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不挠坚持的名人故事(精选14篇)
成功,需要坚强。失败的时候不妨多看一些坚持不懈走向成功的故事,给自己励志的能量。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百折不挠的励志名人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百折不挠坚持的名人故事 篇1
莱特兄弟
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为生。
有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样飞起来就好了。”小儿子也说:“要是能做一只会飞的大雁该多好啊!”
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
两个儿子试了试,都没能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张开双臂,但也没能飞起来。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说:“我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将来就一定能飞起来,去想去的地方。”
两个儿子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努力着,等他们长大——哥哥36岁,弟弟32岁时——他们果然飞起来了,因为他们发明了飞机。这两个人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百折不挠坚持的名人故事 篇2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年少求学时,由于家贫,他的生活十分艰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二块,晚上再吃二块,这就是“划粥”。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这就是“断齑”。生活如此艰苦,但他毫无怨言,专心于自己的读书学习。“断齑划粥”的典故即由此而来。
范仲淹的艰苦生活,被当地留守官的儿子知道后,深为同情,便从家里送来了好菜好饭,范仲淹表示感谢,收下了饭菜。几天之后,留守的儿子来看范仲淹之时,看见自己送给他的饭菜还在那里,都已经坏了,大惑不解。范仲淹解释说:“您赠我好饭菜,实在感激不尽,但我平时吃稀粥惯了,并不觉得怎样苦。现在我如果贪食这些东西,吃好的食物惯了,我将来怎么办呢?”留守的儿子回家后,将范仲淹的话如实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夸奖说:“真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呀!”后来范仲淹终于成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百折不挠坚持的名人故事 篇3
斯克劳斯
以斯克劳斯与戴维斯为品牌的牛仔衣是被大多年轻人所熟知的,然而他的创始人斯克劳斯的故事却鲜为人知,那是一段非常传奇的故事。少年时的斯克劳斯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时装,他的母亲是个裁缝。斯克劳斯家境贫寒,没有多余的布料来训练他的手艺,于是小斯克劳斯就常常将母亲裁剪后的布角偷来,东拼西凑地做成各种各样的小人衣服。
一次,小斯克劳斯将父亲从自家凉棚上撤了一块废旧的棚布,并将它制成了一件衣服,这种粗布在当时是专门用于盖棚之用的,从没有人拿它来做衣服。而小斯克劳斯竟穿着自己做的衣服走在大街上,路过的人还以为他是疯子呢。
当时,戴维斯是著名的时装大师。斯克劳斯的母亲便建议他向大师请教,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像戴维斯一样成功的时装设计师。那一年斯克劳斯只有18岁,他带着自己设计的粗布衣来到了戴维斯的时装设计公司。精布衣服自然没有得到设计公司其他人的好评,但戴维斯却十分欣赏,并将斯克劳斯留了下来。
从此,在戴维斯的鼓励与帮助下,斯克劳斯开始设计粗布衣,由于没有人对这样的衣服感兴趣,它们因此而大量积压在仓库里,就连戴维斯都对自己收留斯克劳斯的决定产生了怀疑。然而斯克劳斯依然坚信自己的衣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他从未放弃过设计和改良这种衣服。一个偶然的灵感,斯克劳斯试着将那些粗布衣服运往非洲,销给那里的劳工们。由于那种粗布价格低廉、耐磨,居然很受劳工们的欢迎,很快便销售一空,斯克劳斯取得了成功的第一步。
此后,斯克劳斯又根据布料的特质,将它们做成了适合旅行者穿的款式,竟然又受到了旅行爱好者的欢迎。随着粗布衣一点一点的发展,人们惊奇地发现,这种衣服穿在身上不但随意,还有一种很特别的风味,而且不分季节,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穿。一时间,大家都争着穿起了斯克劳斯设计的粗布衣,后来将它称之为牛仔衣,风靡全世界。
百折不挠坚持的名人故事 篇4
尼克·胡哲生于澳洲,天生没有四肢,这种罕见的现象医学上取名“海豹肢症”,但更不可思议的是:骑马、打鼓、游泳、足球,尼克样样皆能,在他看来是没有难成的事。他拥有两个大学学位,是企业总监,著名演说家,更于2005年获得“杰出澳洲青年奖”。
在尼克的人生体验中,有这么一个关键词,就是“永不放弃”。 这个词对他的成长,真的是太重要了。无论是用额头按饮水器倒水,还是用“小鸡脚”做各种各样的动作,尼克在最初尝试的时候都要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失败,才能掌握这种技巧。
每当失败的时候,尼克总是对自己说:“失败不可怕,要继续尝试。只要坚持,一切皆有可能!
坚持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坚持就要承受失败的考验,坚持要有乐观向上的心态!对,我们一定要将坚持进行到底!
百折不挠坚持的名人故事 篇5
一个白痴孩子,每个人见了他都会烦,包括他的父母。他整天整天哭闹,并且做出吓人的模样,整个身体不停地扭动,没有人能够让他停止下来。父母必须24小时照顾他,否则他会破坏家里的一切。他每天只睡三个小时,而且在这三个小时里,还会突然醒来。他的父亲几次想把他送到社会福利院,就是无法下定决心。
孩子6岁的时候,还说不好一句话,连背诵一个单词都十分困难。而且他开始不愿见生人。医生诊断后告诉他父母:可怜的孩子,他得了自闭症。
没有人能教育他,只得求助于康复中心。于是,父亲把他带到一家儿童教养中心。那里的老师也无法管教他,他不停地在课堂上发出尖叫,让其他儿童惊吓不已。他的手在不断玩东西,一刻也不休息,连睡觉的时候也在运动。
老师说这样的孩子没救了,让他自生自灭吧。有一天,孩子发现了地上有一只水笔,就用它在地上画一道线。然后,他不停地玩着这只水笔,不断在地上画着线条,没有人阻止他这么干。
第二天起来,他继续画。但是,细心的老师发现了他画的这些线条,惊呼:“天哪,他竟然会画画。”
其实,这些线条并不是画,只是一个白痴儿童能画出圆形、方形的线条足以让人惊讶罢了。
老师再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夺走他手中的东西,而是在地上铺上白纸,让他在纸上画;又给他不同颜色的水笔,让他尝试着用它们。
这个白痴就一直抓着他的水笔,除了睡觉之外的时间都在做画。没有人知道他,他的世界里只有他和水笔。
十年后,他的画被人拿到了拍卖会上,结果意外的卖出了,而且被许多资深的画家看好。
他就这样一举成名。他的名字叫理查范辅乐,苏格兰人。他的作品在欧洲和北美展出100多次,已卖出1000多幅,每幅的售价是2000美元。
现在许多人在感叹一个白痴竟然能成为画家,但谁都忽略了这样一个细节:他眼里没有其他的诱惑和干扰,只有他的水笔,即使在吃饭的时候也还握着它。这有几个正常人能做到?
百折不挠坚持的名人故事 篇6
一个男孩,1952年出生在纽约的“地狱厨房”区,并在这里长大。这个区位于曼哈顿西边,是蓝领人群的居住地。这里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只能成为警察、建筑工人或是码头装卸工,要不然就是罪犯。然而,这个区又与百老汇相邻不远。男孩从小就向往着能登上大舞台,成为一名演员。但是,对于他这样一个在贫民区长大的孩子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他只能将这个“不切实际”的理想深深埋在心底。当他17岁开始到演艺班学习时,他谁也没有告诉,甚至对他的女友也守口如瓶。
但是,男孩却默默地努力着、坚持着。在上世纪70年代,他通过演戏一共才挣了2000美元。为了心中的渴望,他搬到了好莱坞,靠开出租车和到酒吧当招待员维持生计。他的父亲劝他说:别想入非非了,找一份正式工作,别忘了你已经有了太太和女儿。但是,他仍然坚持他的选择。
1983年,他的弟弟在一次抢劫案中被杀。他搬回老家,埋头写作,并把他对生活的艰辛和失去亲人的痛苦倾泻到自己的作品中。1988年,他的一部话剧在百老汇的一个小剧场上演了,后来又搬上了银幕,他渐渐有了些名气,便又搬回了好莱坞。但到2003年,他再次失去了工作,没有了生活来源。这时,他的一位导演朋友给他打来电话,请他帮忙写一部关于“9·11恐怖事件”之后反映人们生活的电影。两人开始编写剧本,完成之后,却不被任何一家制片厂看好。人们认为,这个作品与时代格格不入,太陈旧、太写实了。但是,他却认为,这个剧本能带给人们更多的警醒和反思。于是他继续寻找着,甚至为了筹钱卖掉了房子。最后,他终于找到了一家独立制片厂愿意试一试。这期间,经费极其有限,他不得不减少自己的工资以支撑下去。
2005年5月,一部名为《撞车》(又译《冲击效应》)的剧本开始在剧场上演,大获成功。后来这部剧本改编成的电影获得了200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拥有6个奖项的提名,最终赢得了三项大奖——最佳画面、最佳剪辑和最佳原创剧本奖。他就是罗伯特·默斯科,54岁这年,他一夜成名。
在黑暗的失败地狱和辉煌的成功舞台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坚持你的选择,锲而不舍,愈挫愈勇,终有一天,成功的阳光也会沐浴在你的身上。
百折不挠坚持的名人故事 篇7
闻名世界的美国石油巨头洛克菲勒,原来只是一家石油公司的小职员。而且,他所做的工作是最低档的、最机械、最没有创造性的巡视并确认储油罐盖有没有自动焊接好。
他每天都要上千次地注视着这种作业,注视到眼睛都快长茧子了,真是枯燥至极。
也行,这项工作如果是别人来做,要不就会很快跳槽,要不就可能一直做到老死在机器旁边。细心的洛克菲勒却因这项工作成了大富翁。
有一次,他突然发现石油罐子每旋转一次,焊接剂滴落39滴,焊接工作便结束了。
此后,他一直在想:焊接剂能否少一些呢?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不是能节省点儿成本?
他开始对这个当时被认为无聊的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
不久后,他研制出“35滴型焊接机”、“36滴型焊接机”和“37滴型焊接机”。但经过先后试用,都在焊接后偶尔会漏油,没有获得成功。人们都劝他不要吃饱饭没事干,如果闲着,不如下班后去做兼职。然而洛克菲勒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经过试用后,意外地成功了。不久后,他申请了专利,并找人投资生产出这种新型的节约能源的机器。
洛克菲勒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但“一滴”却给公司带来了每年上亿美元的利润。这也站他后来终于成了美国著名的'石油巨头。
百折不挠坚持的名人故事 篇8
刘晓庆90年代主演的热播剧《武则天》,从十几岁的少女演到白发苍苍的老妇,刘晓庆的眼睛里面渐次写过纯真无邪、心机深藏、妩媚风华、孤苦苍琼…在属于刘晓庆的风华绝代,你甚至分不清戏和人生,以为她就是那个历史上的传奇女子。《武则天》中的刘晓庆,除了一贯的装稚嫩,还有她先知先觉的扮沧桑《武则天》之后刘晓庆经历了更多的起落,戏和人生的界限越发模糊。
但让人们念念不忘的,总不是这些作为刘晓庆人生缩影的扮沧桑,而是看似不自量力的装稚嫩。
如今。57岁的刘晓庆将在电视剧《徐悲鸿》中饰演一代画家徐悲鸿的初恋情人、第一任妻子蒋碧微,从19岁演到80多岁。消息一出,更多的声音还是关于刘晓庆装嫩的批判。刘晓庆倒并不在意:演员能装嫩是本事,要是总演自己。那叫什么演员呢?
舆论的声音认为,刘晓庆要将装嫩进行到底,可我却看到了一颗坚韧的少女心纯真、无畏、爱漂亮、追求时尚的少女情怀,和永不言败的心灵质地。
刘晓庆曾经说过:如果只是为了赚钱,那我会去喂猪。今天年过五旬的刘晓庆再战荧屏恐怕不单是为了巨额片酬,别忘了,刘晓庆是中国第一代下海经商的女艺人,早在20世纪90年代,她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亿万富姐。
中国的大多数女演员,在过了40岁以后,就坦然去演现代戏中的妈妈和阿姨,要么就是清官戏中的嬷嬷。刘晓庆偏偏一次一次挑战观众的心理底线:40岁演少女武则天,50岁演清纯,如今将迈入花甲之年了,还不忘客串一把19岁少女。
好事者用高倍放大镜来寻找她脸上的皱纹,但谁能透过那几条皱纹,看到一颗坚韧的少女心呢?
20岁出头初登大银幕,她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获得三届百花奖的女演员;20年前,她勇敢下海经商,3年融资50亿,一鸣惊人;她是中国第一批出书的女艺人,销量让许多专业作家望尘莫及……而在这些辉煌的背后,是沸沸扬扬的情感起伏和婚姻纠葛,是众所周知的欠税风波和锒铛入狱,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大小官司就在前不久,导演谢晋遗孀状告宋祖德的官司中,刘晓庆也不能幸免。对于是非来说,她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刘晓庆三个字,似乎总让人浮想联翩。
刘晓庆的人生,集中了所有传奇大戏的元素,集中了一个女人的风华绝代以及不堪回首。但她却用她自己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打不倒的刘晓庆。璩美凤经历桃色风波之后接受媒体采访说:除非你拿刀把我砍倒,否则我绝不会倒下。用在刘晓庆的身上,再合适不过。
刘晓庆喜欢演少女,不论别人怎么捕捉她脸上的皱纹,但谁也改变不了她那种少女纯真而无畏的情怀,同时在时光的历练中,这颗少女心也是坚韧的。刘晓庆在博客中写道:他们希望看到的是我老态龙钟、身材臃肿、鸡皮鹤发的照片。他们认为,我早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了。可是我并不臃肿,也没有老态龙钟、鸡皮鹤发啊……我可以作为成功的范本骄傲自信地生活。
女人一旦拥有一颗坚韧的少女心,那么她就不会因为外界的声音而改变自我的形态:她已经不再年轻,但她却不会老去:她一身的是非,却坚持要活得与众不同。
百折不挠坚持的名人故事 篇9
战胜残疾的巴雷尼——坚持
巴雷尼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百折不挠坚持的名人故事 篇10
被北大开除后,俞敏洪完全没有了生活来源,为了养活老婆孩子,他只好下海办起了培训班。开班初期生源少,为了招生俞敏洪常常一个人骑车,拎着糨糊桶,满大街贴招生广告。冬天里,俞敏洪手中的糨糊经常冻成一块,不贴广告的时候,他就和妻子待在“教室”里虔诚守候,盼着来报名的学生。为了学校,俞敏洪曾经一口气喝下两斤白酒,送到医院抢救了6个小时才抢救过来。正是有了俞敏洪的坚持和不懈努力,才有了现在的新东方教育帝国。
坚持才能成功的名人故事: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的故事
在“唯出身论”的年代,宗庆后“旧官僚后代”的出身让他尝尽了人生的艰辛。16岁那年,宗庆后便被“安排”到浙江舟山去填海滩,一呆就是15年。1987年,42岁的宗庆后拉着“黄鱼车”奔走在杭州的街头推销冰棒,他发现做儿童营养液有很大的市场。然而此时的他早已错过了创业的最佳年龄,面对众多朋友善意的劝说,宗庆后显得异常固执:你能理解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面对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机遇的心情吗?十多年之后,由他一手缔造的娃哈哈集团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
百折不挠坚持的名人故事 篇11
最后的精神贵族
“朱元璋终于说出了他的来意,既然目前你们没有主,不如跟着我混,将来混出名堂,有你们的股份。”这般俏皮诙谐的语言,加上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情节,以及推理、悬疑、心理分析等流行文学元素的巧妙运用,当年明月的帖子一挂,便招徕了不少目光。网友们惊叹:“原来历史也可以这么有趣!”于是奔走相告、如得异宝。连载没几日,人气便异常火暴,连一些平时不喜欢历史的人都情不自禁地来了。短短几个月,他的帖子点击量急速飙升至300万,而之前这个版最热的帖子也没超过10万。一大批忠实“看官”聚集到他周围,成为“明矾”。
白天他是恪尽职守的公务员石悦,下班后,电脑开机键一按,他摇身成为六七百年前那轮静默的皎月,照耀着遥远的时空,纵横捭阖276年,将朱元璋、洪承畴、唐伯虎们的嬉笑怒骂,凝为妙文。王朝的更替,庙堂的乱臣贼子,宦官的争权夺利……那些历史的干木耳,在他流水般畅快的文字里,渐渐鲜灵丰美起来。
写作的过程却有着莫可与外人道的痛苦—他奉上美味的瓜子仁,把剥瓜子壳的枯燥留给了自己。每天晚上,他都要忙上四到六小时,钻研堆积如山的原始资料,经过缜密的梳理、思索、加工,写成妙趣横生的千字文。他说,“历史不容许写没有根据的话,如果出现常识错误,会被人‘拍’得很痛。”为了让自己平静,进入到历史状态,他常常借洗澡来放松紧绷的神经,有时一晚上能洗五六次,“把皮肤的保护层都洗坏了”。长久坐在电脑前,他的肩椎、脊椎和眼睛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周末从不休息。偶尔有事,也会提早多写一些。他向来是个耐得住寂寞的人,但也有孤独得发慌的时候,难受了就打开电视,不为看,就是希望房间里有点人声,好在那暖和的背景里继续写作。再不行就中断一会儿,到人多的地方比如超市转一圈,不为买东西,只想看看那些活生生的人。
明月常常提起一位老师的话。那位老师说,做事不能坚持到底的人,不能全心全意做的人,是弱者!他坦承自己的软弱,“之前,我做事情从来没有倾尽全力过。无论读书还是找工作,从来没有全力以赴过,也从来没完全得偿所愿过,我有时候给自己找理由,我说我自负,不需要尽全力就可以做到。其实那是骗人的,是我害怕失败。所以在2006年3月10日那一天,我决定做一件事情,证明自己是可以把一件事情做到底的。希望当把276年的明朝历史写完的时候,我可以肯定地对自己说,我是一个有勇气的人。哪怕这个文章只是我一个人看,它永远不出书,我也会把它写完。然后我会把它打印出来,20年后给我儿子看。告诉他,你的父亲是一个能够坚持到底的人。”
百折不挠坚持的名人故事 篇12
坚持到底才是英雄
谈及自己的通俗历史写作,明月最看重的,一是自己的感情,二是历史的人性。就像王勃《藤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载动人,就是因为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如果你能把自己放到历史人物的环境中去体会他的感受,就能感觉到朱元璋当年有多绝望,张居正当年有多痛苦,领会这些后就可以把自己的感情投入进去。比如他写朱元璋杀汤和前的心理斗争,就催人泪下:“朱元璋不会忘记,四十年前的濠州城,一个九夫长的身后跟随着一个谦恭的千户。几十年的刀光剑影和斧声烛影,当年的朋友都远去了,有些是为我而死的,有些是我杀的,想来所谓孤家寡人,就是如此吧。汤和,活下去吧,那激荡岁月里英姿勃发,生死共进的人们,现在只剩下你和我了,陪我走完这段路吧。我很孤独!”在与经典史书迥异的叙述语气中,人性之善透过历史的灰霾放射出耀眼光芒,令一切帝王将相黯然失色,这正是《明朝那些事儿》最令人动容之处。
《明朝那些事儿》火了,许多家出版社闻风而动。2006年5月底,图书出版人沈浩波在一番颇费心思的寻找后,见到了网络下真实的石悦。他是唯一一个亲自飞往广州与明月见面的出版人,双方一拍即合。9月,《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首印5万册,加印20万册,马上被一抢而空。其后发行量节节攀升,几乎每周都要加印一次。接下来的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相继面世,同样叫好又叫座,销售量始终高踞国内畅销书排行榜前三甲。
不知不觉,“当年明月”这个网名已成为一个极具号召力的品牌,包括凤凰卫视在内的众多媒体不约而同将镁光灯对准了他,央视《百家讲坛》也向他敞开了大门。更多出版商踏破门槛,承诺更丰厚的利益,然而他不为所动,依然延续着与最初那家出版社的合作,他难忘沈浩波的知遇之恩—“他亲自飞到广州来,带来的不仅是合同还有认同。至少他没有怠慢一个籍籍无名的人,现在我出了名,当然也不能怠慢他。”
他盘算着将明史写成100万字,“写到崇祯皇帝自尽为止,南明史我就不管啦。更以后的事情,写完了之后再说吧。”
每逢有记者上门采访,明月总是友好配合,他觉得人人都是为了工作,都不容易。但鲜花和盛名下的光环并没让他丧失一贯的冷静与沉着,“大家喜欢我,是因为我的文字,不是因为我本人,我很感激,但是我其实是一个特别平凡的人。”采访中,他谈明史、谈写作,但绝少提及私事,他的人与他的博客一样低调—自从2006年5月22日把“家”从天涯搬到新浪之后,已接近9000万的点击量,位列新浪博客排行榜第四位。只是,“家”里面清洁无比,除了《明朝那些事儿》的连载,再无其他只言片语。采访完毕,他依旧安静地回到台灯下,在寂寞和痛苦中继续笔耕不辍。就像他笔下那些有缺点的英雄们一样,懂得畏惧,却能够跨越这种畏惧,明知前面有困难,还要往前走。
迄今为止,他的坚持还包括,不当专业作家—有人提出给他月薪1.5万元,让他辞职专心写作,被他婉言谢绝了。写作是他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如果把兴趣变成工作,写书也成了负担。他相信,上帝总是把成功送给那些不追名逐利、坚持到底的人。
百折不挠坚持的名人故事 篇13
电报迷与看报迷——坚持
爱迪生是世界上有名的发明大王,他的发明有一千多项,像电灯、留声机、电影机等都是他发明的。
然而年的爱迪生因为家中贫穷,只上过几年学,他十二岁便到火车上去卖报了。不能去学校读书,他就自学。他非常热爱学习,一边卖报一边看书看报,抓紧时间学习和做实验。
爱迪生的父亲平时对家里人要求很严格,他规定全家每天晚上十一点半前必须关灯睡觉。可是,爱迪生卖完报纸回到家常常是晚上十一点了,这样他回家后就没时间做自己喜欢的实验了,这可怎么班呢?这对于喜欢自己学习、摸索的爱迪生来说,简直是难以忍受。于是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能让爸爸支持自己做实验。
一天,爱迪生用铜线在树上架起了电线,直接接到他的好朋友家里,并把当天卖剩下的报纸和一台电报机留在朋友家。晚上会到家后,他爸爸要看报纸,爱迪生说今天的报纸卖完了。起先他的爸爸并没有非常可惜。爱迪生为了引起爸爸的兴趣,就开始说起今天报纸的内容如何新鲜有趣,没有看真是非常可惜。爱迪生的爸爸听到他讲得如此绘生绘色,真的非常想看。于是他问爱迪生还能不能想办法找一份来。爱迪生说,他的朋友佳丽还有一份,他可以用电报把报纸的内容传过来。这个时候爱迪生的爸爸想看报纸的瘾上来了,于是就痛快地答应了他。
爱迪生的爸爸看到子自制的土电报机还真能用,心里非常高兴。心想,这孩子也不简单!从此以后,他就再也不阻止爱迪生晚上道电报实验了。后来爱迪生经过艰苦地努力,终于成了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
百折不挠坚持的名人故事 篇14
英格丽褒曼是国际影坛上的一位巨星。她从小就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天赋,还经常站在镜子前面练习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
英格丽褒曼十八岁时报考瑞典皇家戏剧学校,但她只有这一次机会,如果考不上,就必须听从家人的建议,放弃做演员的梦想,成为一名售货员或者秘书。
英格丽褒曼排练了一个小品,她演一个快乐而且大胆的农家少女。在考试的前几天,她给戏剧学校的老师寄去了两个信封,一个白色的,一个棕色的,白色信封代表录取,棕色信封代表没录取。
该英格丽·褒曼表演了,她跳到了舞台中央,欢快地大笑起来,说出了第一句台词,可是评委们却在聊天,根本没有看她的表演。顿时,英格丽·褒曼感到非常失望和难过,连台词也忘了。这时,评委对她说:“谢谢你,小姐,下一个。”
英格丽·褒曼失望了,她没有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来到河边准备投河自尽。但看到河边生机盎然的水草,她突然醒悟了:“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也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决不放弃!”于是,她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回家去了。
谁知第二天,英格丽·褒曼收到了她送去的白色信封,这让她感到非常意外。
很多年以后,英格丽·褒曼已经是一位大明星了,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考试时的评委,于是她问评委:“为什么当时我表现得那么差劲,你们还要录取我呢?我还因此想过自杀呢。”
评委说:“怎么会呢?你表现得那么好,当你跳上舞台的那一瞬间,站在那儿对着我们笑,我们就说:‘好了,她被选中了,她多有自信啊,她的台风多好啊!’”
英格丽·褒曼听了这话,感慨万千,看来自己没有放弃最初的梦想是绝对正确的。
梦想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去实现,通向成功的路,并不是只有一条。在我们以为遭到失败的时候,一定要像英格丽·褒曼那样不放弃梦想。
【百折不挠坚持的名人故事(精选14篇)】相关文章:
名人读书的故事精选04-19
百折不挠的近义词08-04
名人名言 坚持08-06
精选名人的故事作文5篇03-06
【精选】名人的故事作文八篇02-23
关于名人的故事04-13
贝多芬的名人故事04-08
宽容的名人故事12-14
卢梭的名人故事11-25
梁启超的名人故事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