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阅读解题技巧

时间:2021-12-07 08:11:42 语文阅读 我要投稿

初一语文阅读解题技巧

  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方法

初一语文阅读解题技巧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文章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4、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1、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2、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①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

  ②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

  ③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

  ④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5、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6、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7、写作人称的好处: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

  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8、容易弄错的术语:

  (1)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3)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4)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引用、反复……

  (5)语言特点=通俗易懂/严谨/优美、生动、鲜明/充满感情色彩(常与修辞手法合用)

  9、在哪儿找线索:

  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初中语文阅读提分好方法

  一、养成“见分答题,踩点得分”的习惯

  1、审题时先看分

  2、答题时踩对点

  知道得分的标准是踩点,知道出题人的考查意图是什么,看分值答题,多答不扣分,少答则扣分,一般规律:2分题得分点可能是1个或2个;3分是1个或3个……

  二、养成“仿句、措辞、踩点填空”的答题习惯

  历览中考阅读题目的解答,发现“仿句、措辞、踩点填空”的答题思维贯穿整个阅读,以“记叙文”阅读为例:

  1、一般第一题,“要点概括”,即信息筛选题,就要求考生在整体感知全文后,能踩准点,根据已给的答案仿句(词)填写其他要点;

  2、第二题叫“词句理解”,即审美鉴赏题,就要求考生能抓住三个拍点作答,一是判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什么词语,二是能答出它的`自身作用,三是能概括出它的文中作用;

  3、第三题叫做“文意把握”和“内容探究”,即深层理解题,这类题是考生丢分的重灾区,答题时,一要根据题干设计答题句型,二要根据分数找角度来踩点填空。

  三、养成“时刻防止无意识丢分”的习惯

  1、会抓文体,了解文体常识,不在文体常识上说外行话;

  2、会分题型,找到答题章法,不在含糊答题上丢分;

  3、注意审题、答题技巧,规避无意识丢分。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答题技巧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埋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

  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初一语文阅读解题技巧】相关文章:

初一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12-06

语文阅读解题技巧01-03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12-29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12-05

中考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语文11-08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最新08-03

初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12-06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9篇)12-29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9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