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哲理故事15篇
关于人生哲理故事1
1、华佗拜师
华佗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他技术全面,精通医道,尤于外科,曾发明全身“麻沸散”用于剖腹开背、切除胃肠等大手术,特别是在他功成名就之后,仍然谦虚好学。华佗拜师学艺的故事,被后人传为佳话。
一次,华佗给一个年轻人看病,经望、闻、问、切之后,认为患者得了头风病,可是他一时又拿不出来治疗此病的药方,急得束手无策,病人也很失望。
后来,这位病人找到一位老医生,很快就把病治好了。华佗听后很是惭愧,便打听到老中医的住处,决心去拜师学艺。但华佗当时名噪四方,唯恐老中医不肯收他为徒,于是改名换姓,来到老中医门下,恳求学医。老中医见华佗心诚,就收他为徒。
从此,华佗起早贪黑,任劳任怨,虚心好学,终于获得了治头风病的绝技。当华佗满师归来时,这位老中医才明白眼前这个徒弟就是名医华佗,他一把拉住华佗的手说:“华佗啊,你已是名扬四海,为何还要到我这里受苦?”华佗把来意告诉了老中医,并说:“山外有山,学无止境。人各有所长,我不懂的地方就应该向您学习。”
启示:我们要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众的关系,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汲取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才能不断拓展、深化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华佗拜师学艺,不耻下问的故事,就体现了这一点。
2、人生如玉
从前有一位智者收了很多学生,其中有个学生向他请教:“老师,你能讲讲我的价
值吗?”老师拿出一块石头,说:“你先帮我做件事,,我再告诉你人生的价值。你把这块石头拿到集市上卖,可别人无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
学生拿着石头到集市上去叫卖,有人愿意出2块钱买这块石头。这个人刚出完价,又来了一些人,大家纷纷说这块石头真光,都开始抬价,一直把石头的价抬到10元钱。学生高兴地回去和老师说:“老师,你这块石头居然能卖10块钱呢!”老师说:“你再把这块石头拿到黄金市场上去卖,别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
学生到了黄金市场,有个老者看了这块石头的成色,说里面一定是块宝贝。大家开始竞争这块石头,抬到了1万块钱的价格。学生有些动心了,兴高采烈地跑回去对老师说:“您这块石头居然能卖到1万块钱,真是想不到啊!”老师笑着说:“你把这块石头拿到珠宝市场上去卖,别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掉。”
学生拿着石头到了珠宝市场,刚一叫卖,就有人出到10万块价格。一眨眼的功夫,石头的价格已经升到了30万块钱。学生忍住了极大的诱惑回去了,对老师说:“想不到您还有这样一块宝贝呀!我的任务完成了,您该告诉我这块石头的价值了吧。”老师对学生说:“这块石头真的是无价之宝,它里面有名贵的玉,但你不识货,它顶多值10块钱。”
启示: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块玉,我们要以珠宝商看玉石一样去审视自己,有的人打磨了自己,他就成了玉,打磨得越好,他的价值就越高;有人守着自己的玉一辈子都不打磨,他一辈子就是一块不值钱的石头。这则案例启示我们,去思考人生价值的内涵,即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3、海鸟的坟墓
在茫茫大西洋中,有一个马里恩的岛屿,人迹罕至,是海鸟栖息生存的天堂世界。可自从1945年英国一支探险队踏上这块处女地之后,不长时间,情况就发生了急转直下的逆变。
原来,伴随着科考队员的上岛,探险队运输船上藏匿着的几只老鼠也乘机溜上了岛屿。上岛的老鼠如同上了天堂,因为岛上食物丰饶的惊人,又没有天敌,故而老鼠如燎原的野火,疯狂无度地繁殖起来。8年后致使全岛鼠满为患。科考队员复上此岛后,发现情况不妙,于是一纸电报发回大本营,要求总部速送几只壮猫来抑制鼠患。岂料,随后发生的事情再一次令人目瞪口呆:来到岛上的五只壮猫,非但未能抑制住鼠灾,反而使岛上那些长期以来不知恐慌的海鸟一下子就成为了猫们轻易就能捕食到口的美味佳肴。这下,猫们便开始彻底改行了——不愿意再去奋力搏击那些壮硕凶顽的大鼠,而是一味贪婪不止去捕食那些相对平和得多的海鸟。若干年后,“肥吃海喝”的五只“始祖猫”一举繁殖到了2500只的惊人数目。而每天落入猫口的海鸟数量更是达到惊人的60
万只之多!“海鸟世界”从此沦为了“海鸟的墓场”。
启示:科考队员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在于没有看到矛盾的特殊性,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按常规而论,猫与鸟原本并非冤家对头,猫与鼠才是真正的势不两立;可一但周围环境发生了特殊的变化,事物的特殊性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于是才出现了“猫改行”。
4、善待“对手”
日本北海岛出产珍贵的鳗鱼,海边渔村的渔民都以捕捞鳗鱼为生。鳗鱼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离开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死亡。奇怪的是有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鳗鱼,返回后,他的鳗鱼总是活蹦乱跳的,而其他人无论如何处置捕捞到的鳗鱼,回港后全部都是死的。由于鲜活的鳗鱼的价格要比死鳗鱼贵一倍以上,因此没几年的功夫,老渔民一家便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翁。老渔翁临终时把秘决传授给了儿子。
原来,老渔民保证鳗鱼不死的秘决,就是在整仓的鳗鱼中,放进几条狗鱼。鳗鱼与狗鱼非但不是同类,还是“死对头”。几条势单力薄的狗鱼遇到成仓的对手,为了求得生存,便在鳗鱼堆里四处乱窜,这样反而把整仓死气沉沉的鳗鱼给救活了。
启示:狗鱼与鳗鱼的“死对头”关系,成就了鱼仓中鳗鱼的生存;反之,没有鳗鱼,渔仓中的狗鱼也是死气沉沉。
5、古今智慧
有一位退休的老人回到老家,在小城买了一座房住了下来,想在那儿安静些写回忆录。开始的几个星期,一切都好。但是有一天,三个男孩放学后来这里玩,他们把垃圾桶踢来踢去,玩得很是开心。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于是出来和他们进行谈判。他说:“我很喜欢你们踢桶玩,如果你们每天来玩,我每天给你们每个人一块钱。”三个小青年很高兴,更加卖劲地施展着他们的脚下功夫。过了三天,老人忧愁地说:“通货膨胀使我的收入减少了一半,明天起我只给你们5毛钱。”小青年很是不开心,但还是答应了。每天放学后,继续去进行他们的表演。
一个星期后,老人愁眉苦脸地说:“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对不起,每天只能给两毛了。”
“两毛钱?”一个小青年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的两毛钱而浪费宝贵的时间为你进行表演呢,不干了。”
如此以后,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启示: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老人回到老家想安静地写些回忆录,结果被放学后顽皮玩耍的孩子打破了安静的生活。退休老人根据退休工资及福利只涨不跌及年轻人的逆反心理,采取欲擒故纵,拐弯抹角的方式,巧妙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可见,办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老人对三个年轻人的玩耍吵闹没有开门见山地批评,而是抓住了他们的心理特点,采取了欲擒故纵的方式,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6、如此差异
美国哈佛大学曾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有一年他们对即将从哈佛大学毕业的一群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这群学生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27%的人,没有目标。
25年后,合佛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之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了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逸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特别的成绩,恢复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的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埋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启示:理想是指路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前进的方向;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生活。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7、精卫与乌鸦
传说上古炎帝之女到海中游玩,不幸溺水身亡,遂化身为鸟,名曰精卫。精卫为了报前世之仇,每日不辞劳苦,衔着石块投入大海。发誓要将大海填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矢志不移,被世人奉为持之以恒的楷模。
这一天,精卫正在忙碌,忽然看见一只乌鸦从身边飞过,口里也衔着一颗石子。“难道乌鸦也要学我填海吗?”精卫心里纳闷,就尾随着乌鸦,只见乌鸦落在一处悬崖上,那儿立着一个装着半瓶水的玻璃瓶,乌鸦小心地将石子丢进瓶子里,瓶中的水上升到了瓶口,乌鸦高兴地喝了一口水,精卫不由得哑然失笑,鄙夷地说:“哼,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乌鸦瞅了一眼精卫,悠然地又喝了一口水,“啧啧”嘴说:“尊敬的精卫鸟,我的目标的确很普通,但它是实实在在的,您整天奔波,却可曾想过这样一个事实吗?就是在这个地球上,海洋的面积是地球面积的2.5倍,海洋容积也是陆地容积的10倍,也就是说,即使您可以把陆地全部都扔到海里去,地球上也只会是一片汪洋??您远大的目标实际上是不可能完成的。”
精卫听完后当即晕倒。
启示:乌鸦通过简单的劳动轻易地喝到了水。精卫虽然持之以恒,日积月累也只是徒劳。原因就在于它只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却没有看到海洋容积要远远大于陆地体积的这一客观实在。凡事都要脚踏实地,但也要抬头看路。
8、不要报酬的农夫获得的报酬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民。一天他在田间劳作时,听到附近传来哭喊声。他放下农具跑过去,发现是一个小孩掉到了粪坑里。弗来明忙把这个小孩从死亡边缘救了起来。第二天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农夫家门口,车上走下来一位优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是那个被救小孩的父亲。绅士说:“我要报答你,是你救了我孩子的性命。”农夫说:“我不愿意因此接受到什么报酬。”就在这时候,农夫的儿子从茅屋里走过来,绅士问:“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说:“是。”绅士说:“我们来一个协议。让我带他走,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他能像他父亲一样,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骄傲的人。”农夫答应了。后来,农夫的儿子从英国的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成为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他就是盘尼西林(青霉素)的发明者。数年后,绅士的儿子染上了肺炎,是什么救活了他呢?是盘尼西林。那绅士是谁?英国上议院议员丘吉尔。他的儿子是谁?英国“二战”时的首相丘吉尔爵士。
启示:朴实善良的苏格兰农夫救人之急,不求厚报,凭着做人的本能做了一件好事,竟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又由于自己孩子的成就,医治了绅士的儿子即后来成为“二战”首相的丘吉尔爵士;一个普通农夫的一点点善良,竟然能给世界带来如此重大的变化,善莫大焉。
关于人生哲理故事2
阿雅是个城里姑娘,长相甜美,聪明能干,大学毕业后,顺利地进入了一家大公司,两年后,就被提拔为销售主管。这在公司是史无前例的事情,人们都说,阿雅前途不可限量。
但是,这种喜悦还没有持续太久,阿雅就惴惴不安起来。她发现,与她一起分配到公司的阿欣销售业绩连续几个月来持续增长,直逼自己。
阿欣是个乡下姑娘,人长得又黑又瘦,也许是家境贫寒,她的衣服很少,一件衣服总要穿很长时间,而且从不化妆,素面朝天。但阿欣精明干练,话不多,凡是交给她的工作,总是完成得又快又好,令人叹服。
阿雅开始关注这个貌不惊人的乡下丫头。当她给客户打电话的时候,阿雅会敛声屏息侧耳倾听;当她接待客户的时候,阿雅也会装作关心的样子前去窥探一番。可每次阿雅总是很失望,阿欣并没有什么非凡之处,她也和其他姑娘一样介绍产品特点。
就在阿雅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阿欣的销售业绩已经超越了她。阿雅气坏了,心想,如此下去,销售主管的宝座能坐得稳吗?不,得想办法把这个乡下丫头挤走。
这个丑恶的念头像蛇一样钻进她的心里,并在她的心里扎了根。于是,阿雅便利用职务之便,与阿欣抢客户。但是,大多数客户却并不买她的账,他们会一本正经地问:“那个叫阿欣的业务员呢?我们信任她,喜欢和她打交道。”
阿雅羞愧难当,心里更加嫉恨阿欣,并开始酝酿恶毒的计划。她开始一步步孤立阿雅。先是利用小恩小惠,请同事吃饭,送同事小礼物,背后说阿欣的各种坏话。
公司中那些业绩平平的人,自然不乏阿雅的知音,她们一拍即合,很快结成联盟,说话时故意含沙射影,但阿欣似乎并不介意,仍然专注地做自己的事情,如果有工作上的事情需要跟大家沟通,她不卑不亢,友好、客气却并不低三下四。
阿欣的超然态度,激怒了阿雅。一天,她看到阿欣跟总经理一起出了电梯间,两个人还谈笑风生,于是心生一计:何不在这上面做文章?!不久,关于阿欣与总经理的绯闻便悄然在公司流传开来。阿欣终于屈服了,那几天里,她垂着头一句话都不说,但是只要一涉及工作的事情,委顿的神情就荡然无存,神采奕奕,目光灼灼,像换了个人一样。
就在阿雅为自己高明的手段暗自得意的时候,她却被总经理叫去训斥了一顿,总经理脸色铁青,用手指重重地敲着桌子:“真不知道你整天在干什么?销售业绩直线下降,你毫无成绩,除了阿欣的业绩还不错,其他人的业绩都是历史最低,要知道,这几个月是销售旺季啊。如果再没有进步,我看你这个销售主管还是让给阿欣吧!”
从总经理办公室出来,阿雅恼羞成怒。恶向胆边生,她操起桌上的裁纸刀向阿欣刺去,阿欣躲闪不及,被刺中肩膀,顿时血流如注。
阿雅也被眼前的情景吓呆了,当警察从天而降的时候,她才清醒过来,才明白自己做了什么,她后悔莫及,但是一切为时已晚,等待她的将是冰冷的铁窗生活。
关于人生哲理故事3
有一只山羊,在森林里与那些跟它一样弱小的动物们生活在一起。平时它们都集体外出,走路都格外小心,就连吃草的时候也还得随时东张西望,提心吊胆地警惕着猛兽的侵袭。山羊觉得自己活得太委屈了,自己要是能像虎豹那样威风该多好。
一次,山羊独自走到森林边上,忽然发现地上有一张虎皮,也不知是哪一位猎人丢下的。开始,山羊还有些害怕,不敢上前去捡这张虎皮。几经犹豫后,山羊壮了壮胆,拾起了虎皮,它觉得挺有趣的。突然它灵机一动:要是我穿上这身虎皮,不也会很威风吗?谁会发现我是一只假虎呢?于是,山羊把虎皮披在自己身上,在森林里走着。
当山羊走到自己的住地的时候,那些和自己一样弱小的动物突然看到“老虎”来了,都吓得跑的跑、躲的躲,四处逃窜。山羊见此情景,心里觉得自己果然很了不起。现在,自己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了,山羊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向一片草地走去。
山羊停在草地上,原来那些伙伴都不认识它了,一个个离它远远的。于是,披着虎皮的山羊自由自在地在草地上吃起草来。
正当山羊香喷喷嚼着青草的时候,突然一只豺狼朝它走来。披着虎皮的山羊猛地吓得浑身颤抖起来,连那只已停下脚步迟疑不前的豺狼都有些莫名其妙。是豺狼已看出来这是一只假虎吗?显然还不是。只是羊自己清楚自己的底细,它一辈子都是豺狼虎豹的口中食,一见到这些猛兽就会胆战心惊,以至于它此刻根本就忘了自己还披着老虎皮。
所以说,徒有虚假外表而无真正本领的人,是经不住实际检验的,一旦让他们面对考验,空虚的内心很快便使他们败下阵来。
关于人生哲理故事4
有一个很自私的'人,自私到连一粒米都舍不得给予他人,于是人们都叫他吝啬鬼。一天,佛祖经过他住的地方,得知此事,便决定登门点化他。佛祖耐心地给他讲了“舍便是得”的道理。在聆听了佛祖的教诲后,他也似有所悟。这时,门外来了一个乞丐,于是佛祖便叫他前去施舍。他捧着一碗饭来到门前,可在给予的那一刻,他说什么也不肯松开自己的手。试了几次,都无济于事。他只好沮丧地回到佛祖面前,“我本想给他,可我就是松不开自己的手。”佛祖略加思索,从怀里拿出一粒种子,放在他的左手里。“你把右手想成是别人,把左手想成是自己。现在你把这粒种子放在你的右手中。”他疑惑地看了看佛祖,一想到把东西给别人,他又开始有些舍不得了。可过了一会儿。他又笑了,因为他猛然意识到。把左手的种子交到右手,那不也是自己的手吗,并没有因此失去什么。如此一想,便轻松地把那粒种子放在了自己的右手中。刹那间,他右手中的那粒种子竟奇迹般地长出了叶,开成了一朵美丽的花。面对那朵美丽的花,那个自私的人忽然有所醒悟:原来给予很简单,就像把左手的东西交给右手,是很令人幸福的事情。原来奉献如此美妙,就是在心里种下美德的种子,为自己开一朵美丽的花。给予很简单,就像把左手的东西交给右手。是很令人幸福的事情。
关于人生哲理故事5
弟子问老师:"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老师答道:"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从未活过。"
关于人生哲理故事6
故事一:弥勒佛与韦陀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 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思考:在大师的眼里,没有无用之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使之发展到最大化,让适合的人做合适的事。
结论:能够在最适合的岗位上做最合适的工作,就是人才!
故事二:丈夫的烦恼
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思考:要懂得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思考问题。
结论:学会体谅他人
故事三:司机追车
一辆载满客的公共汽车沿着下坡路快速前进着,有一个人在后面紧紧追赶着这辆车子。一个乘客从车窗伸出头来对追车的人说:“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我必须追上它,”这人气喘吁吁地说:“我是这辆车的司机!”
思考:在行驶的汽车上,能否没有死机(⊙o⊙)?没有司机将意味着什么?
结论:有些人必须非常认真努力
故事四:山间的猪
张三在山间小路开车,正当他悠哉地欣赏美丽的风景时,突然迎面开来的货车司机摇下窗户大喊一声:“猪!”张三越想越气,也摇下车窗大骂:“你才是猪!”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思考:我们想问题的思维定式并不一定都是对的,同样要懂得热心地帮助他人
结论:不要错误的诠释别人的好意
故事五:医生的幽默
小明洗澡时不小心吞下一块肥皂,他的妈妈慌慌张张地打电话给家庭医生求助。医生说:“我现在还有几个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时后才能赶过去。”小明妈妈说:“在你来之前,我该做什么?”医生说:“给小明喝一杯白开水,然后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让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时间了。
思考:首先这是一个与职业道德无关的故事,小明吞肥皂的严重性*并不像其妈妈想象的那样严重,事情已发生,焦虑对于当时的情况没有任何帮助,要懂得坦然面对生活,幽默的医生也很可爱哦。
结论:生活何必太紧张?
故事六:钥匙与锁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一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思考:为什么铁棍费了那么大的劲都没把锁打开,而瘦小的钥匙就将问题轻松解决呢?方法对头,真正地了解他人的需求
结论:唯有关怀,才能把自己变成一把细腻的钥匙
关于人生哲理故事7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奈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有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想尝试那美丽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断的冲撞那块玻璃。
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的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他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像罢了。
实验到了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它是海里懦弱的鱼。可是失恋过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它怕痛。
启示:很多人像这条鲨鱼一样,在多次的挫折、打击和失败之后,就逐渐失去了勇气。激情死了,梦想死了,剩下的只有黯淡的眼神和悲伤的叹息,无奈,无助和无力。
关于人生哲理故事8
刺猬美发
刺猬专爱搞些稀奇古怪的事,近来又有了新点子,开了间美发店。
它给顾客设计的发型都是“怒发冲冠”型的刺猬头,由于这种发型很有创意,备受动物界的青睐,据说有种叫“人类”的尤是喜欢,纷至沓来。
关于人生哲理故事9
记得早年在乡间,对外的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的人:信客。
信客为远行者们效力,自己却是最困苦的远行者。一身破衣旧衫。满脸风尘,状如乞丐。在很长的时期中,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
一次,村里一户人家的姑娘要出嫁。姑娘的父亲在上海谋生,托老信客带来两匹红绸。老信客正好要给远亲送一份礼,就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捆扎礼品,图个好看。没想到上海那位又托另一个人给家里带来口信。说收到红绸后看看两头有没有画着小圆圈,以防信客做手脚。这一下信客就栽了跟头。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以前叫他带过东西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克扣。但他的家。破烂灰暗,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
老信客申辩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第二天。他掂着那只伤痕累累的手找到了同村刚从上海落魄回来的年轻人,进门便说:“我名誉糟蹋了,可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
整整两天,老信客细声慢气地告诉他附近四乡哪些人在外面,乡下各家的门怎么找,城里各人的谋生处该怎么走。说到几个城市里的路线时十分艰难,不断在纸上画出图样。这位年轻人连外出谋生的人也大半不识,老信客说了又说,比了又比,连他们各人的脾气习惯也作了介绍。
从头至尾,年轻人都没有答应过接班。可是听老人讲了这么多,讲得这么细,他也不再回绝。老人最后的嘱咐是扬了扬这只扎伤了的手,说:“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
年轻人想到老人今后的生活,说自己赚了钱要接济他。老人说:“不。我去看坟场,能糊口。我臭了,你挨着我也会把你惹臭。”
老信客本来就单身一人,从此再也没有回村。
关于人生哲理故事10
村里有一个人,特别会算计,本着只进不出的原则,逢着别人婚丧嫁娶。他能躲就躲。躲不过去,就只送极少的礼金,领着一家子人去吃喝。自己家有了事。向来只收礼不待客,实在需要摆酒席,就弄半桌子清汤寡水。他们家吃肉的时候要关上大门——怕别人来吃。以至于邻居一见他家关大门,就笑道:“又吃肉啦。”
一次,二哥家给小孩子办满月酒,那家人吃吃喝喝还不算。趁着人多手杂,还偷走一些布匹和酒肉。有人告诉奶奶,奶奶没吭声。过了些日子,那家人办起一个小卖店。生意不错,奶奶笑道:“长久不了。”没出两个月,小卖店果然关了门。
和奶奶聊起这家的事,她娓娓而谈:“这家人爱贪小利,易失人缘。小卖店是人缘生意,人缘不好,生意难做。前两天生意不错,他们开始想法进便宜的冒牌货。人无誉。货无誉,怎么会不关门?”
“这种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我叹道。
“归根结底,这是心穷。”奶奶淡淡地说。
“心穷?”我惊问。
“是啊,人要心穷,一辈子也难富,偶尔富了也难长久,自个儿就走上了绝路。”
关于人生哲理故事11
狐假虎威
话说狐狸假借老虎在背后撑腰而威风了好一阵子,后来老虎知道了其中的奥妙很是不满,于是找到老虎理论。
老虎说:“我强烈要求从幕后走到幕前。”
于是每次出行就改成了老虎在前狐狸在后,但这下动物们反而真的钦佩狐狸了,因为狐狸手里握着条鞭子。
关于人生哲理故事12
猪狗不如
猪:“狗兄啊,你说我们冤不冤,为什么人类把那些丧心病狂的人形容成‘猪狗不如’呢?”
狗:“是啊,看我们现在,好吃的,好住的,多幸福。人类还经常‘达令、达令’地叫我们,多亲热啊,他们简直把我们当自己亲骨肉看了。”
猪:“我看这个词应该换个意境了,它应该指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上地人才对他们确实是不如我们啊。”
关于人生哲理故事13
一头高大健壮的骡子,脖子上系着一个铃铛。铃铛儿制作精巧,响声清脆,骡子每走动一步,铃铛便发出“叮当”的声响,比鸟儿唱歌还悦耳动听。
一天,骡子撞开了篱笆,走进了菜园,白菜、韭菜一畦畦,鲜嫩又可口,骡子好不欢畅,它低头啃个不停。“叮当叮当”,一串串尖利的急响,钻进了主人的耳中。他一个箭步冲出房门,挥动竹枝赶到菜园,一边抽打着骡子的x,一边斥责道:“混账东西,你胡嚼乱踩,把菜地弄得一团糟;要不是铃铛叫我来,菜地准被你糟蹋完。看你下次再敢闯进菜园……”
骡子疼得直叫唤,不要命地跑出了菜园,“叮当叮当”,铃铛的响声,伴着骡子远远地到了山脚下。
没多久,骡子拉着一车货,长途跑路,傍晚时返回了村里。“叮当,叮当”,一阵脆响,引得一些乡亲们竖起大拇指夸奖道:“嗬,好一头结实顶用的骡子,拖这么多货物跑了一天,还那么精神抖擞的。听,配上这清脆悦耳的铃铛声,多有气魄!”
“叮当,叮当。”铃铛儿听了这番话,响得更加起劲了,像是说:“对的,对的,骡子了不起!”
骡子耸起耳朵听了这些话,满心喜悦;突然,它望见了菜园,不禁感到一阵阵隐痛,立刻不高兴地责问铃铛道:“你发出的是同一个声音,为什么一时出卖我,一时又吹捧我?”
“叮当,请你听清,”铃铛含笑地解释道,“你和我,都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你犯错误时,我发出警告,为的是挽救你,不让你越陷越深;当你干得对时,我理所当然地赞扬你,为的是激励你取得更大的成绩啊!”
关于人生哲理故事14
第一,做生意就要,就要;
第二,我们应该能够享用金钱;
第三,一个人应该在最后回顾自己的时,告诉自己这些年来的是有意义的。
1。金钱并非缘起于自身;
钱本身并不会自己生钱,比如你把钱投入投入股票,股票的可能下跌,也可能上涨。
2。金钱并非从工作而来;
如果钱是由工作而来,那么工作的人应该很富有;可是很多工作的人并不富有,而很多清闲的人却非常富有。(关于这点,本站还没有完全想通,暂时持保留意见。)
3。金钱并非缘起于自身或工作;
4。金钱并非无缘无故而产生;
金钱的空性:
认为事物(金钱)真实地存在,这并不正确。认为事物(金钱)并未真实地存在,这也不正确。
认为事物(金钱)即存在又不存在,这也不正确。
认为事物(金钱)即未存在也未不存在,这也不正确。
实行中观论点的人,
都了解这一道理。
远离这四种极端看法的悬崖。
空性无处不在。空性看不见,摸不着。
麦克举了个例子,说明空性是什么。他先叫我们用食指指向屋顶,然后又叫我们把食指指向地面,接着又叫我们的食指指向他手中的100元人民币现钞,最后他叫我们把食指指向用工作赚来的钱,我们的食指不知道该指向哪。他说这就是空性。
人们常常误解佛陀的本意,佛陀本意不是我们不能追求金钱。修行的前提是生存,而且身体;而这些都需要金钱。而且有钱你就拥有更大的资源去做善事。充满的人,是指那些不择手段求取的人,只知道获得,不知道给予的人,这样的人其实是愚蠢的。
有的人懂得给予就是获得。每一次给予就像在你自己心中的善田播下种子,而种子最终会发芽,最终成大树。
在给予的时候,要仔细思考,给予谁?谁最需要你的赞助?你内心如何选择你的被给予对象?
在给予的时候,要尊重感恩对方,并清晰地记忆那时的细节。
给予结束后,放松地体会给予的愉悦。
如果你想得到金钱,
你必须给予
如果你想得到
你必须遵守与人为善的准则如果你想得到美丽的相貌
你就绝对不能生气。
如果你希望得到威望
你必须乐于行善。
如果你希望得到解脱
你必须学会禅定,进而得到。-选自《宝蔓论》
关于人生哲理故事15
1971年2月22日,在芝加哥圣易市七十号州际公路发生了一起车祸,《华尔街日报》的西部经理麦雅西在车祸中受到重创;他的头部被撞凹陷近两厘米,生还的可能性极小。幸运的是,麦雅西挺了过来,但从胸部以下都瘫痪了,大部分身体失去了知觉,双手也几乎不能动弹。
人们断言,他的余生将在轮椅上度过。
尽管一度很沮丧,但一向乐观的麦雅西很快又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他决定,自己要重新站起来。接下来,他尝试过无数方法,吃了许多药物,换过不少治疗医生,但所有的努力全都没有一点效果,他的信心因此一点点崩溃。
这时,一位叫瑞佛士的心理学教授来为他治疗。经过前期的准备,他把麦雅西推到一间挂着黑板的空屋,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上两个大字“不能”。然后问麦雅西:“你想重新站起来吗?”
麦雅西回答:“想!”
“那么,你认为你能够站起来吗?”
麦雅西犹豫不决,因为他对此已没有多少信心了,但他还是迟疑地点点头。
“那你上前,把‘不’字擦掉,留下‘能’。”瑞佛士命令道。
麦雅西双手略动了动,抬不起来。
“如果你认为你行,你就行!上前来,把‘不’字擦掉!”瑞佛士用强硬的语气再次命令他。
奇迹出现了,麦雅西全身竟有了反应,他哆嗦着试着推动轮椅,来到黑板边,颤颤悠悠地拿起粉笔刷,一点一点擦掉了黑板上的“不”字,最后留下一个醒目的“能”!
“看啊,你能!”瑞佛士激动地说,“你做到了,从此,世上再也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你重新站起来。”
事实果真如此,麦雅西康复的速度快得惊人。1971年10月29日,麦雅西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从当时的医疗条件来说,胸部以下都瘫痪的人是根本不可能重新站起来的;然而,麦雅西却做到了。一个相信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自己的人,什么奇迹都能够创造出来。
其实,不只是麦雅西,任何一个能够从心灵中爆发出强大能量的人,都可以创造出奇迹。
【关于人生哲理故事15篇】相关文章:
感悟人生哲理故事12-15
经典人生哲理故事12-13
人生哲理小故事08-19
细节人生哲理故事02-12
人生哲理故事大全01-23
短篇人生哲理故事12-10
人生哲理故事(15篇)10-06
人生哲理故事15篇07-13
人生哲理故事6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