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开复的名人故事
今天要谈到的是一个比较有争议性的人物,现任google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李开复。跟其他有名的职业经理人相比,李开复似乎有相当多的麻烦缠身。媒体指责他过于做秀,注重个人品牌胜过企业品牌。同行指责他诚信不够,从互为竞争对手的微软跳入google……但这些都不妨碍他在职业经理人的发展道路上越来越成功。
首先让我们回过头先来看看李开复的背景资料:李开复其实是100%的纯技术出身,他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取得博士学位,凭借出色的研究能力毕业后留校任教2年。
之后投身实业界,先后在apple、sgi和微软任职……这期间无论职位怎样变换,工作内容都与技术息息相关。但李开复最终成功摆脱了人们对技术人员木讷、怯于交际的惯常印象,一跃成为最抢手的职业经理人,甚至,2005年google不惜引发争议,以高达1000万美金的“薪酬奖励”将李开复招致麾下。
那么从技术明星到明星职业经理人,李开复究竟是凭借什么完成了这一角色转变呢?
通常,许多技术人才往往埋头自己的研发,认为只要努力把工作做好了,别人自然看得到,而忽略了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其实再好的想法和产品,也要获得同事、老板、公司和市场的认可,这都少不了出色的演讲、劝服和沟通技巧。
现在的李开复是一名演讲高手,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天生的演说家,其实技术出身的李开复,在这方面也曾遭受挫折。在读博士期间因为演讲和沟通能力的不足,他曾被学生评为“最差的授课老师”,学生们说“ 每天8点钟去上开复博士的课是非常大的折磨,他不看我们,只看黑板,与我们没有互动。我们就在下面睡觉。”甚至学生把他的课叫做开复剧场。
伤心的李开复决心提高自己的演讲和沟通能力:他要求自己每个月都要去听演讲,并向优秀的演讲者求教;同时,每个月自己还要做两次演讲.每次都要请同学或朋友去旁听,并提出反馈意见。更值得注意的.是,李开复不是一味的卖蛮劲,而是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培养了具有个人特点的沟通技巧。比如他发现:不用讲稿,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会更好。于是,就只在排练的时候使用讲稿。慢慢的,他从怯于跟人讲话,到游刃有余的演讲,为日后职场上的转变打下了基础。
第二,要成为一名管理人才,培养社交能力,尤其是在公司内建立自己的人脉网络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数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往往对人际交往有强烈的恐惧和排斥。
李开复刚开始也不喜欢社交,但是他意识到“如果一个人都不认识,那么我在公司会失败的”。于是他下决心改变自己,刚到微软的时候就拿来登记了几百名高管联系方式的名单,给这些高管一一打电话约一起吃午餐,在吃饭的过程中又请这名高管再介绍另外一名高管给他,通过这种方法,一年后李开复就发现自己在公司内的关系网有了显著的扩大。
第三,认清自己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作为在外企的华人经理人,常常面临着“不可突破”的“玻璃天花板”,要想进入企业高层更是困难重重,李开复也不例外,但他在困惑中冷静分析自己的优势所在,即自己“在华人中的强大号召力和影响力”,这正是可以依靠的资源。
在担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期间,李开复曾频繁奔走于中国各个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并在许多高校成立了微软俱乐部,与在校学生和研究人员进行互动,积累了大量人气。他还在中国陆续进行了50多场演讲,陆续写了6封“给中国学生的信”,创办了一个专门与大学生交流的网站“开复学生网”,被称为“中国it人才导师”。
尽管这些做法遭到诟病,被外界认为是在构建他的个人品牌。但事实证明,这些资源的积累,使个人品牌和公司品牌得到共赢。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的迅速发展就证明了李开复 “人气”的优势。
仔细回味李开复职业的一路发展和现在的辉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成功无非来自于这样两点:认清自己的不足和优势,对不足的方面,只要下决心改正,永远不用担心改进的时间是不是太晚。
第四,补短的同时,更不要忘记自己的优势所在。因此不论目前我们处于职业的哪一个阶段,李开复的成功经验或多或少都可以给一点启示。
【关于李开复的名人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