5.99%)高出近一倍。

  认为家庭/婚姻比她们的事业更重要的已婚无子女的女性的比例高于单身女性。然而,“孩子”对这一问题的影响更为明显:相比那些已婚无子女的女性(8.44%),认为家庭/婚姻比事业更重要的女性中,已婚有子女的女性比例(16.04%)是已婚无子女的女性的近两倍。

  相比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女性(9.83%)和在二线城市工作的女性(9.66%),更多在三线城市工作的女性认为婚姻/家庭比事业(14.62%)更重要。这意味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更倾向于视职业和家庭同等重要。

  调查发现女性定义成功的前三个要素是——健康(68.28%),婚姻/家庭(45.82%)和幸福/满足(40.73%),这些是不直接与事业成功相关的要素。而人们通常认为的和事业成功相关的要素——金钱、权力和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声誉的比例却最低。

  一个女性的婚姻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是否把“家庭”作为定义成功的重要因素。很大一部分单身女性以“自我实现“作为定义成功的重要要素(40.09%),而有同样想法的已婚无子女的女性和已婚有子女的女性仅占28.69%和26.01%。与之相反,61.27%的已婚有子女的女性以“家庭”来定义成功,而单身女性仅占33.45%。一旦女性结婚并有了孩子,金钱、权力和社会影响作为成功因素的重要性就会降低,而工作和生活平衡的重要性会显著增加。

  调查结果显示,女性认为她们在职场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背景下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的矛盾,而不仅是职场本身的挑战。我们认为,解决这个挑战有两种方式:

  让更多男性参与进来

  我们需要有更多的男性一同参与到改变社会观念的努力中来,促进男性和女性承担同等的家庭责任,如通过邀请男性榜样来支持女性,同时倡导和鼓励更多男性在家庭中支持女性。

  企业社会责任

  第二种方式是鼓励企业为所有员工提供一个更好地促进平衡工作和家庭的环境。可能的方式包括为男性和女性员工提供更灵活的工作选择(特别是刚刚有孩子的那几年),提供更长的男性陪产假或通过多种方式实施育儿支持制度(有些制度已经受到了员工们的热烈欢迎,如允许在家工作、公司内提供母婴设施、建设企业托儿所并以补贴方式对员工开放等。)

调查“幸福”8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真正的强大不仅在于它的武器装备,它的GDP,更在于它的国民对它的认知度。而决定这种认知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NHI——国民幸福指数。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管理者、经营者,我们这个群体对国家的认知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未来。抱着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秉着实事求是、不惧艰苦的态度,我们设计了这份调查问卷,在暑假做了数量大、区域覆盖广的“大学生生活幸福指数调查”,凭借得到的丰富、详细、真实的数据,和之后认真的总结、分析,最终得以窥见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全貌。

调查“幸福”9

  一.调查背景:

  国民幸福指数(GNH)最早20世纪70年代是由不丹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包括科学技术的种种好处)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不丹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指标。 如果说“生产总值”体现的是物质为本、生产为本的话,“幸福总值”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完全受经济增长左右的政策往往使人陷入物欲的陷阱,难以自拔。

  2XX年,“十二五”规划开局幸福成为地方两会热词。很多地方逐步呈现了“GDP减速,幸福提速”的趋势。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幸福指数”被置于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也将会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二.调查准备:

  为反映居民主观幸福程度,在调查问卷设计中,分别设计了基本情况和问卷部分的调查项目,包括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社会保障、社会环境)、经济收入、自我价值实现、家庭幸福和人际关系等多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幸福指数。为了使本次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网上问卷调查,抽样对象为年龄在0-70周岁之间的常住居民,涵盖社会各年龄、各阶层、各行业。并且在中山市实地进行了社会实践,通过与社区群众的沟通,来了解当前社会中民众对于生活的满意度和自身的幸福感。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有关调查问卷及报告的信息,通过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参考范例初步设计出了调查表,通过自己反复查看并参考别人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做出用于调查的问卷.最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调查人群及较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具体的调查实施作出计划。自此,调查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

  三.调查报告说明:

  1.调查时间:20xx年7月15日----20xx年8月31日

  2.调查对象:普通社区居民及及街道路人

  3.调查单位:中山市

  4.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当前居民的幸福感,加深对此社会问题的了解与重视,

  了解政府工作的成效。

  5.调查方法:调查问卷,问询法,网上问卷。

  6.内容概述:

  (1)被采访者所从事行业所对应经济收入多少。

  (2)被采访者的身心健康状况。

  (3)被采访者的居住环境。

  (4)被采访者的家庭关系情况。

  (5)被采访者对自身工资及生存现状感受如何(自身价值满意度)

  (6)被采访者对于影响自身幸福感因素排序

  四.数据统计:

  调查表共制了60份,收回60份。网上问卷76份。

  典型举例:

  1.身份:公民

  性别:男

  工作:企业职员

  年龄段:31~45

  婚姻状况:已婚

  对目前收入满意度:比较不满意

  幸福感较低

  影响因素:收入比较低,与周围人关系欠佳

  2.身份:学生

  性别:女

  年龄段:18~30

  收入:0

  幸福感较高

  影响因素:家庭和睦、人际关系,社会环境比重

  3.身份:普通居民

  性别:男

  年龄段:45~60

  收入满意度:一般

  幸福感较强

  影响因素: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态乐观

  五、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市区的改造,人性化的设施也越来越多。城市中干净的免费公厕、环境优美的街心公园、越来越多的城市绿化、越来越齐全的健身设施、越来越便捷的交通设施,这些都是对于政府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提高的依据。影响居民幸福指数的主要因素

  经济收入和身心健康:

  经济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不言而喻,是所有社会物质条件中对幸福感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古语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健康的身体、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人们对幸福最根本的需求,自然对幸福感影响程度颇深,也就是说对于普通公众来讲,能够拥有稳定富裕的生活和健康的身体已然是人生莫大的幸福了。

  家庭和睦及社会环境:

  家庭生活方面上,家庭给人带来的感觉是影响人们幸福重要的因素,幸福的家庭生活就是有一个稳定的家及理解支持自己的家人,这份安定感和家庭支持无疑会促进幸福感的提高。社会环境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其中生活环境的优劣影响着居民的心情和生活方式,其次,交通便利会不仅可以方便

  居民的出行,还关系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例如,外出旅游,购物逛街等可以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从而幸福感也会比较高一点。

  人际关系和自我价值实现:

  说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缓解工作生活方面的压力,增强自信心,居民在处理各方面的事情时,还可以在某些方面提供便利和一定的帮助,自然也就能提高社会幸福感。居民对自我价值实现充满信心或有较高预期,说明对未来是积极乐观的,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乐观的心态,自身优势多,能力得到发挥,内心的满足感会增加,幸福感也会随之提高。

  六、调查结果总结

  影响幸福感因素排序

  (1)健康的心理和身体以及家庭和睦直接影响着百姓的幸福感,心理和和身体越健康,越有机会接触新事物,越有能力和活力去创造新生活。家不仅仅是人们温馨的港湾,还是人们爱的发源地,和睦的家庭,家庭成员才有更充足的精力去为家庭拼搏,有更多的心情去进行家庭活动。因此,健康的心理和身体以及家庭和睦对居民的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地位。

  (2)收入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百姓幸福指数,收入越高,幸福感越强烈。幸福感较低的居民,往往是那些收入不高或者是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的人群。而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群,由于其物质生活和个人价值实现程度相对较高,则其幸福指数总体相对高一些。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也呈阶梯式增长,这就充分体现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性。

  (3)不同年龄的人群其幸福感有着显著的差异。其中幸福感相对最低的人群主要是31~45年龄段的居民,此年龄段正面临子女教育、老人赡养、事业发展等各方面的问题,生活、工作压力过大,且对自身的期望要求较高,导致身心疲惫,这是其幸福指数不高的最主要因素。而6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群幸福感最高,18-30岁之间的次之。

  (4)女性的幸福指数略高于男性,大多数女性在家庭承担着主内的角色,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家庭,主要从家庭成员身上获得幸福感;而男性更关注收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且社会压力较大。因此,女性对生活的满意度、积极情感的体验较男性强,故其幸福感要高于男性。

  (5)幸福感较强的是政府人员、在校学生,幸福感较弱的职业是个体户,普通居民,企业职员及其他。前者有固定收入,职业稳定性较强,社会地位高,有着完善的社会保险,这些方面都优于其他职业,进而增加了他们的幸福感。在校学生对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压力还没有太多机会体会,故其幸福感较高。而对于幸福感较低的相关职业,如何提高这部分人对幸福的基本需求,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从幸福率看,超过74.70%被访者感觉生活比较幸福。

  所谓幸福率,是指在一定数量的群众中表示幸福的群众所占的百分比,是用来测评群众幸福广度的一种方法,其单位是百分比。

  幸福方程式:幸福指数=效用/欲望。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它分为五种层次,从下至上:第一个层次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第二个层次是安全需要,第三个层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第四个层次是尊重的需要,第五个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效用是从消费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是对欲望的满足。判断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可以从答案中得到,以得数1为分界岭。比1小就证明不幸福,等于1或者比1大就证明是幸福的。如果我们的欲望指数高,而在目前生活方式中得到的效用低,那得出来的幸福指数就是零点几了,那就说明我们的生活状态不好,让我们感觉不幸福,而不幸福的严重程度是根据数字来衡量的,数字越小就代表越不幸福,如果效用比欲望高,得出的得数就比1大,那就证明是个幸福的人。同理,幸福的指数也是根据得数来判断,数字越大就证明越幸福,即幸福感越高。即个体根据自己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调查“幸福”10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更加贴近农民群众的生活,更加深刻的了解农民内心对于幸福的真正理解。农民群众到底有什么样的幸福观?他们究竟人为什么是幸福呢?

  在这次调查活动进行前,我以为大多数人无非是把拥有很多钱或者是拥有贴心的伴侣等作为幸福的标准来评判。但是,在这次社会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我错了。其实,在农民群众心中幸福是如此简单而又真实的。在我调查的几百个人当中,对于幸福的理解,几乎人人各异。多数老人认为身体健康,子孙平安就是幸福的。而多数中年人认为家庭和睦,经济富足是幸福的。大多数年轻人把学业有成,事业有成等作为评判幸福的标准。很多小孩则认为有疼爱自己的亲人就是幸福的。然而,根据调查还发现,经济条件不同的家庭,所持有的对于幸福的看法不同,甚至可以说这种差异是相当悬殊的。家庭经济条件差一点的相对于经济条件好的人很容易满足,对于幸福的标准也很简单,很朴实。而家庭经济条件越好,相对来说更倾向于难以实现的“幸福”。

  通过这次的实践调查活动,我认真的反思了一下过去的自己。问问自己究竟在自己心里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以前总认为学习成绩好,处处包围着耀眼的光环才是幸福的。可是现在才发现,其实,幸福是简单的,幸福是实际的。对于贫穷山村的孩子来说,也许他们从来都不会奢望自己拥有名牌衣服,最新款手机等,也许他们所期待的只是家里有钱能够交得起学费。对于残疾人来说,也许他们从来都不会奢望自己有一天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向全世界证明他是最强的,也许他们所盼望的只是有一天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或行走或奔跑。也许对于一个孤儿来说,他们从来都不奢望有人会像爸爸妈妈一样疼她,爱他,照顾她,陪伴他,也许他所期盼的只是周围人的不冷漠,或者可以说是免遭他人歧视。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还有更多形形色色不同的他她它们,他们有的在社会底层为了生计挣扎在贫苦边缘;他们有的在社会的巅峰却也为生活奔波,拖着疲惫的身躯忙于满足更高层次的欲望;还有的虽然过的日子并不富裕,但是却把馒头吃的像蜜一样甜。

  其实归根结底人过得幸福与否,真的与金钱没有太大关系。你在乎的是钱,那钱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幸福与否;你看中的是情,那情的波折或顺利才是影响幸福的关键因素;你看中的是权,只有地位的高低才会影响你的幸福指数。

  现在我认为幸福就是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忘掉过去失去的。

【调查“幸福”】相关文章:

1.调查

2.幸福桥一座不幸的桥-环境调查报告作文

3.小家幸福,大家幸福

4.幸福不幸福

5.分享幸福比自己独占幸福更幸福

6.绿化调查

7.心理调查

8.绿化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