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哲理故事15篇
幼儿哲理故事1
幼儿园小班哲理故事一:蛤蟆吃西瓜
有一只蛤蟆,种了一块西瓜地。夏天,西瓜成熟了,一个个长得又大又圆。
眼看着西瓜越长越大,可是蛤蟆想不出吃西瓜的好办法。蛤蟆心里真着急呀!
这一天,蛤蟆的好朋友青蛙来了,青蛙看到这么大的西瓜,就帮蛤蟆想办法。青蛙说:“我们用石头砸西瓜吧!”蛤蟆想了一下,“不行。一砸西瓜就碎了。” 青蛙又想了一个办法,“我们来用刀砍西瓜吧!”蛤蟆又想—下,“还是不行,哪来这么大的刀呢?我们又怎么扛得动?”
蛤蟆和青蛙没办法了,就到瓜旁边去玩。在路上,它们捡到一根竹管。蛤蟆看着竹管,一下子想出了好办法。
蛤蟆和青蛙把竹管插到西瓜里,红红的西瓜汁立刻从竹管的另一头流了出来。蛤蟆和青蛙吸呀,吸呀,西瓜汁真甜。它们喝饱了,肚子都胀得圆鼓鼓的,西瓜汁还在流。于是,蛤蟆在竹管上装了个水笼头,可以随时开关。它还在竹管上挂了个牌子,上面写着“免费供应西瓜汁”。
小动物们看见牌子,部来了,他们排起了队,轮流喝西瓜汁。喝过西瓜汁的动物都说:“蛤蟆种的西瓜真甜!”
科学道理:西瓜的水分很多,吃起来很甜。
幼儿园小班哲理故事二:爱笑的小花
公园里有朵花,真好看,看见小天天,总是笑眯眯的。
天天问花儿:"你叫什么名字?"
花儿只是笑,不说话。
天天伸出小手,要采这朵花。
外公摆摆手说:"天天别采!你不采她,花儿总是对你笑,你一采下来,花儿就哭了。"天天不想看到小花对他哭,天天没有采。
这时,小花笑得更可爱了。她成了天天的好朋友。
天天回家以后,告诉外婆:"公园里有一朵花,很乖很乖,对他一直笑,一直笑。"
外婆说:"天天也很乖,你也是一朵爱笑的小花。"
科学道理:让幼儿明白:微笑会让大家喜欢,爱护花的孩子更让人喜欢。
幼儿园小班哲理故事三 :老爷爷的帽子
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天气很冷。有一只小鸟真可怜,它在树枝上冷得直发抖。
一位老爷爷走来,看见了小鸟,心想:"这只小鸟多可怜呀,这么冷的天,它一定会冻死的。"小鸟对老爷爷说:"风把我们的窝给走了,我们没有家了。"老爷爷说:"别着急,我来帮你们想办法。"老爷爷就用自己的帽子给小鸟做鸟窝,帽子真暖和。
小鸟想到树林里还有许多怕冷的小鸟,就把它们都叫来,一起飞进了老爷爷的帽子。它们非常感谢老爷爷。以后老爷爷也天天来看小鸟,小鸟们每次都唱歌给老爷爷听。
有一天老爷爷没有来,原来他病了。小鸟想:"一定是爷爷把帽子给了我们,自己着凉生病了,我们赶快给老爷爷做顶帽子吧。小鸟们就用自己的羽毛做了一顶帖子送给老爷爷。老爷爷非常感谢小鸟,他的病很快就好了。
科学道理:以"老爷爷关心小鸟,小鸟关心老爷爷,"这一主题,将我们还入了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的世界。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只知道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会考虑别人的情绪和感受,缺乏同情心,不懂得关心、帮助别人。而未来社会需要幼儿从小"学会生活,学会关心"。
幼儿园小班哲理故事四:小蛇多多
有一天,小蛇多多要到外面去玩,妈妈叮嘱它不要乱吃东西。小蛇多多回答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走着走着,小蛇多多看见了一根香蕉。它想:香蕉软软的,一定很好吃!于是多多吃了一根香蕉。走着走着,多多看见一串葡萄。它想:葡萄酸酸的,一定很好吃。于是,多多吃下了一串葡萄。走着走着,多多看见一个苹果。它想:苹果脆脆的,一定很好吃!于是多多又吃下一个苹果。多多的小肚子已经很饱了,可是,不一会儿,多多又看见了一块西瓜,它费劲地把西瓜也吃了下去。哎呀呀!多多吃了太多的水果,不能动了。肚子涨涨的,真难受呀!
这时,一只小蚂蚁爬到了多多的鼻尖上。蚂蚁在多多的鼻尖上爬来爬去,多多觉得鼻子痒痒的、痒痒的,它实在忍不住了,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啊嚏”
咚咚!肚子里的水果都飞了出来。多多把水果送给了小蚂蚁,轻轻松松地回家了。
科学道理:吃的太多对身体没有好处,所以不要贪吃。
幼儿哲理故事2
小猴子
一天,小猴子去找它的好朋友小白兔玩。到了小兔家,它看见小白兔坐在窗前想着什么,小猴子很好奇,问道:“小白兔,你在干什么?”小白兔说:“我正在写作文,我想当一名作家。”小猴一听,心想:我也学写作文吧,说不定将来也能成为一名作家呢!于是,它开始和小兔学写作文。
写着写着,小猴子忽然听到一阵喇叭声,那声音清脆悦耳,真好听。小猴心想:写作文这么难,不如我去学吹喇叭吧。于是小猴顺着喇叭声找到小熊,又开始学吹喇叭了。 正当小猴认认真真吹着的时候,一个身影从它面前一闪而过,小猴一看,原来是小鹿在学跑步呢,小猴又决定和小鹿学跑步,可是没跑多久,它又觉得太苦太累,不学了。
最后,小白兔成了大作家,写出了优美的文章;小熊成了音乐家,吹出了动听的乐曲;小鹿呢,则成了一名运动健将;只有原本聪明伶俐的小猴,什么也没学会。
看来,害怕困难、不能坚持到底的人什么本领也学不会。
幼儿哲理故事3
看到一则小故事:有一次,美国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应邀来中国给企业管理人员讲课。然而,听完课,很多人却感到大失所望。他们问杰克·韦尔奇:“您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杰克·韦尔奇回答:“那是因为你们只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知道”与“做到”,也就是知与行的关系,实在不是一个有新意的话题。可是因为二者脱节导致的天壤之别,又让人觉得总有发不完的感叹。
几千年来,我们的先贤一直在强调“行”的重要性。《荀子》有云:“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朱子语类辑略》载有朱熹的类似观点:“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王夫之亦曾论述:“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孔子家语》则说:“知而弗为,莫如勿知。”言下之意,知道了却不去做,还不如不知道。可见,“做到”比“知道”重要,并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
从“知道”到“做到”,需要付诸行动,克服种种困难。有的人,尽管“知道”却无法“做到”,原因大致有两个:一个是身上有一股惰性,总想不劳而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再一个就是停留在“知道”的空谈,光说不练,潜意识里从不把干实事当回事。可见,同样“知道”的事情,有人“做到”,有人“做不到”,差别就在肯不肯实干。“做不到”的人,或耽误于懒性子,或耽误于光说不练做表面文章,而耽误于空谈者尤其多。我们都知道,空谈误国、误事、误人,害处无穷。可是,在很多时候,有的人又偏偏热衷于空谈而不自知。到头来,成功对他来说,也就只能是一种空谈了。
幼儿哲理故事4
曾看过一本书,书名和作者全都记不起来了,但书中有一处内容却记忆犹新。大概是说在某个偏僻的地区,零散地住着一些人家,大人们为了阻止孩子偷偷去附近的森林玩、遇到危险,费尽了口舌,但孩子们丝毫不为所动。
他们无知无畏,趁着大人不在家,去森林里爬树、摸鱼、摘野果子吃......直到有孩子因误食有毒的果子而丧命。大人们害怕极了,更加频繁地警告孩子,说森林很危险,可除了几个胆小的孩子乖乖在家外,其他孩子还是完全不当回事。
直到有个小孩的爸爸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他说,“附近的村里有个小孩叫某某某,他趁爸爸妈妈不在家,去森林里玩、吃野果子,一次不小心吃了个有毒的野果子,肚子疼得直打滚,他疼啊疼,就这样活活疼死了......”
自从听了这个可怕的故事,孩子们都老实了,没有人再去森林里疯玩,除非是有大人陪同。这就是故事的魔力所在,对着孩子说教100遍,都不及让孩子听一遍故事。
所以,平时我也很喜欢给女儿讲故事,尤其是那些藏着道理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往往来自绘本,一个故事传递一个道理,孩子爱听,大人也不需要反复说教。
但是,随着女儿逐渐长大,现在的她对故事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不但隔几天就要换个新故事,还总要人陪她玩角色扮演的游戏,买绘本的速度实在跟不上她对故事新鲜度的要求,而且总买绘本也吃不消,因为真的太太太贵了......
直到遇到这套《讲了100万次的故事》,顿时想要笑出声来:“小样儿,要听故事是不是,这里有的是!包你365天不重样!”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一共8部12册,有意思的是,这些故事不是被哪个作家写出来的,而是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收集而来,它们都是讲出来的故事,其中有些故事已经传承了上千年、甚至更久......想必这也是本书书名的由来吧。
我最近看的是8部中的芬兰篇,里面的故事篇幅普遍都很短,特别适合用来给孩子讲睡前故事,而且每一个故事都会给孩子传达一些道理。像《聪明勇敢的裁缝》是教育孩子:智慧比蛮干有用;《兄妹俩》是告诉孩子:人一定要心存善念;其他六十几个故事也都分别对应了一些人生哲理。
剩下的挪威篇、俄罗斯篇、北欧篇、非洲篇、印第安篇等几部也是一样,不同地域的故事会有不同的文化色彩,但它们的内核却是共通的,都一样有趣、富有人生哲理,同时也想象力十足、颇具创造力。
不得不说,《讲了100万次的故事》无论是成年人看,还是用来给孩子讲睡前故事,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呢,抱着这堆书,简直像是捡到了宝藏。
幼儿哲理故事5
被誉为“创业教父”的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曾一度将高尔夫作为他的理想。随之诞生的高球场上“一杆定乾坤”的故事,更是成为商界广为流传的一个传奇。现如今,早已功成名就的马云,更是将高尔夫作为了他生活和生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玩出了名堂和故事,并在长期的挥杆、球落中,悟出了他独特的“云式高球哲学”,就是两个“永不”:永不抬头、永不后退。
永不抬头,就是要控制自己,摒除杂念,心中只有目标。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路。
不妨重提那一杆挥就10亿美元的辉煌经典,20xx年5月某天,时任UT斯达康(中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吴鹰,电话邀请不会打高尔夫的马云一起“去练练”。商业嗅觉敏锐的马云立即料想其中必有深意,于是欣然前往。果不其然,等在加州卵石滩高尔夫球场的,正是包括雅虎“酋长”杨致远在内的一些硅谷投资界、互联网界人物。
打球之始,有人就提议让同样不会打球的吴鹰和马云一起比赛打定点,看谁打得远,且是一杆定胜负。两人的身材相貌,自成了众人下注赌谁赢的理由。吴鹰身高一米八零,身体壮实,一副英雄健将架势:而马云身高不足一米七,身体瘦弱,俨然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以貌取人”的那些重量级人物,绝大多数人都赌吴鹰胜出,唯独杨致远一个人押马云赢。但见马云神情淡定地低头站到球前,按照杨致远指导的要领,屏气、转肩、挥杆……嗖的一声,白色小球高高飞出。而吴鹰却在一片加油声中,挥杆打空了,小球纹丝不动。结果,吴鹰输,马云赢。就是这一杆,不仅让马云赢了球,还赢来了雅虎中国给阿里巴巴注入的10亿美元。
马云之所以会赢,就赢在了他的目标专一,他的气定神闲,赢在了他对寻求合作机会的全心把握,以及排除外围干扰的专注定力。正如马云语录所言:看见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会儿抓这只兔子,一会儿抓那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机会太多,只能抓一个,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
永不后退,就是要坚持自己,不到最后,心中就留有希望,誓将想好的事情一做到底。
学习高尔夫之初,只在练习场练了三次的马云,就直接下了球场。因为他觉得,高尔夫并不难,老在练习场也很枯燥。起初,马云打得并不好,但他还是坚持跟着朋友下了场,虽然有时只是拿着球跟着别人走。但学会高尔夫的'终极目标,一年左右的锲而不舍,促使马云很快就实现了从150多杆到110多杆,再到稳定于95杆左右的骄人成绩。
马云对这一成绩的取得,有他独到的体悟:高尔夫是一项不断追求进取的运动,打高尔夫要永不后退。要坚持打完18洞。不管是低于标准杆,还是100多杆,你都不能后悔。就像生命,一旦开启,不管好与坏、顺与逆、痛苦与悲哀,都只能向前。正如马云语录所言: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部分人是死在明天晚上,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
马云的这一高球哲学,同样可以作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指南。永不抬头,用专注的意念,抵制路旁一切花花绿绿、纷繁世象的迷惑与困扰,心无旁骛地沿着既定的道路前行;永不后退,用顽强的坚持,笑对路上一切牵牵绊绊、沟沟坎坎的挫折与磨难,矢志不渝地朝着唯一的目标冲刺!
幼儿哲理故事6
美洲豹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动物,世界上仅存17只,其中有一只生活在秘鲁的国家动物园。
其实,美洲豹既不是豹,也不是虎,它身上的花纹比较像豹,但整个身体的形状又更接近于虎,体型大小介于虎和豹之间,是美洲大陆上最大的猫科动物。为保护这只豹,秘鲁人从大自然里圈出1500英亩的山地修了豹园,让它自由生活。参观过豹园的人都说,这儿真是豹的天堂,里面有山有水,山上花木葱茏,山下溪水潺潺。还有成群结队的牛、羊、兔供老豹享用。奇怪的是,没人见这只老豹捕捉过猎物(它只吃管理员送来的肉食),也没人见过它威风凛凛地从山上冲下来。它常躺在装有空调的豹房,吃了睡,睡了吃。
一些市民说它太孤独了。说一只没有爱情、没有伴侣的老豹,怎么能有精神呢?于是大家自愿集资,又通过外交渠道,与哥伦比亚和巴拉圭达成协议,定期从他们那儿租雌豹来陪它生活。
然而,这项人道主义之举,并没给那只美洲豹带来多大改观,它最多陪女友走出豹房,到阳光下站一站,不久又回到它睡卧的地方。人们不知道它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地方。
一天,一位来参观的市民说,对手是原动力。它没有对手,怎么能不懒洋洋?豹是林中之王,你们放一群只吃草的小动物,能提起它的兴趣吗?这么大的豹园,不弄几只狼来,至少也得放几条豺狗吧?豹园领导听他说得有理,就捉了3只豺狗投进豹园。
这一招果然灵验,自从3只豺狗进了豹园,美洲豹不再睡懒觉了,也很少回豹房。它时而站在山顶引颈长啸;时而冲下山来,雄赳赳地满园巡逻;时而冲到豺狗面前,放肆地挑衅。没多久,它还让巴拉圭的一只雌豹下了只小豹崽……
对手是促使一切生物生存下来的最好的原动力。一只没有对手的生物,一定是死气沉沉的生物。一个没有对手的民族必定是一个不思进取的民族。同样,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组织如果没有了对手,也很可能要走向怠惰和没落。
美洲豹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毫无斗志,失去了它该有的威武;当它周围有几只强劲的豺狗时,它的斗志才被激发,重振美洲豹的威风。赛场上,旗鼓相当的两个对手之间的较量才是精彩的。人生处处如赛场,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对手,他可以让你产生不竭的动力和昂扬的斗志。
幼儿哲理故事7
请求
过了些日子,猫在树林里遇到了老虎。
“请你把爬树的本领传授给我吧!”老虎跪了下来,抱拳,又装出一副虚心好学的模样对猫请求道。“我才不呢!”猫叉着腰,昂着头,对老虎说,“上次你就想吃了我呢!还好我会爬树。否则我就没命了!我才不上当呢!”“唉!我可真没有撒谎呀!真没有撒谎呀!你还是把爬树的本领传授给我吧!”老虎哭丧着脸说。“嗯……”猫眯着眼,托着腮帮子,两个眼球向上翘了翘说,“那好吧!不过你得与我比试比试!”“啊?”老虎张大嘴说,“可是,你会爬树呀!”“不比爬树呀!就比谁先捉到前方的那一只兔子,并且使它安然无恙!”老虎生气地想:“这该死的老师竟然让我与它比没有学过的内容!这可都怪我当时太性急!算了!不比就不比了呗!”
想到这儿,它垂头丧气地回到了树林里。
啊!猫是多么聪明呀!第一次,它用本领战胜了老虎,而第二次,它又用辩驳战胜了老虎。
幼儿哲理故事8
《守株待兔》
春秋时期的时候,在宋国,有一位农夫,他每天早上很早就到田里工作,一直到太阳下山才收拾农具准备回家。有一天,农夫正在田里辛苦的工作,突然却远远跑来一只兔子。这只兔子一看到农夫就跑得又急又快,一个不小心,撞上了稻田旁边的大树,把自己的颈部撞断了,兔子当场倒地死亡。一旁的农夫看到之后,急忙跑上前将兔子一手抓起,然后开心地收拾农具把这只兔子带回家里,晚上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个人饱餐一顿。第二天,农夫继续到田里干活,可是他却没有以往专心了,一直东望望,西望望,希望再捡到兔子。农夫心想,天底下既然有这么好的事,自己又何必每天辛苦的耕田?从此以后,他整天守在大树旁,希望能再等到不小心撞死的兔子。可是许多天过去了,他都没等到撞死在大树下的兔子,反而因为他不处理农田的事,因此田里长满了杂草,一天比一天更荒芜。
这个成语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在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明白想要收获,不能光等着坐享其成,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否则终将一无所获。
幼儿哲理故事9
在冀州(在今河北境内)的南边,黄河的北岸,有两座很高的大山——太行山和王屋山。大山的北面住着一个叫愚公的老头,已经九十多岁了。由于大山挡在愚公家门前,所以每次出门和回家都要绕很远的路,非常不方便。一天,愚公召集全家人商量移走这两座大山。家人都表示赞同,但他妻子提出了疑问:“凭你的力量怎么可能移得走那么大的山呢?况且山上的泥土和石头又运到哪里去呢?”家人说:“可以把这些东西运到渤海边。”
第二天,愚公就带领他的子孙们开始挖泥土、凿石头,其他人就用簸箕把泥土运到渤海边上。有的邻居看到这个情形,也赶来帮忙。有一个叫智叟的老头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嘲笑愚公说:“愚公啊!你真是太不自量力了!你年纪一大把了,还能再活几年呢?你还想移走大山,我看你想砍倒山上的一棵树都很困难,更不要说把山夷为平地了。”
听了智叟的话,愚公感叹地说:“你的思想真顽固!没错,我的力量很有限。但我还有那么多儿子和孙子,他们将来也会有儿子、孙子。子孙的繁衍是不会停止的,因此我们的力量会越来越强大。可是山却不会增高,我就不信不能把山铲平。”智叟摇了摇头,他虽然不理解愚公的行为,但也无法反驳。后来,天帝听说了愚公移山的事情,被他的精神和诚心所感动,于是派了两个神仙将两座大山背走了。愚公一家的出行一下子变得非常方便了。
愚公移山的做法看似很愚蠢,但他的观念却很值得我们学习。只要我们有他那种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那么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都能做到。
幼儿哲理故事10
翠鸟与蝴蝶比美
今天,是动物王国一年一度的比本领大赛.
今天,许许多多的小动物来到了草皮公园.翠鸟说:''蝴蝶,你敢和我比美吗?''蝴蝶说:''敢怎么不敢啊,只怕你到时候输得太惨!''翠鸟又说:''骄傲使人落后,咱们走着瞧!''蝴蝶给翠鸟摆出了一个鬼脸,把高贵的翠鸟气了个半死.它们各自回了家,精心的打扮了起来.打扮完后,她们来到了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来了十位评委,她们可是动物王国的十大美女呢!翠鸟来了,它头上戴着橄榄绿的头巾,头上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穿上了一件浅绿色的外衣,赤褐色的衬衫.可漂亮了!
蝴蝶也很漂亮,一件五彩缤纷的外衣,紫红色的衬衫,头上还戴了一个粉色的发夹.
两位选手都很漂亮,十位评委很为难,就叫出了选美团,蝴蝶得了11票,翠鸟得了10票.蝴蝶赢了,它开开心心地飞回了家,而翠鸟却垂头丧气地回了家.
幼儿哲理故事11
太阳公公交给花蝴蝶一封信,并告诉蝴蝶: “一定要亲手交给春姑娘!”可是,那么多的花儿,哪一个才是春姑娘的信箱呢?蝴蝶点点头,她想亲手交给春姑娘。
信里写的是什么呢?是呀,这么美丽的信笺,肯定写着最美的事儿。瞧,一大群孩子也赶来了,他们想看看信里写的是什么。
蝴蝶飞呀飞,脸上挂满汗珠。其实,蝴蝶也想看看信哩。那不是写给自己的,谁也不准看。她敲开了一个又一个花儿的小门。
玫瑰姐姐说: “蝴蝶妹妹,歇一会儿吧。”蝴蝶摇摇头说: “玫瑰姐姐,谢谢你,春姑娘正着急呢。”
蒲公英姑姑说:“孩子,喝一口水吧。”蝴蝶摆摆手说: “谢谢姑姑,春姑娘正着急呢。”
后来,所有的花儿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她们都为蝴蝶着急。大家一起商量好,要帮助蝴蝶找春姑娘。花儿们都张着小嘴,亮起嗓门,一起喊: “春姑娘,你在哪儿呀——”
幼儿哲理故事:打劫月亮的老鼠
夜晚,一只小老鼠站在树下,拿着一根竹棒,对着树梢上的月亮喊:“不许动!把好东西交出来!”
月亮吓坏了,它交出一束光。
小老鼠把它装进口袋,带回了家,做了一盏月亮台灯。
第二天夜里,小老鼠看到月亮在水里洗澡。
他拿起一根树枝,大声说:“不许动,把好东西交出来!”
月亮很害怕,它晃了晃身子,交出一滴水珠。水珠里,映着一个小月亮。
小老鼠把它装进草叶盒子,带回了家。
他把水珠放在水晶音乐盒上,音乐一响,水珠里的月亮就会晃来晃去。
小老鼠觉得月亮胆子小,好欺负,第三天夜里,小老鼠又去找月亮了。
一片白云飘过,小老鼠看到月亮的半边脸,他拿起一个带长线的钩子,使劲一甩,钩子飞落到月亮的脚边。
“不许动,把好东西交出来!”
不一会儿,天上飘下来一条黄丝带。
小老鼠把它带回家,做了一个床单,小床上洒满了月光。
第四天晚上,小老鼠又行动了。
“月亮,快把好东西交出来!”小老鼠举着喇叭,大声喊。
声音好大哦!月亮吓坏了,哗啦啦,它抖落两下,把月光杯、月牙项链、黄玉盘拿了出来。
“哈哈!”小老鼠笑得好得意。他摊开手,准备接住它们。
“你自己上来拿吧!”月亮忽然说,“我怕扔坏了!”
“笨蛋,我、上、不、去!”小老鼠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上不去?那……”月亮眨眨眼,喃喃地重复着。
忽然,月亮不那么害怕了,它把东西统统收好。
“喂,快点交出来!”小老鼠不耐烦了。
“不,这是我的!”月亮扬了扬声调。
“我要飞钩子!”
“我把钩子打断!”
“我用竹棒打你!”
“我会飞,会跑,你打不着!”
“我我我……”小老鼠气得跳来跳去。
“你再来找麻烦,我就吞掉你!”月亮从天上飘下来,离小老鼠越来越近。月亮张开了嘴巴——
“天哪,太可怕了!”小老鼠哆嗦着,一溜烟跑掉了。
过了一会儿,小老鼠抱着大口袋出来了——
“给你,都还你!”大口袋朝地上一倒,里面是小老鼠打劫来的东西。
小老鼠放下口袋,哧溜溜跑掉了。
这时,云里的月亮背过脸,偷偷地笑起来。
幼儿哲理故事12
《孔融让梨》
从前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懂事。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不少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们让弟弟先拿。孔融看了看盘中的梨,发现梨有大有小,但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这个故事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讲给孩子听后,可以告诉他们要懂得谦让,礼让他人。
幼儿哲理故事13
在山乡采风时,我看见一个捕黄鳝的人,他手里拿着的那只小巧精致的捕捉笼引起了我的兴趣。
那個笼子的体积不大,进口由一圈轻薄的篾片编织而成,朝里呈旋涡状。捕黄鳝时,往笼子里放些蚯蚓、螺肉、蝇蛆等做诱饵,就能引诱贪吃的黄鳝从进口钻进去。
其实,这个捕黄鳝的笼子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机关,关键在于那一圈篾片。原来,黄鳝的尾部特别敏感,只要一碰触硬物就会向前游动,不知后退。人们根据它的这个特点设计了捕捉笼的进口,让钻进笼子的黄鳝老老实实待在里面不出来。倘若黄鳝敢于后退,那么这个笼子是无法囚禁住它的。
黄鳝的尾巴是黄鳝的敏感点,也是它的缺点和弱点,使它鼓不起勇气后退,从而无法摆脱接下来的命运。若能鼓起勇气后退,那么黄鳝的命运将大有不同。
在我们的人生里,也有这样或那样像黄鳝的尾巴一样的“敏感点”,那是我们不愿也不想去提起、去碰触、去直面乃至去克服的缺点和弱点,因此常常被人操控和利用,从而逃不出那只事先设计好的“樊笼”。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毫无弱点的人,有的只是懂得改正缺点,知道弥补自己短处的成功的人。
幼儿哲理故事14
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战争给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于是很多国家聚在一起商议停战。为了让大家遵守停战协定,国与国之间通常都会交换太子互相作为人质。
魏国和赵国达成了停战协议,魏国派遣大臣庞葱陪魏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临走之前,庞葱对魏王说:“大王,如果现在有一个人对大王说,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摇了摇头,说:“街上怎么会有老虎呢?我当然不会相信。”
庞葱又说:“但是,如果现在有第二个人也对大王说,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想了想,说:“也许我会怀疑这是不是真的。”
庞葱接着说:“如果这时又有第三个人对大王说街上出现了老虎,那么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肯定地说:“三个人都这样说,我当然会相信。”
庞葱说:“街上根本就不会有老虎,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如果有三个人都说街上有老虎,那么很多人就会相信。现在,我去了赵国,我想,在大王面前说我坏话的人肯定不止三个。希望大王能够保持清醒,不要轻信别人的谗言。”
魏王点头同意了。庞葱走后没有多久,果然有很多人在魏王面前说庞葱的坏话。一开始,魏王不相信这些谗言。然而,时间久了,魏王就相信了那些人的话。后来庞葱陪太子回到魏国,但魏王不再信任庞葱,所以再也没有召见他。
其实庞葱根本没有做对不起魏国的事情,但魏王最终还是听信了谗言。我们做事、看问题要有主见,千万不要盲从。
幼儿哲理故事15
《掩耳盗铃》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特别爱占便宜,甚至为了得到别人的东西,去偷盗。有一天,他路过一家人门前,发现门前挂着一个漂亮的铃铛,可是要怎么才能拿到呢?直接去拿的话,别人肯定会听到,如果别发现,就惨了。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他认为很好的办法。把自己的耳朵塞住,不久听不见声音了吗?于是,到了晚上,他就把棉花塞住耳朵,偷偷摸摸地跑来准备偷走铃铛。结果他的手一碰到铃铛,就被主人听见了,跑出来将他当场抓住!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自欺欺人。弄虚作假的人虽然能够蒙混一时,但无法蒙混一世,他们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的,最终还是会露出马脚的。
【幼儿哲理故事15篇】相关文章:
幼儿哲理小故事11-12
幼儿哲理小故事9篇11-13
财富哲理故事02-03
牙膏哲理故事02-02
奋斗哲理故事02-01
生命哲理故事02-01
高中哲理故事01-29
机遇哲理故事01-28
哲理故事快乐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