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基层党建工作
168基层党建工作今年以来,沙县县委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行“168”机制作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按照市委提出的“抓延伸、抓提升、抓素质、抓落实”和“以更高的要求、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加以推动的要求,坚持“三个结合”,突出“三个重点”、实现“三个提升”,着力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推动沙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机制保障。
一、坚持“三个结合”,增强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效
推动发展、服务群众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定位和根本要求。沙县着眼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推行“168”机制、打好“六大战役”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激发党员干部干事服务***,不断凝聚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合力。
1、融入大局,目标管理创先进。按照省委八届九次全会提出的“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党建科学”的要求,积极落实省委孙书记“使创先争优过程成为推动跨越发展、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的过程”的精神,引导各级党组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持续推行“168”党建工作机制,并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实效来检验活动开展和机制推行的成效。年初,县委、县政府与各乡(镇、街道)签订《2010年度目标责任书》,对县直部门下发了《争一流工作绩效、创一流发展环境》效能建设考评方案。各级党组织紧贴经济建设中心和实现跨越发展主题,结合各自发展实际,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议事基础上,确定年度目标任务,并将经济建设、项目任务、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发展、党的建设等年度目标任务,细化为具体项目,分解到基层各类组织各支队伍中,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进行量化管理和考评,强化跟踪管理。通过组织“目标管理”这个平台,使各类组织各支队伍干事有方向,心中有大局,并以具体的目标任务的完成来实现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的要求,推动基层党组织走在前头争先进。今年来,全县共171个建制村、9个社区、47所学校、63家“两新”组织和251个机关单位党组织推行“168”机制,有力地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活力,增强创先争优的实效。
2、立足职能,设岗亮岗争优秀。在农村、社区、非公经济等基层党组织,遵循“按需设岗,因事定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的原则,采取围绕中心定目标、围绕目标定岗位、围绕岗位定责任的“三围绕三定”方式,严格按照“设岗→认岗→定岗→明岗→履岗”六步程序,广泛发动,积极引导农村、社区中的无职党员、经济发展“能人”、明事理的“明白人”、关心集体事务的“热心人”领岗履职。开展评红旗岗位、争星级党员活动,落实岗位任务,引导党员干部比学赶超,争先作为。在机关单位、学校等基层党组织中,围绕单位职能任务、个人岗位职责及社会反映热点,以服务全县中心工作、推动沙县跨越发展为重点,在党员队伍中推行设岗定责、亮岗履职,搭建党员履行政治责任、工作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平台,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互促互动、整体提升。在驻外党支部中,设立了针对性强的小吃带动岗、维权服务、招商引资等8个岗位,组织和发动260多名党员认岗领岗,服务小吃业发展。目前,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共设立59类岗位,有9809名党员干部上岗亮岗,占党员总数的68%。
3、打好战役,推动发展上水平。在“六大战役攻坚战”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六大战役”确定的150个项目逐项分解到相关单位、相关组织队伍和相关责任人,做到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进度明确、推进措施明确、责任单位(人)明确、考评奖惩明确。各基层党组织实施组织“目标管理”,细化工作任务、量化进度要求、强化跟踪管理。建立旬报、月查、季评制度,在公开栏、政务中心、县有线电视台设立先锋板、曝光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在“六大战役攻坚战”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承担“六大战役”的责任任务的党组织,增设了安全生产、质量监管、项目征迁、突击攻坚等岗位,发动党员干部认岗领岗,亮出身份、树好标杆、争当优秀。在“六大战役攻坚战”中,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从县直机关抽调71名能力强、作风正,敢拼善打的党员干部充实到“六大战役”主战场,推行“一线工作法”,做到“干部在一线工作、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确保每个项目都能迅速推进,按时完成。采取“战前拉清单,战后对账单”的方式,建立了公开承诺、上评下议、考核比评、表彰激励的考评机制,把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出来的活力和“168”机制凝聚起来的合力转化为打好“六大战役”的.强大动力。
二、突出“三个重点”,不断深化拓展“168”机制
提升水平、延伸领域,是推行“168”党建工作模式的新要求。我县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突出“内涵提升、领域延伸、素质提高”这三个重点,典型带动、探索创新,使制度机制更加完善,运行程序更加规范,方式方法更加具体,工作成效更加显著。
1、培育亮点,丰富内涵促提升。在农村,按照市委提出的“全面实施、重点提升”的要求,区分带领发展型、服务发展型、后进转化型的三种类型,遵循“点上深化、线上延伸、面上拓宽”的思路,重点加强对205国道和省道新集线“两线”15个村及城区周边西郊村、北门村等10个村的培育,形成“二带一圈”党建示范区,由点连线、连线成面,以点带面,实行“168”机制在171个建制村的全覆盖。一手抓示范带动,一手抓内涵提升。针对“六步工作法”中,组织实施这一环节时间跨度大、跟踪落实难这一突出问题,在凤岗街道西郊村、虬江街道洋坊村等10个精品村,借鉴工程项目管理方式,把年度目标任务按项目分季度细化分解,做到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季度任务明确、推进举措明确、完成时限明确、工作责任明确,采取进度倒排、时间倒推、任务倒逼的方式强化跟踪管理,配套实行了每月一次例会、每季一次汇报、半年一次督查,年终一次考评的“四个一”工作制度,强化项目跟踪落实。针对“设岗定责”中岗位设置空泛、责任不具体、针对性不强等突出问题,在洋坊村、长阜等示范村,采取围绕中心定目标、围绕目标定岗位、围绕岗位定责任的“三围绕三定”方式设岗定责,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责任,增强设岗定责的针对性。针对农村合作专业组织覆盖面不够宽,引领带动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围绕“竹、鸭、茶果、小吃”四大农业产业,依托返乡农民创业基地、台湾林农创业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强化政策引导、培育农村经济能人,以产业为纽带,打破地域限制,在全县组建了224个产业合作组织。推广郑湖乡党委以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协会为载体,跨区域组建党组织的做法,采取“支部+协会+基地”的方式,支部引路、协会搭桥,发挥协会组织、党员队伍作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2、典型示范,创新机制促延伸。在社区、企业、机关、学校等其他领域党组织,按照市委“由易到难、由点到面、逐步推开”的思路,对党建基础好、作用发挥强的20个示范党组织,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高起点实施,促进“168”机制的拓宽延伸。9个社区党组织围绕建设文明***社区的这一重点,积极推行“五位一体、六事推进”工作机制,明确目标,设岗明责,发动驻区党组织、单位、民间组织、群团组织认领服务岗位,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开展扶贫帮困、纠纷调解、环境整治等社区共建活动,整合组织资源,合力建设***社区。在县公安局、县林业局等机关党组织,以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作风和优化服务环境为根本,全面推行“四化四促”工作机制,组织评选表彰党员先锋岗、党员服务示范窗口,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在环科集团、侨丹公司等非公企业,着眼于提高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在全县非公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我是党员我光荣,五个先锋我争当”活动,按照管理、技术、操作三个类别党员岗位,分类设岗,引导企业党员亮身份、立标杆,树形象、当先锋。在金沙中学、城三小学等党组织中,从加强学校教风、学风、校风“三风”建设出发,实行“一句话承诺、两公开示诺、三个一督诺、四评议兑诺”为主要内容的“四诺”管理,发挥党员引领带动作用,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建好群众满意学校
3、改进方式,教育培训促增素。在巩固“三会一课”等行之有效制度基础上,以县委“流动党校”为主阵地,整合优势资源、灵活教育培训方式,着力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是实行“开门教学”。依托县委“流动党校”,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县小吃培训中心、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优势资源,聘请县直部门专业技术人员、项目业主、营销能手为教员,为村组干部、“六大员”、农村合作组织成员等提供理论辅导、示范实践、创业指导等服务,提高产业协会成员、农村实用人才等创业能力。其次是实行“点题教育”。按照“党员需要什么,我们就传授什么;党员要学什么,我们就讲什么”的原则,县委“流动党校”按季度定期巡讲,深入乡(镇、街道)、村组、田间地头上门送教,开展政治理论、形势教育、实用技能等培训,提高党员的“双带双创”能力。第三是实行“现身说法”。创新培训教育方式,聘请西山村、涌溪村、柱源村和澄江楼村等4名村级组织建设先进典型村的党支部书记或主任作为乡土教员,结合工作实践,向村组干部传授推行“168”机制、村务管理、创业致富等经验,增强村级各类组织各支队伍“带头人”推广“168”机制责任意识和做好“三农”工作的能力。
三、实现“三个提升”,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
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是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沙县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以科学的机制为保证、以科学的方法为支撑,不断更新理念、提升标准、丰富内涵,打牢基层基础。
1、提升理念,适应新形势。县委着重强化党建工作全局理念、开放理念和统筹理念,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通过目标管理、设岗亮岗,引导全县党员干部把工作放到全县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放到经济建设的主旋律中去组织、去开展。在不同领域和行业基层党组织中,开展重点项目“百日攻坚”,“四进社区”、“机关作风建设年”等活动,以载体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建立了党建网、“168”专题网,在县电视台设立《党建之窗》,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的作用,广泛宣传“168”机制内涵与实质、作用和意义,深度报道典型村、示范单位党建的新经验、新做法,以开放的理念促进“168”机制的提升延伸。正确处理抓统筹和统筹抓的关系,采取“领导挂点联系、部门挂村帮扶、企业挂包共建”的方式,将全县171个村分成30个示范带动村、40个发展推动村和101个村企互动村三个类属,安排106名领导干部,80个机关党组织,130个企业挂钩联系,实现了100%的建制村、100%机关党组织和100%的规上企业全覆盖。同时又统筹抓好组织设置、骨干队伍、场所阵地建设,以统筹理念实现“168”机制成效的最大化。
2、提升标准,实现新突破。按照“基础工作抓规范,重点工作抓深化,特色工作抓创新,整体工作抓提升”的党建工作目标,强化“党委管党建、书记抓党建”的责任。持续抓好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党员发展、村务公开等的工作,打牢推广“168”机制的工作基础;按照“两新”组织党组织百日集中组建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把握时间节点,注重方式方法,实现“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和党的工作的全覆盖,打牢推广“168”机制的组织基础;开展党群共建活动,把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纳入党建目标管理范畴,引导群团组织成员上岗履职,打牢推广“168”机制的力量基础。县委《考评办法》明确党(工)委书记、党务副书记及组织委员的工作责任,目标要求、考评内容和考评办法,下发了《“168”机制分解立项抓落实方案》,明确县直部门工作任务、时限要求和联动单位,明确领导责任标准。结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创建,以党建为龙头、以服务为中心、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制定精品村示范村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员的创建标准和评选条件,使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比有标准、学有榜样,追有目标、赶有方向。
3、提升服务,回应新期待。应对城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群众的诉求意愿呈多元化的趋势,以良好的服务回应群众的新期待,实现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在延伸服务领域上,总结学习实践活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取信于民上下联动做法,做到年度目标任务向群众征集,设岗定责请群众监督,“六步工作法”实施让群众参与,实践效果由群众评判的做法,把推行“168”机制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服务中心任务、服务党员干部、服务人民群众上。在拓宽服务功能上,依托产业和驻外党组织,发挥行业协会、小吃分会的纽带作用,通过开展设岗定责,实施技术扶持、就业指导、市场营销,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持续实施城乡党组织“四联四创,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行路、饮水、就学、就医等问题;整合农村和社区的各种服务资源,在2个乡镇、10个村分别试点设立了行政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实行“一站式”便民服务。在激发服务动力上,强化对责任人和领岗人的跟踪管理和考评奖惩,强化各类组织各支队伍履职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服务意识;落实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有效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通过及时总结和宣传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形成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和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创争环境。
当前,推广“168”机制已具备良好的领导基础、群众基础,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发展的一种迫切需要。但推广“168”机制,进一步延伸领域、提升水平,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探索发展的过程,在总结好经验、好做法的同时,必须坚持做到“四个必须”:必须促进党建与发展的深度融合。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主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对接呼应,找准“168”机制与党的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并以发展的视角来审视、来推动,以发展的成效来检验、来诠释,切实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必须现实理念与观念的转变更新。要不断强化党建龙头理念,把推行深化“168”党建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主线、主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增强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责任意识。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为群众所思所想,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所高兴所满意,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必须加快制度与机制的提升创新。“168”机制是一种模式化的规律,是在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在不断探索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它的深化不仅需要理念、观念的进一步转变与提升,更需要对制度、机制加以创新完善,加以延伸提升,促进党建工作再上新水平,努力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必须做到实践与实效的互推共进。联系实际、注重实践、务求实效是“168”机制能得以有效推广,受到群众欢迎的重要原因。“168”机制来源于实践,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以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成效来加以检验,“168”机制才能显示出更强的生命力。
【168基层党建工作】相关文章:
2.基层法院党建工作
3.基层党建工作论文
4.基层党建工作不足
5.乡镇基层党建工作
6.基层党建工作纪实
7.创新基层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