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哲理故事
国王的哲理故事1
西班牙曾有位叫彼得罗一世的国王,他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正义的象征。这天彼得罗一世宣布他将公开选拔法官。
三个人毛遂自荐,一个是宫廷的贵族,一个是曾经陪伴国王南征北战的勇敢的武士,还有一个是普通的教师。在宫廷人员和三个候选人的陪伴下,国王离开王宫,率领众人来到池塘边。池塘上漂浮着几个橙子。
“池塘上一共漂着几个橙子啊?”国王问贵族。贵族走到池塘边,开始点数。
“一共是6个,陛下。”
国王没有表态,继续问武士同样的问题:“池塘上一共漂着几个橙子啊?”
“我也看到了6个,陛下!”武士甚至没有走近池塘就直接回答了国王的问题。
国王没有说话。
“池塘里有多少个橙子啊?”他最后问教师。
教师什么也没有说,径直走近池塘,脱掉鞋子,进到水里,把橙子拿出。
“陛下,一共是3个橙子!因为它们都被从中间切开了。”
“你知道如何执法,”国王说,“在得出最后的结论之前,应该证明,并不是所有我们看到的就是事情的真相。”
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不要妄加评判。
国王的哲理故事2
东汉年间,班超帮助哥哥班固一起撰写《汉书》,但他认为一个男子汉的抱负不应只在纸笔上,于是弃文从武,参加了对匈奴的战斗。他坚毅果敢的性格使他在战场上屡建功勋。后来,东汉王朝为了联合西域各国共同抗御匈奴的侵扰,就派遣班超作为使节出使到西域去。
班超带领着由36人组成的使团出发了。他们首先来到了鄯(shn)善国。班超晋见了鄯善国王,说:尊敬的国王陛下,我们汉朝的皇帝派我来,是希望联合贵国共同对付匈奴。我们吃过很多因匈奴入侵而导致的苦,应该携起手来,同仇敌忾,匈奴才不敢再猖狂肆虐呀!鄯善国王早就知道汉朝是一个泱泱大国,国力强盛,人口众多,不容小视,现在又见汉朝的使者庄重威仪,颇有大国风范,果然名不虚传,就连连点头称是道:说得太对了,请您先在鄙国住几天,联合抵抗匈奴之事,等过两天再具体商议吧。
于是班超他们就住下了。头几天,鄯善国王待他们还挺热情,可是没过多久,班超便察觉国王对他们越来越冷淡,不但常找借口避开他们不见,就是好不容易见上了,也闭口不提联合抗击匈奴之事了。
班超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他召集使团的人分析说:鄯善国王对我们的态度越来越不友好了,我估计是匈奴也派了人来游说他,我们必须去探察一番,搞清事情的真相。夜里,班超派人潜进王宫,果然发现国王正陪着匈奴的使者喝酒谈笑,看样子很是投机,就马上回来将这个消息报告给班超。接下来的几天,班超又设法从接待他们的人那里打听到,匈奴不但派来了使节,而且还带了100多个全副武装的随从和护卫。他立刻意识到了事态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地步,就马上召集使团研究对策。
班超对大家说:匈奴果然已经派来了使者,说动了鄯善国王,现在我们已处于极度危险之中,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等鄯善国王被说服,我们就会成为他和匈奴结盟的牺牲品。到时候,我们自身难保是小事,国家交给的使命也就完不成了。大家说该怎么办?大家齐声答应:我们服从您的命令!班超猛击了一下桌子,果断地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我们只有下决心消灭匈奴,才能完成我们的使命!当夜,班超就带人冲进匈奴所驻的营垒,趁他们没有防备,以少胜多,终于把100多个匈奴人全部消灭了。
第二天,班超提着匈奴使者的头去见鄯善国王,当面指责他:您太不像话了,既答应和我们结盟,又背地里和匈奴接触。现在匈奴使者已全被我们杀死了,您自己看着办吧!鄯善国王又吃惊又害怕,很快就和汉朝签订了同盟协议。
班超的举动震动了西域,其他国家也纷纷和汉朝签订同盟,很多小国也表示和汉朝永久友好。班超终于圆满地完成了使命。
启示:
在危急的情境之下,应该果断,敢于冒必要的危险,才能够获得成功。如果这时还犹犹豫豫、畏缩不前,后果就不堪设想了。这就是班超的故事带给我们的最大启迪。
国王的哲理故事3
有个国王得到了一颗硕大的夜明珠,非常开心。于是把夜明珠秀给宰相看,然后问他:“你觉得这颗夜明珠值多少钱?”宰相说:“比一百头马车能载负的黄金还多吧!?”国王于是说:“把它摔破!”宰相恭敬的回答:“陛下我怎能如此蹧蹋您的宝物。”国王听了很开心,赠给宰相一件黄袍。
然后,国王又把夜明珠拿给大臣们欣赏,并问其中一位说:“你认为这颗夜明珠价值多少?”这个大臣想起宰相的回答,于是回说:“半个王国!”国王照例问大臣:“摔破它?!”大臣惶恐的回答:“我的手做不出这种事情来!”于是国王很开心,又赐他黄袍又加俸禄。
然后,国王依序问了五六十个大臣,全部的大臣都模仿宰相的方式回答,而且一个比一个夸张。但国王听了越来越开心也,一一赏赐这些臣子。
最后,国王把夜明珠交给国境内的主教并问到:“您能说的出这颗夜明珠的亮度吗?”
“陛下,恕我不能。它比我见过的任何夜明珠都要亮上许多!”
“那好,把它摔碎,就是现在!”
于是,主教毫不客气马上拿了就摔在地上。
众大臣看了之后,纷纷开口指责主教。
主教缓缓的说了一句:“陛下的性命比这颗夜明珠更有价值,我在乎的是陛下的性命,而非什么珍珠的价值。”
众大臣听完后,纷纷羞愧的低下头来,不敢再发话。
许多人喜欢靠察言观色,了解风向趋势。并且模仿那些最能让主上欢心的人的言行举止。马屁之言不绝于耳。只学到了外表,忽略了内在的修为涵养。
国王的哲理故事4
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点,是聪明人的做事技巧,只要我们充分开动脑筋,换一个角度就行了,不一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既不违背事实,又能给人满意的答案。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国王长得十分丑陋,他一只眼睛瞎了,一条腿还瘸着。然而,有一天,国王竟召集全国的画师来为他画像。并发话说:谁画得令他满意有赏,不满意的就要被杀头。这中间有一个画师想:“国王的威严谁敢冒犯!尽管国王长相丑陋,我还是给他画张漂亮的吧。"于是,他画了一张画像呈献给国王。画上的国王不瞎不瘸不丑,威严无比。谁知国王一看勃然大怒道:“善于弄虚作假、阿谀奉承的人一定是个有野心的小人,留着何益,拉出去斩首!”这个画师被杀了。
这时,第二个画师想:“既然画虚假的画像国王恼怒,那么我就给他如实自画像吧。”第二个画师又画了一张画像呈献给国王,只见画像上的国王瞎着一眼,瘸着一条腿,又老又丑,没一点儿一国之主的威严形象。国王一看怒火中烧,大喝道:“胆敢丑化国王,冒犯天威,此等狂妄之徒,留之何益,拉出去斩首!”第二个画师也被杀了。
画师们见此情景,个个吓得魂不附体,哪个还敢冒险为国王画像?但如果不画肯定是不行的,照样会被杀头的。正在众画师为难之时,人丛中闪出一个人来,他双手呈上一幅画像给国王。
国王一看这幅画像,不禁连连称叹,赞不绝口,并将画像赐给群臣观赏。这是一幅国王狩猎图。只见国王一条腿站在地上,一条腿蹬在一个树墩上,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正在引弓瞄准。这幅画,真是太妙了,百官惊叹不已。画师们更是啧喷连声,自叹不如。国王赐给这个画师千两黄金作为奖赏。
生活常常会给我们出好多难题,好多难题看似难于上青天,但是,只要我们冷静思考,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准突破口,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国王的哲理故事5
很多人都执著于眼前的得失,不从长远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这种目光短浅的做法常常让人做出“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情。当人们偏执地采取一种观点来分析、看待问题时,就会陷人一种误区,不能打开思路看问题。
有一个国王非常善于治理国家,而且经常微服出巡了解民情。在他的治理下,国泰民安、一派繁荣。国王有一个很能干的丞相,他有什么重要的大事都会先请教这名丞相。
突然有一天,下起了大雨,国王出巡的计划不得不改变。国王问丞相:“这场大雨下得好不好?”
“好!大雨过后,街道清洁干净,空气清新。国王您可以享受到天晴后的美妙景物,又可以深入体察民情了。”国王听后很高兴,精神也很好。
过了几天,国王要出巡时天气却变得非常炎热,国王还未出宫就已经汗流浃背了。他问丞相:“这样的天气出门好不好?’’
“好,”丞相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样的天气是少有的,国王趁机出巡将会更加了解老百姓在这种火热的天气下究竟在做些什么。”国王觉得丞相的话有道理,便高兴地出门了。
国王和丞相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打猎。国王每次打猎都会只带这个丞相相伴,因为他怕别人扫了、他的雅兴。但是有一次,国王在检査猎器时不小心被猎器斩断了一截拇指,鲜血直流。他赶忙包扎了伤口,询问丞相:“我的拇指被斩断了一截,这好不好?”
“好,国王陛下。”国王听到丞相的回答非常生气,他觉得丞相是在幸灾乐祸,便下令将丞相关押了起来。国王走到关押在牢房里丞相面前,生气地问道:“现在你被关押在牢房里了,如何?好不好呢?”
“好,国王陛下。”国王生气了。原本他以为丞相会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就此作罢释放他,谁知道丞相如此执迷不悟。“既然你认为好,那就在这里多住几天吧。”国王悻倖地离开了。
过了两天,国王打猎的欲望又来了。但丞相在牢房里,国王只好一个人出门打猎去了。平时都是由丞相带路,因为他比较熟悉地理环境,所以每次都能凯旋而归,而这次国王在森林里追逐了半天,仍旧没有任何收获。国王很不开心,骑马四处寻找猎物。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太阳下山了,国王也累了,忽然他发现自己迷路了。就这样,他在森林里到处瞎撞,一不小心掉进了一个捕捉猎物的陷阱里。陷阱很深,国王几次想爬出来都失败了。他大喊大叫,直到一群杂乱的脚步声走近。国王很高兴,认为这次有救了。他朝上面大喊救命,上面的人把他救了上来,不过这时国王才发现这些人都是邻国食人部落的人。他们把国王带到了自己的部落里要吃掉他。
国王被绑在一根木桩上,脚下堆积着一堆木柴,他们要点火烧烤国王。国王非常紧张,但是此时任何举动都是无效的,他只好等待奇迹的出现。仪式开始了,酋长指挥众人坐下,又命令一名巫师开始祭礼。当巫师清洗国王的手指时,巫师叹息了。众人都很惊奇,巫师说:“我们族只吃完整的动物,这种动物是不祥的。因为他的拇指不完整,我们不可以吃他,酋长立刻去査看,果然发现国王的拇指少了一截,于是就放走了国王。
劫后重生的国王非常激动,他马上赶回国都的牢房里。一见到丞相他就哭了起来:“现在我才知道为什么你说我的断指是好事了。我错怪你了。”国王哽咽地问:“但是我关了你10多天,你说好如何解释?”
“陛下,如果你不把我关押在牢房里,我一定会随你去打猎。我们都会被食人族捕获,你可以因为断指而保全性命,但是我却必死无疑。因为我是完整的啊。”国王茅塞顿开,原来每件事情都有两面性,是好、是坏都在于你自己怎么看。
当我们陷人绝境的时候,我们要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危机和灾难总会过去;当我们得到大的利益时,我们要提醒自己,不要骄傲和大意。只有全面地看问题才算有智慧,只有看问题透彻的人才能一路平坦,于危难处化险为夷。
国王的哲理故事6
从前,舍卫国的波斯匿王有一个大臣,名叫梨耆弥,拥有无数家产。他有七个儿子,其中六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梨耆弥分别为他们娶了妻、安了家。眼看第七个儿子也该婚配了,他想:“我已老迈,只剩这最后一个儿子,一定要给他娶一个最出色的妻子。”
梨耆弥有位好朋友,是个婆罗门,经常云游四方。一天,这个婆罗门来到梨耆弥家做客,梨耆弥对他说:“我想为小儿子娶个好媳妇,您经常在各国漫游,所以想麻烦代为留意,帮忙找一个。如果有姑娘相貌端正、为人贤慧、聪明能干,命相与我儿子相合,又能让我儿子满意的,千万告诉我,我好去下聘。”
婆罗门答应了。
这个婆罗门又四处漫游了,他一路经过很多地方,后来到了“咀叉始罗国”。他看见郊外有一群女孩,正在游戏,她们采来各式各样的鲜花,编成美丽的花环,挂在脖子上、套在手腕上。婆罗门想起老朋友的嘱咐,就跟在她们后面,仔细地观察。只见她们一边玩、一边走,遇到一条小河,姑娘们都脱掉鞋子,涉水过河;其中有一个女孩却不脱,穿着鞋过河。
走了一会儿,前面又是一条河,这条河深多了,于是姑娘们个个挽起衣服,相搀过河;唯有那位姑娘穿着衣服入水,走到对岸。河边是一座小树林,树上开满了各色各样的鲜花,许多姑娘都上树去采花,那个姑娘却不上树,等其他姑娘采好花后,她向每个人要一点,结果她的花比任何人都多。又走了一会儿,路边有一棵果树,上面结满了熟透的果子。姑娘们纷纷上前去摘果子,唯有那位姑娘站在一边,动也不动。
婆罗门走上前去,对她说:“姑娘!我想问你几个问题,可以吗?”
姑娘说:“当然可以,有什么问题您就问吧!”
婆罗门问:“刚才过小河时,大家都脱鞋,只有你不脱,为什么呢?”
姑娘回答:“您怎么连这点也想不通呢?人之所以穿鞋子,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脚。陆地上的情况,一目了然,碰到有什么荆棘瓦石,都可以避过去;但水中隐藏着什么东西,我们却是看不见的,万一有什么荆棘、毒虫之类的,伤了脚怎么办?所以我不脱鞋。”
婆罗门又问:“后来过大河时,大家都把衣服挽起来,你怎么穿着衣服过河呢?”
姑娘答道:“女人的身体,有的长得好看,有的长得不好看,把衣服挽起来,身体就让别人看见了。如果长得好看也就罢了,如果长得不好看,就会惹人嗤笑,所以我从不当着别人的面挽起衣服。”
婆罗门再问:“那刚才大家都上树采花,你为什么不上树?”
姑娘回答:“万一爬上树之后,一不小心,折断树枝摔了下来,或失手滑下来,摔伤身体怎么办?所以我不上树。”
婆罗门又问:“现在大家都在摘果子,你怎么不去摘?”
姑娘回答:“这棵果树长在人来人往的大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果子,可见没有多少人来摘。由此看来,果子一定不好吃,否则怎么会一直到熟透了,还挂在树上呢?”
正说着,只见那些摘果子的姑娘,个个“呸呸”地直吐,原来这棵树的果子,果真像姑娘所预料的,又苦又涩,一点也不好吃。
婆罗门见这位姑娘谈吐大方、见识不凡,心中暗暗赞赏,打听到她的名字叫毗舍离,父亲叫昙摩诃羡,原是波斯匿王的弟弟,因犯罪逃离本国,来到咀叉始罗谋生,在这儿娶妻成家。
婆罗门问毗舍离道:“你父母在家吗?”
毗舍离回答:“在家。”
于是婆罗门随着毗舍离来到她家,并希望与她父母见面。
毗舍离就进去禀告父亲道:“外面有个婆罗门想见父亲。”
昙摩诃羡便出来招待客人。
双方见面问好后,婆罗门问:“这位姑娘是您的女儿吗?”
昙摩诃羡说:“是啊!”
婆罗门问:“她是否已有婆家?”
昙摩诃羡说:“不!还没有许配人家。”
婆罗门就说:“舍卫国的波斯匿王有个大臣,名叫梨耆弥,您认识他吗?”
昙摩诃羡说:“他是我的老朋友,我们从小就认识了。”
婆罗门又说:“梨耆弥有个小儿子,相貌端正,人也很聪明,想娶您的女儿为妻,您看怎么样?”
昙摩诃羡高兴地说:“他们是有钱有势的大家族,他的儿子与我女儿也算匹配,这桩婚事再好不过了。如果他们真有这个意思的话,我当然不会反对。”
两人商议妥当,又选好良辰吉日,正巧有人要前往舍卫国,婆罗门就写了一封信给梨耆弥,把聘娶毗舍离的事,详详细细地写明白,托那人带去。
梨耆弥接到信后十分高兴,立即准备了各式聘礼,带着儿子骑马向咀叉始罗赶来。他们快到达咀叉始罗时,又派了一位使者前往报信。
昙摩诃羡连忙出城迎接,隆重地接待他们,并请来亲朋好友,摆下宴席,为两个年轻人举行婚礼。
婚礼之后,梨耆弥便领着儿子、媳妇返回舍卫国。
临行前,毗舍离的母亲当众嘱咐女儿说:“从今以后,你要经常穿好衣服、吃好饭菜、天天照镜子,不能间断。”
毗舍离跪在母亲面前,恭恭敬敬地答应了。
梨耆弥在一旁听了,心中有点不高兴,心想:“人生在世,苦乐难定,哪能经常有好衣服穿、好饭菜吃呢?天天都照镜子,似乎也没有这个必要。”不过他心中虽然这样想,嘴上却不好说什么。
两亲家互相告辞之后,梨耆弥带领一行人上路回国。
有一天,他们来到路旁的一家旅舍,它四面都搭着凉棚,十分清凉,许多先到的旅客,已在那儿乘凉休息。
毗舍离看了看周围,忙对公公说:“这个地方不能停留,请马上出来。”
公公听了她的话,马上带领众人走出客舍,来到空旷的地方。
但有不少旅客仍在那儿纳凉,不肯出来。
这时,有旅客牵来的大象、马匹等,因身上发痒而在房舍柱子上蹭痒,柱子一下子就倒了,房子崩塌下来,不少乘凉的人因而被压死。
梨耆弥想:“幸亏这个儿媳妇机灵,我才免掉今天这场灾祸。”梨耆弥因此对毗舍离的先见之明十分佩服,对她也更好了。
他们套上马车继续前进,遇到一条山涧,涧边水草丰茂,大家看这儿不错,便息马停车,在涧旁休息。
毗舍离后到,一见大家在这儿宿营,连忙说:“这儿不安全,快到高坡上去。”
大家听从她的话,到远离山涧的高坡上宿营。
过了一会儿,只见浓云密布,接着狂风暴雨夹带着霹雳闪电呼啸而来,山洪暴发,水溢出山涧,把两岸的东西冲卷一空。
大家看到这情形,都庆幸刚才听从毗舍离的话,搬到高处来,免除了一场灾祸。
梨耆弥也说:“今天全亏了毗舍离,才得以保全性命。”
第二天,大家继续前进,长途跋涉,终于回到本国。
亲戚朋友们得到消息,都来庆贺。
梨耆弥也十分愉快地设宴招待,大家唱歌跳舞,欢乐了一天。
当天晚上,宾客全部走了之后,梨耆弥把七个儿媳妇叫来,对她们说:“我年纪已老,不想再管这些家务杂事,想把管家这件重担交给你们。你们谁能挑起这副担子,替我管好这个家,执掌库藏锁匙?”
其他六个媳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面有难色,推说管不了这么大的一份家业,只有毗舍离自告奋勇,答应承担。
于是梨耆弥就把大大小小的锁匙,全部交给她。
毗舍离担起管理家政的任务后,十分勤快,从不懈怠。每天早晨一大早就起床,打扫房屋、做饭,吃饭时,先请公婆吃,然后让家中其他人吃,接着让奴婢仆人吃。这些人吃罢,她就一一分配任务,谁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家都各司其职之后,她才最后一个吃饭,天天如此,习以为常。
梨耆弥看她十分忠诚老实,勤快能干,心里十分高兴,觉得确实娶到了一个好媳妇,不过想起亲家母临别时说的话,心里又很奇怪,因为他从未见毗舍离挑剔衣服、饭菜,也不见她天天照镜子。
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梨耆弥问:“你来舍卫国之前,你母亲交代你要好衣美食、天天照镜子,你怎么没照着做呢?
你母亲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你给我说说看。”
毗舍离跪下说道:“我母亲让我经常穿好衣服,意思是身上的衣服要爱惜,还要经常洗涤,保持干净,这样,无论什么时候有客人来,身上的衣服总是光鲜整洁。我母亲让我经常吃好饭菜,意思是要晚点吃饭,饿了才吃,这样无论粗的、细的,吃起来都很香甜,不是指吃大鱼大肉。她所说的镜子也不是铜镜、铁镜,而是要我早点起床,把房内屋外打扫干净、收拾整齐,床铺也要整理净洁。这些就是我母亲所嘱咐的,我也照着她的嘱咐去做。”
梨耆弥听了,知道她非常有见地、有才干,对待她也就比以前更亲近、更爱怜了。他把家中的一切事务托付给毗舍离,自己欢喜泰然、无忧无虑。
那时,有一群大雁经常飞到海滨去啄食在那里生长的一种粳米,吃饱之后,一只只叼着几穗稻子飞回巢去。有几只大雁飞临王宫上空时,不小心掉下几穗,刚好掉在波斯匿王宫殿的前面。
宫女们看见后,捡起来送给国王。
国王见这种稻穗很珍特,知道可当药用,就下令留作种子,不要随便丢弃糟蹋了,然后又把这些稻穗分给大臣们,让他们各自拿回去种植。
梨耆弥也分到一些,把它交给毗舍离。
毗舍离亲自指挥仆人选择田块,平整土地,播下种子。由于管理得法,稻子长得很好,收获很多。第二年接着再种,收获更多。
国王分给其他大臣的稻穗,因管理不得法,都死掉了。
有一天,王后突然得了急病,国王召来御医,医生们会诊后,有个医生说:“只有用一种海滨出产的粳米做成饭,吃了病才能好。”
波斯匿王,想起曾让众大臣种稻的事,忙把大臣们都召来,问道:“上次让你们种的稻子,你们种得怎么样了?现在王后病重,急需这种稻子治病救命。”
大臣们听了国王查询,连忙回家追问,结果不是稻穗没有长成,就是让老鼠给吃了。
梨耆弥也回家问毗舍离说:“上次给你的种子收获了吗?
现在国王需要这种稻米,给王后治病。”
毗舍离回答:“这种稻子,我们收获很多。如果用来治病的话,别说一个人,给一国人用也够。”
于是梨耆弥把家产的稻米送入王宫,献给国王。
国王马上下令做饭,给王后送去。
王后吃了以后,病马上就好了。
国王十分欢喜,赏给梨耆弥很多宝物。
当时咀叉始罗国与舍卫国不友好,常常闹意见。有一次,咀叉始罗国王为了试探舍卫国中有没有贤能聪明的人,特意派一个使者来到舍卫国。
使者带来两匹马,原是母子,但两匹马的形状、大小、毛色全都一模一样,要让舍卫国的人识别究竟哪一匹是母马,哪一匹是子马。
国王与群臣们都无法识别。
当天,梨耆弥从王宫回到家,还一直苦苦思索这件事。
毗舍离见公公一副神不守舍的样子,就问:“您有什么心事吗?”
梨耆弥把这件事告诉她。
毗舍离说:“这事很简单,不值得忧愁,只要取一些鲜嫩的好草堆在两匹马前面就可以了。那匹母马会把草让给孩子吃,而孩子则会抢着吃。”
梨耆弥听了非常高兴,连忙赶回王宫,向国王报告这个方法。
国王照这方法一试,果然区别出母子来,于是把使者叫来,告诉他:“这匹是母马,这匹是它的孩子。”
使者说:“大王说的一点不错,确实如此。”
梨耆弥又立下一功,国王十分高兴,加倍赏赐他,还升了他的官。
使者回到咀叉始罗,如实报告经过。
咀叉始罗国王又让使者送来两条蛇。这两条蛇长短粗细一模一样,皮肤花色也没有差异,说它们一条是雌、一条是雄,让舍卫国识别。
波斯匿王和大臣们又束手无策,无法识别出来。
梨耆弥回到家中,把这件事告诉毗舍离,问她有什么办法。
毗舍离说:“把一块细棉布铺在地上,然后把这两条蛇放在棉布上。如果安安静静不动,那就是雌的;如果躁动不安,那就是雄的。因为雌的喜欢细软平滑的东西,把它放在柔软的布上,觉得很舒服,就不想再动了;而雄的性情总是比较刚烈,所以不会安静。根据这一点,就可以把它们区别出来。”
梨耆弥听了,马上进宫禀告国王。
国王依计一试,果然像毗舍离所说的,马上分辨出雄、雌。
国王召来使者,告诉他识别的结果。
使者很佩服地说:“一点也不错。”
国王十分喜悦,又赏赐梨耆弥许多财宝。
使者回去之后,咀叉始罗国王又出了一个难题。这次他让使者送来一根一丈长的大木头,两头的粗细相等,上面没有一点刀斧的痕迹,也看不到任何节疤,要求舍卫国识别出哪一头靠近树根,哪一头靠近树梢。
国王与大臣们,又没有办法识别出来。
梨耆弥赶紧回家问儿媳妇,毗舍离回答说:“非常简单,只要把那根木头放在水中,靠近树根的那头会向水中沉,而靠近梨耆弥进宫报告国王。
国王照着一试,果然一头沉、一头浮,立即做出鉴别。
使者说:“不错!确实如此。”
国王更加欢喜了,重重赏赐梨耆弥。
使者回到咀叉始罗,讲了在舍卫国的经历。
咀叉始罗国王听了,心里也十分佩服,知道舍卫国有能人,不能随便侵犯,于是再派使者去。这次不是来出难题,而是送来许多礼物,说:“在大王的舍卫国中,有许多聪明贤能的人,我们大王很佩服。希望从今以后,两国永远友好、和睦相处。”
波斯匿王高兴极了。他把梨耆弥召来,问道:“之前的那些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梨耆弥回答:“不是我有什么本事,这一切都是我那儿媳妇的功劳。”
国王听了,对毗舍离又喜欢、又敬佩,就封她为公主,从此把她当作亲人那样看待。
据《贤愚经》卷七《梨耆弥七子品》改编。参见《大正藏》第四卷第398页。
国王的哲理故事7
从前有个国王,对百姓非常仁慈,心里常常想着百姓的疾苦。每次他出去巡视,都在车上满载着衣服、食物、药品等,用来接济那些穷苦和有病的人;看到死者,他总是亲自去处理后事。他想了许多办法,以求改善百姓的生活,也常常责备自己:“国君缺乏道德,才会弄得百姓贫穷;国君具备了高尚道德,百姓才能富裕。现在我的王国里,百姓的生活还很穷困,正是说明我缺乏道德啊!”
国家在国王的治理下,一天天富强起来,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国王得到大家的爱戴和尊敬,远近十方的人们,都来到他的国家。国王的善行及百姓对他的拥护,都被天帝释看在眼里,他感到自己的座位底下直发热,心里一阵阵发慌:“下界的.这个国王,如此德高望重,人们将会尊敬他而不会尊敬我了,他将取代我的地位。不行!我得想尽一切办法,败坏他的德行。”
于是天帝释变成一位老婆罗门,破破烂烂,步履艰难地来找国王,向他乞讨一千元银币,国王立刻叫人拿给他。
天帝释见此计不行,连忙说:“大王,谢谢您啦!不过,我年老体弱,记性又差,这么多钱,恐怕保管不好,哪一天就让小偷偷去了。我先把钱存在您这里吧!”
国王告诉他:“你要用就拿去用,不必担心小偷,在我的国家里,早就没有小偷了。”但老婆罗门仍一再请求,把钱寄存在国王那里,国王没有办法,只得答应他。
天帝释走出宫门,心想:“一千元银币你不在乎,一个王国你该心痛了吧!”于是又变成另一个婆罗门,来到王宫觐见国王。他装模作样地感叹道:“大王,您的功德真是无量啊!远近十方人人皆知,人人向往,您真是一位英明的君王啊!您看,我翻山越岭,一路忍饥挨饿,风餐露宿,辛辛苦苦地来到您的国家,就是想向大王请求施舍。”
国王慷慨地应允了。
婆罗门又说:“我生于穷苦家庭,祖辈、父辈都一直受苦,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富贵日子。但现在我知道了,在您的国家里,百姓都过着富裕的生活,我也不甘心再忍受一辈子的穷困。所以,今天我来请求您,请您把您的国家施舍给我吧!”
国王说:“很好,就这样吧!”便与王后、太子乘车离开自己的国家。
天帝释见此计仍行不通,又生一计,变成另一个婆罗门,半路拦住国王的车,说:“大王!您一向爱施舍穷人,现在我正需要这辆车,能不能请您把车施舍给我呢?”
国王又答应了,毫不犹豫地把车、马都送给了婆罗门。白天,他带着妻子、儿子一同步行在山路上、田野上;晚上,他们就找一片树林或一个山洞住宿。
有一位僧人,长年累月地修行,也有了一些神通。他一向尊敬国王的崇高道德。听说国王失去了国土、失去了车马,每天带着妻儿艰难地到处流浪,感到非常奇怪,就用神通一算,知道都是天帝释出于嫉妒心所做的好事。于是他借着自己的神通,来到国王休息的地方,变出一辆新车送给国王。
第二天早晨,天帝释发现了这辆新车,就又变成另一位婆罗门,要求国王施舍这辆车。
国王又把这辆车送给他。
经过长途跋涉,国王一家三口,来到邻近的一个国家;进入国界才几十里,迎面又碰上了天帝释最初变的那个老婆罗门。
老婆罗门高兴地对国王说:“大王!真高兴能在这儿碰到您。我正要去您的国家,要回那一千元银币呢!那是您早就答应给我的,而且钱一直存放在您的仓库里。”
国王为难地告诉他:“是有这么回事,我想起来了。可是我现在已经把整个国家,连同我的一切财产,统统都给了人,当时也忘了您这一千元银币的事。”
天帝释心里暗自得意,故意说:“我是信任您,才把钱存在您那里的。现在我有急用,请您一定要在三天之内,把钱准备好。”
国王没有办法,又不愿失信于人,只好把妻子卖到一个财主家当女仆,把儿子卖到另一家,得了一千元银币,交给老婆罗门。
王后在财主家当女仆,每天从早到晚忙个不停,伺候那家的女儿起床、吃饭、洗澡、睡觉。有一天,那家小姐脱衣沐浴时,将珠宝首饰悬挂在架子上,不料天帝释化成一只凶猛的老鹰,一下子就将所有的衣物珠宝全部抓走。小姐洗完澡,怎么也找不到那些东西,便一口咬定是这个女仆乘机将东西偷走了,不由分说地将她关到狱中。
国王的儿子到了主人家以后,晚上与主人的儿子同睡一张床上。一天深夜,天帝释偷偷潜入那家,把主人的儿子杀死了。主人伤心极了,认为是这个小仆人干的,也将他关入监狱。
母子同被关进监狱,备受折磨,饥渴交迫,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样的冤屈到哪儿去申诉?他们束手无策,终日哭泣不停,人们都非常同情。
国王东奔西走,想尽一切方法,终于借到一千元银币,想去赎出妻子和儿子。路上他想:“唉!这一切苦难,都是因为我过去做了坏事后造成的。”想到这里,他就专心诚意地祈祷起来。
他的诚意,使他得到了神通,看清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明白这一切灾祸,都是由天帝释一手造成的。
这时,空中传来一个声音说:“快去杀死天帝释,正是他害得你无家可归,备受磨难啊!”
国王回答说:“我不能这样做。因为我听说天帝释,对世间的人和物,都怀有恻隐之心,对众生如同慈母一般哪!一切众生,都承蒙他的恩情而存在,也正是因为他没有做过恶事,才得到天帝释的宝座啊!不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如果天帝释还一味胡行,总有一天也要下地狱的。”
天地诸神听了他的这番话,无不点头称善。
邻国的国王也听到这件事,连忙下令:把关在牢里的王后和太子放出来,并亲切地接见国王一家三口。听国王叙述了他一家所受的苦难后,这国的人民没有一个不为他流泪,并痛恨天帝释的。这国的国王,对这位受尽了苦难的国王说:“你就安心地住在我这儿吧!我分一半国土给你。”
这时,这位国王的国家的大臣与百姓也找来了。原来自从国王出走之后,王国无首,大臣与百姓都非常着急,四处派人寻找国王的下落,终于在邻国找到了自己的国王。
这位国王在受尽苦难之后,在大臣与百姓的陪伴下,启程回国。王国的其他百姓闻讯后,远道赶来欢迎他;邻国的百姓也都赶来欢送。两国的人民一喜一悲,本国的百姓人人兴高采烈,因为自己的好国王又回来了;邻国的百姓却不免有点悲伤,如果自己能在这样好的国王的治理下生活,那该有多好啊!
干尽坏事的天帝释,后来终于下了地狱。
****
据《六度集经》卷一《国王本生》改编。参见《大正藏》第三卷第2页。
注:婆罗门——印度古代四个种姓中最高的一个种姓,主管祭祀,垄断文化,是精神文化的统治阶级,但在故事中常被取笑。婆罗门意指修行者。
国王的哲理故事8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名叫萨波达,他心地善良,为人慈悲,经常济困扶贫,行善积德。
天帝释知道这一情况后,十分担心,感到自己的座位底下直发热。因天帝释这地位,并非终生制,无论是谁,只要坚持修善积德,修行到一定的程度,死后便能转生到天堂当天帝释。
天帝释害怕萨波达国王会来夺自己的帝位,就想试探一下萨波达国王,已修行到什么程度,到底想干什么,便找来手下的一个侍从,对他说:“下界的萨波达王,正在修善积德,名气很大,德行很深。他大概是想夺我的帝位!现在我变作老鹰,你变作鸽子,我追捕你,你就逃到萨波达王那儿,向他求救。他既然心肠仁慈,就一定会救你,然后我去向他索求鸽子。他既然答应救你,就不能把你交给我,也许会买点肉来做交换,但我坚持不答应,他就会割自己的肉,来抵鸽子的命。到时候我耍点小法术,教他无论如何割肉,哪怕把全身的肉都割下来,总抵不过鸽子的重量,那他一定会后悔,这样他以前行善积下的功德,就完全作废了,也就夺不走我的帝位。”
于是,天帝释变成一只体态雄壮的苍鹰,侍从变成一只可爱的小鸽子。苍鹰恶狠狠地扑向鸽子,鸽子便慌慌张张地一边呼救,一边向远处逃去。
萨波达王正在王宫处理政事,突然听到空中传来呼救声,抬头看见一只苍鹰正在追逐一只可怜的白鸽。
鸽子东躲西闪,实在无路可逃,一头扑到萨波达王脚下,叫道:“大王!老鹰要吃我,请您救命!救命!”
萨波达王说:“你别害怕,我一定救你。”
苍鹰随后扑了过来,立在宫殿前,对萨波达王说:“这只鸽子,是我口中之食,现在逃到大王您这儿来了。请大王快把它还给我,我肚子饿极了。”
萨波达王说:“我曾发誓要救度一切众生,更何况这只鸽子向我求救,我已经答应它了。人应当言而有信,我不能把这只鸽子交给你。”
苍鹰说:“大王!您说您要救度一切众生,但我今天如吃不到这只鸽子,就会饿死,难道我不是众生之一吗?难道您就眼睁睁地看着我饿死而不闻不问吗?”
萨波达王说:“既然这样,那么我再拿些肉给你,你就别吃这只可怜的鸽子了。”
苍鹰说:“那也行。但您拿来的,必须是刚割下来的新鲜热肉,否则我不吃。”
苍鹰这么说,萨波达王心中暗感为难。他原想随便找点熟肉,打发苍鹰了事,但没想到苍鹰只吃刚割的新鲜热肉。萨波达王想:“到哪里去找刚割下的新鲜热肉呢?如果为此而宰杀其他动物,则我为了救一命,又害另一命,这样的事情不能做。”想来想去,他决定从自己身上割一块肉来喂苍鹰。主意打定,便慨然地对苍鹰说:“既然你一定要吃刚割的热肉,那我就割一块肉给你吧!”
苍鹰见萨波达王中圈套了,心中暗暗发笑,却一本正经地说:“大王!您能这样做,足见您道德高尚。不过,既然您要普度众生,就应当平等地对待一切,我虽然只是一只鸟,保证也不偏不倚。因此,只要您割下的肉,与刚才的那只鸽子一样重,那么,我保证不再找那只鸽子的麻烦。”
萨波达王说:“好吧!”便让左右取来一具天平。
萨波达王把鸽子放在天平的一端,然后忍着剧痛,手持利刃从自己左腿上,割下一块大致相等的肉,放在天平的另一端。
由于天帝释搞了鬼,天平放鸽子的那一端,低低地向下沉着,而放肉的一端却高高地翘着。
萨波达王见状,连忙又割下一块肉,但天平两端仍不平衡。就这样,他两条腿上的肉全割完,鲜血淋漓,流了一地,天平放肉的那一端,仍高高地翘着。萨波达王无奈,只得继续割下自己的胸脯与手臂上的肉,一身可割的肉眼看就快割完了,天平还是不平衡。萨波达王急了,挣扎着使出全身仅有的一点力气,一下子扑到天平上,昏厥了过去。
这时,天地震动,天神们纷纷下凡,为萨波达王的高尚行为而感动不已。
天帝释这时也恢复了原形,他唤醒萨波达王,问道:“你之所以做出这种一般人无法做到的善行,到底是为了什么?是想当转轮圣王?还是想当天帝释?在这三界之中,究竟什么是你所追求的呢?”
萨波达王用微弱而坚定的声音说:“对这三界中的一切,我一无所求,我只希望普度众生。”
天帝释又问:“今天,你为了一只小鸽子,割尽全身的肉,吃了这么多苦,心里觉得后悔吗?”
萨波达王说:“我一点也不后悔。”
天帝释这才明白原来萨波达王不是要抢他的位子,但心中总有那么一点不放心,又追问:“你所说的全是真话吗?”
“当然全是真话。”
“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你说的全是真话呢?”
萨波达王挣扎着站起来,指着天地发誓说:“天在上、地在下,如果我刚才说了一句谎话,请惩罚我!如果我说的全是真话,请让我的身体平复如故!”
说也奇怪,萨波达王的话音刚落,全身突然长出了新肉,与没割过之前一模一样,甚至连个伤疤刀痕也没留下。
天地诸神看到这种情形,个个合掌赞叹萨波达王的高尚品德,为他恢复健康而欢喜雀跃。
****
据《贤愚经》卷一《梦天请法六事品》、《六度集经》卷一《萨波达王本生》改编。参见《大正藏》第三卷第1页、第四卷第351页。
国王的哲理故事9
从前,有个国王整天被忧虑困扰。他担心自己的军队吃败仗,害怕王宫的珍宝被抢劫,怀疑大臣们不忠心总之,从登基那时起,他就没过上一天舒坦日子。
王宫外是个集市,从宫殿顶层可以看到赶集的人群。一天,国王望着集市上熙熙攘攘的老百姓,心想:他们是不是也像我这般不快活?真难想象普通人靠什么得到快乐。他让侍从找来最邋遢破旧的衣服,扮成乞丐,打算去王宫外看个究竟。
国王沿着城墙走了大半天,傍晚时他来到了郊外的一座破旧的农舍前。农舍的主人正坐在昏暗的厨房里,吃着一小块面包,他已是暮年,但笑容却灿烂无比。国王忍不住走进去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快乐?我是个木匠,今天赚了足够的钱,晚饭有了着落,当然开心了。如果明天没人找你干活,你还会开心吗?国王问。老木匠注意到面前的乞丐带着一脸焦虑和疲惫,便微笑着说道:快乐和不快乐都是自己决定的,跟别人没关系。说完,他把面包切成两半,将一半分给了乞丐。
晚上,国王回到宫殿,对木匠的话越想越怀疑:快乐怎么能由自己决定呢?我非要考验考验他,看他能快乐多久。于是国王连夜颁布一条法令——所有住在城里的木匠必须到王宫门口站一个月的岗。国王并不是暴君,所以他规定站岗是有酬劳的,但要等到月末才一次性付清。
第二天早上,老木匠还没出门就被侍卫长抓到宫墙外站岗,直到黄昏才放他回家。晚饭时间到了,国王急忙换上乞丐的装束,去木匠家探访,他边走边得意地想:看你还怎么快乐!
谁知到了木匠家,国王看见桌上不仅摆放着面包,竟然还有葡萄酒。老木匠热情地请昨天认识的乞丐共进晚餐。国王好奇地问:你今天的晚餐怎么如此丰盛?木匠笑着说:我奉命去给国王站岗,要到月末才能拿到酬劳,所以我刚才去当铺,把侍卫长发给我的佩剑当掉了。你瞧,咱们现在不仅有面包,还有酒喝,多高兴啊!这可是要杀头的啊!国王故意惊叫道。没关系,一发工钱我就把剑赎回来,过会儿我用木头做把假的放在剑鞘里,保证没人能看出来。木匠胸有成竹地说。
第三天早上,国王乔装来到王宫大门口,果然看见木匠的佩剑插在剑鞘里,看上去跟真的一模一样。正在这时,对面一阵骚动,有个乞丐偷了小贩的甜瓜,正好被侍卫长抓住,集市上的人都跟过来看热闹。侍卫长严厉地说:偷盗的惩罚是砍手。你,他冲正在站岗的木匠招了招手,用你的佩剑把小偷的右手砍掉。
乞丐苦苦哀求道:我饿得没办法才这么做的,饶了我吧。木匠的处境可真糟糕,首先他很同情乞丐,另外他的佩剑一旦拔出来就会露馅儿,连国王都替他捏一把汗。
就在这时,木匠仰头对天空大声说:神啊,如果这个人罪不可赦,请赐予我执行命令的力量;如果这个人值得宽恕,请把我的铁剑变成木头的!
说完他猛地抽出了剑。围观的人群发出阵阵惊呼:变成木头的了!神仙显灵了!凶残的侍卫长不得不把乞丐释放了。
国王走到木匠身边问:你认得我吗?木匠看了他一眼,回答:你是昨天跟我一起吃晚饭的那个朋友。国王高兴地说:从今以后请每天都与我共进晚餐。
从此,木匠成了国王最器重的大臣之一。
国王的哲理故事10
有一个爱下象棋的国王,他常和大臣、象棋高手对弈。国王大权在握,荣辱生杀都出在他嘴里,和他下棋可要特别小心。如果出手太厉害,把国王杀得一败涂地,他下不了台,就要恼羞成怒。但如果让棋太多,使国王赢得太容易,他又会觉得你在愚弄他,会大发雷霆。几年来,每次下棋国王都是赢家,大家都恭维他为天下独一无二的象棋高手。国王自己也觉得棋艺非凡,打遍天下无敌手。
一日,国王装扮成教书先生模样,走出宫门,微服私访。他来到京城一家酒店,见一群人挤在一起看什么,就挤上去看个究竟。原来,大家都在看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正和一个青年人下象棋。那小姑娘机敏过人,下棋出奇快,一会儿就把青年人杀得一败涂地。国王来了棋兴,坐下来要和小姑娘对弈。小姑娘把手中的梨放在桌上,看了一眼对面的老头,说:“如果我输了,我就把这只梨给你,你输了给我什么呀?”
国王掏出一只精致的小袋子放在桌上,笑着说:“如果我输了,我就把这小袋子里的东西全给你。”
小姑娘一边玩着怀中的花猫,一边和国王下棋。不多一会儿,国王就损兵折将,很快就成了小姑娘的手下败将。国王不服输,又和小姑娘下了一盘,结果是同样惨败。国王这才心服口服,对小姑娘说:“你的棋艺十分了得,真是高手,佩服佩服!”
小姑娘笑着说:“我算什么高手呀,我的父亲才是下棋高手呢。他曾被选入宫中和国王对弈呢!只是他输给了国王。”
国王说:“你父亲既然是真正的高手,为什么会输给国王呢?”
小姑娘哈哈大笑道:“你这也不懂。父亲说,为了让国王高兴,他是故意输给国王的。”
国王恍然大悟。他把小袋子给了小姑娘,回头就走。小姑娘打开袋子一看,全是白花花的银子,赶忙追上去,说:“谁要你的东西呀,刚才打赌是闹着玩的啊!”
国王回到宫中,闭门反思,他想:下棋是这样,别的事难道不也一样?
国王的哲理故事11
国王有七个女儿,这七位美丽的公主是国王的骄傲。她们那一头乌黑靓丽的长发远近皆知。国王送给她们每人100个漂亮的发夹。
一天早上,大公主醒来,一如往常地用发夹整理她的秀发,却发现少了一个发夹。她偷偷地来到二公主的房里,拿走一个发夹。二公主发现少了一个发夹,便到三公主房里拿走一个。三公主发现少了一个发夹,偷偷地拿走四公主的。四公主如法炮制,拿走五公主的发夹。五公主拿走六公主的发夹,六公主只好拿走七公主的。
于是,七公主的发夹只有99个。
过了一天,邻国英俊的王子突然来到王宫,对国王说:“昨天,我养的百灵鸟叼回一个发夹,我想一定是公主们的。这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不知是哪位公主掉了发夹。”公主们听到了这件事,都想说:“是我掉的,是我掉的。”可是,头上明明完整地别着100个发夹,六个公主都懊恼得很,却说不出来。这时,七公主走出来说:“我掉了一个发夹。”话刚说完,一头漂亮的长发披散下来。王子不由得看呆了。
故事的结局,当然是王子与公主从此一起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为什么一有缺憾就拼命去补足?100个发夹,就像是完美圆满的人生。少了一个发夹,这个圆满就有了缺憾。但正因为有缺憾,未来就有了无限的转机、无限的可能性,这何尝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国王的哲理故事】相关文章:
关于海国王的寓言故事作文10-26
哲理的故事08-25
国王的童话故事作文合集7篇11-21
【精华】国王的童话故事作文三篇11-15
关于国王的童话故事作文3篇11-09
贪婪的国王07-13
我家的“国王”07-13
酒的哲理故事02-28
教育的哲理故事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