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嗷待哺的成语故事
【成语名字】嗷嗷待哺
【汉语拼音】áo áo dài bǔ
【近义词】:饥寒交迫
【反义词】:丰衣足食
【成语出处】汉·荀悦《前汉纪·成帝纪三》:“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疲弊,府库空虚,下至众庶,嗷嗷苦之。”
【成语解释】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
【嗷嗷待哺造句】非洲的`灾民嗷嗷待哺,急需粮食渡过荒年。
【嗷嗷待哺的成语故事】
《前汉纪》本名《汉纪》,为东汉末年荀悦所作。后世人为了与袁宏所作的《后汉记》相区别,故称之为《前汉纪》。《前汉纪》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书。东汉末年,汉献帝喜好读历史书,可每读班固《汉书》,即为其文繁难省所烦。就命荀悦按《左传》体例,将《汉书》加以缩编。
【嗷嗷待哺的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嗷嗷待哺的意思08-02
指鹿为马的成语故事04-21
甘之如饴的成语故事04-09
耳濡目染的成语故事01-23
曲突徙薪的成语故事12-15
迎刃而解的成语故事12-12
马的成语故事08-13
成语故事12-17
关于龙的成语故事04-20
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04-11